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张延龄还是放过了林清这只小羔羊。
    于心不忍是一回事,关键是人家真的什么都不懂,邻家女孩一般对他开始依赖,非要把生米煮成熟饭,会破坏了那种美好。
    张延龄也考虑到,自己来到这世界,无论在做什么事,包括得到女人方面,似乎都太功利化,没有一个是自己正经追求回来的,索性晚上家中还有不止一个美妾等他回去,干嘛非要在林清这里当坏人呢?
    “好人难当,好男人就更难当了。”
    张延龄心中还带着感慨。
    ……
    ……
    一夜春意盎然。
    大秋天的,一清早实在是不想起来,奈何昨夜宫里派人出来传话,让他一清早入宫。
    回到京师之后,他感觉自己应该更懒惰一下,过几天清静日子,可事情就没断绝。
    “不吃早饭了,也不用给我准备了,马车也不用了,正好出去跑跑步!”
    张延龄索性要改变自己懒惰的习惯,为了防止跌进懒惰的陷阱,还是少吃饭多运动,也是为了防止自己发福。
    虽说他来到这世界后没过磅,但也知最近把这小身板养得有点白白胖胖,就算去了一趟西北,未曾改变自己要发福,感觉胳膊上都多了肉。
    就只能让自己进入到稍微辛苦的状态。
    跑步去皇宫。
    这可辛苦了那些锦衣卫。
    金琦是没亲自来的,虽说现在金琦是负责保护张延龄安全的,但人家好歹也是锦衣卫千户,实权型的,起再早也不可能大清早陪张延龄上朝。
    张延龄带着几个家仆、三十几个护卫,沿着京师的大街小巷,一路浩浩荡荡往东安门的方向跑,路上遇到人都躲得远远的,似乎生怕被波及。
    终于到了东华门。
    萧敬却起得比他还早,一早就在等候,见到张延龄来还带着几分催促。
    “建昌伯,您马车呢?”萧敬很惊讶。
    跑着来上朝的,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不着急的,那也是乘坐轿子。
    张延龄停下来,先喘了一会,道:“若以后要经常入宫,我看应该在宫门口买个宅子,这他娘的……累啊。”
    答非所问。
    “赶紧的吧爵爷,今日有事,咱边走边说。”萧敬不由催促着。
    ……
    ……
    张延龄和萧敬一起往奉天殿方向走。
    “……鞑靼人吃了败仗,派朝贡的人马上要到京师了,这不陛下准备让您去迎接使节,这也是您风光得来的功勋。”
    “哦。”
    又多了个活。
    之前是迎接藩王使节,整出个李士实的事,现在又要迎接番邦使节,是福是祸?
    “再是探知,草原上果然是小王子要统一整个草原,那个火筛,现在很可能已经投靠了他们那个达延汗。”
    “哦。”
    “听说现在草原上,只有东边的兀良哈等部族,还没有被达延汗给统一,这次鞑靼人吃了败仗,很怕朝廷跟兀良哈部族来往,一起对付他们,所以陛下觉得这是达延汗的缓兵之计,想用朝贡来缓住我们。”
    听到这里,张延龄脚步停下来。
    萧敬往前走两步,才发现张延龄没跟上,转身看着张延龄道:“爵爷?”
    张延龄道:“陛下都已经看透了草原形势,还叫我去干嘛?我累啊。”
    萧敬苦笑着,进了宫还能这么自在的,还是没见过旁人。
    “爵爷啊,今天的朝议您不去不行,也不想想当初是谁先在朝中提出,很可能达延汗已经要统一草原了,这对大明来说可是大事,一旦被达延汗真的重新统一草原,他们下一步不就是要入侵我大明?”
    萧敬苦口婆心的样子,这是在劝说张延龄赶紧去奉天殿。
    张延龄道:“草原要统一,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完成,再者就算真的被他们统一了,出兵想侵犯大明边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说这些有何意义?”
    说着张延龄转身有要走的意思。
    “爵爷,您别啊,回来回来,这是陛下让您去的,就算您不想去,这也是皇命,您不能推脱的。”萧敬死死把张延龄拉住,这才令张延龄重新转身回来。
    萧敬面色苦涩,若是张延龄当着他的面又走了,回头被惩罚的一定不是张延龄,而是他。
    张延龄道:“萧公公,你也知道我跟那些文官有多不对付,好端端非要去跟他们说事,还是被我提前就言中的事,他们心里肯定不自在,不自在就会给我找麻烦,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就算入宫商量对策,是不是也等以后再说?”
    “不行,您必须去!”
    萧敬这次干脆扯着张延龄走。
    ……
    ……
    奉天殿内。
    君臣其实早就到齐了。
    但朱祐樘此时只是拿着一些奏疏在看,而大臣则都在安静等待。
    张延龄没来,朝议愣是没开始。
    几个老臣心里当然不爽,但也都知道鞑靼使节要到京师的事,还知道了达延汗在完成漠南草原统一之事,他们的心情也就像张延龄所猜想的那样,很不爽。
    “陛下,萧公公和建昌伯来了。”李荣看到门口来的身影,带着惊喜提醒还在低头看奏疏的朱祐樘。
    朱祐樘这才抬起头来。
    果然,萧敬和张延龄前后脚进来,看张延龄身上的朝服还有些不齐整,显然是被人拉扯过的。
    “开始吧。”
    朱祐樘等张延龄站到臣班,萧敬也到了他身边。
    张延龄刚站定,旁边一个人凑过来脑袋:“你小子怎才来?让我们久等?”
    竟是张鹤龄。
    张延龄瞪了这个兄长一眼,皱眉道:“你哪位?”
    “白眼狼!”张鹤龄骂了一句。
    却见张延龄直接从人群里窜出来,跑到了周经那边去。
    这边礼赞还在进行中,众大臣都在认真完成朝议开始前的必要礼数,却见一个人嗖地出来,都还没反应过来。
    朱祐樘把手伸出来,打断了赞礼官的主持。
    朱祐樘道:“建昌伯,你作何?”
    张延龄指着对面的张鹤龄道:“回陛下,臣羞于与此等人为伍!”
    众大臣不由面面相觑。
    之前早就听说了张家两兄弟好像最近不和,现在居然把这股不和放到朝堂上来了?
    朱祐樘冷声道:“那你可知这是何等场合?岂容你放肆?”
    张延龄道:“臣愿意领罚,甚至臣也可以先行告退,臣也不想与诸位文臣为伍。”
    不但针对张鹤龄,连文官也针对上。
    朱祐樘脸色好像带着愠怒,但让众文官等了半天,也没见皇帝发作,不由心底带着失望,又是白高兴一场。
    朱祐樘摆了摆手,让赞礼官继续。
    ……
    ……
    冗杂的仪式之后,朝议正式开始。
    上来所呈报的,正是鞑靼入朝上贡之事。
    “……如此方显我大明恩威布于华夏,四海万民之臣服,令外夷不敢僭越,国泰而民安。”礼部尚书将事说完,退回到臣班内。
    朱祐樘环视在场之人,道:“诸位卿家,鞑靼曾窃夺我中原权柄,如今败退草原,却仍旧未能彻底熄灭,随时都可能会死灰复燃,之前建昌伯曾在朕面前提过有关草原有人想做中兴之主之事,不知诸位卿家是否还有印象?”
    众大臣皆都不言。
    陛下,我们脑子好使,当然记得他说的话,不用您来给我们点醒。
    “却不知诸位卿家,认为应该如何应对鞑靼朝贡之事?”朱祐樘又抛出问题。
    还是没人回答。
    朱祐樘自然也就把目光落在张延龄身上,道:“建昌伯,你认为呢?”
    先前还在怪张延龄不懂规矩,结果有事还是问张延龄,皇帝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张延龄你无论在朝堂上怎么闹都行,只要能办事一切由着你来。
    张延龄道:“陛下,臣认为,鞑靼派人来朝贡,把贡品收下便是,以往又不是没收过。”
    这种对话显然就没什么营养,体现不出张延龄“高超”的廷辩水平。
    朱祐樘道:“建昌伯,你不会不知道鞑靼上贡的目的吧?”
    “陛下,臣猜想的话,他们自然是想恢复边市的贸易,想继续让我大明跟他们互通有无……准确说,把他们所没有的东西给他们,而他们能提供给我们的……寥寥无几。”张延龄道。
    朱祐樘点头道:“正是如此,那你对重开边市有何看法?”
    张延龄还没等回答,一旁的徐溥走出来道:“陛下,此事应该从长计议,不应在尚未见到鞑靼使节之前,就做定案,尚且不知鞑靼人的意向如何。”
    张延龄道:“所以说徐阁老你就是太谨小慎微,没见使节之前就不能商议了?再或者说,为什么一定要见他们的使节?贡品留下,人直接赶走,我觉得倒是最好的选择。”
    吏部尚书屠滽道:“两国之邦交之事,岂容儿戏?”
    “屠尚书说错了,鞑靼可不是什么国,他们不过是我们大明的附属藩地罢了,今年可是他们主动不守臣道在先,现在被教训了,改而来上贡,主人家还会给他们好脸色?”
    张延龄的话显得很激进。
    众大臣,还有皇帝,脸色都不善。
    道理听起来也对。
    但大明一直以来追求的也仅仅是九边安定,既然鞑靼人都主动来上贡了,没理由不相安无事。
    “陛下,或许因为臣是主战派的缘故,所想所念都乃是不能惯那些不臣之人的毛病,上贡可以,谈任何的条件都不可……也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跟诸位同僚的意见相左,若是有冒犯到诸位主张的地方,你们……就受着吧!哼哼!”
    张延龄前半段是目中无鞑靼人,后半段就是目中无在场之文官。
    朱祐樘本来还觉得这个小舅子有点不识相,明明都让萧敬提前去提醒他自己的意向,这小子还在这里唱反调。
    但仔细一琢磨。
    瞬间恍然。
    这小子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朕,他不想去迎接鞑靼使节啊。
    你不想去,朕偏让你去!
    朱祐樘道:“朕先不探讨如何回复鞑靼人的问题,只说你觉得朝廷应该派任何去迎接鞑靼使节?”
    张延龄道:“陛下,只要不是臣去,谁去都可。”
    “哦?这是为何?”朱祐樘还饶有兴致在追问。
    张延龄认真回道:“陛下,臣都说了,自己是主战派,臣从来不认为跟鞑靼应该用和谈的方式,一定是要用武力令其屈服,甚至是将草原整个纳入到大明的版图,所以臣去迎接必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可能会有损我天朝上邦的威风。”
    徐溥道:“建昌伯,既然你也知自己取得了西北的军功,由你去跟鞑靼人会面,恰好可以恩威并施,令鞑靼使节有所收敛,不敢提出过分主张。”
    “徐阁老,我没听错吧?以往你可是觉得我最不懂规矩,简直是将大明典制破坏了个遍,现在你居然推崇让我去当迎接外邦使节的代表?你不会也跟我一样,转变成主战派了吧?”
    张延龄的话,让徐溥很是着恼。
    但他所遵循的正是“敌人所拒绝的正是我所要支持的”的辩证观,知道张延龄不想去,当然要推着张延龄往前走。
    朱祐樘道:“其实朕也觉得,徐阁老所言在理。”
    “陛下……”张延龄当然要体现出自己对此事的反对。
    朱祐樘一抬手打断了张延龄的申辩,道:“既然徐阁老都推荐你去跟鞑靼使节会面,朕就派你,协同礼部之人前去迎接,鸿胪寺方面也派人协同。”
    “臣遵旨。”礼部尚书徐琼出来领命。
    有些大臣很着急。
    之前张延龄迎接地方藩王,皇帝就有意让张延龄往礼部伸手,不过因为地方藩王的事还算小,不能形成什么气候,以及后来出现李士实的案子,张延龄在礼部也就没形成任何气候。
    但现在不同了。
    张延龄相继在户部、工部和兵部混出名堂,现在再出面迎接鞑靼使节,那岂不是说……
    但徐溥等朝中顶级文臣,却没一个出来反对的,反而是推着张延龄出来领差事,就让很多人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陛下,强人所难,何必呢?”
    张延龄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竟然当着众大臣的面,在对皇帝诉苦?
    这小子。
    真是蹬鼻子上脸。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