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结果自扎潘与恩里科相继下达撤退命令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变得不可逆了起来。
两万艾欧尼亚人被几乎同等数量的诺克萨斯人衔尾追击,一路丢盔弃甲损失惨重,沿路的营地被抛弃,挖掘的用以阻挡进攻的陷坑、陷阱也纷纷被弃置,
撤退引发的后果,恐怕就连扎潘与恩里科两人也没有预料到,
短短的两千多米,变成了艾欧尼亚人的埋骨地,
死于追击的,死于混乱中的踩踏的艾欧尼亚士兵在短短的一刻钟内比战斗一个小时的损失还要大,
艾欧尼亚人就像被放养的羔羊一般,被“牧羊犬”们驱赶着,一路朝普雷希典城退去,
想要活命的唯一途径,变成了不要落在最后面。
而面对这样始料未及的状况,扎潘悔的肠子都青了。
前一秒他还在心中打着小算盘:
一面祈祷着艾瑞莉娅传来的消息是假的,祈祷父亲还在掌控局势,给予自己战争后援;
另一面却阴恻恻的想着,若是消息是真的也好,最好科希尔的叛乱能够成功一半,引发普雷希典的内乱,而这时候自己引兵回去,就能成为拯救人民的最大英雄,被艾欧尼亚的历史铭记,甚至若是父亲等人能够“不幸”死于叛徒之手,自己或许也有机会窥伺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也说不定。
可是他没想到,剧本却完全没有按照他想象中的那样来演绎。
当自己下达的撤退命令引起了整个战线的连锁反应后,他整个人都懵了:
他没想到自己下达的撤退命令会引发如此严峻的后果,
他没想到撤退造成的连锁反应会如此之快,
他没想到...
他没想到的太多了!
只是他最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前他还是风光无限的英拉姆家族未来族长,是统帅万人自卫队,获得无数艾欧尼亚人夹道欢送的“希望”,
而现在,却很可能成为引发战争失败的最大祸首。
这变化让扎潘面无血色,迎着身旁周围无数士兵愤恨的目光,他咬牙撕扯下绸衣的一角,将他裹在脸上,埋头向前冲。
现在他脑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跑,
跑过所有人,跑回普雷希典解决内乱,然后依靠高大坚实的绝壁城墙,拦住诺克萨斯人,
至于其他后果?
他已经无心考虑了。
而另一边的恩里科,相比起扎潘,可能要更加后悔。
士兵的惨叫与临死前的怒骂声追在他的身后,诺克萨斯人震天的杀意让他连回头看一看的勇气都没有。
仅仅跑了几百米,他就在心中骂了扎潘上百次。
什么“叛徒”、“懦夫”、“短视的蠢猪”、“英拉姆家族的败犬”,
他想尽了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污秽词语,将它们加诸到扎潘身上,并还觉得不解气。
可是战争的结果已经无法再改变了。
在这短短的一刻钟里,他曾经试图放弃逃跑,命令士兵回头抵抗,
可是有道是“覆水难收”,
战争并非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游戏,固守阵地的士兵可能会战斗到最后一刻,冲锋的士兵也有可能无畏无惧,直至死亡。
可是撤退的士兵,却不会再有回头抵抗的勇气。
在最后一个可能拯救艾欧尼亚人的易被泰隆牵制住无暇他顾之后,艾欧尼亚人在斯维因的眼中就已经是败局已定了。
绣着斯维因名号的大纛缓缓从中军向前,面对这群溃军,即使是如斯维因这般冷静的人,也按捺不住的说出了:“我要在普雷希典城举办阅兵式”这样张狂的话来。
当然,此时的斯维因自然是有实力说出这番话的,诺克萨斯人千百年来遇到过无数的敌人,
有强壮的蛮族,有操纵黑魔法的巫师,有高大魁梧的士兵,有数十米高的雕像。
体会过战争的焦灼,经历过以少敌多困境,直面过身陷重围的绝境,诺克萨斯人依旧能以勇往直前的无畏面对敌人,
可是当敌人成为溃散的羊羔时,战场便成为了他们最爱的“狩猎场”。
持着刀剑斧钺的士兵衔尾追击,骑着战马的骑兵从两翼穿插,
只是几个来回,艾欧尼亚人的阵势就变得更加散乱无序了,
而到了这种情况,即使是最弱小的士兵也能勇武的像个神祗一般放倒可能倍于自己实力的敌人。
这便是士气,战争中最可怕也是最强大的东西。
面对这样的溃败,刚刚汇聚到一起的两个女孩懵了,
他们不知道为何形势转变的如此之快,为何一刻钟前还焦灼的战场,在一刻钟后却演变成了溃退与追击。
两个女孩互相依扶着朝前方跑,可是却被洪流一般的士兵逼迫着向后,甚至到了最后,两个女孩也失去了对方的踪影,被裹挟着朝普雷希典撤退。
诺克萨斯的士兵每前进一步,艾欧尼亚人就溃退一步,
斯维因的大纛每前移一步,艾欧尼亚就离深渊更近一步。
战争,已然无法挽救。
可是当溃败的艾欧尼亚士兵抵达普雷希典城下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绝望的场景————
艾欧尼亚城内,烽火连连。
即使对艾欧尼亚的大权贵们实行了“枭首”,这也并不意味着科希尔一系人就能顺利的掌控局面,
而恰恰相反,因为普雷希典人民意志的逐渐觉醒,科希尔宣扬的那一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排斥,即使科希尔极力的演讲,甚至宣告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也不能让艾欧尼亚人信服,
甚至有人群中的武士剑客冲出来袭击科希尔,并在一瞬间演变成了更大规模的火并,
而普雷希典城那些不甘心失去权力的人也借此机会纷纷鼓噪了起来,聚集甲兵,宣布科希尔为叛徒,他们在肩膀上系上了蓝色的绸带,并开始进攻科希尔一系的士兵。
仅仅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双方就在军械库,府库,粮仓,甚至是长存之殿的院墙外爆发了数起火并。
许多被储存起来准备用以战争的物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毁去,偌大的普雷希典处处是混乱处处是烽烟,大街小巷到处是火并的士兵,
普通的艾欧尼亚平民,妇孺老幼成为了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无数的人被杀红了眼的士兵杀死,无数跪地求饶的人依旧无法保得性命。
唯有一些幸运的人躲入了城内的修道院,寺庙中才得以幸存。
或许唯一庆幸的是,不论是科希尔,还是反抗他的人都克制着没有真正失去理智将战火引向长存之殿等寺庙殿宇,可是即使这样,寺庙中的僧侣与修道士也纷纷行动了起来,一边收纳被战火波及的民众,一边拿起武器戒备着。
城内烽火连天,城外也是杀声震天,一时间,普雷希典竟然无一处安宁之所!
或许唯有长存之殿的寂静深处,那不断轻念的梵音,是艾欧尼亚人最后的祈望。
两万艾欧尼亚人被几乎同等数量的诺克萨斯人衔尾追击,一路丢盔弃甲损失惨重,沿路的营地被抛弃,挖掘的用以阻挡进攻的陷坑、陷阱也纷纷被弃置,
撤退引发的后果,恐怕就连扎潘与恩里科两人也没有预料到,
短短的两千多米,变成了艾欧尼亚人的埋骨地,
死于追击的,死于混乱中的踩踏的艾欧尼亚士兵在短短的一刻钟内比战斗一个小时的损失还要大,
艾欧尼亚人就像被放养的羔羊一般,被“牧羊犬”们驱赶着,一路朝普雷希典城退去,
想要活命的唯一途径,变成了不要落在最后面。
而面对这样始料未及的状况,扎潘悔的肠子都青了。
前一秒他还在心中打着小算盘:
一面祈祷着艾瑞莉娅传来的消息是假的,祈祷父亲还在掌控局势,给予自己战争后援;
另一面却阴恻恻的想着,若是消息是真的也好,最好科希尔的叛乱能够成功一半,引发普雷希典的内乱,而这时候自己引兵回去,就能成为拯救人民的最大英雄,被艾欧尼亚的历史铭记,甚至若是父亲等人能够“不幸”死于叛徒之手,自己或许也有机会窥伺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也说不定。
可是他没想到,剧本却完全没有按照他想象中的那样来演绎。
当自己下达的撤退命令引起了整个战线的连锁反应后,他整个人都懵了:
他没想到自己下达的撤退命令会引发如此严峻的后果,
他没想到撤退造成的连锁反应会如此之快,
他没想到...
他没想到的太多了!
只是他最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前他还是风光无限的英拉姆家族未来族长,是统帅万人自卫队,获得无数艾欧尼亚人夹道欢送的“希望”,
而现在,却很可能成为引发战争失败的最大祸首。
这变化让扎潘面无血色,迎着身旁周围无数士兵愤恨的目光,他咬牙撕扯下绸衣的一角,将他裹在脸上,埋头向前冲。
现在他脑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跑,
跑过所有人,跑回普雷希典解决内乱,然后依靠高大坚实的绝壁城墙,拦住诺克萨斯人,
至于其他后果?
他已经无心考虑了。
而另一边的恩里科,相比起扎潘,可能要更加后悔。
士兵的惨叫与临死前的怒骂声追在他的身后,诺克萨斯人震天的杀意让他连回头看一看的勇气都没有。
仅仅跑了几百米,他就在心中骂了扎潘上百次。
什么“叛徒”、“懦夫”、“短视的蠢猪”、“英拉姆家族的败犬”,
他想尽了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污秽词语,将它们加诸到扎潘身上,并还觉得不解气。
可是战争的结果已经无法再改变了。
在这短短的一刻钟里,他曾经试图放弃逃跑,命令士兵回头抵抗,
可是有道是“覆水难收”,
战争并非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游戏,固守阵地的士兵可能会战斗到最后一刻,冲锋的士兵也有可能无畏无惧,直至死亡。
可是撤退的士兵,却不会再有回头抵抗的勇气。
在最后一个可能拯救艾欧尼亚人的易被泰隆牵制住无暇他顾之后,艾欧尼亚人在斯维因的眼中就已经是败局已定了。
绣着斯维因名号的大纛缓缓从中军向前,面对这群溃军,即使是如斯维因这般冷静的人,也按捺不住的说出了:“我要在普雷希典城举办阅兵式”这样张狂的话来。
当然,此时的斯维因自然是有实力说出这番话的,诺克萨斯人千百年来遇到过无数的敌人,
有强壮的蛮族,有操纵黑魔法的巫师,有高大魁梧的士兵,有数十米高的雕像。
体会过战争的焦灼,经历过以少敌多困境,直面过身陷重围的绝境,诺克萨斯人依旧能以勇往直前的无畏面对敌人,
可是当敌人成为溃散的羊羔时,战场便成为了他们最爱的“狩猎场”。
持着刀剑斧钺的士兵衔尾追击,骑着战马的骑兵从两翼穿插,
只是几个来回,艾欧尼亚人的阵势就变得更加散乱无序了,
而到了这种情况,即使是最弱小的士兵也能勇武的像个神祗一般放倒可能倍于自己实力的敌人。
这便是士气,战争中最可怕也是最强大的东西。
面对这样的溃败,刚刚汇聚到一起的两个女孩懵了,
他们不知道为何形势转变的如此之快,为何一刻钟前还焦灼的战场,在一刻钟后却演变成了溃退与追击。
两个女孩互相依扶着朝前方跑,可是却被洪流一般的士兵逼迫着向后,甚至到了最后,两个女孩也失去了对方的踪影,被裹挟着朝普雷希典撤退。
诺克萨斯的士兵每前进一步,艾欧尼亚人就溃退一步,
斯维因的大纛每前移一步,艾欧尼亚就离深渊更近一步。
战争,已然无法挽救。
可是当溃败的艾欧尼亚士兵抵达普雷希典城下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绝望的场景————
艾欧尼亚城内,烽火连连。
即使对艾欧尼亚的大权贵们实行了“枭首”,这也并不意味着科希尔一系人就能顺利的掌控局面,
而恰恰相反,因为普雷希典人民意志的逐渐觉醒,科希尔宣扬的那一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排斥,即使科希尔极力的演讲,甚至宣告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也不能让艾欧尼亚人信服,
甚至有人群中的武士剑客冲出来袭击科希尔,并在一瞬间演变成了更大规模的火并,
而普雷希典城那些不甘心失去权力的人也借此机会纷纷鼓噪了起来,聚集甲兵,宣布科希尔为叛徒,他们在肩膀上系上了蓝色的绸带,并开始进攻科希尔一系的士兵。
仅仅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双方就在军械库,府库,粮仓,甚至是长存之殿的院墙外爆发了数起火并。
许多被储存起来准备用以战争的物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毁去,偌大的普雷希典处处是混乱处处是烽烟,大街小巷到处是火并的士兵,
普通的艾欧尼亚平民,妇孺老幼成为了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无数的人被杀红了眼的士兵杀死,无数跪地求饶的人依旧无法保得性命。
唯有一些幸运的人躲入了城内的修道院,寺庙中才得以幸存。
或许唯一庆幸的是,不论是科希尔,还是反抗他的人都克制着没有真正失去理智将战火引向长存之殿等寺庙殿宇,可是即使这样,寺庙中的僧侣与修道士也纷纷行动了起来,一边收纳被战火波及的民众,一边拿起武器戒备着。
城内烽火连天,城外也是杀声震天,一时间,普雷希典竟然无一处安宁之所!
或许唯有长存之殿的寂静深处,那不断轻念的梵音,是艾欧尼亚人最后的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