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忠烈祠啊!
之所以会担心那个地方,是因为那里埋葬着的军中将士的骸骨,尽管时间很短,但是现在军中上下谁不知道“骸骨归钟山之侧”,对他们而言,这也是让后人受益无穷的赏赐啊!
沾着皇家的风水,能不好吗?
可问题是,崇祯会让继续修吗?
“世子爷是担心有人上书要求停修忠烈祠是吗?”
闻言万寿祺便轻蔑地说道。
“要是如此,世子爷到时候只管上书朝廷,军中将士闻此言,无不是激愤非常,皆言欲清君侧!只要杀掉一个人,就再也没人敢提这事!这么多年,辽东军饷为什么只增不减,说是粮价腾涨,可实际上……哼哼!”
即便是远在南直隶,万寿祺被于辽东的事情也听说过,毕竟现在大明上下最关心的就是辽东。不是现在,都关心几十年了。
其实在大多数的时候,他们也就是在嘴皮子上关心一下,忧心一下国事而已。要不是到了世子爷军中。兴许万寿祺也一样还停留在嘴上爱国的阶段,当然,现在他确实有资格去讽刺辽东将门。
“每每有人进言削减辽东军饷,辽东各镇就会有兵士以此为借口哗变,每每逼的朝廷只能重斥上书官员,或是削职为民,或是贬官云贵,如此反复数次后,还有谁敢再说什么,所谓哗变,不过只是辽东将门演的戏而已,将来咱们到了旅顺,对辽东将门也要提防一些。”
微微一笑,朱国强并没有说话,他对辽东将门可谓也是闻名已久,毕竟,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就是辽东将门,比如吴三桂的引兵入关——这个人对大明到底是忠是奸?
这个话可还真不好说,甚至还包括祖大寿,从眼下来看,他们都是大明的忠臣,可是从未来他们的结局来看。
哎呀!
这件事儿不好办啊。
但是,眼下的现实是有他们在宁锦牵制螨清,对自已这边却是大有助益的。
时间!
在自己到达旅顺后,同样需要时间练兵、筑港,筑城,总之,有他们在那里,至少可以保证一点,黄台吉他们就不敢全力进攻旅顺,而且自己也有机会北上扩大地盘,毕竟,现在自己这边可是人多地少啊!
不扩张地盘,那也会有地方去安置那么多的军民百姓。当然如何和他们配合行动,这确实是个需要谨慎应对的事情。
不过国强并不担心,毕竟现在他差不多已经和祖大寿搭上了线,他的养子就在自己这边,而且还为自己办了一件天大的事。
“嗯,辽东将门那边我另有打算,”
微微一笑,朱国强看着万寿祺说道。
“到是你这边,你也要准备一下,就这几日便动身吧,对了,忠烈祠那边,也要安排好可靠的人手,那地方关系到我们的士气军心!”
在离开南京之前,朱国强还是去趟孝陵……应该说是孝陵旁边的忠烈祠,此时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片繁忙的工地,成千上万的工匠,正在这里忙碌着,建造着大明的忠烈祠。
眼看着一座夯土高台已经初显雏形,朱国强便朝着远处的陵墓走去,看着一座座墓碑,朱国强的心思低沉。
他走到墓碑边,看着墓碑上的字。
“赵功德,南直隶凤阳府……”
原来是凤阳人啊!
正好在这给你们家同乡守陵!
想来要是高皇帝在天有灵的话,肯定也会乐意有你们这些忠勇的将士为他守陵吧。
其实,朱国强更愿意相信,如果高皇帝在世的话,肯定会啊,他的这些子子孙孙一个个的全都按死,一个个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
骨气是有,可骨气之外那?当皇帝,当藩王仅仅只有骨气,没有手段怎么行?
一个个的对得起这些忠勇的将士吗?对得起那些忠贞义士吗?
静静的看着眼前在这排列整齐,有如战士们生前队列一般的墓碑,朱国强的心情有些沉重。
这些墓碑的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姓名、籍贯,有一些,甚至就连如此简单的信息都没有,这就是他们留下来的。
走到一个无名的墓碑前,看着空落落的墓碑,朱国强就那么站在那里。
见世子爷盯着无字墓碑时,神情似乎有些异样,曾参与收敛阵亡将士遗尸的吴应箕,自然知道原因,便解释道。
“世子爷,这些都是从江北迁过来的,虽然从腰牌上辩出不少将士的姓名,可还有一些腰牌上的字迹都不清楚,也就没有留下名字。”
明军官兵都有腰牌,按军令无论官职高低都要佩戴的腰牌,只不过与官长们的玉、铜腰牌不同是,普通士兵都是竹制的,随意的用毛笔在上面写上营号、名字,时间一长,自然也就看不清楚了,这就导致不少墓碑都没有名字。
听着他的解释,朱国强并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盯视着墓碑。若有所思的看着面带哀色的世子爷,吴应箕不觉心叹道。
世子爷待军中将士如此,难怪将士们皆愿为其效命!
吴应箕投身于德世子幕府,完全是机缘巧合,作为池州人的他,在得知史督师领兵大败于江北,数万将士阵亡后,不忍数万将士暴尸荒野,便邀上好友数人,各领家人百余人到对岸安葬阵亡官兵尸体,一时间在大江南北皆传他的义举。后来移葬钟山忠烈祠,这边自然也就找到了他,毕竟将士们是他埋的,他知道敌我双方的尸体埋在什么地方。后来万寿祺在问他是否愿意督造忠烈祠,他欣然接受了任命。
“他们都是无名烈士……”
长叹一声,朱国强想到了在另一个世界,那座有名的无名烈士墓,心有所想,他盯着空白的墓碑说道。
“拿笔过来!”
片刻后,朱国强在纸上写下了两句话。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惊讶的看着这简单直白的两句话,在吴应箕还没回神时,又听到世子爷吩咐道。
“以后无名墓碑上都刻上这句话,他们或许无名,但功勋必定永垂不朽!”
往着远处的钟山看了一眼,然后朱国强又说道。
“往后,凡为国牺牲者,其牌位皆供奉于忠烈祠!享祭参照太庙规格,每年的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首月的阴历初一都要进行祭祀!我大明存世一日,忠烈祠香火便日夜不熄……”
“世,世子爷,这,这……”
尽管内心敬佩那些为国阵亡的将士,但吴应箕还是急忙说道。
“这逾越了!要是传出去的话,必定会授人以柄!”
那里是逾越,分明就是逾制啊!
但是他的话换来的却是朱国强的哈哈大笑道。
“逾越?授人以柄,天下人谁不知道我行似叛逆,我又何惧授人以柄,次尾,此事就这么定了,况且,太庙只祭祖宗功臣,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这些将士又何来功臣?仅仅只有功臣,又那来的我大明的天下,高皇帝又焉能逐蒙元于漠北,匡正华夏于中国?他们——配得上仪同太庙!”
轻裘少年爱风流好美色不假,可更喜英雄!
尤其是对于朱国强而言,他永远记得应该铭记什么人纪念什么人。明白应该向什么人致敬。
不是那些亿万富翁,不是那些达官显贵。而正是这些最普通的将士,是这些人支撑着这个文明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盛世中,他们守护着这里。黑暗中他们用生命驱散黑暗。他们是文明的卫士,帝国的长城,没有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个文明的数千年传承不息?
仪同太庙!
他们不配谁配?
面对世子爷的振人心魂的话语,吴应箕似乎真的明白了,明白了为什么世子爷麾下的将士愿意为其出生入死,是因为军饷,也不是因为严酷的军法,而是因为这种发自于内心的对将士们的敬重。
敬重!
可能吗?
吴应箕的心里不禁有些疑惑,毕竟眼前的这位可是凤子龙孙。可是堂堂世子爷啊!
他怎么可能会对这些普通的将士心存敬重呢?
他们之间的身份那可是天地之差呀!
但是,世子爷的神情是骗不了人的。
终于,离开了忠烈祠之后,他又一次回头看了一眼那里。也许几年之后再回到这里时,壮观的忠烈祠就会呈现在他的视线里。
现在……抬头朝着北方看去。朱国强想了很多。
既想到了辽东,也想到旅顺,想到了抵达旅顺之后,应该去做些什么。
当然,难免的,还想到了京城。想到了那个名义上比他长一辈的皇帝。以他多疑的性格来说。当他知道自己杀了那么多文官时,他会有什么反应?
他肯定会哈哈大笑吧。
毕竟,这样杀人可是失去人心的举动啊!
当然,对于朱国强来说,他更想知道京城的那些以弹劾为生的言官给事中们,当他们知道一下子有那么多南京六部的官被杀,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想到这儿,朱国强不禁却哑然笑道。
“我这么跋扈,京城那里应该是京师震动了吧!”
之所以会担心那个地方,是因为那里埋葬着的军中将士的骸骨,尽管时间很短,但是现在军中上下谁不知道“骸骨归钟山之侧”,对他们而言,这也是让后人受益无穷的赏赐啊!
沾着皇家的风水,能不好吗?
可问题是,崇祯会让继续修吗?
“世子爷是担心有人上书要求停修忠烈祠是吗?”
闻言万寿祺便轻蔑地说道。
“要是如此,世子爷到时候只管上书朝廷,军中将士闻此言,无不是激愤非常,皆言欲清君侧!只要杀掉一个人,就再也没人敢提这事!这么多年,辽东军饷为什么只增不减,说是粮价腾涨,可实际上……哼哼!”
即便是远在南直隶,万寿祺被于辽东的事情也听说过,毕竟现在大明上下最关心的就是辽东。不是现在,都关心几十年了。
其实在大多数的时候,他们也就是在嘴皮子上关心一下,忧心一下国事而已。要不是到了世子爷军中。兴许万寿祺也一样还停留在嘴上爱国的阶段,当然,现在他确实有资格去讽刺辽东将门。
“每每有人进言削减辽东军饷,辽东各镇就会有兵士以此为借口哗变,每每逼的朝廷只能重斥上书官员,或是削职为民,或是贬官云贵,如此反复数次后,还有谁敢再说什么,所谓哗变,不过只是辽东将门演的戏而已,将来咱们到了旅顺,对辽东将门也要提防一些。”
微微一笑,朱国强并没有说话,他对辽东将门可谓也是闻名已久,毕竟,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就是辽东将门,比如吴三桂的引兵入关——这个人对大明到底是忠是奸?
这个话可还真不好说,甚至还包括祖大寿,从眼下来看,他们都是大明的忠臣,可是从未来他们的结局来看。
哎呀!
这件事儿不好办啊。
但是,眼下的现实是有他们在宁锦牵制螨清,对自已这边却是大有助益的。
时间!
在自己到达旅顺后,同样需要时间练兵、筑港,筑城,总之,有他们在那里,至少可以保证一点,黄台吉他们就不敢全力进攻旅顺,而且自己也有机会北上扩大地盘,毕竟,现在自己这边可是人多地少啊!
不扩张地盘,那也会有地方去安置那么多的军民百姓。当然如何和他们配合行动,这确实是个需要谨慎应对的事情。
不过国强并不担心,毕竟现在他差不多已经和祖大寿搭上了线,他的养子就在自己这边,而且还为自己办了一件天大的事。
“嗯,辽东将门那边我另有打算,”
微微一笑,朱国强看着万寿祺说道。
“到是你这边,你也要准备一下,就这几日便动身吧,对了,忠烈祠那边,也要安排好可靠的人手,那地方关系到我们的士气军心!”
在离开南京之前,朱国强还是去趟孝陵……应该说是孝陵旁边的忠烈祠,此时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片繁忙的工地,成千上万的工匠,正在这里忙碌着,建造着大明的忠烈祠。
眼看着一座夯土高台已经初显雏形,朱国强便朝着远处的陵墓走去,看着一座座墓碑,朱国强的心思低沉。
他走到墓碑边,看着墓碑上的字。
“赵功德,南直隶凤阳府……”
原来是凤阳人啊!
正好在这给你们家同乡守陵!
想来要是高皇帝在天有灵的话,肯定也会乐意有你们这些忠勇的将士为他守陵吧。
其实,朱国强更愿意相信,如果高皇帝在世的话,肯定会啊,他的这些子子孙孙一个个的全都按死,一个个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
骨气是有,可骨气之外那?当皇帝,当藩王仅仅只有骨气,没有手段怎么行?
一个个的对得起这些忠勇的将士吗?对得起那些忠贞义士吗?
静静的看着眼前在这排列整齐,有如战士们生前队列一般的墓碑,朱国强的心情有些沉重。
这些墓碑的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姓名、籍贯,有一些,甚至就连如此简单的信息都没有,这就是他们留下来的。
走到一个无名的墓碑前,看着空落落的墓碑,朱国强就那么站在那里。
见世子爷盯着无字墓碑时,神情似乎有些异样,曾参与收敛阵亡将士遗尸的吴应箕,自然知道原因,便解释道。
“世子爷,这些都是从江北迁过来的,虽然从腰牌上辩出不少将士的姓名,可还有一些腰牌上的字迹都不清楚,也就没有留下名字。”
明军官兵都有腰牌,按军令无论官职高低都要佩戴的腰牌,只不过与官长们的玉、铜腰牌不同是,普通士兵都是竹制的,随意的用毛笔在上面写上营号、名字,时间一长,自然也就看不清楚了,这就导致不少墓碑都没有名字。
听着他的解释,朱国强并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盯视着墓碑。若有所思的看着面带哀色的世子爷,吴应箕不觉心叹道。
世子爷待军中将士如此,难怪将士们皆愿为其效命!
吴应箕投身于德世子幕府,完全是机缘巧合,作为池州人的他,在得知史督师领兵大败于江北,数万将士阵亡后,不忍数万将士暴尸荒野,便邀上好友数人,各领家人百余人到对岸安葬阵亡官兵尸体,一时间在大江南北皆传他的义举。后来移葬钟山忠烈祠,这边自然也就找到了他,毕竟将士们是他埋的,他知道敌我双方的尸体埋在什么地方。后来万寿祺在问他是否愿意督造忠烈祠,他欣然接受了任命。
“他们都是无名烈士……”
长叹一声,朱国强想到了在另一个世界,那座有名的无名烈士墓,心有所想,他盯着空白的墓碑说道。
“拿笔过来!”
片刻后,朱国强在纸上写下了两句话。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惊讶的看着这简单直白的两句话,在吴应箕还没回神时,又听到世子爷吩咐道。
“以后无名墓碑上都刻上这句话,他们或许无名,但功勋必定永垂不朽!”
往着远处的钟山看了一眼,然后朱国强又说道。
“往后,凡为国牺牲者,其牌位皆供奉于忠烈祠!享祭参照太庙规格,每年的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首月的阴历初一都要进行祭祀!我大明存世一日,忠烈祠香火便日夜不熄……”
“世,世子爷,这,这……”
尽管内心敬佩那些为国阵亡的将士,但吴应箕还是急忙说道。
“这逾越了!要是传出去的话,必定会授人以柄!”
那里是逾越,分明就是逾制啊!
但是他的话换来的却是朱国强的哈哈大笑道。
“逾越?授人以柄,天下人谁不知道我行似叛逆,我又何惧授人以柄,次尾,此事就这么定了,况且,太庙只祭祖宗功臣,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这些将士又何来功臣?仅仅只有功臣,又那来的我大明的天下,高皇帝又焉能逐蒙元于漠北,匡正华夏于中国?他们——配得上仪同太庙!”
轻裘少年爱风流好美色不假,可更喜英雄!
尤其是对于朱国强而言,他永远记得应该铭记什么人纪念什么人。明白应该向什么人致敬。
不是那些亿万富翁,不是那些达官显贵。而正是这些最普通的将士,是这些人支撑着这个文明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盛世中,他们守护着这里。黑暗中他们用生命驱散黑暗。他们是文明的卫士,帝国的长城,没有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个文明的数千年传承不息?
仪同太庙!
他们不配谁配?
面对世子爷的振人心魂的话语,吴应箕似乎真的明白了,明白了为什么世子爷麾下的将士愿意为其出生入死,是因为军饷,也不是因为严酷的军法,而是因为这种发自于内心的对将士们的敬重。
敬重!
可能吗?
吴应箕的心里不禁有些疑惑,毕竟眼前的这位可是凤子龙孙。可是堂堂世子爷啊!
他怎么可能会对这些普通的将士心存敬重呢?
他们之间的身份那可是天地之差呀!
但是,世子爷的神情是骗不了人的。
终于,离开了忠烈祠之后,他又一次回头看了一眼那里。也许几年之后再回到这里时,壮观的忠烈祠就会呈现在他的视线里。
现在……抬头朝着北方看去。朱国强想了很多。
既想到了辽东,也想到旅顺,想到了抵达旅顺之后,应该去做些什么。
当然,难免的,还想到了京城。想到了那个名义上比他长一辈的皇帝。以他多疑的性格来说。当他知道自己杀了那么多文官时,他会有什么反应?
他肯定会哈哈大笑吧。
毕竟,这样杀人可是失去人心的举动啊!
当然,对于朱国强来说,他更想知道京城的那些以弹劾为生的言官给事中们,当他们知道一下子有那么多南京六部的官被杀,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想到这儿,朱国强不禁却哑然笑道。
“我这么跋扈,京城那里应该是京师震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