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第825:一呼百应
一箭四花,花儿比普通兰花开得大,色如脂艳,宛如渥丹,同飘逸的兰叶相映成趣,呈现柔媚与窈窕姿态。
真正是美不胜收。
一靠近便觉得花香幽冽、雅正,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许嬷嬷赞叹道:“朱砂兰是春剑兰花,分为“泡杆”与“铁杆”,如这一株,便是“铁杆”兰,属于上品,在一众兰花中独占鳌头,纯正的大红朱砂十分稀少,早些年,彭城进贡过一株铁杆大红朱砂兰,太后娘娘如获至宝,从此彭城的大红朱砂,被列为圣品兰,与云南色紫红的寒品朱砂兰,并例为贡品兰。”
兰花品种较多,个中差别,不懂兰花的人,很难区分。
大周朝尚红,朱砂兰也更名贵一些。
虞幼窈笑弯了唇儿:“我对兰花了解不多,还以为朱砂兰,已经是难得的名品,没想到还有这样多的名堂。”
她对殷怀玺送什么东西给她,没太多要求,难得的是他那份心意。
大约是知道,她打小就见惯了好东西,寻常东西也入不了眼,殷怀玺也如谢府、祖母一般,不管送她什么东西,都挑最好的送。
越好的东西,总归花的心思也是越多,也代表送礼之人心意越重,总归令人更加心生欢喜。
许嬷嬷也道:“兰花重品种,也重品相,同一个品种的兰花,植杆、花色都有许多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朱砂兰的花香,雅正幽冽,实在好闻,虞幼窈心中欢喜,就寻了一本游记杂书,命人在窗边置了一张榻,靠在榻上看书。
春晓端了点心过来。
野生的蔷薇花,香味更浓郁,虞幼窈做了些花酱,又刨制了干花,花酱做成花饼,外皮用一层层酥皮做成了咸甜适口,香脆黄金的酥皮,“咔嗞”一口,咬开外面的酥皮,流心的花酱鲜艳浓郁,香甜的滋味溢了满嘴。
干花磨成片粉,加入糯米粉,做成蔷薇花糕,粉色的花糕,做成了一朵朵蔷薇花样,吃起来香糯清香,入口即化,也不粘牙。
虞幼窈觉得很好吃,就吩咐春晓,将做好的花饼和花糕,送一些到谢老太太和王氏屋里去,给长辈们尝一尝。
采摘的蔷薇花,只做了少许的花酱和干花,留着做点心,其余的都让做成了香药。
花膏是用青果油(橄榄油),搭蔷薇花瓣,青果油清爽滋润,也不油腻,做出来的花膏润面爽肤,效果极好。
而且青果油味道清爽,可以任意搭配任何一款脂膏香粉。
不过,蔷薇花露需要大量的花瓣,蒸取精露。
虞幼窈采摘的大半蔷薇花都蒸了花露,最后也只得了巴掌大一瓶花露,用花露调了口脂,香粉,就用去了小半。
不过确实好用。
因为量太少,她也舍不得用,每日沐浴完了,就在养肤用的青果油里,加两滴蔷薇花露,均匀涂抹全身。
用完后,浑身清爽不说,还隐隐有一股淡淡的蔷薇花香,便是第二日一整天,也是盈香持久。
……
到了第二日,蚕庄上的两个管事就拿了名册,给她过目。
厚厚的七本名册,每一本上面都记载了一个县区,愿意合作的散户名单,还有基本情况,如名下蚕庄大小、位置、产丝量,主养的柞蚕种类等。
适用养蚕的柞树有九种,柞蚕的种类也有十多种,每一种柞树,产的丝也各有不同。
其中最名贵的,就是天蚕。
天蚕茧不需染色,就带有天然的莹绿,并具有独特的光泽,织成丝绸色泽艳丽,是“贡品绸”,民间少有见到。
只是少量的天蚕,也都掌握在士绅手中,散户自然养不了。
灰衣的张管事道:“消息一传开,连城养蚕的散户们就闻风而动,自己寻上门来,朝廷颁下了国策之后,连周边一些养蚕地区的散户,也都找上门来。”
这些名册,除了连城外,还包括了丹东、岫岩、鞍山、襄平、凤城等地,这几个地区,几乎是辽东三省最主要地柞蚕产地了。
由此可见,散户们是受够了士绅们的欺压。
韶懿郡主在北境,也是一呼百应。
蓝衣的钱管事也道:“可别小看了这些散户,士绅们把持蚕业,低买高卖,散户们为了生计,只能多花些心思,琢磨养蚕技术,提高蚕丝产量和质量,高质量的蚕丝,能为士绅们带来高利润,价格也偏高一些,所以这些散户几乎个个都养蚕的好手,身怀了不为人知的养蚕手段,说来也可笑,辽东一带高质量的蚕丝,不是出自养蚕的大户,而是这些散户。”
虞幼窈颔首:“能在士绅的压迫下,生存下来的散户,自然是有过人之处,”她翻了几本名册,大致看了一些,就差不多了解了,辽东三省散户们的现状:“你们拿了我的印鉴,明日去官府定契,让名册上愿意合作的散户们按手印即可,有了契约,也能让人安心,这事儿基本也就正式定下了。”
契约也只一个形式,表明了大家互帮互助,共进退的态度。
由虞幼窈牵头,保证散户们出产的蚕丝,只要质量过关,不论多少,都以大周朝蚕丝的市价收取。
散户们也将保证,不会损害虞幼窈,以及其他散户利益的事。
并没有实质性的效力。
但是,一纸契约,却在形式上将散户们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张管事和钱管事连忙应下,小姐封了郡主之后,就有代表郡主身份的印鉴,作用于一些重要的契约,寻常还是用她自己印章。
足见小姐对这事的看重,他们自然不敢马虎。
虞幼窈又道:“再以我的名义,去得月楼包场一天,由你们出面,请名册上的管事们,三日后在得月楼聚一聚,互相认识,联络一下交情,将各个散户的人脉和渠道整合一起,交流养蚕经验。”
这种交流会,以她的名义也算表明了,她和散户联合的态度,倒也不必她亲自出面,由她名下的管事,亲自持办,主持,也是给足了,那些散户们体面了。
(本章完)
一箭四花,花儿比普通兰花开得大,色如脂艳,宛如渥丹,同飘逸的兰叶相映成趣,呈现柔媚与窈窕姿态。
真正是美不胜收。
一靠近便觉得花香幽冽、雅正,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许嬷嬷赞叹道:“朱砂兰是春剑兰花,分为“泡杆”与“铁杆”,如这一株,便是“铁杆”兰,属于上品,在一众兰花中独占鳌头,纯正的大红朱砂十分稀少,早些年,彭城进贡过一株铁杆大红朱砂兰,太后娘娘如获至宝,从此彭城的大红朱砂,被列为圣品兰,与云南色紫红的寒品朱砂兰,并例为贡品兰。”
兰花品种较多,个中差别,不懂兰花的人,很难区分。
大周朝尚红,朱砂兰也更名贵一些。
虞幼窈笑弯了唇儿:“我对兰花了解不多,还以为朱砂兰,已经是难得的名品,没想到还有这样多的名堂。”
她对殷怀玺送什么东西给她,没太多要求,难得的是他那份心意。
大约是知道,她打小就见惯了好东西,寻常东西也入不了眼,殷怀玺也如谢府、祖母一般,不管送她什么东西,都挑最好的送。
越好的东西,总归花的心思也是越多,也代表送礼之人心意越重,总归令人更加心生欢喜。
许嬷嬷也道:“兰花重品种,也重品相,同一个品种的兰花,植杆、花色都有许多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朱砂兰的花香,雅正幽冽,实在好闻,虞幼窈心中欢喜,就寻了一本游记杂书,命人在窗边置了一张榻,靠在榻上看书。
春晓端了点心过来。
野生的蔷薇花,香味更浓郁,虞幼窈做了些花酱,又刨制了干花,花酱做成花饼,外皮用一层层酥皮做成了咸甜适口,香脆黄金的酥皮,“咔嗞”一口,咬开外面的酥皮,流心的花酱鲜艳浓郁,香甜的滋味溢了满嘴。
干花磨成片粉,加入糯米粉,做成蔷薇花糕,粉色的花糕,做成了一朵朵蔷薇花样,吃起来香糯清香,入口即化,也不粘牙。
虞幼窈觉得很好吃,就吩咐春晓,将做好的花饼和花糕,送一些到谢老太太和王氏屋里去,给长辈们尝一尝。
采摘的蔷薇花,只做了少许的花酱和干花,留着做点心,其余的都让做成了香药。
花膏是用青果油(橄榄油),搭蔷薇花瓣,青果油清爽滋润,也不油腻,做出来的花膏润面爽肤,效果极好。
而且青果油味道清爽,可以任意搭配任何一款脂膏香粉。
不过,蔷薇花露需要大量的花瓣,蒸取精露。
虞幼窈采摘的大半蔷薇花都蒸了花露,最后也只得了巴掌大一瓶花露,用花露调了口脂,香粉,就用去了小半。
不过确实好用。
因为量太少,她也舍不得用,每日沐浴完了,就在养肤用的青果油里,加两滴蔷薇花露,均匀涂抹全身。
用完后,浑身清爽不说,还隐隐有一股淡淡的蔷薇花香,便是第二日一整天,也是盈香持久。
……
到了第二日,蚕庄上的两个管事就拿了名册,给她过目。
厚厚的七本名册,每一本上面都记载了一个县区,愿意合作的散户名单,还有基本情况,如名下蚕庄大小、位置、产丝量,主养的柞蚕种类等。
适用养蚕的柞树有九种,柞蚕的种类也有十多种,每一种柞树,产的丝也各有不同。
其中最名贵的,就是天蚕。
天蚕茧不需染色,就带有天然的莹绿,并具有独特的光泽,织成丝绸色泽艳丽,是“贡品绸”,民间少有见到。
只是少量的天蚕,也都掌握在士绅手中,散户自然养不了。
灰衣的张管事道:“消息一传开,连城养蚕的散户们就闻风而动,自己寻上门来,朝廷颁下了国策之后,连周边一些养蚕地区的散户,也都找上门来。”
这些名册,除了连城外,还包括了丹东、岫岩、鞍山、襄平、凤城等地,这几个地区,几乎是辽东三省最主要地柞蚕产地了。
由此可见,散户们是受够了士绅们的欺压。
韶懿郡主在北境,也是一呼百应。
蓝衣的钱管事也道:“可别小看了这些散户,士绅们把持蚕业,低买高卖,散户们为了生计,只能多花些心思,琢磨养蚕技术,提高蚕丝产量和质量,高质量的蚕丝,能为士绅们带来高利润,价格也偏高一些,所以这些散户几乎个个都养蚕的好手,身怀了不为人知的养蚕手段,说来也可笑,辽东一带高质量的蚕丝,不是出自养蚕的大户,而是这些散户。”
虞幼窈颔首:“能在士绅的压迫下,生存下来的散户,自然是有过人之处,”她翻了几本名册,大致看了一些,就差不多了解了,辽东三省散户们的现状:“你们拿了我的印鉴,明日去官府定契,让名册上愿意合作的散户们按手印即可,有了契约,也能让人安心,这事儿基本也就正式定下了。”
契约也只一个形式,表明了大家互帮互助,共进退的态度。
由虞幼窈牵头,保证散户们出产的蚕丝,只要质量过关,不论多少,都以大周朝蚕丝的市价收取。
散户们也将保证,不会损害虞幼窈,以及其他散户利益的事。
并没有实质性的效力。
但是,一纸契约,却在形式上将散户们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张管事和钱管事连忙应下,小姐封了郡主之后,就有代表郡主身份的印鉴,作用于一些重要的契约,寻常还是用她自己印章。
足见小姐对这事的看重,他们自然不敢马虎。
虞幼窈又道:“再以我的名义,去得月楼包场一天,由你们出面,请名册上的管事们,三日后在得月楼聚一聚,互相认识,联络一下交情,将各个散户的人脉和渠道整合一起,交流养蚕经验。”
这种交流会,以她的名义也算表明了,她和散户联合的态度,倒也不必她亲自出面,由她名下的管事,亲自持办,主持,也是给足了,那些散户们体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