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十月战景】
在徐荣领兵攻打解县的时候,皇帝在路上正好收到了并州、弘农等地传来的消息,内容还不算太坏。弘农太守刘艾及时组织郡兵,在杨氏等忠于朝廷的当地豪强支持下,顺利收复陕县。贼首张琰带着数千残兵东逃渑池,而另一位在军中好骑白马,故被称作‘张白骑’的张晟则被弘农典农都尉吴匡当场斩杀。
弘农的战事乍一看像是热锅滚油,到头来却只是一群虚造声势的乌合之众,驻守河南的朱儁还没来得及考虑是否入关就被刘艾的郡兵给平定了。弘农一定,河东的叛军就等若是斩去一臂,河内的张杨也因此老实了许多,开始勒使手下眭固等人把军队调往朝歌一带。
只是并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南匈奴因内斗而死伤惨重的今天,整个南匈奴上下无不需要一个领袖来使他们过上安定的日子,先来的是南匈奴监国去卑,虽然去卑带领大批心慕汉室的匈奴贵族移居太原,得到了一片安身之地。但毕竟受限颇多,许多地方都不比原来自由,故而当於夫罗回到并州时,凭借对方的血统与地位,很快就召集一大批不愿归附的匈奴贵族反抗朝廷。
刘虞手下虽然有护匈奴中郎将夏育等名将,但一时间也是左支右绌,难以援助河东。
当然,并州境内尤其是太原等郡豪强坞堡林立,部曲剽悍,绝非当下的匈奴人就能轻易击败的,所以皇帝也只是在心里稍微忧虑,却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来。
此时皇帝坐在轩敞的武车之中,在武车前后是结实的运粮厢车,这些厢车经过改造,随时可以首尾相连,形成一道简易的防御壁垒。而武车四周则卫士、旅贲、御前羽林郎,在外围则是高顺亲领的中垒营,然后再是射声、步兵,以及长水等骑。皇帝处于里里外外的多重保护之下,有如此强兵护卫,即便是敌有大军冲锋也能确保万全。
车辕之前,羽林郎张绣与孟达二人分列左右,两人穿甲带胄,手持长鞭,不时地挥舞着,小心控制着马匹时刻跟随在帝驾左右。
相比于其他护卫身上穿着的札甲铁铠,张绣两人穿着的铠甲很有特点,胸前有两只圆形的护心镜,在眼光的照射下锃然发亮,几乎能晃花人眼。除此之外,还有配套的护肩护膝,以及保护头颈的兜鍪。这是汉末军中渐渐开始出现、并开始普及的明光铠,只是这种明光铠在很多方面都不怎么完善,皇帝综合了众多熟悉战场杀敌的将领意见,使尚方监、考工监对其形制加以改进,使其构造更加成熟。
明光铠在去年一经铸出,皇帝便命人在上林苑试验,结果无论是马战还是步战都所向无前,被称之为铁猛兽。
此铠在试验过后,很快就引来了南北军将士的艳羡,众人一眼就能看出这种新式铠甲在防护上比以往札甲要更为优越,将士若是能穿上这种铠甲,在战场上不说胜利、就说是活命的几率都将大大增加。故而无论是南军的中郎将还是北军的校尉,无不是渴求换装明光铠,只是明光铠工艺要求太高,一时间很难形成大规模铸造,只得优先拨付给中垒营和屯骑营,此外再就是赏赐给亲信将校。
皇帝坐在车厢里,从张绣等人身上收回目光,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面前一副黑白分明的棋盘上。
“都说王邑在河东一事无成,你看这道路多平坦,队伍走了半天,一个棋子都没跌出来。看来他在河东不仅是做了事,而且还做到了紧要之处、也做得很好。”
贾诩看着眼前微微颤抖着的棋子,轻声说道:“若是王文都能当面听见陛下夸赞,不知会生出何等感激。”
皇帝抬眼瞧着贾诩,乐呵呵的一笑,在宽敞的车内对另一旁的荀攸说道:“听听,原来贾公也会为人说好话。”
荀攸但笑不语,伸手往棋枰上落了一子。
皇帝接着说道:“王邑在河东到底做了些什么事,不仅是我们,其他人也都看得清楚明白。即便不说这些,光是他管束豪强不力,指使河东混乱,这个罪责就逃不掉。我在蒲阪当场严斥他,也是理所应当,虽是如此,事后不还是给了他戴罪立功的机会?他也该感激知恩了。”
“唯。”贾诩歉然道:“是臣糊涂。”
你若是糊涂,那天下就没有清醒的了。
皇帝深深的看了贾诩一眼,如是想到。
河东要想成为皇帝未来布施改革良政的试验田,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干干净净的河东才好大展拳脚,所以动手清理那些跋扈不法的豪强就成了皇帝与荀攸、贾诩三人谋事的共同目标。
在这个基础上,荀攸的原则是不想搞得太过,只想局限于以政治斗争的方式对付范先等人,所以他极力推荐杜畿、杨沛等外来户去帮助、甚至是半强迫的让王邑对范先动手,将叛乱扼杀于萌芽。
而贾诩却想玩一场大的绝户计,搞大破大立,逼范先造反,甚至在可控的范围内牵动上党、并州、乃至于弘农。
这也是为什么平准监在河东以刺探之名、行逼反之实,而与杜畿、杨沛等人像是各行其事、没有一个统一的部署的缘故。因为他们各自所代表着不同的一方,荀攸与贾诩也借此在河东博弈了数次,现在看来,还是贾诩略胜一筹。
河东等地既偶然、又必然的发生了叛乱,看似烧起了一场大火,其实皇帝与荀攸等人早为这场大火未雨绸缪、设置了隔离带与防备措施,这也是贾诩不担心失控的底气。
对于他们私底下的斗法,最终还是瞒不过皇帝,虽然皇帝也只是大致察觉了些蛛丝马迹,但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毕竟无论是那个结果都对皇帝有利,臣子之间的交手那是臣子们的事,他犯不着亲自下场拉偏架,只要事情不偏离预定的轨道就好——尽管皇帝的立场是倾向于贾诩一方的,但他仍要照顾荀攸的感情,不能太过露骨,所以对此也是听之任之。
话虽如此,只是贾诩有意唆使王邑与平准监挑起叛乱这一点,仍让皇帝心里有些疙瘩。贾诩也知道自己的错处,故而在一开始说的那些话与其是为王邑,倒不如说是为自己谢罪。
幸而皇帝话里的意思也是既往不咎,这让贾诩宽慰不少。
棋枰上摆放的黑白棋子虽然不至于掉落,但还是在车驾行驶过程中不住的抖震,皇帝低头看着在棋盘上逐渐发生位移的棋子,忽然笑着说道:“这回看来是荀君棋差一招。”
“许久未曾手谈,倒有些技艺生疏了。”荀攸把手上的棋子随手丢到棋盒里,两手规矩的叠放在膝上,淡淡说道:“本不该至于此的。”
贾诩不曾说话,手里把玩着一颗润泽光滑的黑子。
在徐荣领兵攻打解县的时候,皇帝在路上正好收到了并州、弘农等地传来的消息,内容还不算太坏。弘农太守刘艾及时组织郡兵,在杨氏等忠于朝廷的当地豪强支持下,顺利收复陕县。贼首张琰带着数千残兵东逃渑池,而另一位在军中好骑白马,故被称作‘张白骑’的张晟则被弘农典农都尉吴匡当场斩杀。
弘农的战事乍一看像是热锅滚油,到头来却只是一群虚造声势的乌合之众,驻守河南的朱儁还没来得及考虑是否入关就被刘艾的郡兵给平定了。弘农一定,河东的叛军就等若是斩去一臂,河内的张杨也因此老实了许多,开始勒使手下眭固等人把军队调往朝歌一带。
只是并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南匈奴因内斗而死伤惨重的今天,整个南匈奴上下无不需要一个领袖来使他们过上安定的日子,先来的是南匈奴监国去卑,虽然去卑带领大批心慕汉室的匈奴贵族移居太原,得到了一片安身之地。但毕竟受限颇多,许多地方都不比原来自由,故而当於夫罗回到并州时,凭借对方的血统与地位,很快就召集一大批不愿归附的匈奴贵族反抗朝廷。
刘虞手下虽然有护匈奴中郎将夏育等名将,但一时间也是左支右绌,难以援助河东。
当然,并州境内尤其是太原等郡豪强坞堡林立,部曲剽悍,绝非当下的匈奴人就能轻易击败的,所以皇帝也只是在心里稍微忧虑,却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来。
此时皇帝坐在轩敞的武车之中,在武车前后是结实的运粮厢车,这些厢车经过改造,随时可以首尾相连,形成一道简易的防御壁垒。而武车四周则卫士、旅贲、御前羽林郎,在外围则是高顺亲领的中垒营,然后再是射声、步兵,以及长水等骑。皇帝处于里里外外的多重保护之下,有如此强兵护卫,即便是敌有大军冲锋也能确保万全。
车辕之前,羽林郎张绣与孟达二人分列左右,两人穿甲带胄,手持长鞭,不时地挥舞着,小心控制着马匹时刻跟随在帝驾左右。
相比于其他护卫身上穿着的札甲铁铠,张绣两人穿着的铠甲很有特点,胸前有两只圆形的护心镜,在眼光的照射下锃然发亮,几乎能晃花人眼。除此之外,还有配套的护肩护膝,以及保护头颈的兜鍪。这是汉末军中渐渐开始出现、并开始普及的明光铠,只是这种明光铠在很多方面都不怎么完善,皇帝综合了众多熟悉战场杀敌的将领意见,使尚方监、考工监对其形制加以改进,使其构造更加成熟。
明光铠在去年一经铸出,皇帝便命人在上林苑试验,结果无论是马战还是步战都所向无前,被称之为铁猛兽。
此铠在试验过后,很快就引来了南北军将士的艳羡,众人一眼就能看出这种新式铠甲在防护上比以往札甲要更为优越,将士若是能穿上这种铠甲,在战场上不说胜利、就说是活命的几率都将大大增加。故而无论是南军的中郎将还是北军的校尉,无不是渴求换装明光铠,只是明光铠工艺要求太高,一时间很难形成大规模铸造,只得优先拨付给中垒营和屯骑营,此外再就是赏赐给亲信将校。
皇帝坐在车厢里,从张绣等人身上收回目光,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面前一副黑白分明的棋盘上。
“都说王邑在河东一事无成,你看这道路多平坦,队伍走了半天,一个棋子都没跌出来。看来他在河东不仅是做了事,而且还做到了紧要之处、也做得很好。”
贾诩看着眼前微微颤抖着的棋子,轻声说道:“若是王文都能当面听见陛下夸赞,不知会生出何等感激。”
皇帝抬眼瞧着贾诩,乐呵呵的一笑,在宽敞的车内对另一旁的荀攸说道:“听听,原来贾公也会为人说好话。”
荀攸但笑不语,伸手往棋枰上落了一子。
皇帝接着说道:“王邑在河东到底做了些什么事,不仅是我们,其他人也都看得清楚明白。即便不说这些,光是他管束豪强不力,指使河东混乱,这个罪责就逃不掉。我在蒲阪当场严斥他,也是理所应当,虽是如此,事后不还是给了他戴罪立功的机会?他也该感激知恩了。”
“唯。”贾诩歉然道:“是臣糊涂。”
你若是糊涂,那天下就没有清醒的了。
皇帝深深的看了贾诩一眼,如是想到。
河东要想成为皇帝未来布施改革良政的试验田,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干干净净的河东才好大展拳脚,所以动手清理那些跋扈不法的豪强就成了皇帝与荀攸、贾诩三人谋事的共同目标。
在这个基础上,荀攸的原则是不想搞得太过,只想局限于以政治斗争的方式对付范先等人,所以他极力推荐杜畿、杨沛等外来户去帮助、甚至是半强迫的让王邑对范先动手,将叛乱扼杀于萌芽。
而贾诩却想玩一场大的绝户计,搞大破大立,逼范先造反,甚至在可控的范围内牵动上党、并州、乃至于弘农。
这也是为什么平准监在河东以刺探之名、行逼反之实,而与杜畿、杨沛等人像是各行其事、没有一个统一的部署的缘故。因为他们各自所代表着不同的一方,荀攸与贾诩也借此在河东博弈了数次,现在看来,还是贾诩略胜一筹。
河东等地既偶然、又必然的发生了叛乱,看似烧起了一场大火,其实皇帝与荀攸等人早为这场大火未雨绸缪、设置了隔离带与防备措施,这也是贾诩不担心失控的底气。
对于他们私底下的斗法,最终还是瞒不过皇帝,虽然皇帝也只是大致察觉了些蛛丝马迹,但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毕竟无论是那个结果都对皇帝有利,臣子之间的交手那是臣子们的事,他犯不着亲自下场拉偏架,只要事情不偏离预定的轨道就好——尽管皇帝的立场是倾向于贾诩一方的,但他仍要照顾荀攸的感情,不能太过露骨,所以对此也是听之任之。
话虽如此,只是贾诩有意唆使王邑与平准监挑起叛乱这一点,仍让皇帝心里有些疙瘩。贾诩也知道自己的错处,故而在一开始说的那些话与其是为王邑,倒不如说是为自己谢罪。
幸而皇帝话里的意思也是既往不咎,这让贾诩宽慰不少。
棋枰上摆放的黑白棋子虽然不至于掉落,但还是在车驾行驶过程中不住的抖震,皇帝低头看着在棋盘上逐渐发生位移的棋子,忽然笑着说道:“这回看来是荀君棋差一招。”
“许久未曾手谈,倒有些技艺生疏了。”荀攸把手上的棋子随手丢到棋盒里,两手规矩的叠放在膝上,淡淡说道:“本不该至于此的。”
贾诩不曾说话,手里把玩着一颗润泽光滑的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