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四深夜,钓鱼台行宫中依然是灯火通明,驻扎在此地的大顺各文武衙门中行人络绎不绝,大大小小的大顺官员们几乎彻夜未眠,他们始终怀着一种亢奋的心情,商议着接下来的攻城事宜。
自从大军师宋献策通过夜观天象,表示大明气数已尽,大顺将会成为天下之主时,所有人都对此没有任何的质疑,因为根据过去的种种经验来看,宋献策所做出的预言几乎都已经验证了,那么这件事也不会有任何例外。
众人商议着攻城的事情,甚至在商议着进城以后的事情,甚至有人还出了一个主意,就是等到京城之后,安排骑兵在京城当中传令,让百姓们用黄纸写‘匝民’二字粘在帽上以及门上面,防止顺军误伤百姓。
与此同时,李自成也几乎通宵未眠,他这几日都很少睡觉,主要还是围城之后,他既担心城内出现变动,又担心自己无法拿下京城——说起来这种心理实在是很正常,自从他起兵反明以来,经历了整整十五年的奋斗,才终于有了今天,委实不愿意被一些其他的因素所干扰。
牛金星、宋献策、李岩以及顾君恩等人早早就被召入了行宫之中,连同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等人也不例外,他们簇拥在李自成的身边,深深地思考着破城的法子。
行宫大殿中的气氛微微有些凝重,就连淡淡的熏香似乎也无法让众人的神经轻松下来,他们七嘴八舌地已经说了许多法子,包括再次派人进城劝降以及继续猛攻的建议,都已经被李自成给否定了,他想要的是一个能够真正一劳永逸的方法,而不是重复过去的失败。
李岩向来诡计多端,他深深沉吟了许久,才轻声道:“启禀王上,眼下京城之所以还在顽抗,是因为他们以为吴三桂和刘泽清会选择来救援,如果我们能够主动搜寻到他们的踪迹,并且击败他们,那么京城守兵自然会彻底绝望。”
“正所谓攻心之策,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宋献策十分赞赏李岩的建议,他也不想落于人后,轻声道:“这些日子我们围三阙一,城中的明军屡屡派遣信使突破我军哨探的截杀,恐怕目的就是为了来守城......或许我军只需要提前布置,便可以以逸待劳。”
李自成轻轻点了点头,对于二人的建议和判断是非常认可的,只是他心中也有些淡淡的不安,当下便说道:“今天的探子可有消息,一定要找到吴三桂和刘泽清的踪迹.......额以为,若是真有变数,或许变数就应在他们身上。”
“王上切勿担忧,变数固然会有,可是王上乃大势所趋,天下亦当为王前驱。”
宋献策不明不白地安慰了一句,就在他继续摆着神棍色彩时,却见到殿门前发生一阵响动,却见到一名探子从殿外急匆匆地赶了进来。
“启禀王上,刚刚收到了辽东方向的消息.......”
“什么消息?”
李自成和大顺君臣们顿时站了起来,他们自从听了上次曹化淳所言,便加紧了对山海关方向的消息搜索,而如今探子深夜来报,想必是已经出了重大的变故。
探子喘了几口粗气,急急忙忙地说道:“根据我们的人来信所说,清军已经正式入关.......山海关不再为明所有。”
“清军入关了?”
李自成喃喃道,他望着其余的大顺军文武官员,冷冷道:“难道崇祯当真买了多尔衮南下不成?”
面对这个消息,李岩也有几分惊愕,他连忙望向探子,问道:“你所言到底是真是假?清军有多少人?!”
那探子神情中有些茫然,他低声道:“小人也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只是我们在山海关的人说,清军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他们数了好半晌也没数完,只怕至少有好几万人......兴许有十万人.......”
“十万人.......”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大条了,他们齐齐望向李自成,神情中带着几分凝重。
尽管闯军聚集在京城一下的都是精锐老营兵,就算与同等数量的八旗兵相争,也不会吃什么亏,可问题是眼下的闯军毕竟是在围城,状态同气势汹汹的八旗兵自然不可比拟.......如果八旗真等到顺军气势衰落然后再大举进攻,恐怕麻烦就来了。
李自成咬了咬牙,单独的一只眼睛里闪过一丝凶厉的光芒。
“继续打探,命令全军准备下去,随时准备攻城!”
“是,王上!”
众人得了命令以后,纷纷开始劳碌了起来,他们人人都知道,拜佛已经拜了九十九步,就差这么最后一哆嗦了!
.......
正阳门上,朱慈烺望着下方绵延到远处的灯火,望着所有已经等待许久的勋贵大臣们和百姓们,脸上带着一抹凝重。
“我大明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太多的路可走,你们既然已经站在了这里,说明你们就是我朱慈烺可以仰仗的人。”
“如今陛下已经南下前往江南,我原本亦当前往,只可惜天津已经没有了足够的船只......我们就算去了,也无法让所有人前往南方。”
在这件事情上,朱慈烺的确没有欺骗大家,毕竟崇祯的意思是让太子带着小部分人前往天津乘船,可没想到朱慈烺居然拉扯了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出来。
众人站在城楼下,听着朱慈烺在诉说着自己的肺腑之言,所有人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不过众人的眼神中似乎多少有些惊恐。
朱慈烺继续道:“当初在校场的时候,我答应过你们,一定要带你们去江南,绝对不会放弃你们当中的任何人,眼下虽然我们无法去江南了,可是我依然要说的是,我不会放弃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就像你们也不会放弃我一样。”
“太子殿下恩重如山!”
“我等感激不尽!”
数千人齐齐跪倒在地上,他们当中或许有人并非真心实意,可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的确确对朱慈烺表达着内心的感激,毕竟在乱世里面,除了那些勋贵大臣们以外,其他人都是草芥,谁又会为草芥做这么多呢?
众人感慨莫名之际,京城九门当中的正阳门、宣武门以及崇文门同时打开,大批大批的士卒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城,而城楼上的红夷大炮似乎也都做好了开炮的准备,士卒们拿着火把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紧张的神色。
在众人的身后,那些马车也开始慢慢前行,汇聚了无数金银财宝、无数文字卷宗的物品都已经陈列在上面,每辆马车的一旁都站着数名锦衣卫,押送着车流滚滚向前。
朱慈烺伸出手臂,高声道:“我们将会汇聚在一起,前往山东,等到了山东以后,所有的承诺都会向你们兑现!所有还没有许下的承诺,也将会为你们而实现!”
“将来有一天,我还会带着你们打回来,我大明的江山,我大明的百姓,我都不会忘记!”
说道这里,朱慈烺拔出腰间的长剑,斜斜地指向了天空。
“此刻,我等出城!”
自从大军师宋献策通过夜观天象,表示大明气数已尽,大顺将会成为天下之主时,所有人都对此没有任何的质疑,因为根据过去的种种经验来看,宋献策所做出的预言几乎都已经验证了,那么这件事也不会有任何例外。
众人商议着攻城的事情,甚至在商议着进城以后的事情,甚至有人还出了一个主意,就是等到京城之后,安排骑兵在京城当中传令,让百姓们用黄纸写‘匝民’二字粘在帽上以及门上面,防止顺军误伤百姓。
与此同时,李自成也几乎通宵未眠,他这几日都很少睡觉,主要还是围城之后,他既担心城内出现变动,又担心自己无法拿下京城——说起来这种心理实在是很正常,自从他起兵反明以来,经历了整整十五年的奋斗,才终于有了今天,委实不愿意被一些其他的因素所干扰。
牛金星、宋献策、李岩以及顾君恩等人早早就被召入了行宫之中,连同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等人也不例外,他们簇拥在李自成的身边,深深地思考着破城的法子。
行宫大殿中的气氛微微有些凝重,就连淡淡的熏香似乎也无法让众人的神经轻松下来,他们七嘴八舌地已经说了许多法子,包括再次派人进城劝降以及继续猛攻的建议,都已经被李自成给否定了,他想要的是一个能够真正一劳永逸的方法,而不是重复过去的失败。
李岩向来诡计多端,他深深沉吟了许久,才轻声道:“启禀王上,眼下京城之所以还在顽抗,是因为他们以为吴三桂和刘泽清会选择来救援,如果我们能够主动搜寻到他们的踪迹,并且击败他们,那么京城守兵自然会彻底绝望。”
“正所谓攻心之策,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宋献策十分赞赏李岩的建议,他也不想落于人后,轻声道:“这些日子我们围三阙一,城中的明军屡屡派遣信使突破我军哨探的截杀,恐怕目的就是为了来守城......或许我军只需要提前布置,便可以以逸待劳。”
李自成轻轻点了点头,对于二人的建议和判断是非常认可的,只是他心中也有些淡淡的不安,当下便说道:“今天的探子可有消息,一定要找到吴三桂和刘泽清的踪迹.......额以为,若是真有变数,或许变数就应在他们身上。”
“王上切勿担忧,变数固然会有,可是王上乃大势所趋,天下亦当为王前驱。”
宋献策不明不白地安慰了一句,就在他继续摆着神棍色彩时,却见到殿门前发生一阵响动,却见到一名探子从殿外急匆匆地赶了进来。
“启禀王上,刚刚收到了辽东方向的消息.......”
“什么消息?”
李自成和大顺君臣们顿时站了起来,他们自从听了上次曹化淳所言,便加紧了对山海关方向的消息搜索,而如今探子深夜来报,想必是已经出了重大的变故。
探子喘了几口粗气,急急忙忙地说道:“根据我们的人来信所说,清军已经正式入关.......山海关不再为明所有。”
“清军入关了?”
李自成喃喃道,他望着其余的大顺军文武官员,冷冷道:“难道崇祯当真买了多尔衮南下不成?”
面对这个消息,李岩也有几分惊愕,他连忙望向探子,问道:“你所言到底是真是假?清军有多少人?!”
那探子神情中有些茫然,他低声道:“小人也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只是我们在山海关的人说,清军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他们数了好半晌也没数完,只怕至少有好几万人......兴许有十万人.......”
“十万人.......”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大条了,他们齐齐望向李自成,神情中带着几分凝重。
尽管闯军聚集在京城一下的都是精锐老营兵,就算与同等数量的八旗兵相争,也不会吃什么亏,可问题是眼下的闯军毕竟是在围城,状态同气势汹汹的八旗兵自然不可比拟.......如果八旗真等到顺军气势衰落然后再大举进攻,恐怕麻烦就来了。
李自成咬了咬牙,单独的一只眼睛里闪过一丝凶厉的光芒。
“继续打探,命令全军准备下去,随时准备攻城!”
“是,王上!”
众人得了命令以后,纷纷开始劳碌了起来,他们人人都知道,拜佛已经拜了九十九步,就差这么最后一哆嗦了!
.......
正阳门上,朱慈烺望着下方绵延到远处的灯火,望着所有已经等待许久的勋贵大臣们和百姓们,脸上带着一抹凝重。
“我大明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太多的路可走,你们既然已经站在了这里,说明你们就是我朱慈烺可以仰仗的人。”
“如今陛下已经南下前往江南,我原本亦当前往,只可惜天津已经没有了足够的船只......我们就算去了,也无法让所有人前往南方。”
在这件事情上,朱慈烺的确没有欺骗大家,毕竟崇祯的意思是让太子带着小部分人前往天津乘船,可没想到朱慈烺居然拉扯了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出来。
众人站在城楼下,听着朱慈烺在诉说着自己的肺腑之言,所有人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不过众人的眼神中似乎多少有些惊恐。
朱慈烺继续道:“当初在校场的时候,我答应过你们,一定要带你们去江南,绝对不会放弃你们当中的任何人,眼下虽然我们无法去江南了,可是我依然要说的是,我不会放弃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就像你们也不会放弃我一样。”
“太子殿下恩重如山!”
“我等感激不尽!”
数千人齐齐跪倒在地上,他们当中或许有人并非真心实意,可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的确确对朱慈烺表达着内心的感激,毕竟在乱世里面,除了那些勋贵大臣们以外,其他人都是草芥,谁又会为草芥做这么多呢?
众人感慨莫名之际,京城九门当中的正阳门、宣武门以及崇文门同时打开,大批大批的士卒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城,而城楼上的红夷大炮似乎也都做好了开炮的准备,士卒们拿着火把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紧张的神色。
在众人的身后,那些马车也开始慢慢前行,汇聚了无数金银财宝、无数文字卷宗的物品都已经陈列在上面,每辆马车的一旁都站着数名锦衣卫,押送着车流滚滚向前。
朱慈烺伸出手臂,高声道:“我们将会汇聚在一起,前往山东,等到了山东以后,所有的承诺都会向你们兑现!所有还没有许下的承诺,也将会为你们而实现!”
“将来有一天,我还会带着你们打回来,我大明的江山,我大明的百姓,我都不会忘记!”
说道这里,朱慈烺拔出腰间的长剑,斜斜地指向了天空。
“此刻,我等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