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倾下山一回,顺道带回了瓢溪水,与一本卖相奇差的旧书,随后便叫上云仲,同去丹房。
不过路上书生神情,却是并无半点轻快。
一来是因虚丹难成,二来便是因方才应下钓鱼郎那席话,连他也不晓得究竟是对是错。
仙家山门之中若无五境撑腰,终归难以使宗门稳重如山,可要想当真落脚立住,便得受五绝掣肘,而吴霜却偏偏与五绝仇怨深重,故而破境之时,只怕南公山要收的打压冲击,天下少有。正因如此,柳倾只好将手段尽数布出,连山下钓鱼郎的条件,也只得暂且应下,至于后者究竟能出几分力,替南公山抵挡住五绝几式,书生心中全然无底。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破五境便是凶险至极,谁也没成想吴霜竟在破关的节骨眼上,还出手助云仲纳云海剑意为己所用,既如此,吴霜五境破关一事,只怕天下高手已然尽知。
能否撑过此一劫,全随天命。
因此书生的面色如今即便说不上难看,也绝无平日的清淡平和。
“师兄,丹房到了。”一旁的云仲忍不住出言提醒,这才使得柳倾略微回过神来,抬头看去,却见丹房房门已在面前,再走上一步,便要迎面撞到门上,略歉道,“最近心境有些虚浮,还要让小师弟费心,实在不该。”
少年犹豫一阵,不等书生推门而入,先行开口试探道:“师兄近来,究竟有甚烦心事,不妨同师弟说说?就算是帮不上,起码心里也可舒坦一阵。”
柳倾一笑置之,“连小师弟都看得出来,看来我近来心思是有些重,不过眼下要是同你说了,于事无补不说,还要拖累你心境,还是先行破关为好。”
话虽如此,可书生手掌触到丹房门的时节,还是回头问道,“小师弟,你觉得我这师兄和咱家师父,到底是否称职。”
“那是自然,”云仲乐呵道,“山上日子,大概便是师弟过得最为自在的时候,有师父教有师兄帮,自然是称职得不能再称职,师兄何出此言?”
柳倾低眉轻叹,“要是师父师兄护不住山门那天,也能算称职么。”
“算的。”云仲不假思索。
“如若师兄师父护不住山门,定是已然出过十二分本事能耐,若是有强手来犯,撑不住山门,也自然怪不得师父师兄,再寻个地界住就是。”少年抬头看着柳倾复杂面色,朗声笑道,“听人家说,留得青山在,自是不怕没柴烧,人在就好,南公山若是没了,自然还有北公山西公山,何处皆能安身。”
柳倾愕然,随后笑意越来越盛。
也是,天下何处不南公。
“小师弟这词儿用得顺溜,既然如此,我这当师兄的总不能愧对这一番说法,”高大书生一改郁郁之色,推门而入,“走,咱们今儿破境。”
钱寅已然是等得不耐,也顾不得什么仪态,将砚台倒扣过来当成瓷枕,自行趴在桌案上头,侧头睡去,就连柳倾推门而入都是浑然不觉,尤自睡倒,鼾声连天。
瞧见此景,云仲更是于心不忍,悄悄冲柳倾低声道,“师兄啊,不然明儿个咱再起炉?二师兄多日以来苦心积虑钻研丹方,确是太过于疲累,不如让他好生歇息一阵再说。”
书生摇头,同样低声道,“今日事今日毕,既然几味药引已然齐全,再者你决心已定,那便趁着此等时机一鼓作气,成便成了,若是成丹有缺,日后也能找出差错,再炼一炉。如今外头情形难测,眼前这些事,还是早做为妙。”
说罢书生举步,坐在钱寅对面,顺带比划个手势,令云仲也赶紧落座,自己则是轻轻捏指。
丹房之中犹如夜幕。
钱寅鼾声越发响亮。
柳倾合上双目,“罢了,叫二师弟再睡上一个时辰便是。”
“辛苦。”
暮色将至,山下村落不少人家升起炊烟,虽说且无好菜,不过也算是可勉强果腹,毕竟春已入深,山中野菜极为丰茂,不少手艺极精巧的妇人皆是将野菜晾晒得当,铺上粉面,点蘸以醋料,便是道极好的饭食,清香软糯。
方才村落之中便来了位老汉,才踏入村口外十来丈,便被驻扎下来的兵甲制住,险些吓得背过气去,苦苦辩解良久,那伙军甲才堪堪将刀剑撤去,解去老汉身上绳索,任由老汉进村。
村头住家的黄婶心肠热,见那老汉打扮实在寒酸,又叫军甲摁在土里,哭丧着一张老脸,坐在地上歇息,硬是咬咬牙,将那老汉请到家中,同家中几人一并吃些饭食,就当是行过一件善事。
老汉落座过后,冲黄婶一家连连道谢,说自个儿乃是从西边而来,本打算到百里外的远亲家去拜访,年岁过大脑袋糊涂,却是硬生走迷了路,跑到这等地界来,身上盘缠早已用了个干净,这才不得已跑到村中来歇息一阵,未曾想到能遇上好人家,自是千恩万谢。
黄婶夫君本就是热心之人,瞧这老者谈吐有礼,且老迈不已,更是悄悄在老汉碗里放上两片肉,看得自家两位孩童眼馋不已,可也晓得这老者艰难,只得埋下头去,默默用饭。
“老丈要是不急,先在村中住上一阵,毕竟没盘缠赶路,真遇上急事或是突逢大雨,凭这把年纪,只怕还要耽搁更久。”黄婶添上半碟野菜,坐到桌前,冲老者道,“不如在此住过一阵,叫村中人凑些银钱,掉头还家,下回将准备做足再走也不迟。”
野菜嗅着滋味清香,可一旦填到口中,却是酸涩难咽,老汉好容易咽下略有酸涩的野菜,叹气道,“老朽年纪太大,如今更是连发髻都快埋到土里,若是再不见上几回,恐怕再也见不着了,此番出门,无论如何也得去寻着远亲见一面,即便是死在半路,也是值当。”
黄婶还要去劝,可被自家男人瞪上一眼,喃喃嘟囔两句,便不在言语。
半晚时分,老人辞了黄婶一家,又掂起手中鱼篓,再道谢一回,旋即蹒跚而去。
鱼篓中金光跃然。
不过路上书生神情,却是并无半点轻快。
一来是因虚丹难成,二来便是因方才应下钓鱼郎那席话,连他也不晓得究竟是对是错。
仙家山门之中若无五境撑腰,终归难以使宗门稳重如山,可要想当真落脚立住,便得受五绝掣肘,而吴霜却偏偏与五绝仇怨深重,故而破境之时,只怕南公山要收的打压冲击,天下少有。正因如此,柳倾只好将手段尽数布出,连山下钓鱼郎的条件,也只得暂且应下,至于后者究竟能出几分力,替南公山抵挡住五绝几式,书生心中全然无底。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破五境便是凶险至极,谁也没成想吴霜竟在破关的节骨眼上,还出手助云仲纳云海剑意为己所用,既如此,吴霜五境破关一事,只怕天下高手已然尽知。
能否撑过此一劫,全随天命。
因此书生的面色如今即便说不上难看,也绝无平日的清淡平和。
“师兄,丹房到了。”一旁的云仲忍不住出言提醒,这才使得柳倾略微回过神来,抬头看去,却见丹房房门已在面前,再走上一步,便要迎面撞到门上,略歉道,“最近心境有些虚浮,还要让小师弟费心,实在不该。”
少年犹豫一阵,不等书生推门而入,先行开口试探道:“师兄近来,究竟有甚烦心事,不妨同师弟说说?就算是帮不上,起码心里也可舒坦一阵。”
柳倾一笑置之,“连小师弟都看得出来,看来我近来心思是有些重,不过眼下要是同你说了,于事无补不说,还要拖累你心境,还是先行破关为好。”
话虽如此,可书生手掌触到丹房门的时节,还是回头问道,“小师弟,你觉得我这师兄和咱家师父,到底是否称职。”
“那是自然,”云仲乐呵道,“山上日子,大概便是师弟过得最为自在的时候,有师父教有师兄帮,自然是称职得不能再称职,师兄何出此言?”
柳倾低眉轻叹,“要是师父师兄护不住山门那天,也能算称职么。”
“算的。”云仲不假思索。
“如若师兄师父护不住山门,定是已然出过十二分本事能耐,若是有强手来犯,撑不住山门,也自然怪不得师父师兄,再寻个地界住就是。”少年抬头看着柳倾复杂面色,朗声笑道,“听人家说,留得青山在,自是不怕没柴烧,人在就好,南公山若是没了,自然还有北公山西公山,何处皆能安身。”
柳倾愕然,随后笑意越来越盛。
也是,天下何处不南公。
“小师弟这词儿用得顺溜,既然如此,我这当师兄的总不能愧对这一番说法,”高大书生一改郁郁之色,推门而入,“走,咱们今儿破境。”
钱寅已然是等得不耐,也顾不得什么仪态,将砚台倒扣过来当成瓷枕,自行趴在桌案上头,侧头睡去,就连柳倾推门而入都是浑然不觉,尤自睡倒,鼾声连天。
瞧见此景,云仲更是于心不忍,悄悄冲柳倾低声道,“师兄啊,不然明儿个咱再起炉?二师兄多日以来苦心积虑钻研丹方,确是太过于疲累,不如让他好生歇息一阵再说。”
书生摇头,同样低声道,“今日事今日毕,既然几味药引已然齐全,再者你决心已定,那便趁着此等时机一鼓作气,成便成了,若是成丹有缺,日后也能找出差错,再炼一炉。如今外头情形难测,眼前这些事,还是早做为妙。”
说罢书生举步,坐在钱寅对面,顺带比划个手势,令云仲也赶紧落座,自己则是轻轻捏指。
丹房之中犹如夜幕。
钱寅鼾声越发响亮。
柳倾合上双目,“罢了,叫二师弟再睡上一个时辰便是。”
“辛苦。”
暮色将至,山下村落不少人家升起炊烟,虽说且无好菜,不过也算是可勉强果腹,毕竟春已入深,山中野菜极为丰茂,不少手艺极精巧的妇人皆是将野菜晾晒得当,铺上粉面,点蘸以醋料,便是道极好的饭食,清香软糯。
方才村落之中便来了位老汉,才踏入村口外十来丈,便被驻扎下来的兵甲制住,险些吓得背过气去,苦苦辩解良久,那伙军甲才堪堪将刀剑撤去,解去老汉身上绳索,任由老汉进村。
村头住家的黄婶心肠热,见那老汉打扮实在寒酸,又叫军甲摁在土里,哭丧着一张老脸,坐在地上歇息,硬是咬咬牙,将那老汉请到家中,同家中几人一并吃些饭食,就当是行过一件善事。
老汉落座过后,冲黄婶一家连连道谢,说自个儿乃是从西边而来,本打算到百里外的远亲家去拜访,年岁过大脑袋糊涂,却是硬生走迷了路,跑到这等地界来,身上盘缠早已用了个干净,这才不得已跑到村中来歇息一阵,未曾想到能遇上好人家,自是千恩万谢。
黄婶夫君本就是热心之人,瞧这老者谈吐有礼,且老迈不已,更是悄悄在老汉碗里放上两片肉,看得自家两位孩童眼馋不已,可也晓得这老者艰难,只得埋下头去,默默用饭。
“老丈要是不急,先在村中住上一阵,毕竟没盘缠赶路,真遇上急事或是突逢大雨,凭这把年纪,只怕还要耽搁更久。”黄婶添上半碟野菜,坐到桌前,冲老者道,“不如在此住过一阵,叫村中人凑些银钱,掉头还家,下回将准备做足再走也不迟。”
野菜嗅着滋味清香,可一旦填到口中,却是酸涩难咽,老汉好容易咽下略有酸涩的野菜,叹气道,“老朽年纪太大,如今更是连发髻都快埋到土里,若是再不见上几回,恐怕再也见不着了,此番出门,无论如何也得去寻着远亲见一面,即便是死在半路,也是值当。”
黄婶还要去劝,可被自家男人瞪上一眼,喃喃嘟囔两句,便不在言语。
半晚时分,老人辞了黄婶一家,又掂起手中鱼篓,再道谢一回,旋即蹒跚而去。
鱼篓中金光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