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晓鸾探寻秦始皇陵的同时,于奇正从李墨宁口里知道了黛拉“求嫁换粮食”的事。
刚开始他只觉得莫名其妙,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李墨宁叹息着说道:“夫君,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说完之后打开了本市的粮食账册。
于奇正根本就没多看账本,面色也凝重起来。
不管他是多么不愿意当这个市长,但客观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平时市里的事务都是交给李墨宁她们处理,自己就是当一个甩手掌柜。但如果真发生什么灾难,他也是难辞其咎。
市里粮食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事于奇正也知道,只是平时都是李墨宁她们在处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也就只好不管了。
但现在既然李墨宁拿出这个账册来和他说,证明问题肯定很严重了。
民以食为天。只要粮食出了问题,百姓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于奇正把账册放到一边直接问:“你先和我说说情况。”
李墨宁把目前的情况以及黛拉的分析全盘托出,于奇正的眉头越皱越紧。
李墨宁叹道:“获得冬小麦,是唯一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否则的话……”
她没有继续往下说,但于奇正心里很清楚:在粮食方面如果做不到自给自足,那么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就是和荒族一样去到处抢掠,另外一条就是市民们受到饥饿的困扰。
最后,于奇正沉着脸说:“我和她谈谈吧。”
人来了之后,于奇正也不绕圈子,直接问她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交换条件。
黛拉回答:“如果你不娶我,那么我回去也没用。这事我之前和墨宁王妃说过。父王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自己丈夫的王庭要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如果我都不是王妃的话,就根本不满足第一个条件。”
于奇正沉默了下去。
黛拉继续说:“而且不仅如此,你还得和我一起回一趟波斯。”
李墨宁惊讶地叫了一声。
于奇正大为讶异:“这又是为什么?”
李墨宁插口进来:“可是你并没有和我说要夫君和你一起去波斯啊。”
黛拉平静地说:“墨宁王妃你忘了第二个条件吗?就是丈夫对我好。如果市长不和我一起回去,怎么能证明他对我好呢?”
李墨宁整张脸都沉了下来:“不行,夫君绝对不可能和你一起去波斯。”
黛拉起身说:“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她走到门口时,于奇正突然叫了起来:“等等!”
黛拉似乎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结果,转身笑吟吟地看着于奇正:“我就知道你不会置百姓于不顾的。”
李墨宁刚准备劝,于奇正抬手打断她的话,盯着黛拉的脸说:“我可以和你去一趟。不过有件事我必须先和你说清楚,你也好好考虑一下。”
黛拉说道:“您有什么要求但请开口,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做到。”
于奇正用从来没有过的严肃语气说道:“带回冬小麦之后,我不会再当市长,而且我的家人也都不在市里管事。也就是说,你如果嫁给我,未来也不是什么王妃。”
李墨宁不可置信地望着于奇正。
其实于奇正说出这番话,并不是一时兴起。
这段时间以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不管他再怎么不愿意,从事实上来看,现在五星市就已经是一个王朝。而他于奇正,就是这个王朝的国王。
他认真的摸着自己的心口问过:我真的要当国王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他的骨髓和血液,无法离开大仪朝。这一点,再多的金钱和再大的权力都无法改变。
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他不但不想当什么国王,就连官都不想当。他只想做一个快乐的小老百姓——大仪朝的百姓。
本来对退下来这件事,他找不到任何合适的办法,所以一直这么拖着。
但现在李墨宁和他提到粮食危机的事,让他下定了决心。
就像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需要自给自足一样,这件事也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否则越往后面拖,别说退下来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就算是立国的事或许都由不得自己。
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举例,就知道有些事由不得自己了。
现在市里的商业已经出现了大规模发展的苗头,商人们联名请求出具度关文牒。
不管是大仪朝,还是往西域方向,商旅通行都是需要文牒的。
现在的情况是,来自大仪朝的商人有大仪朝的文牒,来自西域的商人有他们自己国家出具的文书,只有市里的商人没有。
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只有别人来五星市,而市里的人走不出去。
可是,一旦出具官方文牒,就需要印章等系列正规化的东西。只要你的印章得到外人认可,那么就相当于玉玺了。可是一旦你的文牒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那就代表着对方已经认为你是一个合法政权。
就目前来看,市里的文牒大仪朝是否认可尚未可知,但在草原和西域,肯定是可以畅通无阻的。
而且这一个文牒的事,又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
那些王庭既然认可了你是一个合法政权,势必有些国家会派来使者,那么相关的接待和安置又将如何处置?
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就不是你不叫什么什么国而是取个新名字就没事了。届时所有人的看法都是“五星市国”,人们只会把“五星市”作为一个国名,而不是一个“市”。
事实上即使现在,都有些王朝派人过来洽谈互相派使者之类的事宜,一直都被压着。只要哪里出现一个口子,就会全线突破。
对于奇正来说,只要这里成为一个国家,他这个国王就再也回不到大仪朝了。
作为国家的最高掌控者,必须对国民负起责任。
就像眼前面临的粮食问题,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得想办法解决。
现在是这个问题,将来难保还有其他需要最高管理者出面解决的问题。
这就与“回到落凤镇当小地主”的理想越来越远了。
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眼下这件事是最好的一次机会。
刚开始他只觉得莫名其妙,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李墨宁叹息着说道:“夫君,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说完之后打开了本市的粮食账册。
于奇正根本就没多看账本,面色也凝重起来。
不管他是多么不愿意当这个市长,但客观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平时市里的事务都是交给李墨宁她们处理,自己就是当一个甩手掌柜。但如果真发生什么灾难,他也是难辞其咎。
市里粮食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事于奇正也知道,只是平时都是李墨宁她们在处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也就只好不管了。
但现在既然李墨宁拿出这个账册来和他说,证明问题肯定很严重了。
民以食为天。只要粮食出了问题,百姓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于奇正把账册放到一边直接问:“你先和我说说情况。”
李墨宁把目前的情况以及黛拉的分析全盘托出,于奇正的眉头越皱越紧。
李墨宁叹道:“获得冬小麦,是唯一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否则的话……”
她没有继续往下说,但于奇正心里很清楚:在粮食方面如果做不到自给自足,那么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就是和荒族一样去到处抢掠,另外一条就是市民们受到饥饿的困扰。
最后,于奇正沉着脸说:“我和她谈谈吧。”
人来了之后,于奇正也不绕圈子,直接问她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交换条件。
黛拉回答:“如果你不娶我,那么我回去也没用。这事我之前和墨宁王妃说过。父王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自己丈夫的王庭要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如果我都不是王妃的话,就根本不满足第一个条件。”
于奇正沉默了下去。
黛拉继续说:“而且不仅如此,你还得和我一起回一趟波斯。”
李墨宁惊讶地叫了一声。
于奇正大为讶异:“这又是为什么?”
李墨宁插口进来:“可是你并没有和我说要夫君和你一起去波斯啊。”
黛拉平静地说:“墨宁王妃你忘了第二个条件吗?就是丈夫对我好。如果市长不和我一起回去,怎么能证明他对我好呢?”
李墨宁整张脸都沉了下来:“不行,夫君绝对不可能和你一起去波斯。”
黛拉起身说:“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她走到门口时,于奇正突然叫了起来:“等等!”
黛拉似乎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结果,转身笑吟吟地看着于奇正:“我就知道你不会置百姓于不顾的。”
李墨宁刚准备劝,于奇正抬手打断她的话,盯着黛拉的脸说:“我可以和你去一趟。不过有件事我必须先和你说清楚,你也好好考虑一下。”
黛拉说道:“您有什么要求但请开口,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做到。”
于奇正用从来没有过的严肃语气说道:“带回冬小麦之后,我不会再当市长,而且我的家人也都不在市里管事。也就是说,你如果嫁给我,未来也不是什么王妃。”
李墨宁不可置信地望着于奇正。
其实于奇正说出这番话,并不是一时兴起。
这段时间以来,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不管他再怎么不愿意,从事实上来看,现在五星市就已经是一个王朝。而他于奇正,就是这个王朝的国王。
他认真的摸着自己的心口问过:我真的要当国王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他的骨髓和血液,无法离开大仪朝。这一点,再多的金钱和再大的权力都无法改变。
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他不但不想当什么国王,就连官都不想当。他只想做一个快乐的小老百姓——大仪朝的百姓。
本来对退下来这件事,他找不到任何合适的办法,所以一直这么拖着。
但现在李墨宁和他提到粮食危机的事,让他下定了决心。
就像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需要自给自足一样,这件事也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否则越往后面拖,别说退下来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就算是立国的事或许都由不得自己。
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来举例,就知道有些事由不得自己了。
现在市里的商业已经出现了大规模发展的苗头,商人们联名请求出具度关文牒。
不管是大仪朝,还是往西域方向,商旅通行都是需要文牒的。
现在的情况是,来自大仪朝的商人有大仪朝的文牒,来自西域的商人有他们自己国家出具的文书,只有市里的商人没有。
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只有别人来五星市,而市里的人走不出去。
可是,一旦出具官方文牒,就需要印章等系列正规化的东西。只要你的印章得到外人认可,那么就相当于玉玺了。可是一旦你的文牒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那就代表着对方已经认为你是一个合法政权。
就目前来看,市里的文牒大仪朝是否认可尚未可知,但在草原和西域,肯定是可以畅通无阻的。
而且这一个文牒的事,又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
那些王庭既然认可了你是一个合法政权,势必有些国家会派来使者,那么相关的接待和安置又将如何处置?
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就不是你不叫什么什么国而是取个新名字就没事了。届时所有人的看法都是“五星市国”,人们只会把“五星市”作为一个国名,而不是一个“市”。
事实上即使现在,都有些王朝派人过来洽谈互相派使者之类的事宜,一直都被压着。只要哪里出现一个口子,就会全线突破。
对于奇正来说,只要这里成为一个国家,他这个国王就再也回不到大仪朝了。
作为国家的最高掌控者,必须对国民负起责任。
就像眼前面临的粮食问题,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得想办法解决。
现在是这个问题,将来难保还有其他需要最高管理者出面解决的问题。
这就与“回到落凤镇当小地主”的理想越来越远了。
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眼下这件事是最好的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