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青杀气重重目光地扫视下,很多商贾都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利用身前之人的背影挡着自己。
    同时,又把脖子伸进了衣服内。
    司匡瞥了一眼下方做贼心虚的商贾,轻蔑一笑,摇了摇头。
    站了许久,累了。
    先拽了拽衣角,随即坐在地上。
    隔着刚刚抬上来的案几,与卫青对视。
    双手自然地搭在大腿上,笑容满面,声音沉着。
    “卫公毋忧,鄙人将述之法,最少可以令走私现象,减少七成。”
    “哦?”卫青轻呼,注意力从下方“卖国”商贾身上离开,转移到司匡身上,额头皱巴巴的,忧愁依旧未散,“公有何妙计?”
    司匡嘴角上扬,勾起一抹弧度,斜视下方商贾一眼,嘿嘿一笑,直呼:“筹军费,商战匈奴,吾有两计。”
    语气微微一顿,道:
    “第一:令长安改良孝文皇帝的卖官鬻爵之法!”
    “如何改良?”
    司匡挪挪身子,把刚才覆盖案几的麻布捡了起来。
    铺在案几上。
    又把毛笔、墨拿了过来。
    边说边写:
    “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一项:天下商贾,运盐于北部边境者,每年按照次第,得虚爵,除俸禄、封地之外,其余特权皆可享,包括子嗣入朝为官之权。”
    “首年运盐者,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位列第一者,可得第五等大夫之爵;次者得四等不更之爵,位列第三者,得簪枭之爵;以此类推,位列第五者至第五十名者,皆得公士之爵;其余者,可将食盐按市价,卖与边境。”
    “至次年,运盐者,只取运量前十,爵增一级,其余者,可将食盐按市价,卖与边境。”
    司匡考虑到这群人可能在原先的卖官鬻爵上买过爵位,特意补充。
    “首年,若前五十名所怀爵位高于运盐所授之爵,可在原先基础上,增加一级,增加之后,所得爵位,最多至第九级五大夫。”
    如果说首年最高授爵到大夫,只能吸引一些中小商贾参与竞争,那么后面这个增爵一级足以吸引大型商贾。
    换而言之。
    这一策略,足够让盐贩子,产生内斗。
    只告诉他们,运量靠前才能得爵,至于运多少,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种方法类似于盲拍。
    反正运少了,绝对无法在这场买爵的风暴中胜出。
    再加上有按照市价卖给边境这一项保底,他们运输起来,没有后顾之忧,绝对会拼尽家产,进行厮杀。
    没办法,爵位对商贾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至于天下之盐尽在北方边境,容易拉高大汉其他地区盐价这个问题,司匡也早就想好了应对策略。
    只要找一个合适的中转站进行数量调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调控对于交通的要求很高。
    《尔雅·释宫》云:“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
    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只有各地的郡治!
    司匡笔直坐着,提着笔,在这块粗糙的麻布上,写下了一个地名——晋阳。
    望着卫青,指着这两个字,继续讲解。
    “天下之盐,集中在北部边境,容易造成其余之地盐量短缺,盐价抬升的情况;还蕴含匈奴合力进攻储盐之地,攻盐仓的问题。”
    “因此,处于安全与民生考虑,吾建议,把运输所得之盐,尽储于晋阳!”
    “利用所盈之利,修建晋至函谷关的汉驰道。如此一来,晋阳可北通边境;东至齐鲁、吴越;南经函谷,向西入咸阳,进而至陇西;亦可经函谷,向西入咸阳,进而南下,经武关,至于南方诸国。”
    “至此,晋阳成为天下储盐之地。可用盐,供给天下,维持盐价。”
    本来,最适合储盐中转站是薛郡,奈何黄河决口,薛郡受到了影响。
    只能作罢。
    而第二合适的地位是东郡,也就是始皇三十六年落陨石的地方。
    东郡是秦驰道的一个重要枢纽,向北经过巨鹿,可以到达右北平;向东可直接入齐鲁,向西连通了函谷关。
    奈何,这里的郡治叫濮阳,也就是黄河决口之地。
    也只能作罢。
    迫于无奈,司匡只能选择了晋阳这个地方了。
    既然地理位置拉低的档次,只能靠其他的优势补充,例如——商业繁荣程度。
    晋阳作为太原郡的郡府、代国的国都,四通八达的评价,勉强说得过去。
    这附近还是大汉王朝重要的盐铁产地。
    除了齐鲁、吴越之外,全国大型盐铁商人都会在这里交易。
    这里每年的税收,堪比南方三四个诸侯国的总和。
    此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抛开薛郡与东郡,作为中转仓,再合适不过。
    况且,选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御。
    晋阳靠近雁门,四年前的马邑之围,就发生在晋阳之东北,雁门之东南。
    若是匈奴大举进攻,北部唯一能守住匈奴的城池,只有晋阳一地。
    当年秦国为何不惜冒险发动长平之战抢夺上党郡,也不愿意挥师北上,攻取晋阳?
    只因若直面晋阳,再给秦国百年,其也不可能入住中原!
    当年的那一场长平之战,秦国不得不发动,也不得不打。
    哪怕是举全国之力,他们也必须拿下上党郡。
    若上党打不下来,秦国进入中原只有两条路。
    一:白起带兵北上,拿下晋阳。
    二:通过轵关陉或崤函通道沿着黄河和王屋山之间的通道去打魏国。
    很可惜,这两条路蕴含的风险,比长平之战的风险还大。
    若是攻打晋阳,那么秦国的国力即便是消耗干净,也不可能前进半步。
    战国七雄中,韩赵魏这三家可是都来自晋这一个老牌诸侯国。
    而在三家分晋前夕的晋阳之战中,赵国开国君主赵襄子犹如战神降世一般,指挥军队,依托晋阳城抵抗智氏、韩氏、魏氏三年之久。
    甚至被掘开的汾水淹灌,晋阳也未被攻克。
    当年以晋国全盛时期四分之三的实力,三年都不曾拿下晋阳。
    更别说晋国几乎亡了之后,才敢从西部边陲之地跑出来的秦国大老粗们。
    一群穿着麻布衣服,举着青铜器,被商鞅洗脑成功的大老黑凭什么攻打赵国的龙兴之地?
    难不成就依靠那几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的绝响?
    长平之战,秦国巅峰兵力在六十五万左右,再加上后勤兵,民夫之类的,基本上在一百万。
    即便是一百万兵马,他们也不愿意攻击晋阳!
    可见晋阳之坚固。
    其绝对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城池。
    后世历朝历代,凡是打算北伐,或者是从北边南下,晋阳都是必争之地。
    谁控制住晋阳,谁就控制住了南北主要地区的交通干线。
    而当年,若选择方案二,秦国之惨状,更会惨不忍睹。
    这一条路,最终的结果只有全局覆没。
    在白起之前,昔年秦国霸主秦穆公在好基友晋文公死了之后,立刻派人攻打晋国。
    领军之人是百里奚与蹇叔的儿子。
    结果就是在方法二的路线上,他们和晋国打了一场秦晋崤之战。
    这一场战争以秦国全军覆没、主将被生擒而告终。
    若是白起当年敢带人走这一条路。
    上党地区的赵军立马可以快马加鞭,通过太行陉或白陉抄了秦军的后路,直接断了秦军首尾。
    同时再派人告诉好基友魏国,让魏军把秦军堵在山谷里,两国两面夹击,分分秒秒给秦军再来一次“崤之战”!
    所以,长平之战,秦国不得不打。
    哪怕秦昭襄王不打,日后的秦孝文王也必须打。
    上党不拿,天下不统。
    北上晋阳,无缘中原。
    有白起都不敢走晋阳的硬气,把中转站设置在晋阳,无可厚非。
    不就是向南修一条汉驰道嘛,用爵位白嫖的盐,足够支撑这条路的建设。
    司匡抬起头,看着卫青,声音阵阵,“卫公,这运盐鬻爵之法,目的是屯盐,断绝大部分商贾走私之心!君觉得怎么样?”
    卫青沉吟半晌,点点头,“若用此法,的确可以减少很多走私现象。”
    但他还是有所顾虑,微微一顿,沉声道:“只是,吾担心一些商贾自知无法争得爵位,铤而走险,继续北上,卖盐于匈奴。”
    司匡露出一个邪魅的笑容,搓搓手,“毋忧,第二计可解决此法!”
    卫青正色,“请讲!”
    “待盐储于晋阳之后,可在边境设一盐丞官,在前两年,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将盐卖给匈奴!”
    卫青嘴角抽搐几下,“这不合适吧?这可是资敌!”
    “非也,非也,并非资敌,而是铲除走私的中小商贾。”司匡腹黑一笑,“匈奴不是傻子,价格高与价格低,该选哪一个,他们有数。只要在这个状态下持续两年,商贾无利可图,自然会停止走私。”
    价格战可是好东西。
    某滴打车怎么起来的?
    还不是依靠融资,在价格战中厮杀,把对手通通弄死?
    社区拼团怎么起来的?
    也是这个方法。
    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亏本,日后总会赚回来。
    有大汉政府财力做支撑,不需要融资,就可以打一个“猖狂”卖盐的价格战。
    挤死小商贾。
    赢者通吃。

章节目录

六朝汉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土豆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土豆刘并收藏六朝汉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