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战事因仆固温的异变而变得愈发扑朔迷离,一方面高骈怒杀成德中郎将王举,而李浈又身陷成德军的包围,不仅如此,尚有源源不断成德大军自四面八方赶往深州,看上去王元逵是铁了心地要置李浈于死地,虽然事实上王元逵也不过只是仆固温的一颗棋子,但至少在卢龙军看来,此事的一切源头皆在王元逵一人而已,两大藩镇在仆固温这个变数下早已没了转圜之地。
而张仲武在看到王元逵亲笔手书的信函之后,脸上现出一抹冷笑,在他看来王元逵此举除了挑衅之外别无他意,事到如今,李浈的生死已不仅仅是生死的问题,更关乎到卢龙军在河北的声望。
几乎在看完那封信函之后,张仲武便即刻再度抽调五千幽州精骑以及周边各州共一万大军日夜兼程地驰援深州,同时上疏朝廷历数王元逵十大罪状,各种罗织的罪名甚至追溯到了其父王廷凑时代,而每一条罪状都是十恶不赦诛九族的大罪。
而王元逵显然没有料到自己的这封信函的作用竟完全背离了心中原本的意愿,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卢龙援军,王元逵不得不重新调集兵马抵御来犯之敌。
而对于河北其他藩镇来说,成德与卢龙之战无疑是个契机,因为无论哪一方获胜都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本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原则,各个藩镇都采取静观其变的中立态度,同时也纷纷上疏朝廷,表示坚决拥护朝廷,绝不参与内战。
长安。
自李浈身陷深州之后,往来于河北与长安之间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便一刻也不曾停歇过。
长安,大明宫麟德殿。
李忱的眉头皱得很紧,在经过武宗与李德裕的多年经营下,大唐帝国似乎正朝着一个承平的方向稳步迈进,但此时此刻河北之乱令李忱不得不停下手头所有的计划,将目光挪到帝国北方那片动乱不安的土地上去。
望着面前一封封来自于河北各个藩镇,且均加盖了加急封印的奏疏,李忱不胜其烦。
对于这些藩镇心中所想,李忱心中再清楚不过,一句“绝不参与内战”,却隐含了拒不出兵的意思,若朝廷想以武力平息的话,这些藩镇是绝对靠不住的。
殿内,白敏中与兵部尚书崔珙、卢商、御史中丞封敖、中书侍郎蒋伸、御史大夫李景让等一干众臣忐忑不安地坐于两侧,如果说对于河北之乱远远超出李忱掌控之外的话,那么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则是一种不安。
河北藩镇历来是帝国的心腹大患,河北之乱在某种意义上说足以影响到帝国的命运。
“启禀陛下,臣以为......”白敏中率先打破殿内的平静,但却欲言又止。
李忱闻言后抬头看了看白敏中,轻声说道:“白相有话便说!”
“臣以为,河北之乱须尽快平定,当务之急便是首先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哼,来龙去脉?朕也想知道!”李忱冷哼一声道。
“其实也不难理解,李浈无端引兵进犯深州,当为罪魁祸首,只要陛下降旨......”
“白相所言差矣,李浈兵犯深州事出有因,所为虽然欠妥但却是深州刺史囚禁李承业在先,若说这罪魁祸首也当是段崇简才是!”不待白敏中说完,卢商当即反驳道。
“呵呵,此言不假,但如今段崇简已死,这个罪责总需有人来承担才是,唯有如此,河北之乱方能平定!”白敏中紧紧盯着卢商,脸上俨然一副义正辞严之状,但却不曾注意到李忱那张愈发阴沉的脸。
卢商闻言正欲争辩,却不料李忱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朕让你们来这里不是来看你们吵架的!”
随即转而对崔珙说道:“崔尚书,此在你职权之内,不知你有何高见?”
崔珙想了想道:“臣以为此时局势尚不明了,不如暂且静观其变!”
闻言后,李忱微微笑了笑,又对李景让问道:“李御史呢?”
李景让则轻捋长须,想了想道:“回陛下,臣以为卢龙、成德二镇素来不和,这对于朝廷来说本是件好事,只是此事生得有些蹊跷,臣倒也赞同崔尚书的建议,静观其变,待局势明了之后再做定夺不迟!”
“哼!只怕是到时一切晚矣!”白敏中冷哼一声道。
李忱点了点头,看了看一直不曾说话的封敖,还不待发问,却只见封敖起身说道:“启禀陛下,臣赞同白相所言,先将李浈押解回京,”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君臣数人也始终不曾拿出个可行的对策来,但李忱紧皱的眉头却逐渐舒缓开来,看着殿内众臣唇枪舌剑,李忱的心中却早已有了决断。
......
与此同时,深州。
骨朵达与王振二人虽身陷重围,但却拼死力战,而后方深州守军也被李浈死死阻挡在外,另一方面,成德中路军王绍鼎,与王元逵亲率的数千兵马的逐渐逼近,仆固温的耐心终于被消耗殆尽,虽然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将眼前的这些卢龙军消灭,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
而且根据斥候禀报,一支卢龙援军已经距离深州仅仅百里之遥,若是再纠缠下去的话,自己便彻底没了退路。
仆固温望着前方已然陷入胶着局面的战场,不得不下达撤退的命令。
战局的结果出乎仆固温的意料之外,双方激战整整一日,自己竟还未搞明白究竟哪一个才是李浈,但尽管如此,仆固温却早已有了下一步的计划,既然要搅乱河北,仅仅卢龙与成德军的参与还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此战目的尚未达到,但仆固温的脸上却再度洋溢着兴奋的笑意。
“鸣金收兵!”仆固温望着前方淡淡地说道:“传令下去,奉使君之令,取道瀛洲!”
“将军,我们可是要至瀛洲休整?”麾下一名校尉小心翼翼地问道。
仆固温闻言后轻轻摇了摇头,道:“不,我们去沧州!”
而张仲武在看到王元逵亲笔手书的信函之后,脸上现出一抹冷笑,在他看来王元逵此举除了挑衅之外别无他意,事到如今,李浈的生死已不仅仅是生死的问题,更关乎到卢龙军在河北的声望。
几乎在看完那封信函之后,张仲武便即刻再度抽调五千幽州精骑以及周边各州共一万大军日夜兼程地驰援深州,同时上疏朝廷历数王元逵十大罪状,各种罗织的罪名甚至追溯到了其父王廷凑时代,而每一条罪状都是十恶不赦诛九族的大罪。
而王元逵显然没有料到自己的这封信函的作用竟完全背离了心中原本的意愿,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卢龙援军,王元逵不得不重新调集兵马抵御来犯之敌。
而对于河北其他藩镇来说,成德与卢龙之战无疑是个契机,因为无论哪一方获胜都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本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原则,各个藩镇都采取静观其变的中立态度,同时也纷纷上疏朝廷,表示坚决拥护朝廷,绝不参与内战。
长安。
自李浈身陷深州之后,往来于河北与长安之间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便一刻也不曾停歇过。
长安,大明宫麟德殿。
李忱的眉头皱得很紧,在经过武宗与李德裕的多年经营下,大唐帝国似乎正朝着一个承平的方向稳步迈进,但此时此刻河北之乱令李忱不得不停下手头所有的计划,将目光挪到帝国北方那片动乱不安的土地上去。
望着面前一封封来自于河北各个藩镇,且均加盖了加急封印的奏疏,李忱不胜其烦。
对于这些藩镇心中所想,李忱心中再清楚不过,一句“绝不参与内战”,却隐含了拒不出兵的意思,若朝廷想以武力平息的话,这些藩镇是绝对靠不住的。
殿内,白敏中与兵部尚书崔珙、卢商、御史中丞封敖、中书侍郎蒋伸、御史大夫李景让等一干众臣忐忑不安地坐于两侧,如果说对于河北之乱远远超出李忱掌控之外的话,那么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则是一种不安。
河北藩镇历来是帝国的心腹大患,河北之乱在某种意义上说足以影响到帝国的命运。
“启禀陛下,臣以为......”白敏中率先打破殿内的平静,但却欲言又止。
李忱闻言后抬头看了看白敏中,轻声说道:“白相有话便说!”
“臣以为,河北之乱须尽快平定,当务之急便是首先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哼,来龙去脉?朕也想知道!”李忱冷哼一声道。
“其实也不难理解,李浈无端引兵进犯深州,当为罪魁祸首,只要陛下降旨......”
“白相所言差矣,李浈兵犯深州事出有因,所为虽然欠妥但却是深州刺史囚禁李承业在先,若说这罪魁祸首也当是段崇简才是!”不待白敏中说完,卢商当即反驳道。
“呵呵,此言不假,但如今段崇简已死,这个罪责总需有人来承担才是,唯有如此,河北之乱方能平定!”白敏中紧紧盯着卢商,脸上俨然一副义正辞严之状,但却不曾注意到李忱那张愈发阴沉的脸。
卢商闻言正欲争辩,却不料李忱摆了摆手说道:“好了!朕让你们来这里不是来看你们吵架的!”
随即转而对崔珙说道:“崔尚书,此在你职权之内,不知你有何高见?”
崔珙想了想道:“臣以为此时局势尚不明了,不如暂且静观其变!”
闻言后,李忱微微笑了笑,又对李景让问道:“李御史呢?”
李景让则轻捋长须,想了想道:“回陛下,臣以为卢龙、成德二镇素来不和,这对于朝廷来说本是件好事,只是此事生得有些蹊跷,臣倒也赞同崔尚书的建议,静观其变,待局势明了之后再做定夺不迟!”
“哼!只怕是到时一切晚矣!”白敏中冷哼一声道。
李忱点了点头,看了看一直不曾说话的封敖,还不待发问,却只见封敖起身说道:“启禀陛下,臣赞同白相所言,先将李浈押解回京,”
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君臣数人也始终不曾拿出个可行的对策来,但李忱紧皱的眉头却逐渐舒缓开来,看着殿内众臣唇枪舌剑,李忱的心中却早已有了决断。
......
与此同时,深州。
骨朵达与王振二人虽身陷重围,但却拼死力战,而后方深州守军也被李浈死死阻挡在外,另一方面,成德中路军王绍鼎,与王元逵亲率的数千兵马的逐渐逼近,仆固温的耐心终于被消耗殆尽,虽然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将眼前的这些卢龙军消灭,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
而且根据斥候禀报,一支卢龙援军已经距离深州仅仅百里之遥,若是再纠缠下去的话,自己便彻底没了退路。
仆固温望着前方已然陷入胶着局面的战场,不得不下达撤退的命令。
战局的结果出乎仆固温的意料之外,双方激战整整一日,自己竟还未搞明白究竟哪一个才是李浈,但尽管如此,仆固温却早已有了下一步的计划,既然要搅乱河北,仅仅卢龙与成德军的参与还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此战目的尚未达到,但仆固温的脸上却再度洋溢着兴奋的笑意。
“鸣金收兵!”仆固温望着前方淡淡地说道:“传令下去,奉使君之令,取道瀛洲!”
“将军,我们可是要至瀛洲休整?”麾下一名校尉小心翼翼地问道。
仆固温闻言后轻轻摇了摇头,道:“不,我们去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