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颖知道自己被封贵妃的时候,并不十分惊讶,相反她还很满意这个结果。
就像是她对李治说的那样,她的确对于皇后没有觊觎之心,但她还没有说的另外一句话是,她也并不喜欢有个皇后压在她头上。
王婵是个刚正的人,君子欺之以方,这么多年王婵不是没有嫉妒过,但是却不曾做过什么暗地里下绊子的事情,所以从老板的角度来讲,她是个严苛但还算好相处的老板。
换了别人,长孙颖可就不确定自己的日子会这么舒心了。
如今,皇后已废,她又被立成四妃之首的贵妃,也就是在宫中已经没有比她更高的人了,所以十分符合她的要求。
与其被人当靶子,幕后boss显然更安全。
至于李治此举的意义,她已经不想去管。
相比谈恋爱以及宫斗外,人生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的事情去做。
例如,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些。
所以,在着长孙颖的策划之下,废后的余震还没有开始时,皇长子李忠便出奇不易的上书了。
李忠这年纪放到后世,还是小学生。不过在着大唐,依着他的身份,却已经有一帮属臣辅佐了。他上学不但是在读书识字,时不时也会写点不太重要的奏疏给李治,算是日常作业之一。
李治对于这个大儿子并不十分上心,但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倒也谈不上讨厌。不知真的是天份,还是三皇子李素节的属陈是萧氏送来的比较厉害,总之李治从书面上看,大儿子实在是才学平平,所以对他也没有偏爱。
不过,但凡李忠送上来的东西,他还是认真看的。
今天这奏疏便很奇怪,李忠并不是交作业,也没有对他认为的“大事”发表议论,而是从学子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来说,请求李治在殿上考核下新科进士们,给他们这些弘文馆的学子见识见识。
李忠这请求,有点孩子气,却也符合他这年纪该有的好奇。
若是其他孩子这般,也算是有些瞎胡闹,他们自己想说,属官还未必为他们捉笔呢。但是李忠的身份有些微妙,他是皇长子,来服侍他的人身边没点想头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如今太子还未立,李忠多少都占这些优势,唯一所缺的不过是皇帝的喜爱,所以李治但凡想要做点儿什么刷皇帝好感度的事情,这些人比李治还积极。
此事也一样。李忠平日是不愿出头的,连交上去的功课都是自己亲手而作,半点儿不要他们润色,所以这帮文士们颇为忧心,如此平庸,如何得圣上青眼?如今李忠难得想刷一把存在感,他们一听,二话不说的就挽袖子帮忙了。
所以李忠的想法虽然孩子气,但是却可以“翻译”成“濡慕圣贤”,显示出李忠的“向学之心”,于是便把文字写的花团锦簇,从各种角度阐述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李治看着之后这才想起正在进行中的科举。虽然如今科考也是一件大事,但是因为人数和规模的原因,远远没有明清那么受重视。一般都是礼部选完人之后通报给皇帝,如今李忠这么提了一句,李治才意识到进士们的名次也快出来了。
儿子难得向学,做老爹的也不会太拒绝。况且李治对于新一届进士们也想摸摸底儿,考察考察他们,于是便同意了李忠。
李治起初只以为这是个普通的决定,跟着长孙颖说的时候,也着重说李忠的向学之心。跟所有有个学渣孩子的父母一样,哪怕知道自己儿子才智平平,也希望他们都跟学习好的人玩儿。进士如今差不多可以代表大唐学生的最高水准,李忠对这些人感兴趣,总对歌舞倡优之流感兴趣。
长孙颖显然很喜欢听他说这些,但听完之后却问了他一个没想过的问题,“那陛下让人准备好章程了吗?”
“章程,按往日的规矩来,还要什么章程?”李治有些不解的反问,没有意识到长孙颖问话的重点,“随便找间偏殿就够了吧。”
“这是第一次由皇帝亲自考核学生的事情吧?先前从未有人做过,理论上应该会被记住史册”长孙颖有些无辜的问道,“所以是不是该跟平常有些不一样?”
“这,”李治被长孙颖这么一提醒,却也是忽然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太简单了。
这事情不做就罢了,要做的话,却不能做的如此敷衍。
这不仅仅是仪式程序的问题,而且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在。天家无小事,皇帝随意的一个动作,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忠儿的确是给我找了个好借口,”李治被长孙颖的行径稍微一点拨,便可以看到从中能有哪些获利。
首先尊重儒教,重视读书人,这是必然的了。除了可以借此刷天下书生们的好感度之外,他还可以借机搜罗人才。
李治是皇帝又不是天才,科举考试也只是国家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他不可能巨细无遗的观察,所以只能等着名单出来,看结果中有哪些人可以用。
但问题是,科举哪怕是考试,也是人来判卷子。只要有人在,个人感情因素就会在其中占很大的部分。这也是唐朝考生都喜欢四处投诗文,拜访宰相等高官的原因。在一个没有弥录滕封的年代,刷个脸熟对于考生有多重要?
所以,这样选出来的人,不是拜了某某为师,就是有着某种裙带关系,真正可用的很少。而李治不能挑战世俗规矩,于是也只能对此默认,放弃这一条途径。
但如果是殿试的话,他就可以把给予臣子们的权利收回。考生找官员拜谒,无非是因为这些人能决定他们中与不中,到底中第几名。如果自己取名次,那么官员没有了这份权利,谁还会没事干的抱他们大腿了?在考生们心目中,“恩师”的分量会不断下降,而皇帝的威信却会大大提高。
除却这些虚名意外,在实际方面,李治可以自己在着应试人员中挑选他需要的人才。诗文写的好不好一点儿都不重要,只要能做事,哪怕是末名也好。况且他还能大力拔擢寒门士子,让普通人看到希望,从而更多的人投身与读书做官的行列中来,帮他一起推翻士族。
“进士的名单虽然出来,但是却没有排名,”李治一边思索,一边问长孙颖,“让他们来也不好白来,你说不如让他们在殿上再试一场,然后以殿上的表现排定名次,如何?”
“啊,那他们不是就得称呼你为老师了?”长孙颖“惊讶”的脱口而出,然后等着李治惊讶的看着她是,忙掩口佯装不解的说道,“我听着他们常嚷嚷,称主考官是老师什么的。若陛下你亲自考校他们,给他们排定名次,那不也就是他们的老师了?”
“是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李治想着想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天子门生,我想读书人大约没有几个能够抗拒这样的诱惑吧……”
“的确。”长孙颖点点头,然后又是一笑,“陛下准备如何考这些人?”
“这,”李治很快就做了决定,“诗文都考过了,时策也做了,所以殿试的话,朕准备将收集下近来遇到的各种问题考察他们,让他们现场作文。”
“这个极好。”长孙颖点了点头,“诗文靠天赋,时策靠家世,唯有这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却是看众人的临堂反应了。”
唐朝的进士最重要的是考时策,固然看中个人能力,但是对于地方上来的,或者是小地主家庭的考生来说却极其不公平。这些人差不多就相当于后世教育欠发达的考生,能识字作文已是不易,但对于国家大事,在着一个没有新闻联播的年代,他们或许连如今朝廷跟着匈奴打还是跟突厥打都分不清,所以让他们讨论朝廷究竟是该打该和,显然是痴人说梦。这种时候,出身与高官世家,从小就听着父辈们讨论国策的孩子,显然更能回答这种问题。
所以,李治这回就打算全部不看这些,只瞧个人的反应和才干。
唐朝的统治,说白了一直都是世族政治,像是薛氏,萧氏等氏族能一连出现这种宰相的状况,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出现。所以哪怕有唐太宗那句“天下英雄皆入我毂中”的豪言,但在他的时代,科举起到的还是补充作用。
这并不是说科举制不好,或者说皇帝不重视,主要还是生产力低下的原因。这个时代,印刷术还没有普及,书籍仍然是珍贵的物品,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广大百姓连着吃饭都艰难,哪里还谈得上求学,所以注定读书人的比例中,贵族们远远多于寒士。
这种情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逐渐变化,当着社会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教育资源时,世族们的文化垄断也会彻底的动摇。所以,哪怕后来的人一直说科举制是毒瘤,但长孙颖也要客观的说一句,哪怕是僵化的晋升通道,也好过完全没有通道。
现在李治不管多重视科举,这两年中能起到的作用都有限,因此长孙颖之前一直没有拿各种先进的对策来。但是现在不一样,李忠需要刷好感度,所以哪怕这些东西只能称之为理念,对现实帮助并不大,但只要李治喜欢,长孙颖都会让李忠源源不断的放出来。
毕竟,李忠想要成为太子,不仅仅需要在李治这里刷好感度,还需要在读书人中刷好感度。而长孙颖知道的所有方法中,也没有比这个更快更好的方法了。
“既然陛下都如此准备,不如再多找点人吧?”长孙颖想了想,又“傻乎乎”的出了个主意,“挑一百个人来殿上奏对,再让各部尚书堂官来问诘,定然很热闹。”
“这又不是耍百戏,哪里要那么多人。”李治觉得她前面傻的都挺有道理,在这点儿却是异想天开了。
“前面的人都是他们选的,谁晓得有落榜的人里有没有沧海遗珠。”长孙颖嘟囔着说道,“至于问诘,学问学问,本来就是有学有问的嘛,我听着稷下学宫当年便是这样,陛下效法先贤遗风,想必也是很不错的啊。”
长孙颖让李治将着罢黜学生拉来考试,可不是无的放矢的。殿试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期,只被用来收买人心,并未形成定制。可等到宋朝年前它再度被提起,而且成为定制,却是因为一桩科举案。
宋开宝六年,翰林学士李仿知贡举,主持在东京贡院进行的全国会试。经过各场会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三十八人。其中有两人在召对时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在公布名单之后,落第进士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要求殿试,以求公道。宋太祖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一百九十五人和已中的三十六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宋太祖亲自主持,结果又有一百二十七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十人落选。这就是说,在第一批挑选的三十八名进士中,竟然有十二名不合格,而落榜的一百九十五人中,竟然有一百二十七人及第,这个错误率简直骇人听闻。
此次殿试放榜后,朝野大哗,李仿降职,而这次殿试不仅成为殿试的发端,也自此确立了科举制的三级考试制度。
就像是她对李治说的那样,她的确对于皇后没有觊觎之心,但她还没有说的另外一句话是,她也并不喜欢有个皇后压在她头上。
王婵是个刚正的人,君子欺之以方,这么多年王婵不是没有嫉妒过,但是却不曾做过什么暗地里下绊子的事情,所以从老板的角度来讲,她是个严苛但还算好相处的老板。
换了别人,长孙颖可就不确定自己的日子会这么舒心了。
如今,皇后已废,她又被立成四妃之首的贵妃,也就是在宫中已经没有比她更高的人了,所以十分符合她的要求。
与其被人当靶子,幕后boss显然更安全。
至于李治此举的意义,她已经不想去管。
相比谈恋爱以及宫斗外,人生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的事情去做。
例如,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些。
所以,在着长孙颖的策划之下,废后的余震还没有开始时,皇长子李忠便出奇不易的上书了。
李忠这年纪放到后世,还是小学生。不过在着大唐,依着他的身份,却已经有一帮属臣辅佐了。他上学不但是在读书识字,时不时也会写点不太重要的奏疏给李治,算是日常作业之一。
李治对于这个大儿子并不十分上心,但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倒也谈不上讨厌。不知真的是天份,还是三皇子李素节的属陈是萧氏送来的比较厉害,总之李治从书面上看,大儿子实在是才学平平,所以对他也没有偏爱。
不过,但凡李忠送上来的东西,他还是认真看的。
今天这奏疏便很奇怪,李忠并不是交作业,也没有对他认为的“大事”发表议论,而是从学子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来说,请求李治在殿上考核下新科进士们,给他们这些弘文馆的学子见识见识。
李忠这请求,有点孩子气,却也符合他这年纪该有的好奇。
若是其他孩子这般,也算是有些瞎胡闹,他们自己想说,属官还未必为他们捉笔呢。但是李忠的身份有些微妙,他是皇长子,来服侍他的人身边没点想头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如今太子还未立,李忠多少都占这些优势,唯一所缺的不过是皇帝的喜爱,所以李治但凡想要做点儿什么刷皇帝好感度的事情,这些人比李治还积极。
此事也一样。李忠平日是不愿出头的,连交上去的功课都是自己亲手而作,半点儿不要他们润色,所以这帮文士们颇为忧心,如此平庸,如何得圣上青眼?如今李忠难得想刷一把存在感,他们一听,二话不说的就挽袖子帮忙了。
所以李忠的想法虽然孩子气,但是却可以“翻译”成“濡慕圣贤”,显示出李忠的“向学之心”,于是便把文字写的花团锦簇,从各种角度阐述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李治看着之后这才想起正在进行中的科举。虽然如今科考也是一件大事,但是因为人数和规模的原因,远远没有明清那么受重视。一般都是礼部选完人之后通报给皇帝,如今李忠这么提了一句,李治才意识到进士们的名次也快出来了。
儿子难得向学,做老爹的也不会太拒绝。况且李治对于新一届进士们也想摸摸底儿,考察考察他们,于是便同意了李忠。
李治起初只以为这是个普通的决定,跟着长孙颖说的时候,也着重说李忠的向学之心。跟所有有个学渣孩子的父母一样,哪怕知道自己儿子才智平平,也希望他们都跟学习好的人玩儿。进士如今差不多可以代表大唐学生的最高水准,李忠对这些人感兴趣,总对歌舞倡优之流感兴趣。
长孙颖显然很喜欢听他说这些,但听完之后却问了他一个没想过的问题,“那陛下让人准备好章程了吗?”
“章程,按往日的规矩来,还要什么章程?”李治有些不解的反问,没有意识到长孙颖问话的重点,“随便找间偏殿就够了吧。”
“这是第一次由皇帝亲自考核学生的事情吧?先前从未有人做过,理论上应该会被记住史册”长孙颖有些无辜的问道,“所以是不是该跟平常有些不一样?”
“这,”李治被长孙颖这么一提醒,却也是忽然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想法太简单了。
这事情不做就罢了,要做的话,却不能做的如此敷衍。
这不仅仅是仪式程序的问题,而且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在。天家无小事,皇帝随意的一个动作,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忠儿的确是给我找了个好借口,”李治被长孙颖的行径稍微一点拨,便可以看到从中能有哪些获利。
首先尊重儒教,重视读书人,这是必然的了。除了可以借此刷天下书生们的好感度之外,他还可以借机搜罗人才。
李治是皇帝又不是天才,科举考试也只是国家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他不可能巨细无遗的观察,所以只能等着名单出来,看结果中有哪些人可以用。
但问题是,科举哪怕是考试,也是人来判卷子。只要有人在,个人感情因素就会在其中占很大的部分。这也是唐朝考生都喜欢四处投诗文,拜访宰相等高官的原因。在一个没有弥录滕封的年代,刷个脸熟对于考生有多重要?
所以,这样选出来的人,不是拜了某某为师,就是有着某种裙带关系,真正可用的很少。而李治不能挑战世俗规矩,于是也只能对此默认,放弃这一条途径。
但如果是殿试的话,他就可以把给予臣子们的权利收回。考生找官员拜谒,无非是因为这些人能决定他们中与不中,到底中第几名。如果自己取名次,那么官员没有了这份权利,谁还会没事干的抱他们大腿了?在考生们心目中,“恩师”的分量会不断下降,而皇帝的威信却会大大提高。
除却这些虚名意外,在实际方面,李治可以自己在着应试人员中挑选他需要的人才。诗文写的好不好一点儿都不重要,只要能做事,哪怕是末名也好。况且他还能大力拔擢寒门士子,让普通人看到希望,从而更多的人投身与读书做官的行列中来,帮他一起推翻士族。
“进士的名单虽然出来,但是却没有排名,”李治一边思索,一边问长孙颖,“让他们来也不好白来,你说不如让他们在殿上再试一场,然后以殿上的表现排定名次,如何?”
“啊,那他们不是就得称呼你为老师了?”长孙颖“惊讶”的脱口而出,然后等着李治惊讶的看着她是,忙掩口佯装不解的说道,“我听着他们常嚷嚷,称主考官是老师什么的。若陛下你亲自考校他们,给他们排定名次,那不也就是他们的老师了?”
“是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李治想着想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天子门生,我想读书人大约没有几个能够抗拒这样的诱惑吧……”
“的确。”长孙颖点点头,然后又是一笑,“陛下准备如何考这些人?”
“这,”李治很快就做了决定,“诗文都考过了,时策也做了,所以殿试的话,朕准备将收集下近来遇到的各种问题考察他们,让他们现场作文。”
“这个极好。”长孙颖点了点头,“诗文靠天赋,时策靠家世,唯有这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却是看众人的临堂反应了。”
唐朝的进士最重要的是考时策,固然看中个人能力,但是对于地方上来的,或者是小地主家庭的考生来说却极其不公平。这些人差不多就相当于后世教育欠发达的考生,能识字作文已是不易,但对于国家大事,在着一个没有新闻联播的年代,他们或许连如今朝廷跟着匈奴打还是跟突厥打都分不清,所以让他们讨论朝廷究竟是该打该和,显然是痴人说梦。这种时候,出身与高官世家,从小就听着父辈们讨论国策的孩子,显然更能回答这种问题。
所以,李治这回就打算全部不看这些,只瞧个人的反应和才干。
唐朝的统治,说白了一直都是世族政治,像是薛氏,萧氏等氏族能一连出现这种宰相的状况,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出现。所以哪怕有唐太宗那句“天下英雄皆入我毂中”的豪言,但在他的时代,科举起到的还是补充作用。
这并不是说科举制不好,或者说皇帝不重视,主要还是生产力低下的原因。这个时代,印刷术还没有普及,书籍仍然是珍贵的物品,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广大百姓连着吃饭都艰难,哪里还谈得上求学,所以注定读书人的比例中,贵族们远远多于寒士。
这种情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逐渐变化,当着社会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教育资源时,世族们的文化垄断也会彻底的动摇。所以,哪怕后来的人一直说科举制是毒瘤,但长孙颖也要客观的说一句,哪怕是僵化的晋升通道,也好过完全没有通道。
现在李治不管多重视科举,这两年中能起到的作用都有限,因此长孙颖之前一直没有拿各种先进的对策来。但是现在不一样,李忠需要刷好感度,所以哪怕这些东西只能称之为理念,对现实帮助并不大,但只要李治喜欢,长孙颖都会让李忠源源不断的放出来。
毕竟,李忠想要成为太子,不仅仅需要在李治这里刷好感度,还需要在读书人中刷好感度。而长孙颖知道的所有方法中,也没有比这个更快更好的方法了。
“既然陛下都如此准备,不如再多找点人吧?”长孙颖想了想,又“傻乎乎”的出了个主意,“挑一百个人来殿上奏对,再让各部尚书堂官来问诘,定然很热闹。”
“这又不是耍百戏,哪里要那么多人。”李治觉得她前面傻的都挺有道理,在这点儿却是异想天开了。
“前面的人都是他们选的,谁晓得有落榜的人里有没有沧海遗珠。”长孙颖嘟囔着说道,“至于问诘,学问学问,本来就是有学有问的嘛,我听着稷下学宫当年便是这样,陛下效法先贤遗风,想必也是很不错的啊。”
长孙颖让李治将着罢黜学生拉来考试,可不是无的放矢的。殿试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期,只被用来收买人心,并未形成定制。可等到宋朝年前它再度被提起,而且成为定制,却是因为一桩科举案。
宋开宝六年,翰林学士李仿知贡举,主持在东京贡院进行的全国会试。经过各场会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三十八人。其中有两人在召对时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在公布名单之后,落第进士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要求殿试,以求公道。宋太祖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一百九十五人和已中的三十六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宋太祖亲自主持,结果又有一百二十七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十人落选。这就是说,在第一批挑选的三十八名进士中,竟然有十二名不合格,而落榜的一百九十五人中,竟然有一百二十七人及第,这个错误率简直骇人听闻。
此次殿试放榜后,朝野大哗,李仿降职,而这次殿试不仅成为殿试的发端,也自此确立了科举制的三级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