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杀价成功
这话,让得王恽微怔。陆秀夫等人也微微色变。
皇上这说的是真心话?还是根本就是在拒绝元朝送恭帝回朝?
由不得他们不多想,因为赵洞庭这话里的意思,分明就是半点代价都不愿意出。
张世杰是南宋老臣,以前就颇受谢太皇太后重用,此时最先按捺不住,起身拱手道:“皇上……”
可话还没有出口,就被赵洞庭用眼神给硬生生刺了回去。
张世杰等人眼神瞬间倏然变幻起来。
而他们的这些神色变化,却是尽皆被王恽、洛陀等人看在眼中。
王恽本来还想再刺激刺激赵洞庭,但回想刚刚赵洞庭的强势,终究没敢,只是道:“宋皇难道连半点代价都不愿意付出吗?”
赵洞庭冷哼道:“割地是不可能的。军中那些工艺也是不可能的。”
王恽看向洛陀。
洛陀眉眼低垂,不动声色。好似刚刚的事情全然没有发生过,脸上又是之前那般带着淡淡的悲天悯人。
王恽知道法王这是默许自己继续和宋皇谈判,便又道:“那宋皇的意思,金银之物……”
“也得看你想要多少。”
赵洞庭冷冷开口,打断王恽的话。
其实,他连半个子儿都不想给元朝。只是,眼下却也是有些无可奈何。
刚刚“怒火攻心……”,且王恽实在过分,他大发雷霆情有可原,陆秀夫等人不会想太多。而现在双方又开始心平气和的谈判,如果他再舍不得付出半点代价,那陆秀夫等人必然会认为他是根本不想让恭帝回来。虽然赵洞庭是真不想,但是,这种心思表面上不能表现出来。
王恽怕也根本就没想过大宋会让出福建路或是那些工艺,此时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白银一千万万两。”
谈判就像讲价,之前他说的福建路、冶炼工艺等等,无疑只是标签上的价格。此时说的白银一千万两,才是实价。
但这价格俨然也不低了。
大宋此时正是大力改革的年代,民间繁华,但国库收入其实并不是太多。估计一年也就数百万两而已。
虽然施行纸币制以后,国库中囤积金银甚多,但这才是真正的硬通货。给了,等于挖肉。
赵洞庭的眉头立时便皱了起来。
而下面,张世杰等几人却是动容。
如果能将谢太皇太后、全太后、恭帝迎回朝廷,他们无疑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
这些皇亲国戚被扣押在蒙古高原,本就是大宋之耻,也是他们这些忠心之臣心中的一根刺。
赵洞庭将他们的神色都看在眼里,心中悄然叹息了声,道:“五百万两!这是朕的底线。”
如果这件事能够不用顾忌陆秀夫等人,赵洞庭连半毛钱都不愿意出的。
这五百万,便算是安抚朝臣吧!
王恽微怔,大概没料想到赵洞庭砍价竟然砍得这么狠。
他看着赵洞庭,道:“宋皇,谢太皇太后、恭帝等人在我朝这些年的吃穿用度,可都花费不少,您……”
赵洞庭面不改色,仍是冷淡,“朕说过,这是朕的底线。你再罗嗦,便一两银子都没有。”
他根本就不担心元朝会不将赵显等人放回来。
这些人,才是元朝的真正杀招。
张世杰忽的轻声叹息,看向赵洞庭的眼神已然有些复杂。
他们还没有将元朝的意图真正看透,只满心以为皇上这是不愿恭帝等人回朝。这刻,内心自然是极其复杂的。
赵洞庭以往的举动都能让得他们心悦诚服,唯独这次,他们心中怕是都颇有微词。
可赵洞庭却是根本不再看他们。
王恽心中亦是叹息。
在赵洞庭大发雷霆,他让赵洞庭息怒的那刻,他就明白,此次谈判他已经落于被动了。
他现在哪里还有底气再跟赵洞庭讨价还价?
要是宋皇再次发火该怎么办?
正如赵洞庭所料,其实忽必烈对于宋朝的“补偿……”并不是那般在意。
王恽出使宋朝之前,忽必烈单独召见过他,意思也只是说,若能让宋朝让出福建路或是军中工艺,那当然最好,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只尽力让宋朝出点血就好。这也是王恽为何一开始就很强势的原因,他想将赵洞庭唬住,真正拿到福建路或者是那些军中工艺。
只是当然没想过赵洞庭竟然会佯装大怒,借此发威。
此时再看赵洞庭,王恽心中真是深深怀疑赵洞庭是不是已经看穿他们的意图。
可宋皇才这般年纪,真就有这般深沉的心思么?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宋皇未免也太可怕了。
王恽稍作犹豫后,终究还是打算就此作罢,但他自然也不会立刻答应。
答应得太干脆,很可能会被这些大宋官员瞧出来不对劲。到时候皇上的真正意图被察觉,虽不至于倒贴钱将赵显还有那什么太皇太后、太后给放回来,但这五百万两银子却也极大可能捞不着了。
于是,王恽再瞧过洛陀后,只道:“宋皇,此事鄙人还需得请示皇上,不若过几天再给皇上您答复,如何?”
洛陀仍是没有开口迹象。
赵洞庭心中冷笑。
他自是明白,王恽作为使臣,且有洛陀在这,这点事情不可能不敢拿主意。他们这只是不好意思立刻答应而已。
这就好比是上门要债的。
刚上门时气势汹汹,开口就让人把钱给全部还了。结果,人家打发你三两块零钱,你就屁颠屁颠跑了,这叫什么事?
赵洞庭也无意真让王恽这使者团下不来台,便点点头,“也好。眼下年关将近,诸位使者就是在这长沙过年,也是无妨的。”
这话当然只是客气话,甚至暗含嘲讽。
没关系,你们可以慢慢考虑,反正朕不着急。
可是,让赵洞庭意外的是,洛陀竟然忽的双手合十,点头道:“如此,贫僧多谢宋皇了。”
然后他便起身,“我等先行告退。”
洛陀率先往殿外走去。
罗宗武巴等黄教弟子自然是连忙跟着。
这话,让得王恽微怔。陆秀夫等人也微微色变。
皇上这说的是真心话?还是根本就是在拒绝元朝送恭帝回朝?
由不得他们不多想,因为赵洞庭这话里的意思,分明就是半点代价都不愿意出。
张世杰是南宋老臣,以前就颇受谢太皇太后重用,此时最先按捺不住,起身拱手道:“皇上……”
可话还没有出口,就被赵洞庭用眼神给硬生生刺了回去。
张世杰等人眼神瞬间倏然变幻起来。
而他们的这些神色变化,却是尽皆被王恽、洛陀等人看在眼中。
王恽本来还想再刺激刺激赵洞庭,但回想刚刚赵洞庭的强势,终究没敢,只是道:“宋皇难道连半点代价都不愿意付出吗?”
赵洞庭冷哼道:“割地是不可能的。军中那些工艺也是不可能的。”
王恽看向洛陀。
洛陀眉眼低垂,不动声色。好似刚刚的事情全然没有发生过,脸上又是之前那般带着淡淡的悲天悯人。
王恽知道法王这是默许自己继续和宋皇谈判,便又道:“那宋皇的意思,金银之物……”
“也得看你想要多少。”
赵洞庭冷冷开口,打断王恽的话。
其实,他连半个子儿都不想给元朝。只是,眼下却也是有些无可奈何。
刚刚“怒火攻心……”,且王恽实在过分,他大发雷霆情有可原,陆秀夫等人不会想太多。而现在双方又开始心平气和的谈判,如果他再舍不得付出半点代价,那陆秀夫等人必然会认为他是根本不想让恭帝回来。虽然赵洞庭是真不想,但是,这种心思表面上不能表现出来。
王恽怕也根本就没想过大宋会让出福建路或是那些工艺,此时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白银一千万万两。”
谈判就像讲价,之前他说的福建路、冶炼工艺等等,无疑只是标签上的价格。此时说的白银一千万两,才是实价。
但这价格俨然也不低了。
大宋此时正是大力改革的年代,民间繁华,但国库收入其实并不是太多。估计一年也就数百万两而已。
虽然施行纸币制以后,国库中囤积金银甚多,但这才是真正的硬通货。给了,等于挖肉。
赵洞庭的眉头立时便皱了起来。
而下面,张世杰等几人却是动容。
如果能将谢太皇太后、全太后、恭帝迎回朝廷,他们无疑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
这些皇亲国戚被扣押在蒙古高原,本就是大宋之耻,也是他们这些忠心之臣心中的一根刺。
赵洞庭将他们的神色都看在眼里,心中悄然叹息了声,道:“五百万两!这是朕的底线。”
如果这件事能够不用顾忌陆秀夫等人,赵洞庭连半毛钱都不愿意出的。
这五百万,便算是安抚朝臣吧!
王恽微怔,大概没料想到赵洞庭砍价竟然砍得这么狠。
他看着赵洞庭,道:“宋皇,谢太皇太后、恭帝等人在我朝这些年的吃穿用度,可都花费不少,您……”
赵洞庭面不改色,仍是冷淡,“朕说过,这是朕的底线。你再罗嗦,便一两银子都没有。”
他根本就不担心元朝会不将赵显等人放回来。
这些人,才是元朝的真正杀招。
张世杰忽的轻声叹息,看向赵洞庭的眼神已然有些复杂。
他们还没有将元朝的意图真正看透,只满心以为皇上这是不愿恭帝等人回朝。这刻,内心自然是极其复杂的。
赵洞庭以往的举动都能让得他们心悦诚服,唯独这次,他们心中怕是都颇有微词。
可赵洞庭却是根本不再看他们。
王恽心中亦是叹息。
在赵洞庭大发雷霆,他让赵洞庭息怒的那刻,他就明白,此次谈判他已经落于被动了。
他现在哪里还有底气再跟赵洞庭讨价还价?
要是宋皇再次发火该怎么办?
正如赵洞庭所料,其实忽必烈对于宋朝的“补偿……”并不是那般在意。
王恽出使宋朝之前,忽必烈单独召见过他,意思也只是说,若能让宋朝让出福建路或是军中工艺,那当然最好,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只尽力让宋朝出点血就好。这也是王恽为何一开始就很强势的原因,他想将赵洞庭唬住,真正拿到福建路或者是那些军中工艺。
只是当然没想过赵洞庭竟然会佯装大怒,借此发威。
此时再看赵洞庭,王恽心中真是深深怀疑赵洞庭是不是已经看穿他们的意图。
可宋皇才这般年纪,真就有这般深沉的心思么?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宋皇未免也太可怕了。
王恽稍作犹豫后,终究还是打算就此作罢,但他自然也不会立刻答应。
答应得太干脆,很可能会被这些大宋官员瞧出来不对劲。到时候皇上的真正意图被察觉,虽不至于倒贴钱将赵显还有那什么太皇太后、太后给放回来,但这五百万两银子却也极大可能捞不着了。
于是,王恽再瞧过洛陀后,只道:“宋皇,此事鄙人还需得请示皇上,不若过几天再给皇上您答复,如何?”
洛陀仍是没有开口迹象。
赵洞庭心中冷笑。
他自是明白,王恽作为使臣,且有洛陀在这,这点事情不可能不敢拿主意。他们这只是不好意思立刻答应而已。
这就好比是上门要债的。
刚上门时气势汹汹,开口就让人把钱给全部还了。结果,人家打发你三两块零钱,你就屁颠屁颠跑了,这叫什么事?
赵洞庭也无意真让王恽这使者团下不来台,便点点头,“也好。眼下年关将近,诸位使者就是在这长沙过年,也是无妨的。”
这话当然只是客气话,甚至暗含嘲讽。
没关系,你们可以慢慢考虑,反正朕不着急。
可是,让赵洞庭意外的是,洛陀竟然忽的双手合十,点头道:“如此,贫僧多谢宋皇了。”
然后他便起身,“我等先行告退。”
洛陀率先往殿外走去。
罗宗武巴等黄教弟子自然是连忙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