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复国的消息,风一般吹遍大江南北。闵、浙、粤的很多汉人和反元势力,纷纷响应,遥奉泉州的光复天子赵昌。首先起兵响应的,就是陈大举族妹、畲军首领许夫人。
许夫人名陈淑桢,虽是汉人,统领的却是畲兵。在得知泉州之变后,许夫人立刻誓师扶宋,尽起麾下一万畲汉精兵,从汀州星夜赶赴泉州。
整个南国,竟有星火燎燃之势。泉州附近,不到十天,就来了数十股“勤王军”,加起来总有好几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泉州元军统帅完哲都,反而不敢轻易攻城了,只能等候圣旨。
于是,奇观就在泉州城下上演了。
泉州城内,有六万义军和海盗,泉州城附近,也有好几万反元义军,海上还有一万海盗留守战船,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
可奇怪的是,没有人敢主动攻击完哲都的四万铁骑。城内的宋军不敢,泉州城附近的宋军同样不敢,海上的宋军(倭寇)也不敢。
而完哲都,既没有攻城,也没有主动出击。
完哲都当然不是怕了。他在等,等更多的“宋军”过来,等城外的宋军聚集起来,等城内的宋军出城夹击,然后他再雷霆一击,将这些乌合之众斩尽杀绝。
完哲都,完全有这个自信。他甚至没有围城,任由城内和城外互通消息。他认为,城内一定会对赶来“勤王”的各股贼军封官许愿,再统筹指挥,内外夹击自己。
完哲都为何要这么做?因为他最怕贼兵分散,这样就无法发挥大元铁骑的厉害。所以,他要给贼军机会,让他们拧成一股绳,也方便他毕其功于一役,不用像赶兔子那样不知道追哪只。
…………
赵宋复国的消息传到大都,元廷一片大哗,忽必烈勃然大怒。
赵宋,是元廷的禁忌。任何以赵宋之名造反的人,哪怕只是个草寇,元廷也绝对不会掉以轻心。
大明殿上,高高在坐的大元皇帝,看着满殿黑压压的臣子,目光充满冷肃。这个老男人张开双臂,用特有的浑厚声音说道:
“死去的不会复活,除非邪灵作祟;被砍掉的脑袋不会再长出来,除非是壁虎的尾巴;赵宋既然已经灭亡,就不应该死灰复燃。这是违背神灵,违背长生天的罪孽,必须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日国的人啊,他们顽固的像石头,狡猾的像狐狸,可又愚蠢的像山狍。他们以为,煽动宋人复国,就能让朕回过头来镇压自己的奴隶,而没有精力向他们挥起鞭子!难道他们以为,隔着大海,蒙古大军的铁蹄,就踏不到他们的脑袋吗?”
“日国人的罪孽不可饶恕。他们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倘若他们无罪,上天又怎么会派蒙古大军去惩罚他们?”
忽必烈虽然说了一大段话,但他的声音并不激扬,甚至仍然慢条斯理。但语气中的无上意志,却丝毫不容置疑,充斥在恢弘堂皇的大明殿。
上天的意志,就是忽必烈的意志。违背上天,就是违背他忽必烈。
数百大臣屏气敛息的肃立大殿上,恭敬的聆听圣音,一声咳嗽也无。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怒火,神色也很平淡,可是所有大臣都知道,皇帝很愤怒。
忽然,大殿中一阵“咔咔咔”响,接着御案之下的基座上,忽然打开一扇门,里面一个小小的“纯金和尚”,手持木杵,机械的动起来,“铛铛”敲响钟磬报时。
这是代表当时世界上顶尖技术的机械钟。机械钟在唐朝发明后,宋代又经过改进,到宋末已经比较成熟。钟表虽然是唐宋发明的,但经过元代百年的技术退步,到明代已经基本失传。
钟声一响,知枢密院事、录军国重事伯颜就出列奏道:“大汗,奴才已经拟定好了对策,等候您的旨意。”(注:大臣自称奴才,始自元代。元代君臣,也是主奴。但是汉官自称臣,和清代很像。)
枢密院掌管元廷军事,调兵遣将,参预军机当然是枢密院的权责。因为权势太重,一般枢密院使由太子或亲王兼任,臣子最多只能担任“知枢密院事”。
所以,伯颜虽然是知枢密院事,实际上是主持枢密院日常事务的主官。伯颜是灭宋主帅,元廷名将,当然有资格执掌元廷军机大事。
忽必烈眯着细长的眼睛,如同一头半睡半醒的狮子,“我的伯颜拔都,说说枢密院的决断吧。”忽必烈很信任伯颜,从伯颜的官职加起来长达两百多字就能看出他多么受宠。
伯颜奏道:“奴才准备调遣高兴和黄华,领汉军五万协助完哲都。再令浙江水师和广东水师夹击海寇,水陆并进,贼兵不日即败。”他说的当然是蒙语,不少汉官大臣都听不懂。
忽必烈点头:“可。枢密院拟旨,浙东宣慰使高兴,加平蛮右副都元帅。黄华,加平蛮左副都元帅,领汉军五万协助都元帅完哲都。”
“喳!奴才遵旨!”伯颜领命。
这时,右丞相安童出列奏道:“大汗,奴才有奏。高兴倒也罢了,是个好汉儿。可这黄华,乃是闽地招安不久的反贼,其麾下两万头陀军,对我大元是否忠心,仍未可知。让此人协助完哲都,奴才担忧…担忧黄华又做回反贼,坏了大事。”
安童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这黄华原本也是反元义军,与陈大举、许夫人乃是同盟,不久前才受了招安投靠元廷,摇身一变成了元廷汉将。
重用这样的人,的确有点危险。
可是,安童虽然是右丞相,但毕竟太年轻了,还没有看透另外一层意思。忽必烈何等老辣,伯颜也是执掌军机多年的重臣,这君臣二人怎么可能看不到这点?
伯颜笑道:“中堂勿忧。黄华乃是昔日反贼,如今却做着我大元的高官,他一旦率兵到了泉州,就是一个招牌。反心坚定的贼子,一定要出兵铁心灭他,这就分散了完哲都的压力。而反心不坚的贼人,看到黄华能做朝廷高官,必定也会生出二心,很可能倒戈投降,效仿黄华。”
安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伯颜继续道:“再者,黄华在贼军中臭不可闻,又怎会轻易再做贼人?就算他要反,贼人又如何敢信他?就算黄华反了,我们也可故意放出风声说他诈降贼军,借贼军的手杀他。”
“退一万步,黄华真反了,又被贼军接纳,那又如何呢?在大元铁骑面前,无非是多两万送死鬼罢了,根本翻不了天,都不用完哲都出手,高兴就能灭了他。大汗如此英明,怎么会用错人?安童中堂实在多虑了。”
安童不由拱手道:“大汗深谋远虑,奴才万万不及。”
忽必烈微有不满,安童虽然乖巧懂事,毕竟是太年轻了。但是,一直很会知人善任的忽必烈,怎么会用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为百官之首?岂不矛盾?
当然不是。这反而说明忽必烈“英明”,深谙帝王之术。
因为,元朝宰相权势之重,直追秦汉,远胜唐宋。所以,一向乾纲独断的忽必烈,当然不会任命一个精明老辣的首相,不然的话,相权就难以压制了。就拿伯颜来说,如此受忽必烈信任,却也没当过中书省右相,只当过左相。
大皇帝再次下令:“枢密院再拟旨,令浙江水师、广东水师,南北夹击海盗战船。有贻误军机者,锁拿进京。”
“喳!”
“派怯薛侍卫四人,分赴汉军和水师,督查军务,不得有误。”忽必烈也没忘记派怯薛侍卫去监视汉军和水师,他对汉人军队始终不放心。
“降旨江浙左丞尤世显,令驿使司探查贼人消息,三日一报。再着驿使司严查通贼官民,一经查处,就地正法。”忽必烈又想起尤宣抚的‘驿使司’。
“喳!”伯颜一迭声领旨遵命。
说完了泉州镇压“宋贼”的军务,大元君臣又再度商讨起征日大略。
伯颜再奏:“大汗,如今征日都元帅阿剌罕重病不起,预备人选阿塔海也拖拖拉拉,这征日主帅之职,势必要另委他人呐。还请大汗示下。”
皇帝道:“那就委任凤州经略使忻都为征东元帅,加中书右丞衔。”
伯颜道:“大汗圣明,忻都打过海战,也征过日国,确是最佳人选。”
忽必烈又看向中书左丞相阿合马,问道:“粮草,海船,军械可都齐备?”
阿合马奏道:“回大汗的话,粮草军械皆已齐备,只有战船…只完工了九成。不过请大汗放心,最迟六月,除了泉州蒲寿庚的船之外,其他七百艘全部能完工。”
忽必烈沉下脸来,“朕让范文虎在江南督造战船,竟然还未完工。倘若误了日期,定不轻饶了去。”
受了范文虎好处的阿合马赶紧替范文虎辩解道:“大汗所言极是。只是范文虎实在算是忠心用事,他既要编练江南征日大军,又要督造战船,也着实不易。尤其是战船,要用的木料很是讲究,急切间造不出来。”
忽必烈冷哼一声:“只要大军能按期出发,其他事朕只当看不到。可若误了朝廷的事…真当朕老朽昏聩不成?”
阿合马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道:“奴才不敢。奴才的那点小心思,如何能瞒得了大汗呢?”说完连连磕头。
忽必烈道:“拟旨,征东诸事,务必与六月万事齐备。定于六月五日,范文虎的南路,忻都和金方庆东路,南北俱发。务必与六月中会和于日国近海。”
“江南军增加一万,高丽军增加一万,再增蒙古铁骑一万,加探马赤军一万!”
忽必烈的话,大臣们毫不惊讶。皇帝增兵才显得正常,不增兵反而奇怪了。谁叫日国人这次竟然敢扶持赵宋余孽复国?
本来,已经定好江南军十万,金方庆的高丽军四万,蒙古军一万,再加辽东水达达、汪古等部族兵一万,总计十六万大军。
可是如今,日国人招惹了大元,大汗为了惩罚日国,就增加了四万兵马。使得征东兵马总数达到二十万!其中光蒙古铁骑,就达到了两万。
这要是日国人知道,还不悔死?高丽也倒霉,又要多出一万兵马。
忽必烈继续道:“再告诉忻都、金方庆、范文虎等人,三品以上从征将领,皆由朝廷定夺,彼等不得举荐。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彼等可举荐之。五品以下军将,可自委任之。”
“喳!”
…………
“元廷增兵了!”李洛第一时间就得到大都分局传回的消息。
历史上,蒙元第二次征日军队大概是十六万人,现在增加了整整四万。兵力高达二十万之巨。
蝴蝶效应,终于开始起作用了吗?
幸好,元军出征的日期,和历史上没什么变化。台风,应该还是能赶得上。
倘若没有台风消灭元军主力,他去了就没有意义了。
元廷圣旨说的很清楚,三品以上的将领,必须由元廷定夺,征日将帅们没有举荐他人的资格。但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将领,征日将帅们可以举荐。
让谁举荐自己呢?
忻都,和自己一点交情都没有,又是眼高于顶的蒙元宗室,他不可能举荐自己。
范文虎?此人就是个卑鄙小人,大汉奸,而且老奸巨猾,自己不屑和这样的人有什么牵扯。再说了,范文虎又凭什么举荐自己?
那就只有高丽征日都元帅,金方庆。
自己现在的身份,仍然还是“仁州李氏”,可是“高丽国族”啊,金氏又是李氏姻亲,不可能不买李氏的面子。
而且,在其他人眼里,自己又是高丽王后的人,还是太子党。只要金方庆举荐自己,无论是高丽王廷,还是元廷,都会同意的。
李洛拿定了主意,也不在宁海州干等着崔秀宁回来了,而是立即启程前往高丽仁州,亲自去见“伯父”李签,让李签出面,请金方庆举荐自己,以四品军职的身份从征。
他现在是从四品州达鲁花赤,升到正四品武官,也就升一级,资质够了。
四月十五日,李洛以探亲为名,将州中公务让知州黄不花代理,然后带着颜隼等亲卫出海坐船,回到江华。
李洛在江华只待了一天,就前往仁州。
再次来到李氏家城,李洛不禁有点感慨。去年夏天,他第一来李氏家城,还只是个八品团练副使。
可是自从“投靠”了李氏,就一飞冲天,升官就像做火箭。他通过李氏接触到高丽王后,又通过高丽王后,接触到真金太子。每一个环节,都是借势而为。
如今,他官居从四品达鲁花赤,已经今非昔比了。
他所获得的回报,已经远远超过他付出的骨瓷。
等到他的身份大白于天下,李氏会为曾经对他的扶持,追悔莫及么?
ps:今天杂事太多,只能更新一个四千多字的大章节。朋友不要生气哦,还请多多支持我吔。拜托了各位!
许夫人名陈淑桢,虽是汉人,统领的却是畲兵。在得知泉州之变后,许夫人立刻誓师扶宋,尽起麾下一万畲汉精兵,从汀州星夜赶赴泉州。
整个南国,竟有星火燎燃之势。泉州附近,不到十天,就来了数十股“勤王军”,加起来总有好几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泉州元军统帅完哲都,反而不敢轻易攻城了,只能等候圣旨。
于是,奇观就在泉州城下上演了。
泉州城内,有六万义军和海盗,泉州城附近,也有好几万反元义军,海上还有一万海盗留守战船,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
可奇怪的是,没有人敢主动攻击完哲都的四万铁骑。城内的宋军不敢,泉州城附近的宋军同样不敢,海上的宋军(倭寇)也不敢。
而完哲都,既没有攻城,也没有主动出击。
完哲都当然不是怕了。他在等,等更多的“宋军”过来,等城外的宋军聚集起来,等城内的宋军出城夹击,然后他再雷霆一击,将这些乌合之众斩尽杀绝。
完哲都,完全有这个自信。他甚至没有围城,任由城内和城外互通消息。他认为,城内一定会对赶来“勤王”的各股贼军封官许愿,再统筹指挥,内外夹击自己。
完哲都为何要这么做?因为他最怕贼兵分散,这样就无法发挥大元铁骑的厉害。所以,他要给贼军机会,让他们拧成一股绳,也方便他毕其功于一役,不用像赶兔子那样不知道追哪只。
…………
赵宋复国的消息传到大都,元廷一片大哗,忽必烈勃然大怒。
赵宋,是元廷的禁忌。任何以赵宋之名造反的人,哪怕只是个草寇,元廷也绝对不会掉以轻心。
大明殿上,高高在坐的大元皇帝,看着满殿黑压压的臣子,目光充满冷肃。这个老男人张开双臂,用特有的浑厚声音说道:
“死去的不会复活,除非邪灵作祟;被砍掉的脑袋不会再长出来,除非是壁虎的尾巴;赵宋既然已经灭亡,就不应该死灰复燃。这是违背神灵,违背长生天的罪孽,必须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日国的人啊,他们顽固的像石头,狡猾的像狐狸,可又愚蠢的像山狍。他们以为,煽动宋人复国,就能让朕回过头来镇压自己的奴隶,而没有精力向他们挥起鞭子!难道他们以为,隔着大海,蒙古大军的铁蹄,就踏不到他们的脑袋吗?”
“日国人的罪孽不可饶恕。他们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倘若他们无罪,上天又怎么会派蒙古大军去惩罚他们?”
忽必烈虽然说了一大段话,但他的声音并不激扬,甚至仍然慢条斯理。但语气中的无上意志,却丝毫不容置疑,充斥在恢弘堂皇的大明殿。
上天的意志,就是忽必烈的意志。违背上天,就是违背他忽必烈。
数百大臣屏气敛息的肃立大殿上,恭敬的聆听圣音,一声咳嗽也无。皇帝的声音听不出怒火,神色也很平淡,可是所有大臣都知道,皇帝很愤怒。
忽然,大殿中一阵“咔咔咔”响,接着御案之下的基座上,忽然打开一扇门,里面一个小小的“纯金和尚”,手持木杵,机械的动起来,“铛铛”敲响钟磬报时。
这是代表当时世界上顶尖技术的机械钟。机械钟在唐朝发明后,宋代又经过改进,到宋末已经比较成熟。钟表虽然是唐宋发明的,但经过元代百年的技术退步,到明代已经基本失传。
钟声一响,知枢密院事、录军国重事伯颜就出列奏道:“大汗,奴才已经拟定好了对策,等候您的旨意。”(注:大臣自称奴才,始自元代。元代君臣,也是主奴。但是汉官自称臣,和清代很像。)
枢密院掌管元廷军事,调兵遣将,参预军机当然是枢密院的权责。因为权势太重,一般枢密院使由太子或亲王兼任,臣子最多只能担任“知枢密院事”。
所以,伯颜虽然是知枢密院事,实际上是主持枢密院日常事务的主官。伯颜是灭宋主帅,元廷名将,当然有资格执掌元廷军机大事。
忽必烈眯着细长的眼睛,如同一头半睡半醒的狮子,“我的伯颜拔都,说说枢密院的决断吧。”忽必烈很信任伯颜,从伯颜的官职加起来长达两百多字就能看出他多么受宠。
伯颜奏道:“奴才准备调遣高兴和黄华,领汉军五万协助完哲都。再令浙江水师和广东水师夹击海寇,水陆并进,贼兵不日即败。”他说的当然是蒙语,不少汉官大臣都听不懂。
忽必烈点头:“可。枢密院拟旨,浙东宣慰使高兴,加平蛮右副都元帅。黄华,加平蛮左副都元帅,领汉军五万协助都元帅完哲都。”
“喳!奴才遵旨!”伯颜领命。
这时,右丞相安童出列奏道:“大汗,奴才有奏。高兴倒也罢了,是个好汉儿。可这黄华,乃是闽地招安不久的反贼,其麾下两万头陀军,对我大元是否忠心,仍未可知。让此人协助完哲都,奴才担忧…担忧黄华又做回反贼,坏了大事。”
安童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这黄华原本也是反元义军,与陈大举、许夫人乃是同盟,不久前才受了招安投靠元廷,摇身一变成了元廷汉将。
重用这样的人,的确有点危险。
可是,安童虽然是右丞相,但毕竟太年轻了,还没有看透另外一层意思。忽必烈何等老辣,伯颜也是执掌军机多年的重臣,这君臣二人怎么可能看不到这点?
伯颜笑道:“中堂勿忧。黄华乃是昔日反贼,如今却做着我大元的高官,他一旦率兵到了泉州,就是一个招牌。反心坚定的贼子,一定要出兵铁心灭他,这就分散了完哲都的压力。而反心不坚的贼人,看到黄华能做朝廷高官,必定也会生出二心,很可能倒戈投降,效仿黄华。”
安童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伯颜继续道:“再者,黄华在贼军中臭不可闻,又怎会轻易再做贼人?就算他要反,贼人又如何敢信他?就算黄华反了,我们也可故意放出风声说他诈降贼军,借贼军的手杀他。”
“退一万步,黄华真反了,又被贼军接纳,那又如何呢?在大元铁骑面前,无非是多两万送死鬼罢了,根本翻不了天,都不用完哲都出手,高兴就能灭了他。大汗如此英明,怎么会用错人?安童中堂实在多虑了。”
安童不由拱手道:“大汗深谋远虑,奴才万万不及。”
忽必烈微有不满,安童虽然乖巧懂事,毕竟是太年轻了。但是,一直很会知人善任的忽必烈,怎么会用一个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为百官之首?岂不矛盾?
当然不是。这反而说明忽必烈“英明”,深谙帝王之术。
因为,元朝宰相权势之重,直追秦汉,远胜唐宋。所以,一向乾纲独断的忽必烈,当然不会任命一个精明老辣的首相,不然的话,相权就难以压制了。就拿伯颜来说,如此受忽必烈信任,却也没当过中书省右相,只当过左相。
大皇帝再次下令:“枢密院再拟旨,令浙江水师、广东水师,南北夹击海盗战船。有贻误军机者,锁拿进京。”
“喳!”
“派怯薛侍卫四人,分赴汉军和水师,督查军务,不得有误。”忽必烈也没忘记派怯薛侍卫去监视汉军和水师,他对汉人军队始终不放心。
“降旨江浙左丞尤世显,令驿使司探查贼人消息,三日一报。再着驿使司严查通贼官民,一经查处,就地正法。”忽必烈又想起尤宣抚的‘驿使司’。
“喳!”伯颜一迭声领旨遵命。
说完了泉州镇压“宋贼”的军务,大元君臣又再度商讨起征日大略。
伯颜再奏:“大汗,如今征日都元帅阿剌罕重病不起,预备人选阿塔海也拖拖拉拉,这征日主帅之职,势必要另委他人呐。还请大汗示下。”
皇帝道:“那就委任凤州经略使忻都为征东元帅,加中书右丞衔。”
伯颜道:“大汗圣明,忻都打过海战,也征过日国,确是最佳人选。”
忽必烈又看向中书左丞相阿合马,问道:“粮草,海船,军械可都齐备?”
阿合马奏道:“回大汗的话,粮草军械皆已齐备,只有战船…只完工了九成。不过请大汗放心,最迟六月,除了泉州蒲寿庚的船之外,其他七百艘全部能完工。”
忽必烈沉下脸来,“朕让范文虎在江南督造战船,竟然还未完工。倘若误了日期,定不轻饶了去。”
受了范文虎好处的阿合马赶紧替范文虎辩解道:“大汗所言极是。只是范文虎实在算是忠心用事,他既要编练江南征日大军,又要督造战船,也着实不易。尤其是战船,要用的木料很是讲究,急切间造不出来。”
忽必烈冷哼一声:“只要大军能按期出发,其他事朕只当看不到。可若误了朝廷的事…真当朕老朽昏聩不成?”
阿合马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道:“奴才不敢。奴才的那点小心思,如何能瞒得了大汗呢?”说完连连磕头。
忽必烈道:“拟旨,征东诸事,务必与六月万事齐备。定于六月五日,范文虎的南路,忻都和金方庆东路,南北俱发。务必与六月中会和于日国近海。”
“江南军增加一万,高丽军增加一万,再增蒙古铁骑一万,加探马赤军一万!”
忽必烈的话,大臣们毫不惊讶。皇帝增兵才显得正常,不增兵反而奇怪了。谁叫日国人这次竟然敢扶持赵宋余孽复国?
本来,已经定好江南军十万,金方庆的高丽军四万,蒙古军一万,再加辽东水达达、汪古等部族兵一万,总计十六万大军。
可是如今,日国人招惹了大元,大汗为了惩罚日国,就增加了四万兵马。使得征东兵马总数达到二十万!其中光蒙古铁骑,就达到了两万。
这要是日国人知道,还不悔死?高丽也倒霉,又要多出一万兵马。
忽必烈继续道:“再告诉忻都、金方庆、范文虎等人,三品以上从征将领,皆由朝廷定夺,彼等不得举荐。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彼等可举荐之。五品以下军将,可自委任之。”
“喳!”
…………
“元廷增兵了!”李洛第一时间就得到大都分局传回的消息。
历史上,蒙元第二次征日军队大概是十六万人,现在增加了整整四万。兵力高达二十万之巨。
蝴蝶效应,终于开始起作用了吗?
幸好,元军出征的日期,和历史上没什么变化。台风,应该还是能赶得上。
倘若没有台风消灭元军主力,他去了就没有意义了。
元廷圣旨说的很清楚,三品以上的将领,必须由元廷定夺,征日将帅们没有举荐他人的资格。但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将领,征日将帅们可以举荐。
让谁举荐自己呢?
忻都,和自己一点交情都没有,又是眼高于顶的蒙元宗室,他不可能举荐自己。
范文虎?此人就是个卑鄙小人,大汉奸,而且老奸巨猾,自己不屑和这样的人有什么牵扯。再说了,范文虎又凭什么举荐自己?
那就只有高丽征日都元帅,金方庆。
自己现在的身份,仍然还是“仁州李氏”,可是“高丽国族”啊,金氏又是李氏姻亲,不可能不买李氏的面子。
而且,在其他人眼里,自己又是高丽王后的人,还是太子党。只要金方庆举荐自己,无论是高丽王廷,还是元廷,都会同意的。
李洛拿定了主意,也不在宁海州干等着崔秀宁回来了,而是立即启程前往高丽仁州,亲自去见“伯父”李签,让李签出面,请金方庆举荐自己,以四品军职的身份从征。
他现在是从四品州达鲁花赤,升到正四品武官,也就升一级,资质够了。
四月十五日,李洛以探亲为名,将州中公务让知州黄不花代理,然后带着颜隼等亲卫出海坐船,回到江华。
李洛在江华只待了一天,就前往仁州。
再次来到李氏家城,李洛不禁有点感慨。去年夏天,他第一来李氏家城,还只是个八品团练副使。
可是自从“投靠”了李氏,就一飞冲天,升官就像做火箭。他通过李氏接触到高丽王后,又通过高丽王后,接触到真金太子。每一个环节,都是借势而为。
如今,他官居从四品达鲁花赤,已经今非昔比了。
他所获得的回报,已经远远超过他付出的骨瓷。
等到他的身份大白于天下,李氏会为曾经对他的扶持,追悔莫及么?
ps:今天杂事太多,只能更新一个四千多字的大章节。朋友不要生气哦,还请多多支持我吔。拜托了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