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定睿夫妻俩面面相觑,话说他们还真忘了这一茬了,“长卿,你明日在家好好复习功课吧。”徐定睿一锤定音了。却没看见张敏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徐长卿还是听话的点点头,先,哥哥不是大些吗?想来懂得东西也多,大不了有问题就来请教他吧。
    等晚上夫妻俩独处的时候,“夫君,你还想念书吗?”张敏有点小心翼翼的问着徐定睿。她知道自己这个枕边人一直遗憾家贫没有机会进私塾念书。刚才说到上学的时候,她的脑海里莫名的多了很多东西,想了一会儿她就想起来原来这是“张敏”这些年来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什么语文数学英语的,毕竟是高中毕业,“张敏”的底子还是很不错的。以前“徐定睿”没事的时候也会跟着“张敏”学些知识。这么些年下来,“徐定睿”早就把“张敏”下乡时候带来的各种课本学的七七八八了。问题是这会儿自己的学识比夫君高,平日里还教他,就怕夫君不大高兴。
    这么一说,徐定睿也想到这件事了,夫妻多年,他哪能不懂她的心思啊,柔声说,“要学啊,学到老活到老,现在有机会我干嘛不学啊?先贤说达者为师,你的学识比我高,教我就教我,这有什么的?”
    张敏还是有点想不开,徐定睿就一直劝着。夫妻俩说了半天话才睡下。
    第九章
    既然知道了自己还要去上学,徐长卿第二天就在家好好的看书了,不过一拿到课本,她就有些傻眼了,因为现如今的课本都是简化字,她早就习惯了古时的繁体字,再来看这些简化字,就算有前身记忆,还是觉得那些字缺胳膊断腿。适应了好半天,她才逐渐习惯了一些,连蒙带猜对课本里的字倒也能看的个七七八八。而且小学生的语文课本本就简单,还有很多就是她前世都有所耳闻的古诗词,她的心底到底多了几分底气。至于数学,她以前就跟着爹娘学着算账,算盘打的比哥哥徐长林还溜,至于其他不会的,她相信再问问哥哥,自己多研究研究,总能适应如今的课程的。
    星期一天刚亮,徐长卿就起床了,稍微吃了点早饭,她就背着军绿色的小书包跟徐长林一起去学校了。他们还好些,临河村就有小学和初中,至于隔壁几个穷点的村子,孩子们上学就要起早贪黑走好几里路到他们临河村来了。
    一路上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徐长卿开始有些能将自己记忆里的会议跟现如今的环境整合到一起了。她不禁有些迷茫了,自己马上就能上学了?刚走到一处聚集着好几间平房的建筑,她就被徐长林拍了下,就听徐长林道,“妹妹,已经到你们学校了,你快去上课吧,我也要赶紧去班上了。”
    徐长卿这才看到,这处平房前面有块白底黑字的木板,上面写着临河村小学几个大字。而对面的平房院子门口挂着的牌子上写着临河村初级中学。哥哥徐长林往写着临河村初级中学的院子里走去,朝她挥了挥手,她转过神来刚想往里面走,突然停下来脚步,话说她的教室在哪儿?她听哥哥徐长林说过,如今的小学是五年制,她现在是小学五年级,马上要升初中了,至于其他的,她感觉自己的头脑里混乱的很。
    “徐长卿~徐长卿~”徐长卿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去初中问问堂哥,就听身后有人喊她。她回过头来一看,一个梳着两个小辫子,衣服上满是补丁的小姑娘正满脸惊喜的朝自己走来。张翠芳,徐长卿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个小丫头就是前身的好朋友兼同桌张翠芳。对张翠芳,徐长卿还是很佩服的。张翠芳家是隔壁张家村的,家里好几个孩子,父母在地里刨食,挣得都不够吃的。她是长姐,下面还有3个弟妹,她的爸妈就不想让她上学,想要让她在家拉扯弟妹。她不肯,跟她爸妈争取了好久才争取到上学的权利。张家村村子小没有学校,她就只能每天走2里山路到他们临河村来上学,回到家里还要承包绝大多数的家务,就算这样,她的成绩在班上还是数一数二的。
    “翠芳~”徐长卿高兴的朝着张翠芳挥挥手,总算来了个熟人了,这样就不用去麻烦哥哥了吧?
    张翠芳小跑着到了徐长卿面前,小喘了一口气,才关切的问着,“长卿,你的身子好了吗?”临河村就这么点大,徐长卿从山上摔下来没多久大家都知道了。她刚才从远处就上上下下好好的打量了下自己的朋友,见长卿除了额头还有些青紫,没什么大碍,多少能放心些。
    徐长卿的心里飘过几丝暖流,从兜里掏出个手绢想要给张翠芳擦了擦汗,柔声安慰道,“翠芳,我没事了。这不来上课了。”
    张翠芳哪肯让徐长卿用手绢给她擦汗啊,边躲边一个劲的说,“长卿,我哪能用你的手绢啊,你赶紧把手绢收起来吧。别给我弄脏了。”
    “脏了再洗就是了。或者我干脆把这个手绢送你吧。”说着就要把手绢往张翠芳手里塞。徐长卿才不管那些呢,难得有看得上眼的朋友,自然想给她好的。
    “不不不,我不能要你的东西。”张翠芳的头直摇,任徐长卿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要,急得脸都涨红了。就算她是个小丫头,也能看得出来徐长卿这个手绢布料不错,再加上边角的绣花,怎么也得值个不少钱。她家是穷,这个手绢也很好看,可她也不能白要人家的东西。
    推拒了半天,见张翠芳急的快哭了,徐长卿知道她自尊心特别强,也不再勉强。想着什么时候自己有时间了拆件旧衣服自己给张翠芳做个手绢。想来她是会要了吧。这个手绢自然是张敏的手艺了,她昨天闲着没事想着女儿上学要擦汗,就从压箱底的布料里面选了这个白色的,给徐长卿做了个小巧的手绢,还在手绢的一角绣了朵小花。
    见徐长卿不再坚持把手绢塞给自己,张翠芳总算能松了口气。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拉着徐长卿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她从打满补丁的布袋里掏出个红鸡蛋塞到徐长卿手里,憨憨的笑着,“长卿,这个鸡蛋给你补身子。你拿着吧。”她自然不会告诉好朋友,这个鸡蛋是昨天家里的亲戚生孩子他们去吃酒时她在席上省下来没吃特意给徐长卿留的,家里的弟妹她都没舍得给他们吃。
    看着满是茧子的手心里举着、蛋壳破碎的红鸡蛋,徐长卿有点想流泪了。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在一般的农村家庭鸡蛋是多么精贵的东西?就连他们家里养的鸡生下来的蛋都会存起来换些银钱补贴点生活费,更何况明显家境比他们家还差上几分的张翠芳家呢?这个鸡蛋明显是张翠芳省下来的。许久不见荤腥的孩子能忍得下吃荤的冲动,给自己的朋友省下来,光是想想都知道有多么不容易。
    徐长卿不肯收,“翠芳,你看我的身子已经好了,这鸡蛋你留着自己吃吧。”
    张翠芳坚持要送,“没事,我壮得很,还吃什么鸡蛋啊。你明显瘦了不少。把鸡蛋吃了补补吧。”
    看着眼前这个面黄肌瘦的丫头,徐长卿有些无语,没觉得她哪儿壮实啊。两人你推我让了半天,徐长卿见实在没办法,只好说”翠芳,那这样我们一人一半吧。”
    张翠芳见好姐妹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要”的架势,忙点点头。
    徐长卿小心翼翼的剥开鸡蛋,咬了一小口,就把剩下的塞到了张翠芳的嘴里。张翠芳见徐长卿确实吃了,两三口就把嘴里的鸡蛋吃完了。
    两人这才有心思去教室上课。
    这个鸡蛋是她有史以来吃过最美味的。张翠芳这个姐妹她交定了。徐长卿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
    第十章
    一晃徐定睿一家三口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几个月了,他们渐渐开始习惯如今的生活,徐长卿平日里要上学,休息的时候就帮着张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偶尔也会帮着徐定睿晾晒些药材;徐定睿夫妻俩除了忙着生产队里的活计,私下里也没忘记去山上采些草药,顺便还种了不少蔬菜。
    至于之前欠着村里邻居的粮食,徐定睿自然是想办法还了,家里的存粮慢慢的也多了起来,一家人身上都开始长肉,特别是两个徐长林喝徐长卿两个孩子,个子直往上窜,再不像之前那般消瘦。
    他们原本以为这辈子一家人就这样平淡的过下去,谁知道这天徐定睿从生产队拿回家的一封来信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老公,你来看这封信。”张敏手里拿着一封信,一脸惊喜。
    徐定睿好奇了,这封信是他拿回来的,自然知道是从北京寄来的,随信寄来的还有一个大大的包裹,他摸了摸就知道里面是一些书,看样子就是自己的便宜岳家的家书。岳家在北京,前些年因为政治原因一直被□□,和女儿的联系就少了,这两年粉碎□□之后,他们的联系才多了起来。徐定睿接过信,一目十行,粗粗一扫,就明白了媳妇为啥这么惊喜了。
    张敏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9月份张父张成儒秘密参加了一个会议,这是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张成儒来信的意思就是想要自己的女儿女婿赶紧复习参加11月份的考试。他还想着让女儿女婿趁着这次机会把家搬到北京呢。他就这么个闺女,疼的很,闺女嫁到千里之外的云省,都有好些年没有见面了。他真心想念的紧。
    因为这次高考并不是教育部统一命题,而是各省市分别命题,老爷子特意把自己托关系通过各种方式找来的考试资料也给邮过来了。顺便还有对云省高考的估计,他觉得这次高考由于之前□□的浩劫,高考中断十多年,这次高考报名人数估计会很多,录取率又不会高,出卷老师们对现在学生们的水平也不大了解,估计出题会稍微偏难。老爷子让他们复习的时候再认真些。
    见徐定睿在看信,张敏就趁着这机会跟他解释,记忆中张敏是上过高中的,家学渊源,懂得就多了些,“高考就相当于咱们之前的科举,不过有很大的不同。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1952年实行,1965年废除了。高考不论出身选拔人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老公,你不是一直遗憾没有机会正式进学吗?咱们就努力参加高考,你争取去正规的医科大学系统的学习一下。”
    徐定睿有点迟疑了,“我行吗?”由于家庭原因,他没怎么上过学,初中还没毕业就离开学校了,现在认识的很多字还是后来和张敏结婚之后,张敏教的。就算他还算勤奋好学,可他毕竟年纪有些大了,到底不如从小上学的张敏。
    张敏继续劝着,“能行啊,这有什么不行啊。我爸想让我们考大学,特意给咱们准备了不少复习资料。光是这个咱们就占了不少先机。更别说咱们俩的工作还算轻松,平日里每天晚上都跟孩子们一起看拉下多少。咱们这段时间突击突击,好好努力,就不信咱们考不上大学。这时候的大学可相当于咱们那儿的国子监呢。”
    一番话说得徐定睿很是动容,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对读书人都是发自内心的仰慕,这次既然有机会,那自然是努力拼搏一次。“好,那咱们就拼一次。
    等晚上徐长林他们放学回家,听说了徐定睿夫妻俩决定要参加高考的事,自然赞同的很,争着说他们一有时间就会帮着家里做家务,让他们两放心的准备考试。徐长林大些,懂得多些,对叔叔婶婶要参加高考羡慕之余还是想着等他们考完了就把课本资料什么的拿过来,他也想参加高考,不说别的,就是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就相当于吃皇粮,端着个铁饭碗了。
    既然决定了要参加高考,徐定睿夫妻俩自然要好好准备一番。这会儿张敏无比庆幸知道要上山下乡,她还把自己从小到大的课本不嫌累的从大老远背过来,家里又时不时的寄些书刊。他们每天白天去生产队上工赚点工分,工作间隙偷空看看书,下班之后点着煤油灯再复习个几小时。两个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不由自主的认真的很多。徐长林没事的时候还跟着预习了不少高中知识。
    1977年10月21日,广播里就播出了《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中央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十里八村的知青们都沸腾了,他们谁不想回城啊,现在恢复高考了,只要考上大学就能回城,以后国家还给分配工作,一个个都想着各种办法要找课本和资料。可惜云省地方偏远,就算想买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待听说临河村的知青张敏有教材,都求上门了。张敏他们烦不甚烦,只好借了出去部分课本。好在张敏之前闲极无聊的时候,抄写了不少课本,才算是把人对付过去。
    生产队长徐胜利知道徐定睿夫妻俩还有另外两个知青想要参加高考,就尽量给他们安排些清闲的活计,好让他们安心复习。他清楚的很呢,要是这几个人真考上了大学,那就是他们临河村这个山窝窝里面飞出去的金凤凰,以后要是有了什么成就,还不得记着他们这些乡亲们的好?再说了,强扭的瓜不甜,他们心已经大了,还不如给人行个方便呢。别人他不敢说,就说这徐大夫夫妻俩,那是不会没有良心的。
    第十一章
    就这样,徐定睿夫妻俩边上工边复习,每晚点着油灯看书直到凌晨,弄的张敏总感觉自己全身都是油烟味。每天废寝忘食的看书,夫妻两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徐长林兄妹两心疼的很,想着各种办法变着花样弄些吃食还是不行。每每看到父母那么劳累的样子,徐长卿都想开口让他们放弃高考算了,可看到父母充满斗志、志在必得的那副样子,话到嘴边都咽了回去,就只能想着方法尽量不让杂事扰了他们复习。好在农村除了家长里短、种田之外就没什么大事,而且很多人听说徐大夫要参加高考,就算生了病也是去找别的大夫,等闲不来打扰徐定睿夫妻俩复习。
    从接到通知到高考,一共就两个多月的复习时间,想要完全把高中的知识点理解透彻那是不可能的,张敏就尽量给徐定睿找些重点的知识复习,至于其他的,不管能不能理解意思,徐定睿都尽量背下来,另外还有张父时不时的从北京寄来的资料,夫妻俩的复习时间排的满满的。特别是张成儒想办法托人买到的那本上海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帮小夫妻两省了不少复习的时间。见张敏对高中知识懂的不少,而且还有高考复习宝典《数理化自学丛书》,附近的很多知青都喜欢来徐家问问题,也有来借书抄的,当然人家只要来了,总会或多或少的带些东西,就算徐定睿夫妻俩不肯要,人家都不依,渐渐的张敏居然有点做老师的感觉了。于是她就在想,是不是高考就干脆报考师范院校算了,怎么的也算子承父业了吧?而且要是当了老师,怎么的也是个铁饭碗再不用担心工作的事情了。
    现在提倡男女平等,女子什么工作都能去做,当老师自然也是行的。张敏把心里的想法跟徐定睿一说,他十分赞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老师都是十分尊重,老师一直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他以前从没想过自家娘子能去做老师。
    有了目标,徐定睿夫妻俩复习起来更来劲了,其他的知青见到他们夫妻俩那副废寝忘食的劲头,心里都有股不服输的念头,一个个的复习起来不由的更认真了。一时间,临河村附近的知青们都只顾着埋头学习,引得有心向学的孩子们有不少跟风的。
    当然他们也没忘了高考报名。报名那天,徐长林兄妹俩也跟着徐定睿他们去了公社,在负责报名的工作人员面前简单填了个表格,交了报名费之后,他们就算是报上名了。徐长林在一旁看的心动不已,想着再等等,再过两三年他就也能报名参加高考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不经意间两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一转眼,高考的日子就快到了。因为临河村所在的临水县没有高考考点,临水县的高考考生还要去市里参加考试。他们就约好了一起坐车去。考试前几天,徐定睿夫妻俩就要跟着参加考试的知青们一起先坐牛车去镇上,然后又转了好几趟车才到市里。临行前几天,张敏就陷入了莫名的焦躁,她实在放心不下女儿独自在家,就算家里还有侄子,但他自己都还是半大的小子,要是遇到什么事情,也没什么办法解决啊。她用试探的语气跟大家商量了,“要不我不去考试了吧?”
    大家很是诧异,张敏一直对高考都很看重,复习的劲头也一直很足,怎么突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呢?
    待听说了她的焦躁不安之后,大家都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徐定睿反而很放心,他总觉得侄子徐长林是个男孩子,都已经是个半大的成人了,单独在家照顾妹妹几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雏鹰总有展翅高飞的一天,父母总不能照顾子女一辈子。
    惹得张敏一个劲的说他心宽,不心疼闺女。
    生产队长徐胜利正好进门听见了张敏的话,忙不迭的安慰着,“徐大夫、张会计,你们就放心吧,我们会帮你照顾好长林和长卿的。”他对徐定睿夫妻俩参加高考的事很关心,每天都会来徐家遛遛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还时不时的把自家的小子提溜过来让他们跟着徐长林他们一起看书学习。他对徐定睿夫妻俩考上大学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管怎么说,人家张会计是□□前的老三届,正经的高中毕业生,就算毕业有十来年了,但人家最起码有那个相关的知识储备啊。有了底子复习复习就好了。
    “是啊,婶婶,我会照顾好妹妹的。”徐长林拍着胸脯跟徐定睿夫妻俩保证着。他都是个半大小子了,叔叔婶婶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张敏还是有点放心不下,这么多年她一直和女儿在一起,从没有跟女儿分开这么久过,“长卿,你和哥哥好好在家,我们考完试很快就回来了。家里要是有什么事,你就去找你胜利叔。”
    徐长卿乖巧的点点头,忍住在心里翻白眼的冲动,这话自家的亲亲娘亲已经说了n遍了,听得她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妈,我知道了,你就放心去考试吧。要是有什么事我们就去找人。”倒是她对父母进城的事一直忧心忡忡,自从知道父母要去城里考试之后,她就一直担心,总是想着父母能不能适应城里。听说城里人都很傲气看不起乡下人,听说城里还有什么汽车。
    果然徐定睿夫妻俩到了城里头一次坐上公共汽车,刚见到这个浑身是铁的大盒子,他们吓了一大跳,张敏差点哭了出来,待僵直着身子上了车,还没回过神来,一直在心里啧啧称奇,他们哪能想到居然能看见这般奇物。
    这会儿他们想着要是让徐长卿一起来就好了,总得让女儿也见识见识。不过这次考试这么匆忙,他们又没来过市里,实在不放心长卿跟过来。要是他们真考上了大学,以后长林和长卿就有机会生活在城市里,毕竟没听说有大学办在农村的。
    徐定睿和张敏都被分配在临河市一中参加考试,没有跟其他人在一起。到了市里,跟同来的老乡们分别之后,两人就拿着行李下了车。一下车那个茫然啊,城市里车水马龙,他们两个古人兼乡下人根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

章节目录

[古穿今]70年代幸福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闲时听雨晚听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时听雨晚听风并收藏[古穿今]70年代幸福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