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春秋繁露·对策】
以前的山崩、地震、日食,攻讦罢黜的都是关东与关西派系里的人,属于臣子之间的斗争,皇帝只是一个仲裁,所以各方反应也比较激烈。但这次却不一样,这次是皇帝的人陷入了漩涡中心,攻讦赵温就等若是直接与皇帝叫板,即便这次有理有据,但触犯天颜的后果,却是谁也不敢承担的。
只是地震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事故,何况有前司空士孙瑞的前车之鉴在,这一次皇帝若是要护短,不肯依例罢免赵温,那就是破坏规矩,舆论上也说不过去。
所有人都在等皇帝的态度,皇帝对赵温无论是护是弃,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陛下如此深恩厚重,臣感激涕零!”此时,赵温已失却了刚才保持的淡定,苦口婆心的劝道:“臣未有匡救之策,无德无能,如今正是苍头归咎于臣,臣若不引退,岂非贪恋权位?况乃朝廷每逢灾异,三公皆引咎辞退,已为常例,陛下如若不允臣辞位,那士孙公、黄公等人又何如?臣一旦辞位,不足为惜,而陛下却不可因此有损圣德。”
皇帝扭过头来,深深的看着赵温,那目光沉静又锋利,仿佛直刺心底。
赵温被这眼神看的心里发颤,又不敢贸然移开,那样会显得心虚、没有底气,只好硬着头皮勉强与皇帝对视。
“我原以为。”皇帝把目光挪开了,他开始摆正面庞,把后背往凭几上挪了个舒服的位置:“你与赵公一样都是审时度势,精于算计之辈。”
赵温有些不自在的低下了头,他的兄长赵谦的确精于算计,甚至有时候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尤其是当初李傕郭汜围城,赵谦还在私底下与他商量过万一朝廷软弱,难以相抗,不妨说动麾下叟兵开城应敌,以为晋升之资。当时朝廷的胜算很明显,赵谦也没有再考虑此事,只是顺口一提,以防万一。
此时之所以为皇帝一眼看破,想来并不是这个缘故,而该是皇帝从别的事情上观察出来的。
“你比赵公多了分‘义’。”皇帝淡淡评价道。
赵温受宠若惊:“臣惶恐。”
“其实你也用不着多顾虑什么,有些规矩不合时宜,就该弃绝。前人因这个规矩吃了亏,那是他们运气不好,怨不得别人。”皇帝若无其事的说道,看来是真的打算改变传统:“而况我也没说要彻底弃绝,毕竟我的确是天子、与天感应。只是重归本源,当年策免三公的制度,还是从孝和皇帝开始,在此之前,无不是历代先帝归罪于己……”
“陛下!”赵温这回是彻底的急了,又是感动又是慌张,以至于语无伦次,想也没想就说出口道:“臣不值得陛下如此回护!”
他知道以皇帝如今的权势完全可以强行保下他,但这样做只会得不偿失,对他和皇帝来说都会声名受损。以赵温目前所体现出的价值,似乎还不值得皇帝为了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更何况,赵温这次虽然被免,但也不会永远淡出朝堂,只要皇帝心里还记着他,迟早会再回来。皇帝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又何必要强留于他?
赵温到底没有因感动而失去理智,转瞬间便生出许多疑惑。
“朝廷每有灾异,便策免三公,几次朝局反复也皆是为此,不仅朝堂不安,连带着下情也跟着不宁。”皇帝的右手轻轻拍打着凭几的扶手,淡淡说道:“他们觉得含冤无辜,我心里又何曾高兴?一项朝政,好不容易议定、指派下去,负主责的大臣却突然要因此遭免,策免了到轻松,那朝政该交由谁来做?”
这确实是事实,东汉中期以后政局混乱,朝廷诏令很难得到长久贯彻,除了宦官外戚以外,隔段时间就因灾异而策免三公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尤其是皇帝隐约记得,小冰河时期与太阳活动有关,而太阳辐射又是影响地球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如今正是出于小冰河时期,除了气候反常,温度下降以外,干旱、日食、甚至是地震等地壳运动恐怕会比以前更加频繁。那时若是隔一段时间便来个灾异,动不动就撤换三公,自己必然要在朝堂维稳的问题上付出更多的精力、牵扯更多的心思,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自己新政的推行。
何况这是自孝和皇帝之后,皇权微弱的皇帝们对付士人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手段,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将一个士人或是党人领袖从高位踢下去,却并不会给他带来多大实际上的损失。
以前皇帝手中权威不够,又正好遇到灾异,是故推波助澜,顺势借灾异罢黜皇甫嵩、黄琬。而如今的皇帝却不需要这个手段了,他有太多更为有效的、少副作用的手段去对付士人,相比之下,这个手段就会有些鸡肋,有时反而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比如上次预备整治士孙瑞,却让其从容退场了一样。
所以正如皇帝所说,一个规矩若是不合时宜,那就该弃绝。
“臣还是侍中的时候,陛下便不嫌臣鄙陋浅薄,屡授重任;前次地动,陛下理应先走,却亲手救臣于危急之中;如今又是……”赵温双眼通红,大受感动的揩了揩眼角的泪花,如果说以前皇帝对他许以情谊都是为了拉拢、都掺了假在里面,那么在前次地震当中,皇帝万乘之躯,完全可以自己逃跑,却非要冒着生命危险把他带出去,这绝不可能是惺惺作态!
赵温以前还想着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时候,尽可能的支持皇帝,而自从那次地震之后,赵温便已经打算毫无保留的对皇帝效忠了。往前看五百年,有那个君王会在天灾危难之中还不忘带着臣子一起跑的?如今赵温得遇如此英主,自己还有什么顾忌、自私的?所以这也是他为什么在继任司空之后,屡次奉迎皇帝心意,提出激进的改革政策、甚至不惜以得罪董承的代价,清除李蒙等不安定因素,甚至设计拿下了此次采购余粮的真正缘故。
他要做个以皇帝之命是从的忠臣,而不是游走于皇帝与家族利益之间的臣子。
“你既自认是我的股肱,我又岂有捐弃之理?”皇帝看着赵温失态的样子,忍不住玩笑道。说完,他便正视前方。宫墙之外的上林苑中,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几处离宫别苑,由于那几处都是皇帝常去的地方,故而如今都被修葺的相对完善。在宫苑的附近,昆明湖泛着粼粼波光,倒映着湛蓝的天空,间或有几片积雪藏在石龟的阴处。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干净纯粹,即便如今是深冬,也还是那么的蕴藏希望。
“百年以降,朝廷不仅法禁废弛,上至公卿衙署、下至州郡县府,积弊数不胜数。”皇帝似是看着那些苍凉的景色入了迷,正色道:“我又要革除朝廷内的积弊,又要效仿光武皇帝重新扫平天下,样样事都要我去做。可我曾经说过‘治水之功,岂能独归大禹’?我需要伯益与后稷这样的贤臣辅佐我,与我一同完成兴复汉室的伟业,荀君、贾公等人还远远不够,赵公,我希望你是我的伯益。”
以前的山崩、地震、日食,攻讦罢黜的都是关东与关西派系里的人,属于臣子之间的斗争,皇帝只是一个仲裁,所以各方反应也比较激烈。但这次却不一样,这次是皇帝的人陷入了漩涡中心,攻讦赵温就等若是直接与皇帝叫板,即便这次有理有据,但触犯天颜的后果,却是谁也不敢承担的。
只是地震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事故,何况有前司空士孙瑞的前车之鉴在,这一次皇帝若是要护短,不肯依例罢免赵温,那就是破坏规矩,舆论上也说不过去。
所有人都在等皇帝的态度,皇帝对赵温无论是护是弃,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陛下如此深恩厚重,臣感激涕零!”此时,赵温已失却了刚才保持的淡定,苦口婆心的劝道:“臣未有匡救之策,无德无能,如今正是苍头归咎于臣,臣若不引退,岂非贪恋权位?况乃朝廷每逢灾异,三公皆引咎辞退,已为常例,陛下如若不允臣辞位,那士孙公、黄公等人又何如?臣一旦辞位,不足为惜,而陛下却不可因此有损圣德。”
皇帝扭过头来,深深的看着赵温,那目光沉静又锋利,仿佛直刺心底。
赵温被这眼神看的心里发颤,又不敢贸然移开,那样会显得心虚、没有底气,只好硬着头皮勉强与皇帝对视。
“我原以为。”皇帝把目光挪开了,他开始摆正面庞,把后背往凭几上挪了个舒服的位置:“你与赵公一样都是审时度势,精于算计之辈。”
赵温有些不自在的低下了头,他的兄长赵谦的确精于算计,甚至有时候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尤其是当初李傕郭汜围城,赵谦还在私底下与他商量过万一朝廷软弱,难以相抗,不妨说动麾下叟兵开城应敌,以为晋升之资。当时朝廷的胜算很明显,赵谦也没有再考虑此事,只是顺口一提,以防万一。
此时之所以为皇帝一眼看破,想来并不是这个缘故,而该是皇帝从别的事情上观察出来的。
“你比赵公多了分‘义’。”皇帝淡淡评价道。
赵温受宠若惊:“臣惶恐。”
“其实你也用不着多顾虑什么,有些规矩不合时宜,就该弃绝。前人因这个规矩吃了亏,那是他们运气不好,怨不得别人。”皇帝若无其事的说道,看来是真的打算改变传统:“而况我也没说要彻底弃绝,毕竟我的确是天子、与天感应。只是重归本源,当年策免三公的制度,还是从孝和皇帝开始,在此之前,无不是历代先帝归罪于己……”
“陛下!”赵温这回是彻底的急了,又是感动又是慌张,以至于语无伦次,想也没想就说出口道:“臣不值得陛下如此回护!”
他知道以皇帝如今的权势完全可以强行保下他,但这样做只会得不偿失,对他和皇帝来说都会声名受损。以赵温目前所体现出的价值,似乎还不值得皇帝为了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更何况,赵温这次虽然被免,但也不会永远淡出朝堂,只要皇帝心里还记着他,迟早会再回来。皇帝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又何必要强留于他?
赵温到底没有因感动而失去理智,转瞬间便生出许多疑惑。
“朝廷每有灾异,便策免三公,几次朝局反复也皆是为此,不仅朝堂不安,连带着下情也跟着不宁。”皇帝的右手轻轻拍打着凭几的扶手,淡淡说道:“他们觉得含冤无辜,我心里又何曾高兴?一项朝政,好不容易议定、指派下去,负主责的大臣却突然要因此遭免,策免了到轻松,那朝政该交由谁来做?”
这确实是事实,东汉中期以后政局混乱,朝廷诏令很难得到长久贯彻,除了宦官外戚以外,隔段时间就因灾异而策免三公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尤其是皇帝隐约记得,小冰河时期与太阳活动有关,而太阳辐射又是影响地球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如今正是出于小冰河时期,除了气候反常,温度下降以外,干旱、日食、甚至是地震等地壳运动恐怕会比以前更加频繁。那时若是隔一段时间便来个灾异,动不动就撤换三公,自己必然要在朝堂维稳的问题上付出更多的精力、牵扯更多的心思,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自己新政的推行。
何况这是自孝和皇帝之后,皇权微弱的皇帝们对付士人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手段,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将一个士人或是党人领袖从高位踢下去,却并不会给他带来多大实际上的损失。
以前皇帝手中权威不够,又正好遇到灾异,是故推波助澜,顺势借灾异罢黜皇甫嵩、黄琬。而如今的皇帝却不需要这个手段了,他有太多更为有效的、少副作用的手段去对付士人,相比之下,这个手段就会有些鸡肋,有时反而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比如上次预备整治士孙瑞,却让其从容退场了一样。
所以正如皇帝所说,一个规矩若是不合时宜,那就该弃绝。
“臣还是侍中的时候,陛下便不嫌臣鄙陋浅薄,屡授重任;前次地动,陛下理应先走,却亲手救臣于危急之中;如今又是……”赵温双眼通红,大受感动的揩了揩眼角的泪花,如果说以前皇帝对他许以情谊都是为了拉拢、都掺了假在里面,那么在前次地震当中,皇帝万乘之躯,完全可以自己逃跑,却非要冒着生命危险把他带出去,这绝不可能是惺惺作态!
赵温以前还想着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时候,尽可能的支持皇帝,而自从那次地震之后,赵温便已经打算毫无保留的对皇帝效忠了。往前看五百年,有那个君王会在天灾危难之中还不忘带着臣子一起跑的?如今赵温得遇如此英主,自己还有什么顾忌、自私的?所以这也是他为什么在继任司空之后,屡次奉迎皇帝心意,提出激进的改革政策、甚至不惜以得罪董承的代价,清除李蒙等不安定因素,甚至设计拿下了此次采购余粮的真正缘故。
他要做个以皇帝之命是从的忠臣,而不是游走于皇帝与家族利益之间的臣子。
“你既自认是我的股肱,我又岂有捐弃之理?”皇帝看着赵温失态的样子,忍不住玩笑道。说完,他便正视前方。宫墙之外的上林苑中,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几处离宫别苑,由于那几处都是皇帝常去的地方,故而如今都被修葺的相对完善。在宫苑的附近,昆明湖泛着粼粼波光,倒映着湛蓝的天空,间或有几片积雪藏在石龟的阴处。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干净纯粹,即便如今是深冬,也还是那么的蕴藏希望。
“百年以降,朝廷不仅法禁废弛,上至公卿衙署、下至州郡县府,积弊数不胜数。”皇帝似是看着那些苍凉的景色入了迷,正色道:“我又要革除朝廷内的积弊,又要效仿光武皇帝重新扫平天下,样样事都要我去做。可我曾经说过‘治水之功,岂能独归大禹’?我需要伯益与后稷这样的贤臣辅佐我,与我一同完成兴复汉室的伟业,荀君、贾公等人还远远不够,赵公,我希望你是我的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