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咏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复兴会员们的一致赞同。
辛弃疾以他丰富的旧士绅经验对苏咏霖的想法加了注释。
“正如主席所说,儒家士人向来倡导礼制,理想是用圣人道德教化天下,让人人都拥有道德,于是天下自然可以大治,天下大同也就不再是梦想,这样一来,他们对法律的态度并不积极。”
田珪子这些日子读了很多书,也接在之后进行发言。
“我最近读书,读到先秦时期儒法之争相当激烈,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各执一词,激烈争斗,我们可以借这个由头,把咱们装扮成法家学派的继承人,用儒法之争掩盖咱们的真实目的。”
田珪子的这个说法引起了复兴会员们的兴趣。
最近越来越喜欢读书的魏克先就站起来发言了。
“儒法之争很有趣,因为那个时候,是采用法家学说的秦国灭掉了山东六国,一统天下,儒家学说在当时并没有诸侯完全采用,后来秦灭汉兴,汉最开始采用的是黄老之学,到武帝时才变为儒学,这方面我觉得很有意思。”
苏咏霖笑着站起来说道:“先秦诸子百家,儒学法学黄老之学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未来我们可以就这方面的问题展开专门的学习和讨论,学习他们的长处,摒弃他们的短处。
而眼下,正如田总理所说的,我们力量弱小,不足以正面与士绅官僚对抗,所以我们可以巧借名目,乔装打扮,把咱们变为法家信徒,借着司法官署对儒士进行制衡,同时发展培养我们自己的同志。
新朝建立以后,必然是要以科举作为选拔官员的方式,而论及科举,如果考试内容不变,咱们的同志根本不可能与那些熟读儒家经典的儒士抗衡,所以在科举方面,我也会进行一定的改良。
以荀子学说分化士人,并且引入专门的司法官考试,咱们的同志需要另辟蹊径,通过学习荀子学说与参加司法官考试而进入朝廷和地方,获得官职。
另外在儒家士人所不重视的环节中,比如被他们视为奇技淫巧的方面,我也会在科举考试当中进行改良,咱们的同志也可以通过这一方面的学习进入朝廷担任官职。”
说完,苏咏霖进行了一番总结。
“眼下复兴会的力量虽然不能主导国事,虽然科举考试必然要进行,儒家士人必然会进入朝廷,但是利用他们所不重视的方面与之抗衡并且最终翻盘,也是咱们获取胜利的方式。
诸位,为了实现咱们最终的理念,为了碾碎所有的上等人,让所有国民都能吃饱穿暖接受教育,让他们都明白他们不是生来该贫穷,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请诸位稍作忍耐,埋头苦干,等待与之抬头相对的那天!”
苏咏霖面向全体与会的复兴会员深深鞠躬。
全体会员也随之起立,向苏咏霖致意。
“喏!”
他们的回复沉重而坚定。
随后,复兴会中央进行了表决,表决通过了苏咏霖提出的建国草案。
得到了复兴会的理解和支持之后,苏咏霖便拿着修改之后的建国草案召开了第二轮秘密会议。
第二轮秘密会议的参与者都是总务局当中的主要领导官员,是包括旧官员旧士绅在内的内定的开国高官。
这些事情必须要和他们率先通气,商量,然后给他们一定的允诺,分配一部分权力,让他们安心,继续做好他们该做的事情。
民政司、财政司、祭礼司、农务司、军务司、刑法司、工务司、都察司等主要部门的官员得知此事之后,立刻激动的前来参加这场高等级非公开的会议。
众所周知,一般公开的会议都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而是为了通知已经决定的解决方案存在的。
真正可以做出决策的会议一般都是非公开的,除了当事人,外人也只能凭借事后的一些无法掩盖的表象来做出判断。
就好比眼下,所有接到通知的与会者都知道这场会议的真实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是建国之前分配权力的大会,是一场决定开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治形势和政治走向的会议,能够参与进来,就可以看做内定了一个重要实权职位。
所以他们相当的惊喜,忙不迭的挤出时间来参加这场会议。
会议举办的当天,民政司郎中耶律成辉、民政司员外郎耶律元宜、陈吉昌来的比较早。
抵达会场外面等待进场的时候,他们聊了一些公务上的问题,彼此都比较客气。
没一会儿,祭礼司郎中孔拯和他的好友、祭礼司员外郎周江,还有财政司员外郎曹凯一起来了。
看到这三人一起出现,同为山东人的陈吉昌立刻向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打了招呼,就凑了过去与孔拯等人交谈,看上去很是亲密。
也不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话题,谈着谈着就围在一起哈哈大笑,仿佛天下局势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一样。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眼见如此,都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同在民政司办事数月间,也没见他对咱们多么热情,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还以为他为人正直,现在……你看他那谄媚的样子,孔拯一来,立刻凑上去,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耶律元宜看着耶律成辉低声道:“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能这么做,怕不是事先听到了什么风声,孔拯怕不是要做高官了?”
耶律成辉想了想,冷哼了一声。
“不说孔拯当不当高官,这些山东人什么时候把咱们放在眼里过?整个祭礼司大部分官员都是山东人,平日里背着咱们一口一个非我族类,哼!说他们是酸儒腐儒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耶律元宜想了想,面色并不轻松。
“话也不能这样说,按照现在的局势判断,新朝建立以后礼部尚书一职必然是孔拯的,礼部平时没什么,但是科举考试可是礼部一手操办。
不管咱们今后打算办什么,跟他们把关系搞得太僵都对咱们没好处,到时候他们稍微使点绊子就能叫咱们颗粒无收,事情可不能这样发展。”
耶律成辉摇了摇头。
“你以为这种事情将军不知道?祭礼司是祭礼司,礼部是礼部,是人都知道科举考试由礼部操办,而且也知道中原士人,尤其是山东一带的士人最多,若是开科举,他们的优势肯定最大。
真要完完全全搞科举,用不了多少年,朝堂上放眼望去就全是山东人了,你真以为将军会让这样的情况出现?这要是真的,新朝到底是天下人的新朝,还是山东人的新朝?”
耶律元宜感觉耶律成辉说得有道理,又想到之前耶律成辉经常被苏咏霖喊去商议政务,一谈就是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的,便有了兴趣。
“如果这样说的话……您听到了什么风声?”
辛弃疾以他丰富的旧士绅经验对苏咏霖的想法加了注释。
“正如主席所说,儒家士人向来倡导礼制,理想是用圣人道德教化天下,让人人都拥有道德,于是天下自然可以大治,天下大同也就不再是梦想,这样一来,他们对法律的态度并不积极。”
田珪子这些日子读了很多书,也接在之后进行发言。
“我最近读书,读到先秦时期儒法之争相当激烈,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各执一词,激烈争斗,我们可以借这个由头,把咱们装扮成法家学派的继承人,用儒法之争掩盖咱们的真实目的。”
田珪子的这个说法引起了复兴会员们的兴趣。
最近越来越喜欢读书的魏克先就站起来发言了。
“儒法之争很有趣,因为那个时候,是采用法家学说的秦国灭掉了山东六国,一统天下,儒家学说在当时并没有诸侯完全采用,后来秦灭汉兴,汉最开始采用的是黄老之学,到武帝时才变为儒学,这方面我觉得很有意思。”
苏咏霖笑着站起来说道:“先秦诸子百家,儒学法学黄老之学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未来我们可以就这方面的问题展开专门的学习和讨论,学习他们的长处,摒弃他们的短处。
而眼下,正如田总理所说的,我们力量弱小,不足以正面与士绅官僚对抗,所以我们可以巧借名目,乔装打扮,把咱们变为法家信徒,借着司法官署对儒士进行制衡,同时发展培养我们自己的同志。
新朝建立以后,必然是要以科举作为选拔官员的方式,而论及科举,如果考试内容不变,咱们的同志根本不可能与那些熟读儒家经典的儒士抗衡,所以在科举方面,我也会进行一定的改良。
以荀子学说分化士人,并且引入专门的司法官考试,咱们的同志需要另辟蹊径,通过学习荀子学说与参加司法官考试而进入朝廷和地方,获得官职。
另外在儒家士人所不重视的环节中,比如被他们视为奇技淫巧的方面,我也会在科举考试当中进行改良,咱们的同志也可以通过这一方面的学习进入朝廷担任官职。”
说完,苏咏霖进行了一番总结。
“眼下复兴会的力量虽然不能主导国事,虽然科举考试必然要进行,儒家士人必然会进入朝廷,但是利用他们所不重视的方面与之抗衡并且最终翻盘,也是咱们获取胜利的方式。
诸位,为了实现咱们最终的理念,为了碾碎所有的上等人,让所有国民都能吃饱穿暖接受教育,让他们都明白他们不是生来该贫穷,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请诸位稍作忍耐,埋头苦干,等待与之抬头相对的那天!”
苏咏霖面向全体与会的复兴会员深深鞠躬。
全体会员也随之起立,向苏咏霖致意。
“喏!”
他们的回复沉重而坚定。
随后,复兴会中央进行了表决,表决通过了苏咏霖提出的建国草案。
得到了复兴会的理解和支持之后,苏咏霖便拿着修改之后的建国草案召开了第二轮秘密会议。
第二轮秘密会议的参与者都是总务局当中的主要领导官员,是包括旧官员旧士绅在内的内定的开国高官。
这些事情必须要和他们率先通气,商量,然后给他们一定的允诺,分配一部分权力,让他们安心,继续做好他们该做的事情。
民政司、财政司、祭礼司、农务司、军务司、刑法司、工务司、都察司等主要部门的官员得知此事之后,立刻激动的前来参加这场高等级非公开的会议。
众所周知,一般公开的会议都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而是为了通知已经决定的解决方案存在的。
真正可以做出决策的会议一般都是非公开的,除了当事人,外人也只能凭借事后的一些无法掩盖的表象来做出判断。
就好比眼下,所有接到通知的与会者都知道这场会议的真实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是建国之前分配权力的大会,是一场决定开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治形势和政治走向的会议,能够参与进来,就可以看做内定了一个重要实权职位。
所以他们相当的惊喜,忙不迭的挤出时间来参加这场会议。
会议举办的当天,民政司郎中耶律成辉、民政司员外郎耶律元宜、陈吉昌来的比较早。
抵达会场外面等待进场的时候,他们聊了一些公务上的问题,彼此都比较客气。
没一会儿,祭礼司郎中孔拯和他的好友、祭礼司员外郎周江,还有财政司员外郎曹凯一起来了。
看到这三人一起出现,同为山东人的陈吉昌立刻向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打了招呼,就凑了过去与孔拯等人交谈,看上去很是亲密。
也不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话题,谈着谈着就围在一起哈哈大笑,仿佛天下局势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一样。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眼见如此,都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同在民政司办事数月间,也没见他对咱们多么热情,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还以为他为人正直,现在……你看他那谄媚的样子,孔拯一来,立刻凑上去,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耶律元宜看着耶律成辉低声道:“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能这么做,怕不是事先听到了什么风声,孔拯怕不是要做高官了?”
耶律成辉想了想,冷哼了一声。
“不说孔拯当不当高官,这些山东人什么时候把咱们放在眼里过?整个祭礼司大部分官员都是山东人,平日里背着咱们一口一个非我族类,哼!说他们是酸儒腐儒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耶律元宜想了想,面色并不轻松。
“话也不能这样说,按照现在的局势判断,新朝建立以后礼部尚书一职必然是孔拯的,礼部平时没什么,但是科举考试可是礼部一手操办。
不管咱们今后打算办什么,跟他们把关系搞得太僵都对咱们没好处,到时候他们稍微使点绊子就能叫咱们颗粒无收,事情可不能这样发展。”
耶律成辉摇了摇头。
“你以为这种事情将军不知道?祭礼司是祭礼司,礼部是礼部,是人都知道科举考试由礼部操办,而且也知道中原士人,尤其是山东一带的士人最多,若是开科举,他们的优势肯定最大。
真要完完全全搞科举,用不了多少年,朝堂上放眼望去就全是山东人了,你真以为将军会让这样的情况出现?这要是真的,新朝到底是天下人的新朝,还是山东人的新朝?”
耶律元宜感觉耶律成辉说得有道理,又想到之前耶律成辉经常被苏咏霖喊去商议政务,一谈就是半个时辰一个时辰的,便有了兴趣。
“如果这样说的话……您听到了什么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