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归来 作者:温暮生
分卷阅读487
想有一天当真被他们拉下马,只靠着皇帝的一点怜惜和宠爱是不够的。
于是司空玄才想到了借助这次机会,若自己当真能为皇帝立上一功,让皇帝开始正儿八经地看重自己,那么皇后投鼠忌器之下,有什么坏心思也该收回去了,也不会再让舒惠妃每日都过得如履薄冰。
没想到,效果会这样出乎他的预料。
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说,甚至当场颁下一道圣旨,加封他为熙亲王,让他代表大周前往大夏和谈。
司空玄记得,圣旨刚从皇帝嘴里蹦出来,皇后的脸就绿了,毕竟按照皇子加封亲王来说,也应当是长着为尊,本朝还从未有过亲王,结果皇后所生的大皇子还半点爵位没有,司空玄这最小的皇子却后来居上,成了本朝第一位亲王,如何能叫皇后不恼怒。
可这等大事,就算皇后在恼怒,也只有干瞪眼的份无权插手,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华京中匆匆举行了一场熙亲王的加封大殿,然后又匆忙准备了一番,这一行前往谈判的人便上路了。
对于司空玄忽然被封王一事,别人或许觉得是皇帝封赏太过,宁渊却看出来了这不过是皇帝在给自己长脸,想当初大夏派来的使臣呼延元宸就有亲王的头衔在身,如果这一次大周派过去的是一般的臣子倒也罢了,可既然是皇子成行,自然不能太寒酸,有所加封是必然的,一来可以显示出我方对对方的尊重,愿意派出这等身份的人前往商谈,二来也算是司空玄的一张保护符,他在外的身份越高,就算夏人打算要对他不利,也得掂量掂量,毕竟杀一个使臣和杀一个王爷可不是一回事。
至于宁渊为何会陪着司空玄一道上路,也是皇帝的意思。
在册封典礼完毕之后,宁渊便被皇帝差人招进了宫,安排他陪在司空玄身边随行,宁渊着实没料到皇帝居然还记得自己,也对自己上次帮忙摆平了东南三州蝗灾一事印象深刻,觉得他应当能帮上司空玄的忙,于是便让他陪着一起来了。
宁渊当然不会拒绝,就算皇帝不提,他也想走一趟大夏打听呼延元宸的下落,他可不相信这人会“失踪”,务必要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才好。
当然除了宁渊外,皇帝还安排了几名熟悉大夏风土人情的文书官员跟着,如今那些人都在后边那辆马车里休息,也唯有司空玄与宁渊关系亲密,才让宁渊过来与他同乘。
“我虽然未曾去过燕京,也知道此行路途遥远,就算加急赶路,半个月已然算快了,好在近来风调雨顺,路上也不会太过劳顿。”宁渊道:“这段时日,殿下你也好好将那本大夏权贵的名册看上一看,省得到了燕京出丑。”
司空玄摸了摸鼻子,忽然道:“我当真是不明白,对方既然提出了要和谈,为何不直接在边关找一座城池就好了,非得让咱们去燕京,难不成这是在示威?”
“你要将这当成示威也没错。”宁渊道:“这世道本就弱肉强食,如果咱们跑上一趟,能让百姓和军士免于战火,也不算吃亏。”
司空玄点点头,捧起一本记录有大夏众权贵的名册认真看了起来。
大半个月后,这一行出使队伍终于抵达了大夏皇朝都城——燕京的城门之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事忙,更三千啦,么么哒,依进度看来下个月完结**不离十了=v=
☆、第217章
燕京城地处大夏以南,距离大周国境并没有多远,否则以大夏的辽阔国土,就不是半个来月的时间能走到的了。
照理说,国都如果离边境线太近,并不利于守城,夏人将国都修建在此处也是无奈之举,实在是大夏虽然国土广饶,可适合居住的地方却不多,除了气候问题,和贫瘠荒凉缺少耕地外,最重要的是水资源的匮乏,除了琢磨不定的降雨外,少河川的大夏最大的一处水源便是国境内稍微称得上规模的乌雅河,因此只要是大规模的城池几乎都是沿着乌雅河而建,至于国都燕京,更是紧靠着乌雅河下游一处自然形成的蓄水湖,以保证城中无数百姓的生活用度。
纵使大夏南边要比北边的气候好很多,可车队一路行来,也算是吃了一番苦头,不是吹拂而过的狂风,就是毫无预兆的暴雨冰雹,让在大周见惯了风调雨顺的众人,过了许久才习惯,如今总算是到了燕京的城墙下,也着实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燕京城墙宽广雄伟,足有十数丈高,俨然一个庞然大物卧在一览无余的平原上,待车队靠近了城门,一行人惊奇地发现,大夏方面居然未派人出来迎接他们,不光如此,甚至连城门都是紧闭着。
应该早在他们到达之前,就有信差将此行前来和谈的是大周王爷一事告知了大夏皇室,就算出于最基本的礼节,夏人这边也该出城迎接,要知道当初呼延元宸以永逸王爷的身份到华京,迎接的排场可是一路从城门口摆到宫门口,如此差别待遇,就连守在司空玄马车外边的一圈护卫脸色都不算好看。
城墙上的守城军显然发现了他们一行人,一阵骚动后,主城门旁边的侧城门终于打开一条缝,一名军官模样的壮汉策马出来,大声询问着众人的来历。
“简直是明知故问!”司空玄坐在马车里,脸色绷得很紧,“我便不信这些人没有得到吩咐,居然敢如此怠慢我们!”
宁渊撩开窗帘,瞧着那个策马而来的壮汉,见他吊着一双眉毛,虽然只是单枪匹马,望向这边众人的目光里却满是轻蔑,显然压根没将司空玄这位大周来的王爷放在眼里。
坐在后面马车上的文书官员见状,立刻有一人下了车,由这边几名护卫簇拥着走上前去,同那军官交涉起来。
见那官员又是赔笑脸,又是拿文书,大汉军官才点点头,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原来如此,既然是从大周来的客人,自然可以放行入城。”说完,他一抖马鞭,让马儿将路让了出来,露出身后的侧门。
文书官员一愣,“这位大人,你这是何意,难道要让我们熙王爷从这侧门入京?”
“现下时局不稳,全城戒严,上边吩咐要小心行事,平日里主城门每日只开一个时辰,眼下既然错过了,也只有委屈王爷了。”那军官嘴上说得客气,表情却依旧盛气凌人一点不含糊,竟然当真要司空玄他们走侧门进城。
文官听完这人说的话后勃然色变,但他也不是主事的人,急忙回到马车边,拜了一拜后,将那军官说的话一股脑全隔着车窗朝司空玄说了。
大汉骑马站在那里,有些讥讽地看着面前这浩浩荡荡的车队,
分卷阅读487
-
分卷阅读487
想有一天当真被他们拉下马,只靠着皇帝的一点怜惜和宠爱是不够的。
于是司空玄才想到了借助这次机会,若自己当真能为皇帝立上一功,让皇帝开始正儿八经地看重自己,那么皇后投鼠忌器之下,有什么坏心思也该收回去了,也不会再让舒惠妃每日都过得如履薄冰。
没想到,效果会这样出乎他的预料。
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说,甚至当场颁下一道圣旨,加封他为熙亲王,让他代表大周前往大夏和谈。
司空玄记得,圣旨刚从皇帝嘴里蹦出来,皇后的脸就绿了,毕竟按照皇子加封亲王来说,也应当是长着为尊,本朝还从未有过亲王,结果皇后所生的大皇子还半点爵位没有,司空玄这最小的皇子却后来居上,成了本朝第一位亲王,如何能叫皇后不恼怒。
可这等大事,就算皇后在恼怒,也只有干瞪眼的份无权插手,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华京中匆匆举行了一场熙亲王的加封大殿,然后又匆忙准备了一番,这一行前往谈判的人便上路了。
对于司空玄忽然被封王一事,别人或许觉得是皇帝封赏太过,宁渊却看出来了这不过是皇帝在给自己长脸,想当初大夏派来的使臣呼延元宸就有亲王的头衔在身,如果这一次大周派过去的是一般的臣子倒也罢了,可既然是皇子成行,自然不能太寒酸,有所加封是必然的,一来可以显示出我方对对方的尊重,愿意派出这等身份的人前往商谈,二来也算是司空玄的一张保护符,他在外的身份越高,就算夏人打算要对他不利,也得掂量掂量,毕竟杀一个使臣和杀一个王爷可不是一回事。
至于宁渊为何会陪着司空玄一道上路,也是皇帝的意思。
在册封典礼完毕之后,宁渊便被皇帝差人招进了宫,安排他陪在司空玄身边随行,宁渊着实没料到皇帝居然还记得自己,也对自己上次帮忙摆平了东南三州蝗灾一事印象深刻,觉得他应当能帮上司空玄的忙,于是便让他陪着一起来了。
宁渊当然不会拒绝,就算皇帝不提,他也想走一趟大夏打听呼延元宸的下落,他可不相信这人会“失踪”,务必要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才好。
当然除了宁渊外,皇帝还安排了几名熟悉大夏风土人情的文书官员跟着,如今那些人都在后边那辆马车里休息,也唯有司空玄与宁渊关系亲密,才让宁渊过来与他同乘。
“我虽然未曾去过燕京,也知道此行路途遥远,就算加急赶路,半个月已然算快了,好在近来风调雨顺,路上也不会太过劳顿。”宁渊道:“这段时日,殿下你也好好将那本大夏权贵的名册看上一看,省得到了燕京出丑。”
司空玄摸了摸鼻子,忽然道:“我当真是不明白,对方既然提出了要和谈,为何不直接在边关找一座城池就好了,非得让咱们去燕京,难不成这是在示威?”
“你要将这当成示威也没错。”宁渊道:“这世道本就弱肉强食,如果咱们跑上一趟,能让百姓和军士免于战火,也不算吃亏。”
司空玄点点头,捧起一本记录有大夏众权贵的名册认真看了起来。
大半个月后,这一行出使队伍终于抵达了大夏皇朝都城——燕京的城门之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事忙,更三千啦,么么哒,依进度看来下个月完结**不离十了=v=
☆、第217章
燕京城地处大夏以南,距离大周国境并没有多远,否则以大夏的辽阔国土,就不是半个来月的时间能走到的了。
照理说,国都如果离边境线太近,并不利于守城,夏人将国都修建在此处也是无奈之举,实在是大夏虽然国土广饶,可适合居住的地方却不多,除了气候问题,和贫瘠荒凉缺少耕地外,最重要的是水资源的匮乏,除了琢磨不定的降雨外,少河川的大夏最大的一处水源便是国境内稍微称得上规模的乌雅河,因此只要是大规模的城池几乎都是沿着乌雅河而建,至于国都燕京,更是紧靠着乌雅河下游一处自然形成的蓄水湖,以保证城中无数百姓的生活用度。
纵使大夏南边要比北边的气候好很多,可车队一路行来,也算是吃了一番苦头,不是吹拂而过的狂风,就是毫无预兆的暴雨冰雹,让在大周见惯了风调雨顺的众人,过了许久才习惯,如今总算是到了燕京的城墙下,也着实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燕京城墙宽广雄伟,足有十数丈高,俨然一个庞然大物卧在一览无余的平原上,待车队靠近了城门,一行人惊奇地发现,大夏方面居然未派人出来迎接他们,不光如此,甚至连城门都是紧闭着。
应该早在他们到达之前,就有信差将此行前来和谈的是大周王爷一事告知了大夏皇室,就算出于最基本的礼节,夏人这边也该出城迎接,要知道当初呼延元宸以永逸王爷的身份到华京,迎接的排场可是一路从城门口摆到宫门口,如此差别待遇,就连守在司空玄马车外边的一圈护卫脸色都不算好看。
城墙上的守城军显然发现了他们一行人,一阵骚动后,主城门旁边的侧城门终于打开一条缝,一名军官模样的壮汉策马出来,大声询问着众人的来历。
“简直是明知故问!”司空玄坐在马车里,脸色绷得很紧,“我便不信这些人没有得到吩咐,居然敢如此怠慢我们!”
宁渊撩开窗帘,瞧着那个策马而来的壮汉,见他吊着一双眉毛,虽然只是单枪匹马,望向这边众人的目光里却满是轻蔑,显然压根没将司空玄这位大周来的王爷放在眼里。
坐在后面马车上的文书官员见状,立刻有一人下了车,由这边几名护卫簇拥着走上前去,同那军官交涉起来。
见那官员又是赔笑脸,又是拿文书,大汉军官才点点头,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原来如此,既然是从大周来的客人,自然可以放行入城。”说完,他一抖马鞭,让马儿将路让了出来,露出身后的侧门。
文书官员一愣,“这位大人,你这是何意,难道要让我们熙王爷从这侧门入京?”
“现下时局不稳,全城戒严,上边吩咐要小心行事,平日里主城门每日只开一个时辰,眼下既然错过了,也只有委屈王爷了。”那军官嘴上说得客气,表情却依旧盛气凌人一点不含糊,竟然当真要司空玄他们走侧门进城。
文官听完这人说的话后勃然色变,但他也不是主事的人,急忙回到马车边,拜了一拜后,将那军官说的话一股脑全隔着车窗朝司空玄说了。
大汉骑马站在那里,有些讥讽地看着面前这浩浩荡荡的车队,
分卷阅读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