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掌柜的事情,梁家一连好长时间气氛都十分低落。
对于郑阿柔百转千回的心思,梁子意表示十分的无奈。
不管说她凉薄也好其他什么也好,梁子意对于李掌柜身上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过多的关切。
想办法把他救出来,对于梁子意来说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
好在年节将至,即便郑阿柔心里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也没有多久,她投入了年节的采办之中。
梁家人口不多,她却一点疏忽都没有。
不管是年货还是家里的洒扫她都亲力亲为,有时候看得梁子意心里一颤一颤的。
郑阿柔可还怀着孕呢!她现在已经六个多月了,年后过不了多久就要生了。
“娘,不如咱家买个下人来帮忙吧?”
这便是梁子意想出来的解决办法。
从前她在外忙碌房子里的事情顾不过来的时候便会找个保姆来帮忙,只是显然现在这个时候聘请人行不通。
既然要帮忙做家事,那不如就买个人回来,反正多一双筷子也不是养不起。
听见梁子意这样说,郑阿柔心中一动,心情有些复杂,“咱家哪能用得上下人啊。”
低下头对上梁子意的眼神,郑阿柔神情有些敷衍。
摆摆手并未将梁子意的话放在心上,她自己前不久都还是人家家里的下人,她哪里有那个福气。
虽然很多时候郑阿柔都没有将梁子意当小孩子看待,但是现在听见梁子意这样说,她确实是将梁子意的话当做童言无忌了。
“咱家的人口不多活也不多,娘能忙得过来的,再不济还有你跟你爹呢。”拍了拍梁子意的头让她自己去玩。
见状梁子意还想劝,可郑阿柔却一点都不想听,转过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行了,咱们没有那么金贵,一点家务活难道还不能做了?爹又不是不干活了。”
梁大出来也听见了梁子意的话,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倒是与郑阿柔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家里都没有多少闲钱呢,哪里就到了买下人的地步了?
“咱家又不是什么地主乡绅,这话以后别说了,被别人听去要笑话的。”
这个想法也就是在梁子意的脑海中转了一圈就出口了。
被郑阿柔与梁大一同打断,梁子意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欠缺考虑了。
可即便如此,心中还是有些不甘,撇了撇嘴,道:“那好吧。”没有再多说什么。
“许久没有上山了,我一会去瞧瞧山上有什么猎物没有。”见梁子意不开口了。
梁大笑了笑,同郑阿柔交代道:“你与子意在家好好的,我晚饭就不回来吃了。”
“好,你小心些。”知道梁大身上有些本事,郑阿柔也知道他闲不住。
所以即便她心里有些担忧,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母女二人合力将家里清扫的干干净净焕然一新,不管是梁子意还是郑阿柔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现在天气已经凉下来了,郑阿柔平日里也不坐在院子里做手上的活计。
许是因为怀孕的缘故,她现在十分的怕冷,才十月的深秋,薄袄子便上身了。
屋里也烧起了火炉,每次正屋的时候梁子意都要把稍厚的外衫脱下来不然根本就待不住。
“明日让你爹赶车,耐放的年货该去买些回来了,娘没有熏腊肉,合该买些回来才是,哪有过年不吃腊肉的?”
郑阿柔与梁大都是潇湘人家,即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好容易能自己做主了,她也是像要按照家乡年节的过法来的。
前世梁子意也是南方人,至于家乡何地,她自己也不知道。
反正年纪稍稍大一些之后便满天满地的跑,对于依从哪里的习俗过年完全没有意见。
她现在年纪还小,即便是有意见郑阿柔也是不会听的。
“还要买什么?”
坐在床沿离炭盆稍稍远一点的地方,梁子意歪着头看向郑阿柔。
“你动动,线都缠住了。”催促在帮着绕线的梁子意一声,郑阿柔的脸上带着些嫌弃。
“要买的多了,一时间许多我也想不出来,明日多带些银两咱们去镇上瞧瞧吧。”
不晓得是日子好过了整个人放松了下来,还是单纯的应了那句“一孕傻三年”的俗语。
总之现在郑阿柔可是健忘的多了,平日里她哪里有这样傻乎乎的时候?
这话她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若是说出来郑阿柔是要锤她的。
心中转了一圈,梁子意笑眯眯的道:“娘,咱们多买些食材回来吧,我有好多点子呢。”
“都依你。”左右过年了家里也是要囤货的。
梁子意这样说,左不过也是种类多一些每种的量少一些罢了,她家人少这样的安排正正好。
母女二人说着闲话,一下午便理出来了一筐子绣线。
这是郑阿柔给腹中的娃娃做衣裳用的,当然也有梁子意的份。
只是梁子意平日里便不是特别喜欢带着绣花的衣裳,一点儿都不像是个女孩子。
对于郑阿柔的吐槽,梁子意皱了皱鼻子,根本不放心上,对于她来说衣裳实用能看便是了,至于多好看?
她不过才五岁的年纪,容貌也不过是一般般,就算是精心打扮,又能好到哪里去?
“去把那筐子碎布拿来,还有你去年的衣裳。”
现在梁子意到了身子长得快的时候,前一年的衣裳后一年便穿不得了。
她家又没有别的小孩,好好的衣裳扔了可惜,所以郑阿柔便想改改给孩子做个襁褓。
梁大与郑阿柔两个是疼孩子的,近日里手中又有了些闲钱,梁子意的里衣即便是穿旧了的那也是上好的棉布。
因着是梁子意穿过的,所以比新布更为柔软,也适合给小孩子用。
便是手头有了些钱,梁子意也不打算改变郑阿柔这节俭的习惯。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好习惯,他们的年纪都不算大,日后的日子还长呢,难免没有困难的时候。
不管是梁子意从前受过的教导还是郑阿柔有过的经历都奠定了梁家节俭的习惯。
对于郑阿柔百转千回的心思,梁子意表示十分的无奈。
不管说她凉薄也好其他什么也好,梁子意对于李掌柜身上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过多的关切。
想办法把他救出来,对于梁子意来说做到这一点已经够了。
好在年节将至,即便郑阿柔心里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也没有多久,她投入了年节的采办之中。
梁家人口不多,她却一点疏忽都没有。
不管是年货还是家里的洒扫她都亲力亲为,有时候看得梁子意心里一颤一颤的。
郑阿柔可还怀着孕呢!她现在已经六个多月了,年后过不了多久就要生了。
“娘,不如咱家买个下人来帮忙吧?”
这便是梁子意想出来的解决办法。
从前她在外忙碌房子里的事情顾不过来的时候便会找个保姆来帮忙,只是显然现在这个时候聘请人行不通。
既然要帮忙做家事,那不如就买个人回来,反正多一双筷子也不是养不起。
听见梁子意这样说,郑阿柔心中一动,心情有些复杂,“咱家哪能用得上下人啊。”
低下头对上梁子意的眼神,郑阿柔神情有些敷衍。
摆摆手并未将梁子意的话放在心上,她自己前不久都还是人家家里的下人,她哪里有那个福气。
虽然很多时候郑阿柔都没有将梁子意当小孩子看待,但是现在听见梁子意这样说,她确实是将梁子意的话当做童言无忌了。
“咱家的人口不多活也不多,娘能忙得过来的,再不济还有你跟你爹呢。”拍了拍梁子意的头让她自己去玩。
见状梁子意还想劝,可郑阿柔却一点都不想听,转过头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行了,咱们没有那么金贵,一点家务活难道还不能做了?爹又不是不干活了。”
梁大出来也听见了梁子意的话,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倒是与郑阿柔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家里都没有多少闲钱呢,哪里就到了买下人的地步了?
“咱家又不是什么地主乡绅,这话以后别说了,被别人听去要笑话的。”
这个想法也就是在梁子意的脑海中转了一圈就出口了。
被郑阿柔与梁大一同打断,梁子意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欠缺考虑了。
可即便如此,心中还是有些不甘,撇了撇嘴,道:“那好吧。”没有再多说什么。
“许久没有上山了,我一会去瞧瞧山上有什么猎物没有。”见梁子意不开口了。
梁大笑了笑,同郑阿柔交代道:“你与子意在家好好的,我晚饭就不回来吃了。”
“好,你小心些。”知道梁大身上有些本事,郑阿柔也知道他闲不住。
所以即便她心里有些担忧,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母女二人合力将家里清扫的干干净净焕然一新,不管是梁子意还是郑阿柔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现在天气已经凉下来了,郑阿柔平日里也不坐在院子里做手上的活计。
许是因为怀孕的缘故,她现在十分的怕冷,才十月的深秋,薄袄子便上身了。
屋里也烧起了火炉,每次正屋的时候梁子意都要把稍厚的外衫脱下来不然根本就待不住。
“明日让你爹赶车,耐放的年货该去买些回来了,娘没有熏腊肉,合该买些回来才是,哪有过年不吃腊肉的?”
郑阿柔与梁大都是潇湘人家,即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好容易能自己做主了,她也是像要按照家乡年节的过法来的。
前世梁子意也是南方人,至于家乡何地,她自己也不知道。
反正年纪稍稍大一些之后便满天满地的跑,对于依从哪里的习俗过年完全没有意见。
她现在年纪还小,即便是有意见郑阿柔也是不会听的。
“还要买什么?”
坐在床沿离炭盆稍稍远一点的地方,梁子意歪着头看向郑阿柔。
“你动动,线都缠住了。”催促在帮着绕线的梁子意一声,郑阿柔的脸上带着些嫌弃。
“要买的多了,一时间许多我也想不出来,明日多带些银两咱们去镇上瞧瞧吧。”
不晓得是日子好过了整个人放松了下来,还是单纯的应了那句“一孕傻三年”的俗语。
总之现在郑阿柔可是健忘的多了,平日里她哪里有这样傻乎乎的时候?
这话她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若是说出来郑阿柔是要锤她的。
心中转了一圈,梁子意笑眯眯的道:“娘,咱们多买些食材回来吧,我有好多点子呢。”
“都依你。”左右过年了家里也是要囤货的。
梁子意这样说,左不过也是种类多一些每种的量少一些罢了,她家人少这样的安排正正好。
母女二人说着闲话,一下午便理出来了一筐子绣线。
这是郑阿柔给腹中的娃娃做衣裳用的,当然也有梁子意的份。
只是梁子意平日里便不是特别喜欢带着绣花的衣裳,一点儿都不像是个女孩子。
对于郑阿柔的吐槽,梁子意皱了皱鼻子,根本不放心上,对于她来说衣裳实用能看便是了,至于多好看?
她不过才五岁的年纪,容貌也不过是一般般,就算是精心打扮,又能好到哪里去?
“去把那筐子碎布拿来,还有你去年的衣裳。”
现在梁子意到了身子长得快的时候,前一年的衣裳后一年便穿不得了。
她家又没有别的小孩,好好的衣裳扔了可惜,所以郑阿柔便想改改给孩子做个襁褓。
梁大与郑阿柔两个是疼孩子的,近日里手中又有了些闲钱,梁子意的里衣即便是穿旧了的那也是上好的棉布。
因着是梁子意穿过的,所以比新布更为柔软,也适合给小孩子用。
便是手头有了些钱,梁子意也不打算改变郑阿柔这节俭的习惯。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好习惯,他们的年纪都不算大,日后的日子还长呢,难免没有困难的时候。
不管是梁子意从前受过的教导还是郑阿柔有过的经历都奠定了梁家节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