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原因,则是滨海行省确实需要一个港口提升存在感了。
在明国六省一府里,若论存在感最弱的。除了滨海行省,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省份了。甚至在很多百姓们印象里,都不知道明国还有滨海行省的存在。
也是其疆域位于后世的乌苏里江,现在的阿里门水以东。和拥有大片平原的龙江省不同,滨海行省主要以以山地为主。只有沿河和沿海的少部分地带, 才分布着小块平地。
正是受此限制,滨海省能够接纳移民的数量,也是远远比不得龙江省的。
反倒是作为流放地的库页岛,人口比起滨海省的陆地部分,竟然还要多一些。
而且滨海行省的没存在感,还体现在省治上。
作为从前速频部的驻地, 速频城其实是一个规模稍大点的村子而已。后来被明国官府定为省治后,随着人口的涌入, 规模上倒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因道路网与明国并没有连通的缘故,城池的发展比起其他城池来,速度上很慢。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在路都没有的情况下,也就很少有商贾去滨海省了。
在这个没有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少了人口的流动,滨海省的消息也就很少被外界所知。其知名度,也就等同于零了。
尽管若论资源矿产,滨海省其实也不输于龙江省的。但到底交通不便,而且本人就近原则,商贾们也不是非去滨海行省不可。这样一来,就更没多少商行将注意力放在滨海行省上。
若不是速频城北面连接兴凯湖的区域,有着广袤的平地。说不得速频城的发展还有更缓慢一些。
眼下的滨海省巡抚叫王成汉,是辽东少见的读书人。在金国还未失去对辽东的控制时,曾中过举人。但也仅此而已了!再往上,便一直屡试不第。
等明国彻底掌控辽东后,他便投靠了明国。其才能并不出众, 在明国朝廷内部,也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人。将其扔到小透明的滨海行省,也很符合他的气质。
但到底是在地方上当官,他还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可滨海省局限性实在太大,又要什么没什么,所以任他有千般能耐,也是没辙。
不过向来稳妥的性子,有时候也会帮了他的大忙。
比如他知道以滨海省当前的情况,是比不过同期建省的龙江省的。所以没有学习龙江省的法子,集中全省的精力优先建设以黑河城为首的样板城池。
反倒是积极利用北琴海(兴凯湖)南岸的大片平地,建立起成规模的移民新村。并且利用北琴海的水运优势,建立码头,积极与北岸的龙江省区域联系。
经过两三年的开垦和持续移民,当地的田亩数量已经很可观了。对于朝廷的扶持需求,也越来越弱。这样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人了,滨海省还能接纳更多的新移民。
除此以外,住在山区的部落也没被王成汉无视。
比起龙江省有些紧张的部落与朝廷关系,滨海行省这边就缓和与融洽多了。因为王成汉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和部落生民接触的方式!
毕竟朝廷这边的新移民是外来户, 人口也太少了。若是一开始就跟那些部落闹个不安宁, 那对地方上的发展定然是无意义的。并且他还主动允许那些部落前来交易, 算是释放出了足够的友善态度。
这种法子还是非常奏效的!
至于那些平地上的部落, 他也是尽量用怀柔和协商的手段从那些部落手中弄来土地。比如用部落急需的盐、糖,或者是给部落生民治病。
如果那些部落生民愿意,甚至还可以雇佣他们。
这种相对平等的姿态一直持续到了移民这边足够站稳脚跟了。他才逐渐扩大与那些部落生民接触的规模。比如雇佣更多的人手,比如和更多的部落贸易。
发展到后面,就变成允许部落生民加入大明,并给他们建造屋舍。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虽没有龙江省一开始就用武力胁迫的方式来得快速便捷,却是成本代价最小的。
其实部落里的生民因见过的市面不多的缘故,说淳朴也很淳朴。只要抱着平和的心与他们交易,并且在保证自己拥有强大武力的情况下,对方一般都会投桃报李的。
尤其是在治病救人上,因医疗条件实在太过落后,所以部落生民的死亡率一直都很高。
知道了这一点,王成汉就对症下药,特意组建了一支医疗队。与贸易队配合着进山,在很多部落里交易且治病救人。
一般情况下,那些生病了全靠运气的部落生民见到同伴或自己被医治后,病痛全消,都会对明国官府感恩戴德。
这也让滨海省的官府在部落生民中的威望度很高。
后面引导着更多部落归化大明,也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针对朝廷中枢早就有意向的北方明珠港的计划,滨海行省一直以来都做着准备。起初因滨海行省过于荒凉的缘故,海参崴的发展比起速频城而言更加缓慢。
王成汉到任后,一边加大力度开发北琴海南面的平地,一边也优先建设海参崴港。从前连四百料大船都无法停靠的港口,现在千料大船都可以停靠了。
而且为了积极扩宽海参崴的优势,速频城与海参崴间的官道也早早修建起来了。并且还有一条往西,欲打通连接图们水的陆上通道。但因吉林行省的巡抚对此并不是很积极,也是怕削弱了他们新港的地位,所以并没有修通省内的部分。
在如此诚心诚意的情况下,王成汉还打出了感情牌。直言滨海行省从没有特别向朝廷要求过什么,这次北方明珠港的建设计划,却是不能再忽视滨海行省了。
甚至还弄来一份万民画押的‘万民书’,请求之意甚浓。并直言,若是朝廷同意,滨海行省可以立即将省治迁往海参崴港。
相信有全省之力的支持,其发展绝不比吉林行省的新港来得慢。
这么综合考虑后,枢密院这边便也不得不考虑滨海省的意见了。
在明国六省一府里,若论存在感最弱的。除了滨海行省,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省份了。甚至在很多百姓们印象里,都不知道明国还有滨海行省的存在。
也是其疆域位于后世的乌苏里江,现在的阿里门水以东。和拥有大片平原的龙江省不同,滨海行省主要以以山地为主。只有沿河和沿海的少部分地带, 才分布着小块平地。
正是受此限制,滨海省能够接纳移民的数量,也是远远比不得龙江省的。
反倒是作为流放地的库页岛,人口比起滨海省的陆地部分,竟然还要多一些。
而且滨海行省的没存在感,还体现在省治上。
作为从前速频部的驻地, 速频城其实是一个规模稍大点的村子而已。后来被明国官府定为省治后,随着人口的涌入, 规模上倒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因道路网与明国并没有连通的缘故,城池的发展比起其他城池来,速度上很慢。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在路都没有的情况下,也就很少有商贾去滨海省了。
在这个没有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少了人口的流动,滨海省的消息也就很少被外界所知。其知名度,也就等同于零了。
尽管若论资源矿产,滨海省其实也不输于龙江省的。但到底交通不便,而且本人就近原则,商贾们也不是非去滨海行省不可。这样一来,就更没多少商行将注意力放在滨海行省上。
若不是速频城北面连接兴凯湖的区域,有着广袤的平地。说不得速频城的发展还有更缓慢一些。
眼下的滨海省巡抚叫王成汉,是辽东少见的读书人。在金国还未失去对辽东的控制时,曾中过举人。但也仅此而已了!再往上,便一直屡试不第。
等明国彻底掌控辽东后,他便投靠了明国。其才能并不出众, 在明国朝廷内部,也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人。将其扔到小透明的滨海行省,也很符合他的气质。
但到底是在地方上当官,他还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可滨海省局限性实在太大,又要什么没什么,所以任他有千般能耐,也是没辙。
不过向来稳妥的性子,有时候也会帮了他的大忙。
比如他知道以滨海省当前的情况,是比不过同期建省的龙江省的。所以没有学习龙江省的法子,集中全省的精力优先建设以黑河城为首的样板城池。
反倒是积极利用北琴海(兴凯湖)南岸的大片平地,建立起成规模的移民新村。并且利用北琴海的水运优势,建立码头,积极与北岸的龙江省区域联系。
经过两三年的开垦和持续移民,当地的田亩数量已经很可观了。对于朝廷的扶持需求,也越来越弱。这样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人了,滨海省还能接纳更多的新移民。
除此以外,住在山区的部落也没被王成汉无视。
比起龙江省有些紧张的部落与朝廷关系,滨海行省这边就缓和与融洽多了。因为王成汉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和部落生民接触的方式!
毕竟朝廷这边的新移民是外来户, 人口也太少了。若是一开始就跟那些部落闹个不安宁, 那对地方上的发展定然是无意义的。并且他还主动允许那些部落前来交易, 算是释放出了足够的友善态度。
这种法子还是非常奏效的!
至于那些平地上的部落, 他也是尽量用怀柔和协商的手段从那些部落手中弄来土地。比如用部落急需的盐、糖,或者是给部落生民治病。
如果那些部落生民愿意,甚至还可以雇佣他们。
这种相对平等的姿态一直持续到了移民这边足够站稳脚跟了。他才逐渐扩大与那些部落生民接触的规模。比如雇佣更多的人手,比如和更多的部落贸易。
发展到后面,就变成允许部落生民加入大明,并给他们建造屋舍。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虽没有龙江省一开始就用武力胁迫的方式来得快速便捷,却是成本代价最小的。
其实部落里的生民因见过的市面不多的缘故,说淳朴也很淳朴。只要抱着平和的心与他们交易,并且在保证自己拥有强大武力的情况下,对方一般都会投桃报李的。
尤其是在治病救人上,因医疗条件实在太过落后,所以部落生民的死亡率一直都很高。
知道了这一点,王成汉就对症下药,特意组建了一支医疗队。与贸易队配合着进山,在很多部落里交易且治病救人。
一般情况下,那些生病了全靠运气的部落生民见到同伴或自己被医治后,病痛全消,都会对明国官府感恩戴德。
这也让滨海省的官府在部落生民中的威望度很高。
后面引导着更多部落归化大明,也就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针对朝廷中枢早就有意向的北方明珠港的计划,滨海行省一直以来都做着准备。起初因滨海行省过于荒凉的缘故,海参崴的发展比起速频城而言更加缓慢。
王成汉到任后,一边加大力度开发北琴海南面的平地,一边也优先建设海参崴港。从前连四百料大船都无法停靠的港口,现在千料大船都可以停靠了。
而且为了积极扩宽海参崴的优势,速频城与海参崴间的官道也早早修建起来了。并且还有一条往西,欲打通连接图们水的陆上通道。但因吉林行省的巡抚对此并不是很积极,也是怕削弱了他们新港的地位,所以并没有修通省内的部分。
在如此诚心诚意的情况下,王成汉还打出了感情牌。直言滨海行省从没有特别向朝廷要求过什么,这次北方明珠港的建设计划,却是不能再忽视滨海行省了。
甚至还弄来一份万民画押的‘万民书’,请求之意甚浓。并直言,若是朝廷同意,滨海行省可以立即将省治迁往海参崴港。
相信有全省之力的支持,其发展绝不比吉林行省的新港来得慢。
这么综合考虑后,枢密院这边便也不得不考虑滨海省的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