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之上,一艘排水量达万吨巨轮在四艘驱逐舰的护卫下缓速前进,宽大的甲板之上,十几个封闭好的舱段一字排开。
    上午九时许,舰队抵达预定海域。
    “减速,停车!”舰长下达停航指令,马上连接承德的战舰,“宁泉号,我们已经抵达预定位,请核对坐标,谢谢!”
    “星环号,正在核对坐标,请原地等待!”
    “星环号收到!”
    大气层外,数颗卫星同时收到宁泉号的定位信号,通过卫星的反馈,宁泉号向星环号发出调整数据,巨轮右转三十四度,慢速前进四百二十米。
    与此同时,宁泉号得到了指挥中心的授权,直接联系生物战舰:“宁泉呼叫鲲鹏,宁泉呼叫鲲鹏,收到请回答!”
    水下,庞大的生物战舰如同海底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伏在船队下方,鱼群在附近游来游去。
    收到通讯,东方白立即予以回应:“宁泉,这里是鲲鹏号,请讲!”
    “鲲鹏,邮差已经就位,准备投放邮箱,请注意查收!”
    “鲲鹏明白,已经做好准备!”
    东方白没怎么样,倪晓菲直接笑场:“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能不能别用这么挫的暗号?”
    “这算什么啊!”东方白撇嘴,“再更挫的我都用过。”
    直到现在,老弟兄们还叫他六指呢,他找谁说理去?
    水面,星环号已经接到投放舱段的指令,固定在船上的吊机拉起一号舱,像是担心惊到水里的鱼群一般,小心翼翼地放进水里。
    固定在舱段上的气囊自动充满,为舱段提供额外的浮力,工作人员摘掉缆绳,再戳破特定的气囊,航段缓缓没入水下,转眼消失在海水之中。
    潜伏于水下的鲲鹏号马上靠过去,十几条触须卷住一号舱。
    东方白通报情况:“捕获一号舱!”
    收到消息的宁泉号,马上通知货轮投放二号舱。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直到两个小时后,十六个舱段才全部投入水下。
    任务完成,宁泉号通报一声,货轮在一艘驱逐舰的陪伴下独自返航,另外三艘战舰留在水面之上保持警戒。
    此时此刻,不止一颗卫星对准这片海域,包括米国在内,都对这支船队的目的抱有极大的好奇。
    货轮出航不奇怪,战舰出航也不奇怪,可战舰护航货轮,还是四艘一起行动,这就有点非同寻常了。
    注意这里的各方,都在猜测水下到底有什么。
    不过北都早就做了最全面的准备,不管货轮还是护航编队,都以为此行的目标就在投放坐标。
    可实际上呢?鲲鹏号捕获所有舱段之后马上启程,游向二百多公里外的预定位置。
    那里是北都选定的深海一号所在地。
    似乎,深海基地没什么可保密的,就是让其他国家知道,没这份设计制造的本事,也搞不出同样的基地。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红眼病,大伙都没有的时候相安无事,可北都有而其他势力连边都摸不着,某些人的忌妒心上来了,恨不得当场原地爆炸——他们造不出深海基地,但绝对有能力给北都添堵,所以,最好还是别让他们知道。
    带着十几个超大号累赘,鲲鹏号就像一只背上扎满果子的刺猬,虽然舱段自带浮力,可还是非常影响生物战舰的速度,直到六个小时后,才终于返回预定地点。
    将多余的舱段小心地放在海底,鲲鹏号只带一号舱游向几公里外的热液区,按照安装图纸找好方位,反复核对几次之后,才慢慢把一号舱安置在热液区上。
    从一开始,一号舱就是按这个热液区的情况设计的,舱体上的每一个支撑柱,都处于热液喷口之间,而正对热液喷口的舱体,全都是集热装置。
    所以,一号舱的安放不能出任何问题,必须按设计方案准确放置。
    也就是有生物战舰,否则很难将一号舱准确放置到预定位置。
    接下来是二、三号舱,各占据热液区的一小片区域,三个舱段共同组成深海一号基地的动力舱,为即将建成的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其余舱段都以动力舱为中心,环形分布在热液区外围。
    东方白按顺序将航段一一摆放到位,因为设计合理,所有舱段的接口全部正对。
    直到这时,生物战舰才取出密封装置,将舱段之间的接口一一封死。
    这也是个技术活!
    密封装置本身没什么特殊,只是一些中空的半球,将它们按编号卡在对应的位置,就能将连接舱段的通道包裹于内!
    这玩意没什么密封结构,纯粹就是以超高的加工水平制造而成,因此安装的位置和角度都不能有半点错漏,必须严丝合缝卡进凹槽。
    最后,抽出半球中的海水,强大的水压就会将两个半球死死压在一起,除非向球内注水平衡压力,否则就是生物战舰,也甭想把两个连接起来的舱段拽开。
    毕竟,海底的水压在那儿摆着,这玩意比什么密封手段都好用。
    当然了,北都也不敢指望一层密封球就能保证安全,等工作人员入驻基地之后,还要对舱口进行必要的修整,换上自动密封门。
    顾名思义,这东西本质上还是水密门,没有水的时候,像绽放的花朵一样展开,一旦密封球破损海水漫灌,打开的门瓣就会在水压的作用下迅速合拢,形成足以承受超高水下的密封结构。
    这种水密门没有任何动力结构,全靠水压活动,水来的越快,封闭的速度就越快,最大限度保证深海基地的安全。
    安放舱段很简单,安装密封球也没费什么劲儿,倒抽取其中的海水倒是费了不少时间,等最后一个密封球安装完成,已经是几个小时后的事了。
    也许是为了测试设计成果,事先准备的生物结构压根儿就没用在这里,整个基地都是科技结构。
    随后鲲鹏号返回海面,将首批工作人员送进基地,并守在基地之外防止意外,直到三天之后,基地一切正常,才把剩余的人员送进基地。
    至此,深海一号基地进入试运行阶段。

章节目录

白垩纪禁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金属裂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属裂纹并收藏白垩纪禁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