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军从女儿口中听到,断定高考很快就会重新恢复的论断,是双水村的孙少安做出的,不由得惊叹了一下。
“这个少安娃,没想到还有这个见识。只不过类比古代皇帝,不太妥当吧。”
“这有什么不妥当的,封建时代也好,现代也好,不都得有个领导吗?我觉得少平他哥哥说的没错。”
田福军微笑着摇摇头,却没有多说,他自然不会在这点小事上和女儿吵架。
但是心情却开朗了许多。
“少安说得是没错。既然如此,晓霞,那你也不要放松了,你让我给你买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我可是从省城给你买回来了,你可要好好学习,一旦恢复高考,争取考个好大学,超过爸爸和你哥哥。”
“哼!我一定会超越你们。”田晓霞开心的说道。
“那就好。不过这事你可不要随便说出去。”田福军还是非常注意风险的。“你妈也不要先说,医院里人多嘴杂。”
“好的,我明白。”
田晓霞重重的点点头。
而在这个时候,孙少平从县供销公司的商店里,救出了偷手帕的郝红梅,了结了一段少年时光……
当孙少平回到双水村的时候,他很惊讶的发现,他和妹妹都有属于自己的窑洞了。
原来陈昭在修建新的院落的时候,也整修了老院子。
除了把陈昭那个以前住的小窑洞打宽打深,又新打了两个窑洞。
这三个新窑洞,一个少平住,一个兰香住,另一个做堆放杂物的仓库。
陈昭甚至有余力把院墙也整理了一番。
孙家的窑洞,一下子变成了双水村最奢华、最有气派的两个院落。
陈昭搞的这阵势几乎把他父亲也弄成了石圪节公社上的“明星”。
因为箍窑,孙玉厚老汉这个冬天没少去石圪节公社上去买肉。每次玉厚老汉上集走过这条灰尘飞扬的土街,庄稼人就会互相指划着说:“看,这就是孙少安他爸!”
他到小摊上买肉,卖肉的人也把最肥的刀口肉切割了给他。
每当孙玉厚老汉提着一条子肥肉,在乡民们的羡慕的议论声中走过石圪节街头时,他脸上平静如常,但内心却常常不由得感慨万端。
他一辈子已经不知多少次从这条土街上走过,什么时候受到这么多人的抬举呢?旧社会,他冬闲时给这里的掌柜吆牲灵到山西柳林驮瓷,每次都是天不明就从这街上起身,双手筒在破棉袄袖里,清鼻涕都冻在了嘴唇上。
后来,他又不知多少次到过这里,出售几个南瓜和一把旱烟叶,以便买点盐和点灯的煤油。那时间,谁能想得起他这个穿破衣裳的穷老百姓?
更忘不了的是,就在去年,公社开广播大会批判少安扩大猪饲料地,他和可怜的小女儿立在这土街上,怎样为儿子的命运担心骇怕呀……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两个年头,他孙玉厚就有了这般的荣耀?
在外人看来,孙家能够翻天覆地,全凭的是儿子少安娶了一个好媳妇,人家不但没要彩礼,还带来了祖传手艺,帮着孙家搞了家庭副业,转瞬之间便兴旺发达起来。
但是孙玉厚却清楚得很,儿媳秀莲根本就是儿子孙少安推出的挡箭牌。
他们家也根本就没有酿醋。
这酿醋的家当就在孙玉厚眼皮子底下,他照看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怎么会看不出那是骗人的玩意?
少安做的肯定是什么不能见光的买卖。
用酿醋来遮掩呢。
但孙玉厚相信自己大儿子的品性,肯定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但是心里也难免七上八下,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惧怕和担忧,生怕有一天公家的人会冲进少安的院子里,把他捆起来抓走。
就像前年把女婿王满银抓去劳教那样。
可是惧怕归惧怕,担忧归担忧。他孙玉厚再怎么遵纪守法,也不会跑到官府那边告状的。
相反他还得担着笑脸,走着路也得昂首挺胸。
不能让家人,也不能让村里的人看出他的不妥来。
今天孙玉厚去割肉,这倒不是嘴馋或故意给公众能他的光景,而是二小子高中毕业了。
二小子刚上高中那会儿,家里穷啊,可怜的娃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却饿的皮包骨头,浑身上下都穿的补丁衣服,想来在同学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所以他高中毕业回来,一定得好好的补补身子。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的吃了一顿饭。
孙玉厚说道:“少平,你毕业了,休息两天,就跟着我和你大哥去山里干活吧。”
少平当即说道:“爸,我明天就跟着你和大哥进山。”
“不行!”陈昭皱眉,断然说道。
“咋了?”孙玉厚一怔,看向陈昭。
陈昭说道:“爸,这事我给少平说过,他回来不要进山,好好的在家复习功课,等恢复高考了,他就去考试,争取做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大学生。”
顿了顿,他接着道:“爸,咱俩没白没黑的挣命赚工分,还不是希望少平和兰香有个出息。眼瞅着这高考就恢复了,你不好好在家复习功课,怎么比得过那些老三届?对得起我吗?对得起咱爸咱妈吗?”
少平低头不语。
孙玉厚怔了怔,突然觉得很羞愧。
他已经亏欠了大儿子,他读书可比他弟读的好,可是怪自己没本事,让他回家劳动。
怎么还拖二小子的后腿呢?
不过他还是很疑惑:“少安,你听谁说着高考要恢复的?”
他这辈子供过弟弟玉亭、长子少安,二小子少平,小女儿兰香四个人读书。
自己虽然是个睁眼瞎,对什么号召,什么政策根本不上心。但是对于读书人的政策,还是本能的想了解的。
因此他对“高考”这个事情不陌生。也知道因为动乱的缘故,“高考”已经中断好几年了。
陈昭笑着说道:“爸。根据我的判断,恢复高考肯定是势在必行。我估计今年就应该恢复高考了。”
“这个少安娃,没想到还有这个见识。只不过类比古代皇帝,不太妥当吧。”
“这有什么不妥当的,封建时代也好,现代也好,不都得有个领导吗?我觉得少平他哥哥说的没错。”
田福军微笑着摇摇头,却没有多说,他自然不会在这点小事上和女儿吵架。
但是心情却开朗了许多。
“少安说得是没错。既然如此,晓霞,那你也不要放松了,你让我给你买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我可是从省城给你买回来了,你可要好好学习,一旦恢复高考,争取考个好大学,超过爸爸和你哥哥。”
“哼!我一定会超越你们。”田晓霞开心的说道。
“那就好。不过这事你可不要随便说出去。”田福军还是非常注意风险的。“你妈也不要先说,医院里人多嘴杂。”
“好的,我明白。”
田晓霞重重的点点头。
而在这个时候,孙少平从县供销公司的商店里,救出了偷手帕的郝红梅,了结了一段少年时光……
当孙少平回到双水村的时候,他很惊讶的发现,他和妹妹都有属于自己的窑洞了。
原来陈昭在修建新的院落的时候,也整修了老院子。
除了把陈昭那个以前住的小窑洞打宽打深,又新打了两个窑洞。
这三个新窑洞,一个少平住,一个兰香住,另一个做堆放杂物的仓库。
陈昭甚至有余力把院墙也整理了一番。
孙家的窑洞,一下子变成了双水村最奢华、最有气派的两个院落。
陈昭搞的这阵势几乎把他父亲也弄成了石圪节公社上的“明星”。
因为箍窑,孙玉厚老汉这个冬天没少去石圪节公社上去买肉。每次玉厚老汉上集走过这条灰尘飞扬的土街,庄稼人就会互相指划着说:“看,这就是孙少安他爸!”
他到小摊上买肉,卖肉的人也把最肥的刀口肉切割了给他。
每当孙玉厚老汉提着一条子肥肉,在乡民们的羡慕的议论声中走过石圪节街头时,他脸上平静如常,但内心却常常不由得感慨万端。
他一辈子已经不知多少次从这条土街上走过,什么时候受到这么多人的抬举呢?旧社会,他冬闲时给这里的掌柜吆牲灵到山西柳林驮瓷,每次都是天不明就从这街上起身,双手筒在破棉袄袖里,清鼻涕都冻在了嘴唇上。
后来,他又不知多少次到过这里,出售几个南瓜和一把旱烟叶,以便买点盐和点灯的煤油。那时间,谁能想得起他这个穿破衣裳的穷老百姓?
更忘不了的是,就在去年,公社开广播大会批判少安扩大猪饲料地,他和可怜的小女儿立在这土街上,怎样为儿子的命运担心骇怕呀……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两个年头,他孙玉厚就有了这般的荣耀?
在外人看来,孙家能够翻天覆地,全凭的是儿子少安娶了一个好媳妇,人家不但没要彩礼,还带来了祖传手艺,帮着孙家搞了家庭副业,转瞬之间便兴旺发达起来。
但是孙玉厚却清楚得很,儿媳秀莲根本就是儿子孙少安推出的挡箭牌。
他们家也根本就没有酿醋。
这酿醋的家当就在孙玉厚眼皮子底下,他照看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怎么会看不出那是骗人的玩意?
少安做的肯定是什么不能见光的买卖。
用酿醋来遮掩呢。
但孙玉厚相信自己大儿子的品性,肯定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但是心里也难免七上八下,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惧怕和担忧,生怕有一天公家的人会冲进少安的院子里,把他捆起来抓走。
就像前年把女婿王满银抓去劳教那样。
可是惧怕归惧怕,担忧归担忧。他孙玉厚再怎么遵纪守法,也不会跑到官府那边告状的。
相反他还得担着笑脸,走着路也得昂首挺胸。
不能让家人,也不能让村里的人看出他的不妥来。
今天孙玉厚去割肉,这倒不是嘴馋或故意给公众能他的光景,而是二小子高中毕业了。
二小子刚上高中那会儿,家里穷啊,可怜的娃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却饿的皮包骨头,浑身上下都穿的补丁衣服,想来在同学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所以他高中毕业回来,一定得好好的补补身子。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的吃了一顿饭。
孙玉厚说道:“少平,你毕业了,休息两天,就跟着我和你大哥去山里干活吧。”
少平当即说道:“爸,我明天就跟着你和大哥进山。”
“不行!”陈昭皱眉,断然说道。
“咋了?”孙玉厚一怔,看向陈昭。
陈昭说道:“爸,这事我给少平说过,他回来不要进山,好好的在家复习功课,等恢复高考了,他就去考试,争取做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大学生。”
顿了顿,他接着道:“爸,咱俩没白没黑的挣命赚工分,还不是希望少平和兰香有个出息。眼瞅着这高考就恢复了,你不好好在家复习功课,怎么比得过那些老三届?对得起我吗?对得起咱爸咱妈吗?”
少平低头不语。
孙玉厚怔了怔,突然觉得很羞愧。
他已经亏欠了大儿子,他读书可比他弟读的好,可是怪自己没本事,让他回家劳动。
怎么还拖二小子的后腿呢?
不过他还是很疑惑:“少安,你听谁说着高考要恢复的?”
他这辈子供过弟弟玉亭、长子少安,二小子少平,小女儿兰香四个人读书。
自己虽然是个睁眼瞎,对什么号召,什么政策根本不上心。但是对于读书人的政策,还是本能的想了解的。
因此他对“高考”这个事情不陌生。也知道因为动乱的缘故,“高考”已经中断好几年了。
陈昭笑着说道:“爸。根据我的判断,恢复高考肯定是势在必行。我估计今年就应该恢复高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