只是瞬间,他脑子里便转了一圈,只是有些顾虑不好说,所以对着长孙颖,只选了最简单的一种说法。
长孙颖听着这话,想想也对,顿时崇拜的说,“你想的可真周道。”
李治听了淡淡一笑,心里头的烦闷却解了不少。
她这样心思单纯,他要护着她,注定要处处多想些才是,有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好了,说完了我的事,九郎有什么不开心的?”长孙颖看着他想打混过去,撒娇的摇着他的手问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李治抬眼看了宫人们一眼,宫人机灵的往后退了半米,然后他才看着长孙颖,轻声说道,”我们可能,可以离开京城了吧。“
长孙颖听着这话,先是一惊,过了一会儿才明白了李治的意思,看了看他的脸色,然后抚着他的手背,低声问道,”殿下,可是改了主意?“
李治的意思,自然是他有可能被送出去就藩。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如今看着这样子,他不喜反忧,显然是不想走了。
他是什么时候改了主意的?长孙颖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心里头却又莫名的有些了悟,李治这么做,也是件极其正常的事情。
”褚遂良去年答应过我,在父亲面前说起我的事情,建议父亲将我从宫中移出,却没有找到机会,我也就把这事情给忘记了。他今天在朝堂上忽然提出来,不过却不是因为我,而是魏王。张玄素今天在朝堂上奏,自从父亲命令太子领出所用库府器物,各有关部门不必加以限制后,东宫用度大涨,将父亲与隋文帝相比,喻太子肖杨广。太子十分生气,于是有亲信便跳出来指责魏王极奢,并列出来这半年来魏王的用度,证明太子并不十分浪费。褚遂良身为谏议大夫,说太子不对,魏王却也过分。皇帝宠爱儿子的心思大家都可以理解,却不应该因为私情而给予次子们不当的地位。他举例我和魏王,说我们应该早日去封地就藩。父亲这次没有反驳他的话,似乎真的有所动摇。“
”真是天意弄人,“李治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长孙颖的背,苦涩的说道,”当初日日想走,却苦寻不到这个机会。如今我不怎么想走了,却似乎真的到了离开的时候。“
40看病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那个时候李治还被在后宫圈养着,自然觉得能离开便好,少沾染是非,但是如今他可以每日听朝了,站在朝堂中,感受着整个帝国心脏的跳动,要说他没点什么想法,实在是不大可能。
他能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跟以前一样的谦卑,就已经是他的自制力过人了。
如今立足在朝堂上,他更加清楚明显的看到到太子一派与魏王一派的争斗,其影响之深,规模之大,远超于他的想象。两人几乎已经势同水火了,这不由得让他也有了些心思。
若人看到两头猛虎相斗,是吓得逃走,还是站在安全的地方观虎斗?
太子占着长的名义,多年监国,身边有着一大批自从入东宫便被盖上烙印的东宫属臣,但是有更多的人在着他那里排不上号,便将目光转向了魏王。太子近年来的荒唐事一件连着一件,虽然圣上并没有废长之心,但是太子自己却是将着民心糟蹋的差不多了。如今有不少人都将他与炀帝相提并论,皇帝如今还支持着他,但是在下面人已经动摇的情况下,这支持能撑多久?
相比之下,魏王的名声要好多了。
可仔细论起来太子,太子也是被逼的。例如张玄素今天骂太子用度极奢,但是这只看其一,未见其二。太子一个人就算再能折腾,能用多少东西?其实取出来的钱物,大多数都赏赐给了身边的臣僚。魏王富裕,可以用财帛打动人,太子多年的用度都被宫中制约着,说来可怜,他赐给臣子的东西还不如魏王赐给宠妾的,这种情况下焉能不急?所以一旦府库没有限制,他肯定会取出东西赏赐自己的近臣,因为只有他们的支持,他才可能打败魏王,登上大宝。
但是令太子没想到的是,这些人收了东西之后,反过来会骂太子奢侈?
但其实这个结果也不意外,太子的属臣,大多数都是皇帝的亲信,他们在东宫属臣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更深的烙印是朝廷重臣,在忠于太子之前,他们更忠于皇帝。所以太子的名声不重要,他们骂太子,可以向皇帝表示自己忠于职守,严格在管教太子,向天下人表示自己不畏强权,正直廉洁。但至于太子的心情,完全不用考虑,他们已经是太子的老师了,有着师道在前,太子将来就算是要做昏君,也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砍掉自己老师的。
只是这样一来,太子便可怜可悲了。一个人说你坏的时候,或许天下人不相信,可是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说你是个坏孩子,那还有谁相信你其实不过犯了些人都会犯的小错呢?太子年幼时,他们这样斥责也就罢了,可是太子已经长大,到了需要树立威信的时候,他们越发厉害。
连太子的乳母都觉得太傅们有些过了,可是太傅们怎么样呢?表示死无畏惧,更加比赛的上疏,从秦二世骂道隋炀帝,什么难听说什么,唯恐落于人后,于是太子对着他们的厌恶之情也越发深厚,师徒之间,简直形同仇人。
李治看得出来,太子已经乱了分寸。但是让着魏王得益,却是他不愿意的。因为太子登基,对他的影响不大,但是魏王登基,他的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在要选哪边站的时候,李治忍不住想,为什么不是我自己站起来?
这个想法很隐秘,但却悄悄的萌芽了。他知道这会儿不是自己站出去的机会,但是看着两只猛虎斗得越凶,他的胜算便越大。如今太子和魏王的争斗,皇帝不是不知道,其实冷酷一点来说,根本就是他纵容的结果。
太子已经长大了,而皇帝却仍然身强力壮,所以皇帝不愿意太子与臣属们太亲近,因此大臣们上疏骂太子时,他总是很高兴,还赏赐夸奖臣子,要求他们“再接再厉”。至于魏王,他虽然无立魏王之意,但是却也有纵容之举,显然希望暂时让魏王跟太子抗衡。
可是如今,孩子们都大了,哪里会愿意做父亲手中的牵线傀儡。虽然局面还没有恶化到当年高祖时夺嫡的惨烈,但是祸患却早就埋下了。
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李治不想走。走了,就代表彻底的出局,但是他却没想到,偏偏有人说出了让他去就藩的提议,而父亲,也动摇了。
他知道,这一切的目标并不是他,而是魏王。皇帝纵容魏王,是想要牵制太子,但是却并不希望魏王势力过大。如今魏王显然已经接近了皇帝的底线,皇帝在考虑让他冷却一下,将着他放到藩地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至于自己,只是被殃及的池鱼。
但很可惜,他现在这个池鱼不想被移走。
但是帮自己,就得帮魏王,因为要被送走就会一起被送走,要留也一起留。李治想了半天,一想到自己竟然还要帮魏王,除了心烦还是心烦。
“殿下要不想走,办法倒是有一个。”长孙颖想了半天,虽然不明白李治缘何改了主意,但如果李治不想离开长安,办法还是有的。
长孙颖听着这话,想想也对,顿时崇拜的说,“你想的可真周道。”
李治听了淡淡一笑,心里头的烦闷却解了不少。
她这样心思单纯,他要护着她,注定要处处多想些才是,有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好了,说完了我的事,九郎有什么不开心的?”长孙颖看着他想打混过去,撒娇的摇着他的手问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李治抬眼看了宫人们一眼,宫人机灵的往后退了半米,然后他才看着长孙颖,轻声说道,”我们可能,可以离开京城了吧。“
长孙颖听着这话,先是一惊,过了一会儿才明白了李治的意思,看了看他的脸色,然后抚着他的手背,低声问道,”殿下,可是改了主意?“
李治的意思,自然是他有可能被送出去就藩。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如今看着这样子,他不喜反忧,显然是不想走了。
他是什么时候改了主意的?长孙颖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心里头却又莫名的有些了悟,李治这么做,也是件极其正常的事情。
”褚遂良去年答应过我,在父亲面前说起我的事情,建议父亲将我从宫中移出,却没有找到机会,我也就把这事情给忘记了。他今天在朝堂上忽然提出来,不过却不是因为我,而是魏王。张玄素今天在朝堂上奏,自从父亲命令太子领出所用库府器物,各有关部门不必加以限制后,东宫用度大涨,将父亲与隋文帝相比,喻太子肖杨广。太子十分生气,于是有亲信便跳出来指责魏王极奢,并列出来这半年来魏王的用度,证明太子并不十分浪费。褚遂良身为谏议大夫,说太子不对,魏王却也过分。皇帝宠爱儿子的心思大家都可以理解,却不应该因为私情而给予次子们不当的地位。他举例我和魏王,说我们应该早日去封地就藩。父亲这次没有反驳他的话,似乎真的有所动摇。“
”真是天意弄人,“李治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长孙颖的背,苦涩的说道,”当初日日想走,却苦寻不到这个机会。如今我不怎么想走了,却似乎真的到了离开的时候。“
40看病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那个时候李治还被在后宫圈养着,自然觉得能离开便好,少沾染是非,但是如今他可以每日听朝了,站在朝堂中,感受着整个帝国心脏的跳动,要说他没点什么想法,实在是不大可能。
他能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跟以前一样的谦卑,就已经是他的自制力过人了。
如今立足在朝堂上,他更加清楚明显的看到到太子一派与魏王一派的争斗,其影响之深,规模之大,远超于他的想象。两人几乎已经势同水火了,这不由得让他也有了些心思。
若人看到两头猛虎相斗,是吓得逃走,还是站在安全的地方观虎斗?
太子占着长的名义,多年监国,身边有着一大批自从入东宫便被盖上烙印的东宫属臣,但是有更多的人在着他那里排不上号,便将目光转向了魏王。太子近年来的荒唐事一件连着一件,虽然圣上并没有废长之心,但是太子自己却是将着民心糟蹋的差不多了。如今有不少人都将他与炀帝相提并论,皇帝如今还支持着他,但是在下面人已经动摇的情况下,这支持能撑多久?
相比之下,魏王的名声要好多了。
可仔细论起来太子,太子也是被逼的。例如张玄素今天骂太子用度极奢,但是这只看其一,未见其二。太子一个人就算再能折腾,能用多少东西?其实取出来的钱物,大多数都赏赐给了身边的臣僚。魏王富裕,可以用财帛打动人,太子多年的用度都被宫中制约着,说来可怜,他赐给臣子的东西还不如魏王赐给宠妾的,这种情况下焉能不急?所以一旦府库没有限制,他肯定会取出东西赏赐自己的近臣,因为只有他们的支持,他才可能打败魏王,登上大宝。
但是令太子没想到的是,这些人收了东西之后,反过来会骂太子奢侈?
但其实这个结果也不意外,太子的属臣,大多数都是皇帝的亲信,他们在东宫属臣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更深的烙印是朝廷重臣,在忠于太子之前,他们更忠于皇帝。所以太子的名声不重要,他们骂太子,可以向皇帝表示自己忠于职守,严格在管教太子,向天下人表示自己不畏强权,正直廉洁。但至于太子的心情,完全不用考虑,他们已经是太子的老师了,有着师道在前,太子将来就算是要做昏君,也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砍掉自己老师的。
只是这样一来,太子便可怜可悲了。一个人说你坏的时候,或许天下人不相信,可是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说你是个坏孩子,那还有谁相信你其实不过犯了些人都会犯的小错呢?太子年幼时,他们这样斥责也就罢了,可是太子已经长大,到了需要树立威信的时候,他们越发厉害。
连太子的乳母都觉得太傅们有些过了,可是太傅们怎么样呢?表示死无畏惧,更加比赛的上疏,从秦二世骂道隋炀帝,什么难听说什么,唯恐落于人后,于是太子对着他们的厌恶之情也越发深厚,师徒之间,简直形同仇人。
李治看得出来,太子已经乱了分寸。但是让着魏王得益,却是他不愿意的。因为太子登基,对他的影响不大,但是魏王登基,他的下场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在要选哪边站的时候,李治忍不住想,为什么不是我自己站起来?
这个想法很隐秘,但却悄悄的萌芽了。他知道这会儿不是自己站出去的机会,但是看着两只猛虎斗得越凶,他的胜算便越大。如今太子和魏王的争斗,皇帝不是不知道,其实冷酷一点来说,根本就是他纵容的结果。
太子已经长大了,而皇帝却仍然身强力壮,所以皇帝不愿意太子与臣属们太亲近,因此大臣们上疏骂太子时,他总是很高兴,还赏赐夸奖臣子,要求他们“再接再厉”。至于魏王,他虽然无立魏王之意,但是却也有纵容之举,显然希望暂时让魏王跟太子抗衡。
可是如今,孩子们都大了,哪里会愿意做父亲手中的牵线傀儡。虽然局面还没有恶化到当年高祖时夺嫡的惨烈,但是祸患却早就埋下了。
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李治不想走。走了,就代表彻底的出局,但是他却没想到,偏偏有人说出了让他去就藩的提议,而父亲,也动摇了。
他知道,这一切的目标并不是他,而是魏王。皇帝纵容魏王,是想要牵制太子,但是却并不希望魏王势力过大。如今魏王显然已经接近了皇帝的底线,皇帝在考虑让他冷却一下,将着他放到藩地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至于自己,只是被殃及的池鱼。
但很可惜,他现在这个池鱼不想被移走。
但是帮自己,就得帮魏王,因为要被送走就会一起被送走,要留也一起留。李治想了半天,一想到自己竟然还要帮魏王,除了心烦还是心烦。
“殿下要不想走,办法倒是有一个。”长孙颖想了半天,虽然不明白李治缘何改了主意,但如果李治不想离开长安,办法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