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这粮,不能借!
宋家沟,与崖上村一般,都是位于山脚下的小村子,村旁有河流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可惜,两个村子都是很穷。
山里有各种的野味,但想要猎到猎物,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水里同样有鱼有虾,可想要捕捞到手,依旧不容易。
至于田地里的庄稼产出,贫瘠的山地,每年的产出是相当的有限。
宋氏走了半晌,累得够呛,这才堪堪走到宋家沟。
村口处,有干活儿回来的村民瞧见宋氏,倒是笑呵呵地跟她打着招呼。
宋氏是回来借粮的,本就有些底气不足,看到村里人,越发觉得抬不起头,言辞之间,明显有些不对劲儿。
待到宋氏回到娘家,在门口就碰到了她二嫂王莺儿。
“哟,小姑子回来了啊!”
王莺儿看到宋氏回来,脸上的表情就很精彩。
宋氏望了王莺儿一眼,道:“二嫂,爹娘都在家吧?”
“在呢!”
“小姑子,你这是出啥事儿了么?咋就你一个人回来了?妹夫咋没跟你一起回来?”
“没,没啥事儿!”
宋氏表情有些讪讪,摆了摆手,“二嫂,你去忙你的吧,我找爹娘说点儿事儿!”
“没事儿,我不忙!”
王莺儿本来是准备出门的,但瞧见宋氏这空手归家,心里的想法可就不一样了。在她看来,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咋也不该空着手吧!
像她,哪一次回娘家不是带了东西?
宋氏其实明白,自己这般回来,肯定是不会招王莺儿这个二嫂待见的。但,家里已经要揭不开锅了,她总得为闺女们着想。
至于自己丢脸臊皮,只要能让闺女们吃饱饭,那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宋氏已经有了丢脸的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她还是有些心理忐忑,有些抹不开面子。
“你咋回来了?”
“老四咋没跟你一块儿回来?”
看到自家闺女回来,宋老太就皱起了眉头。
对这个闺女,她是不喜欢的。
别人家的闺女嫁出去,时常会想法子贴补娘家,可宋氏嫁到苏家,他们老宋家就没跟着沾到一点儿的光。
怪不得人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宋老太每每跟人说起自己这闺女,总会加一句,真的是白生养了这么个闺女,丁点儿指望不上。
“娘,我有点儿事情!”
看出亲娘对自己的不喜欢,宋氏这心里越发不踏实。
倒是宋老头儿轻轻敲了敲手里的烟袋锅,道:“闺女啊,有啥事儿你就说,爹能帮的,绝对不含糊。”
苏家是个什么情况,宋老头儿清楚得很。
之前的时候,苏家没有分家,那一大家子人,当家做主的事情,轮不到他闺女,这闺女不当家,想要帮衬娘家,也没这个能力。
如今呢,苏家分家了,闺女这边虽然分了出来,可这刚分家,要啥没啥,想要帮衬娘家,还不够这个水平。
可即便是如此,这到底是自己的亲闺女。
“爹,我,我,想,想,借点儿粮食!”
宋氏吞吞吐吐了好一会儿,才算是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没有!”
宋老太听了宋氏的话,想也不想,直接怼了回去,“咱家又不是地主家,就那么几亩地,养着这将近十口人,这粮食,自家吃都还不够呢!”
这话,却是真正的大实话。
宋家啥情况,宋氏清楚。
但苏老四让她回家借点儿粮食,她不可能拒绝。所以,即便是知道家里没粮食,也得走这一趟。
“哦,我知道了!”
“爹,娘,那,我回去了!”
宋氏没有跟亲爹、亲娘哭求,在宋老太干脆拒绝后,她就飞快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话说完,宋氏就准备走人。
她还得赶紧回家,闺女们在家,也不知道饿没饿到。
“等等!”
宋老头儿在宋氏转身出门的瞬间,高声喊了一句。
“……”
宋氏止步,回头望向自家亲爹。
宋老头儿叹了口气,道:“闺女,不是你娘心狠,是家里的粮食真的不够吃。”
“爹知道,你是个要强的性子。要不是实在没得办法,你不会回家来借粮食。”
“她娘,你去给闺女装半袋高粱。”
“闺女,你别嫌少,家里,就这么个情况,也是爹没用!”
“爹!”
“你咋能这样呢?”
王莺儿在宋老头儿说话后,却是一下跳出来,“咱家自己都不够吃,你还给小姑子半袋高粱,到时候,咱家人吃啥?”
“老二家的,你是要翻天么?”
宋老头儿瞪向跳出来的王莺儿,“这个家,还是我说了算。”
“你想当家作主,等我伸腿了再说!”
对于二儿媳妇的反对,宋老头儿是毫不留情地加以驳斥。
他们家没分家,那么,这家里的事情,自然是他说了算。莫说是王莺儿跳出来,就算是两个儿子跳出来,宋老头儿都不会给对方好脸色。
“爹,您这是不讲理!”
王莺儿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因为把宋老二给拢住了的缘故,王莺儿在宋家,不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不然的话,她每一次回娘家,凭什么都能带东西?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她在这个家里有话语权。
“你要跟我讲理是吧?”
宋老头儿看到自己没有干脆地镇压二儿媳妇,当即站起身来,怒气冲冲地望着王莺儿,“老二家的,我是你公爹,你这般顶撞我,这就是不孝。”
“你嫁给老二这么些年,连个娃儿都没有生。”
“我跟你讲,这要是在大户人家,你就是被休的命!”
七出之一,便是无后。
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说起来,也就是宋老头儿自己大度,不然的话,就凭王莺儿在宋家的闹腾,怕是早就被赶出了家门。
“爹,您甭吓唬我!”
王莺儿听了宋老头儿的话,并没有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妥,反倒是跟宋老头儿顶了起来。
“您有能耐,那就让老二休了我!”
“生娃儿又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没准是老二不能生呢!”
“反正,我就一个主张,这粮,不能借!”
(本章完)
宋家沟,与崖上村一般,都是位于山脚下的小村子,村旁有河流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可惜,两个村子都是很穷。
山里有各种的野味,但想要猎到猎物,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水里同样有鱼有虾,可想要捕捞到手,依旧不容易。
至于田地里的庄稼产出,贫瘠的山地,每年的产出是相当的有限。
宋氏走了半晌,累得够呛,这才堪堪走到宋家沟。
村口处,有干活儿回来的村民瞧见宋氏,倒是笑呵呵地跟她打着招呼。
宋氏是回来借粮的,本就有些底气不足,看到村里人,越发觉得抬不起头,言辞之间,明显有些不对劲儿。
待到宋氏回到娘家,在门口就碰到了她二嫂王莺儿。
“哟,小姑子回来了啊!”
王莺儿看到宋氏回来,脸上的表情就很精彩。
宋氏望了王莺儿一眼,道:“二嫂,爹娘都在家吧?”
“在呢!”
“小姑子,你这是出啥事儿了么?咋就你一个人回来了?妹夫咋没跟你一起回来?”
“没,没啥事儿!”
宋氏表情有些讪讪,摆了摆手,“二嫂,你去忙你的吧,我找爹娘说点儿事儿!”
“没事儿,我不忙!”
王莺儿本来是准备出门的,但瞧见宋氏这空手归家,心里的想法可就不一样了。在她看来,出嫁的闺女回娘家,咋也不该空着手吧!
像她,哪一次回娘家不是带了东西?
宋氏其实明白,自己这般回来,肯定是不会招王莺儿这个二嫂待见的。但,家里已经要揭不开锅了,她总得为闺女们着想。
至于自己丢脸臊皮,只要能让闺女们吃饱饭,那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宋氏已经有了丢脸的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她还是有些心理忐忑,有些抹不开面子。
“你咋回来了?”
“老四咋没跟你一块儿回来?”
看到自家闺女回来,宋老太就皱起了眉头。
对这个闺女,她是不喜欢的。
别人家的闺女嫁出去,时常会想法子贴补娘家,可宋氏嫁到苏家,他们老宋家就没跟着沾到一点儿的光。
怪不得人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宋老太每每跟人说起自己这闺女,总会加一句,真的是白生养了这么个闺女,丁点儿指望不上。
“娘,我有点儿事情!”
看出亲娘对自己的不喜欢,宋氏这心里越发不踏实。
倒是宋老头儿轻轻敲了敲手里的烟袋锅,道:“闺女啊,有啥事儿你就说,爹能帮的,绝对不含糊。”
苏家是个什么情况,宋老头儿清楚得很。
之前的时候,苏家没有分家,那一大家子人,当家做主的事情,轮不到他闺女,这闺女不当家,想要帮衬娘家,也没这个能力。
如今呢,苏家分家了,闺女这边虽然分了出来,可这刚分家,要啥没啥,想要帮衬娘家,还不够这个水平。
可即便是如此,这到底是自己的亲闺女。
“爹,我,我,想,想,借点儿粮食!”
宋氏吞吞吐吐了好一会儿,才算是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没有!”
宋老太听了宋氏的话,想也不想,直接怼了回去,“咱家又不是地主家,就那么几亩地,养着这将近十口人,这粮食,自家吃都还不够呢!”
这话,却是真正的大实话。
宋家啥情况,宋氏清楚。
但苏老四让她回家借点儿粮食,她不可能拒绝。所以,即便是知道家里没粮食,也得走这一趟。
“哦,我知道了!”
“爹,娘,那,我回去了!”
宋氏没有跟亲爹、亲娘哭求,在宋老太干脆拒绝后,她就飞快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话说完,宋氏就准备走人。
她还得赶紧回家,闺女们在家,也不知道饿没饿到。
“等等!”
宋老头儿在宋氏转身出门的瞬间,高声喊了一句。
“……”
宋氏止步,回头望向自家亲爹。
宋老头儿叹了口气,道:“闺女,不是你娘心狠,是家里的粮食真的不够吃。”
“爹知道,你是个要强的性子。要不是实在没得办法,你不会回家来借粮食。”
“她娘,你去给闺女装半袋高粱。”
“闺女,你别嫌少,家里,就这么个情况,也是爹没用!”
“爹!”
“你咋能这样呢?”
王莺儿在宋老头儿说话后,却是一下跳出来,“咱家自己都不够吃,你还给小姑子半袋高粱,到时候,咱家人吃啥?”
“老二家的,你是要翻天么?”
宋老头儿瞪向跳出来的王莺儿,“这个家,还是我说了算。”
“你想当家作主,等我伸腿了再说!”
对于二儿媳妇的反对,宋老头儿是毫不留情地加以驳斥。
他们家没分家,那么,这家里的事情,自然是他说了算。莫说是王莺儿跳出来,就算是两个儿子跳出来,宋老头儿都不会给对方好脸色。
“爹,您这是不讲理!”
王莺儿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因为把宋老二给拢住了的缘故,王莺儿在宋家,不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不然的话,她每一次回娘家,凭什么都能带东西?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她在这个家里有话语权。
“你要跟我讲理是吧?”
宋老头儿看到自己没有干脆地镇压二儿媳妇,当即站起身来,怒气冲冲地望着王莺儿,“老二家的,我是你公爹,你这般顶撞我,这就是不孝。”
“你嫁给老二这么些年,连个娃儿都没有生。”
“我跟你讲,这要是在大户人家,你就是被休的命!”
七出之一,便是无后。
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说起来,也就是宋老头儿自己大度,不然的话,就凭王莺儿在宋家的闹腾,怕是早就被赶出了家门。
“爹,您甭吓唬我!”
王莺儿听了宋老头儿的话,并没有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妥,反倒是跟宋老头儿顶了起来。
“您有能耐,那就让老二休了我!”
“生娃儿又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没准是老二不能生呢!”
“反正,我就一个主张,这粮,不能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