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龙锡虽然不在朝堂,但他也是有读报纸的习惯的。
朝廷所谓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他心中一清二楚。
他其实有许多不满。
例如眼下在北京和武昌推行的新城新政,如果他在朝堂上,肯定是反对的最凶的那个。
李岩在上海建立港口,他也是知道的。
不过,他依然不看好。
他觉得海外太多未知因素了,开海本身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说到底,钱龙锡就是带着原罪的眼光看到现在在慢慢发展的上海的。
那为什么崇祯还要让他来巡抚南直隶呢?
注意,是南直隶,不是上海。
上海府现在是独立出来的,在行政级别上,和南直隶是平级的,直属于朝廷管辖。
钱龙锡即便成为南直隶巡抚,也没有办法干涉上海。
钱龙锡是保守派,为何还要他巡抚南直隶?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钱龙锡虽然下野,但朝堂上熟人众多,让他来巡抚南直隶,许多事都办得畅通无阻,不需要皇帝自己来操心。
那他这个保守派会不会阻止新政?
现在谁能阻止新政?
保守派不过是想用温和的办法来改革而已。
崇祯说了一大堆,钱龙锡脑子里还是无法成形皇帝对未来的构想。
不能成形也没有关系。
因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第一阶段本身就是用南直隶来哺育上海,使上海府发展起来。
一旦上海港规模起来后,将会与密集的江南水系,以及系统化的江南手工制造业,紧密联系起来,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发展。
所以,钱龙锡这个阶段,只需要保证南直隶能正常运转就可以了。
“陛下,臣……”
“难道还要朕来求你不成?”
“微臣不敢。”
“那就好好做这个南直隶巡抚。”
钱龙锡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微臣领旨。”
两天后,曹程求见。
“臣参见陛下。”
“江西案审理得如何?”
“这是最新的结果,请陛下圣裁。”
“哦?”崇祯看着这厚厚的一堆,皱起眉头来。
他接过来,一份份仔仔细细看起来。
看完后,脸已经彻底阴沉了下来。
“岂有此理!”皇帝怒拍桌案,倏然站起来,目光锋利如剑一般,“竟然这么多地方的官员都牵扯到了地方铁矿!”
曹程小心翼翼地火上添油:“陛下,不仅仅是铁矿,还有湖泊,有些地方的湖泊被官员强行霸占,还有山林!”
崇祯眉心的那个“川”字出现了,他盯着曹程,说道:“江西的廉政督察情况为何会如此糟糕?”
“陛下恕罪,江西是许多地方大户,其实对朝廷是有怨言的。”
“怎么说?”
“崇祯四年的南直隶叛乱,许多被杀的儒生,都是江西人。”
“直到崇祯五年,江西民间都还有一些人经常叛乱,若不是虎贲卫在那里镇压,恐怕局势会更加糟糕。”
“你的意思是,江西省的民间其实还有一大部分人壮着胆子在对抗新政?”
“大概如此。”
“这上面牵扯到多少官员?”
“68个。”
“你立刻让人将这份名单送到北京,给都察院,朕会让都察院立案,三法司会审,公告天下。”
曹程连忙道:“臣遵旨!”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你这几年在南直隶办得不错。”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也是臣的荣幸。”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二月。
钱龙锡被任命南直隶巡抚的提报也送到了北京,一时间,引起了朝堂上不少人的热议。
钱龙锡回来了,而且还是放在南直隶!
洪承畴则被调到西北,任职西军总督。
总体来说,现在南京城的新政气氛是越来越浓了。
南京大学的学生也先后进入到朝廷新的衙门。
例如有不少学生在卒业之后进入到交通局。
还有不少学生进入铁矿局和煤矿局,以及南京制造局等等。
崇祯八年的南京,与崇祯四年的南京,仿佛是完全两个世界了一样。
这才叫改天换地。
二月初一,路边的花都开了。
崇祯一身素衣,走在南京大学的小道上,他看见周围有学生正在晨读,还有人在跑步。
倒是颇有几分后世大学的气氛。
当然,他今天是来见一个人的。
谁?
柳如是!
藏书阁。
今年的柳如是,已经十六岁了,比起四年前,长高了许多,面目也明显长开了一些。
远远的看起来,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丽女子。
她穿着一身新绿色的长裙,气质宁静而随和。
柳如是正在藏书阁里读书,她坐在那里,看得入神。
柳如是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读书,崇祯是打听过的。
“柳姑娘,你也在看《宏观经济学》,我也喜欢看。”柳如是对面坐着一个男子,满脸对着笑容。
“杨公子,请你不要打扰我读书,如果你也喜欢读,再去借一本就好了。”
“柳姑娘,今晚有空吗,我想约你一起赏月。”
“她今晚没空。”
后面突然传来了声音,杨公子皱起眉头,看过去,有些不高兴:“你是何人?”
柳如是却是微微一怔,因为她听出来声音的主人了。
那声音,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这四年来,她一直都在想念的声音。
温和,而充满了力量。
柳如是连忙站起来转过身,看到眼前的人,一瞬间有些不知所措了:“陛……陛下……”
那杨公子瞪大眼睛:“陛下?”
柳如是连忙道:“学生参见皇帝陛下。”
“免礼免礼,今日又不是在朝堂上。”
那一边的杨公子也连忙行礼。
“你也不必了。”崇祯笑道,“想要追求咱们的河东君,得有点真才实学才行,你得好好读书。”
“陛下教诲得是。”
崇祯看着柳如是,说道:“走,跟朕一起出去走走。”
“是。”
杨公子一脸懵逼地看着两人走了出去,心里那叫一个酸!
“三年多没见了,朕听说你年年拿第一,不仅仅是乐曲学院的第一,各门学科无不精通。”
“学生知识铭记陛下的教诲。”
“读书好,好好读书,多读书,读了更多的书,才能走更远的路,见识到不同的世界,认识不同的朋友。”
“学生一心想报效朝廷。”
“哦?”崇祯有些诧异地看着柳如是,这小丫头居然还有一颗从政的心?
“你这些年都读了哪些书?”
“陛下的书都读完了,儒家经典都读完了,兵家经典也读完了,法家经典,还有朝廷当今的新法,全部读完了。”
“另外,《史记》、《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等等全部读完了。”
“那朕来考考你,上海府知道吗?”
“知道。”
“对它有多了解?”
“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极具特殊,朝廷未来必然会在那里设立市舶司,对海外扩大贸易,江南水系发达,所有进来的商品,都可以沿着河流分发。”
柳如是气定神闲。
“同样,江南手工业发达,茶叶也很多,一旦上海港船运发展起来后,整个南直隶,甚至浙江省的商品,都可以汇聚到上海港,通过海船运销海外。”
“它是背靠南直隶和浙江省的,所以它将来必然是大明朝的第一大城。”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立刻对柳如是刮目相看了。
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说出来的话!
这些话是他前些天跟钱龙锡说的。
别看说出来很简单,朝堂上许多大臣都想不到。
崇祯继续问道:“上海城了第一大城,那北京呢?”
“北京是大明朝的国都,自然是中心,但中心未必商业最发达。”柳如是越说越从容,“而且学生有个大胆的想法。”
“你但说无妨。”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海上,最近陛下将洪总督调派到了西北,可能有重振长安的雄心。”
崇祯心中是大喜,接着问道:“那钦州呢?”
“钦州在西南沿海,离安南非常近,它可以作为控制南洋贸易的军港之一。不过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在占城西边的九龙江出海口,那里离南洋诸国更近一些。”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你何时卒业?”
“今年6月。”
“要不你先跟朕回北京。”
朝廷所谓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他心中一清二楚。
他其实有许多不满。
例如眼下在北京和武昌推行的新城新政,如果他在朝堂上,肯定是反对的最凶的那个。
李岩在上海建立港口,他也是知道的。
不过,他依然不看好。
他觉得海外太多未知因素了,开海本身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说到底,钱龙锡就是带着原罪的眼光看到现在在慢慢发展的上海的。
那为什么崇祯还要让他来巡抚南直隶呢?
注意,是南直隶,不是上海。
上海府现在是独立出来的,在行政级别上,和南直隶是平级的,直属于朝廷管辖。
钱龙锡即便成为南直隶巡抚,也没有办法干涉上海。
钱龙锡是保守派,为何还要他巡抚南直隶?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钱龙锡虽然下野,但朝堂上熟人众多,让他来巡抚南直隶,许多事都办得畅通无阻,不需要皇帝自己来操心。
那他这个保守派会不会阻止新政?
现在谁能阻止新政?
保守派不过是想用温和的办法来改革而已。
崇祯说了一大堆,钱龙锡脑子里还是无法成形皇帝对未来的构想。
不能成形也没有关系。
因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第一阶段本身就是用南直隶来哺育上海,使上海府发展起来。
一旦上海港规模起来后,将会与密集的江南水系,以及系统化的江南手工制造业,紧密联系起来,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发展。
所以,钱龙锡这个阶段,只需要保证南直隶能正常运转就可以了。
“陛下,臣……”
“难道还要朕来求你不成?”
“微臣不敢。”
“那就好好做这个南直隶巡抚。”
钱龙锡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微臣领旨。”
两天后,曹程求见。
“臣参见陛下。”
“江西案审理得如何?”
“这是最新的结果,请陛下圣裁。”
“哦?”崇祯看着这厚厚的一堆,皱起眉头来。
他接过来,一份份仔仔细细看起来。
看完后,脸已经彻底阴沉了下来。
“岂有此理!”皇帝怒拍桌案,倏然站起来,目光锋利如剑一般,“竟然这么多地方的官员都牵扯到了地方铁矿!”
曹程小心翼翼地火上添油:“陛下,不仅仅是铁矿,还有湖泊,有些地方的湖泊被官员强行霸占,还有山林!”
崇祯眉心的那个“川”字出现了,他盯着曹程,说道:“江西的廉政督察情况为何会如此糟糕?”
“陛下恕罪,江西是许多地方大户,其实对朝廷是有怨言的。”
“怎么说?”
“崇祯四年的南直隶叛乱,许多被杀的儒生,都是江西人。”
“直到崇祯五年,江西民间都还有一些人经常叛乱,若不是虎贲卫在那里镇压,恐怕局势会更加糟糕。”
“你的意思是,江西省的民间其实还有一大部分人壮着胆子在对抗新政?”
“大概如此。”
“这上面牵扯到多少官员?”
“68个。”
“你立刻让人将这份名单送到北京,给都察院,朕会让都察院立案,三法司会审,公告天下。”
曹程连忙道:“臣遵旨!”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你这几年在南直隶办得不错。”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也是臣的荣幸。”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二月。
钱龙锡被任命南直隶巡抚的提报也送到了北京,一时间,引起了朝堂上不少人的热议。
钱龙锡回来了,而且还是放在南直隶!
洪承畴则被调到西北,任职西军总督。
总体来说,现在南京城的新政气氛是越来越浓了。
南京大学的学生也先后进入到朝廷新的衙门。
例如有不少学生在卒业之后进入到交通局。
还有不少学生进入铁矿局和煤矿局,以及南京制造局等等。
崇祯八年的南京,与崇祯四年的南京,仿佛是完全两个世界了一样。
这才叫改天换地。
二月初一,路边的花都开了。
崇祯一身素衣,走在南京大学的小道上,他看见周围有学生正在晨读,还有人在跑步。
倒是颇有几分后世大学的气氛。
当然,他今天是来见一个人的。
谁?
柳如是!
藏书阁。
今年的柳如是,已经十六岁了,比起四年前,长高了许多,面目也明显长开了一些。
远远的看起来,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丽女子。
她穿着一身新绿色的长裙,气质宁静而随和。
柳如是正在藏书阁里读书,她坐在那里,看得入神。
柳如是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读书,崇祯是打听过的。
“柳姑娘,你也在看《宏观经济学》,我也喜欢看。”柳如是对面坐着一个男子,满脸对着笑容。
“杨公子,请你不要打扰我读书,如果你也喜欢读,再去借一本就好了。”
“柳姑娘,今晚有空吗,我想约你一起赏月。”
“她今晚没空。”
后面突然传来了声音,杨公子皱起眉头,看过去,有些不高兴:“你是何人?”
柳如是却是微微一怔,因为她听出来声音的主人了。
那声音,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这四年来,她一直都在想念的声音。
温和,而充满了力量。
柳如是连忙站起来转过身,看到眼前的人,一瞬间有些不知所措了:“陛……陛下……”
那杨公子瞪大眼睛:“陛下?”
柳如是连忙道:“学生参见皇帝陛下。”
“免礼免礼,今日又不是在朝堂上。”
那一边的杨公子也连忙行礼。
“你也不必了。”崇祯笑道,“想要追求咱们的河东君,得有点真才实学才行,你得好好读书。”
“陛下教诲得是。”
崇祯看着柳如是,说道:“走,跟朕一起出去走走。”
“是。”
杨公子一脸懵逼地看着两人走了出去,心里那叫一个酸!
“三年多没见了,朕听说你年年拿第一,不仅仅是乐曲学院的第一,各门学科无不精通。”
“学生知识铭记陛下的教诲。”
“读书好,好好读书,多读书,读了更多的书,才能走更远的路,见识到不同的世界,认识不同的朋友。”
“学生一心想报效朝廷。”
“哦?”崇祯有些诧异地看着柳如是,这小丫头居然还有一颗从政的心?
“你这些年都读了哪些书?”
“陛下的书都读完了,儒家经典都读完了,兵家经典也读完了,法家经典,还有朝廷当今的新法,全部读完了。”
“另外,《史记》、《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等等全部读完了。”
“那朕来考考你,上海府知道吗?”
“知道。”
“对它有多了解?”
“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极具特殊,朝廷未来必然会在那里设立市舶司,对海外扩大贸易,江南水系发达,所有进来的商品,都可以沿着河流分发。”
柳如是气定神闲。
“同样,江南手工业发达,茶叶也很多,一旦上海港船运发展起来后,整个南直隶,甚至浙江省的商品,都可以汇聚到上海港,通过海船运销海外。”
“它是背靠南直隶和浙江省的,所以它将来必然是大明朝的第一大城。”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立刻对柳如是刮目相看了。
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说出来的话!
这些话是他前些天跟钱龙锡说的。
别看说出来很简单,朝堂上许多大臣都想不到。
崇祯继续问道:“上海城了第一大城,那北京呢?”
“北京是大明朝的国都,自然是中心,但中心未必商业最发达。”柳如是越说越从容,“而且学生有个大胆的想法。”
“你但说无妨。”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海上,最近陛下将洪总督调派到了西北,可能有重振长安的雄心。”
崇祯心中是大喜,接着问道:“那钦州呢?”
“钦州在西南沿海,离安南非常近,它可以作为控制南洋贸易的军港之一。不过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在占城西边的九龙江出海口,那里离南洋诸国更近一些。”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你何时卒业?”
“今年6月。”
“要不你先跟朕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