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六年的川蜀行省,局面十分混乱,原本的北方红巾军李喜喜部被拥护元廷的汝阳王盟友李思齐等地主武装连番击败,逃入川蜀北部,变装为青衣,号称青巾军。
青巾军对川蜀各地,到处劫掠。元廷官兵和地主武装疲于应付,狼狈不堪。
双方混战,导致百姓要么被横征暴敛,要么被抢劫掠夺,要知道乱世之中,匪过如梳,官过如篦,兵过如剃,这兵匪官府交替压榨,百姓日子过得困苦不堪,人人怨声载道,其悲惨程度,几不亚于修黄河的民夫。
于是陈昭抓住机遇,率领手下学生攻破县城,斩杀县令,自贡的盐帮投资赵文兵第一个率众投奔,陈昭便掌控井盐,开始招兵买马,很快招拢来五千人。
他有数百学生为骨干,便立下规矩,安下职司,同时开始训练这帮农民起义军。
他有前世做过人民子弟兵的经验,又有在三国演义从将军到帝王的经验,因此训练起这些人来很有手段。
与此同时,他又和那个人在井冈山的时候一样,上午教授士兵习文识字,下午教授他们训练,到了晚上,还批改留下的作业。
而到了深夜,他则带着一干首领巡夜,巡视大家睡觉的地方,给他们掖一下被子。
数日下去,他已经尽得军心。
他有自贡井盐,又设置了合理的商税,因此商路源源不绝,并不缺少金钱,所以不需要对百姓横征暴敛,轻徭役,薄赋敛,十取其一。实行屯田。
所以他占据自贡几个月内,深得百姓之心,便是安歇地主豪商以及前元官吏,也觉得他势力虽小,却有治国气象。
灭绝师太听说之后,沉吟良久,便写信给少林掌门空闻,找了一个借口说自己不会参与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举。
空闻听说之后,当然遗憾不已,不过他们早有备案。
由于圆真筹划得当,他一早就请掌门空闻给青城派、青海派的掌门写信,没有峨眉派参与,正好可以将这两家替补选入主力。
论势力,青海派和青城派都比不过峨眉派,不够资格和六大派相提并论,但两派加起来,势力便在峨眉派之上了。
反正他们两家源远流长,武功各有独到之处,组成“七大派”,也算名正言顺。
当然,这是后话了。
灭绝师太写完信之后,便命令贝锦仪带领周芷若、赵明珠等弟子去,向往自贡,看能不能帮助陈昭一臂之力。
陈昭当然求之不得,便请几位师姐师妹担任书院的“经学博士”,用来教授学生们识文断字。
这一日,陈昭正在练兵,赵文兵匆匆而来,拱手施礼:“主公,元廷进士、大名路经历、隐居泸州的川蜀名士刘祯,率族人前来投奔。”
刘祯?
陈昭微微一笑。
他来之前查阅过相关典籍,知道这个刘祯是元末名士,明夏政权的重要官员,由于刘桢辅政,大夏政权“纲纪法度,卓然有绪”,是一个有才有德之士。
这样的人来投奔,分明是川蜀士族对他的小小政权十分看好。
不过他毕竟是收拾过王保保的人,并不会因为历史名人来投奔他就心情有所变化,只是点点头道:“我也听过他的名讳,请他过来吧。”
赵文兵领命而去,很快便领来一个中年文士,身后跟着七八个人,都是气度斐然的士子模样,但也都是眼神明亮、太阳穴微微鼓起,显然都是练家子。
想想也是,在这乱世,想将一身本领献与识货者,首先你得保护住自己。
刘祯见到陈昭之后,便微微躬身施礼:“刘祯拜见大王!”
身后几人有样学样,一起躬身施礼,口中口中喊着:“拜见大王!”
陈昭见刘祯气度斐然,双目温润,脸颊却有几分硬线条,声音犹如温玉,令人一见便生出好感,忙道:“先生大名闻于天下,昭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甚至哉,先生无须多礼。”
他此话刚一落地,刘祯等人便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住他们的上半身,竟将他们的腰背扶的挺直,这股力气方才消失,不由得相顾骇然。
他们早就听闻陈昭是峨眉派高徒,武功高的厉害,传说他曾纵横西域,大闹汝阳王府,天下无人可制,之前他们还不相信,以为这是赵文兵等人的吹嘘,此时亲身遇到,陈昭身子不动,便以无上内功,将他们一一扶起,这等神奇的控气手段,实在是匪夷所思。
也足以可见陈昭的武功是那么的强大。
刘祯出身川蜀豪门,家族当中多有练武强身者,自然知道武者的厉害,但是却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二十来岁的少年,居然也有这般无与伦比的实力。
不过他毕竟是文士,虽然震撼,却也没放在心上,笑道:“听闻大王占据自贡之后,律令极严、与民生息,颇有盛世气象,特来投奔。”
“久闻先生才名,没想到先生这般豪爽,便请入厅内一叙。”
众人在大厅内落座,刘祯问道:“大王出身峨眉,又游历天下,为何要在自贡起家?”
陈昭笑道:“中原板荡,江浙鼎沸,而我蜀中又有青巾军作乱,百姓水深火热,而自贡有井盐之利,算是我们发展初期的好地段,我们在吃休养生息,观天下之变,待实力壮大之后,便可进军渝州和锦官城。”
刘祯说道:“说起来某愚鲁,虽然立志追随大王,反抗暴元,却感觉前途一片迷雾,还请天王为我等解惑。”
陈昭知道刘祯是川蜀名士,见识不凡,才华高绝,又有川蜀士族支持,有他协助,陈昭相信他的任务能够完成。
所以陈昭道:“当年忽必烈灭亡南宋,又干掉胞弟阿里不哥,统一长城内外,又压服四大汗国,称孤道寡,可谓强横之极,但后世之元廷上下倾轧,君臣不一,,遂有红巾军起义,这是官逼民反。”
刘祯等人听了,无不连连点头,只觉得陈昭言简意赅,见识深远。
青巾军对川蜀各地,到处劫掠。元廷官兵和地主武装疲于应付,狼狈不堪。
双方混战,导致百姓要么被横征暴敛,要么被抢劫掠夺,要知道乱世之中,匪过如梳,官过如篦,兵过如剃,这兵匪官府交替压榨,百姓日子过得困苦不堪,人人怨声载道,其悲惨程度,几不亚于修黄河的民夫。
于是陈昭抓住机遇,率领手下学生攻破县城,斩杀县令,自贡的盐帮投资赵文兵第一个率众投奔,陈昭便掌控井盐,开始招兵买马,很快招拢来五千人。
他有数百学生为骨干,便立下规矩,安下职司,同时开始训练这帮农民起义军。
他有前世做过人民子弟兵的经验,又有在三国演义从将军到帝王的经验,因此训练起这些人来很有手段。
与此同时,他又和那个人在井冈山的时候一样,上午教授士兵习文识字,下午教授他们训练,到了晚上,还批改留下的作业。
而到了深夜,他则带着一干首领巡夜,巡视大家睡觉的地方,给他们掖一下被子。
数日下去,他已经尽得军心。
他有自贡井盐,又设置了合理的商税,因此商路源源不绝,并不缺少金钱,所以不需要对百姓横征暴敛,轻徭役,薄赋敛,十取其一。实行屯田。
所以他占据自贡几个月内,深得百姓之心,便是安歇地主豪商以及前元官吏,也觉得他势力虽小,却有治国气象。
灭绝师太听说之后,沉吟良久,便写信给少林掌门空闻,找了一个借口说自己不会参与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之举。
空闻听说之后,当然遗憾不已,不过他们早有备案。
由于圆真筹划得当,他一早就请掌门空闻给青城派、青海派的掌门写信,没有峨眉派参与,正好可以将这两家替补选入主力。
论势力,青海派和青城派都比不过峨眉派,不够资格和六大派相提并论,但两派加起来,势力便在峨眉派之上了。
反正他们两家源远流长,武功各有独到之处,组成“七大派”,也算名正言顺。
当然,这是后话了。
灭绝师太写完信之后,便命令贝锦仪带领周芷若、赵明珠等弟子去,向往自贡,看能不能帮助陈昭一臂之力。
陈昭当然求之不得,便请几位师姐师妹担任书院的“经学博士”,用来教授学生们识文断字。
这一日,陈昭正在练兵,赵文兵匆匆而来,拱手施礼:“主公,元廷进士、大名路经历、隐居泸州的川蜀名士刘祯,率族人前来投奔。”
刘祯?
陈昭微微一笑。
他来之前查阅过相关典籍,知道这个刘祯是元末名士,明夏政权的重要官员,由于刘桢辅政,大夏政权“纲纪法度,卓然有绪”,是一个有才有德之士。
这样的人来投奔,分明是川蜀士族对他的小小政权十分看好。
不过他毕竟是收拾过王保保的人,并不会因为历史名人来投奔他就心情有所变化,只是点点头道:“我也听过他的名讳,请他过来吧。”
赵文兵领命而去,很快便领来一个中年文士,身后跟着七八个人,都是气度斐然的士子模样,但也都是眼神明亮、太阳穴微微鼓起,显然都是练家子。
想想也是,在这乱世,想将一身本领献与识货者,首先你得保护住自己。
刘祯见到陈昭之后,便微微躬身施礼:“刘祯拜见大王!”
身后几人有样学样,一起躬身施礼,口中口中喊着:“拜见大王!”
陈昭见刘祯气度斐然,双目温润,脸颊却有几分硬线条,声音犹如温玉,令人一见便生出好感,忙道:“先生大名闻于天下,昭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甚至哉,先生无须多礼。”
他此话刚一落地,刘祯等人便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住他们的上半身,竟将他们的腰背扶的挺直,这股力气方才消失,不由得相顾骇然。
他们早就听闻陈昭是峨眉派高徒,武功高的厉害,传说他曾纵横西域,大闹汝阳王府,天下无人可制,之前他们还不相信,以为这是赵文兵等人的吹嘘,此时亲身遇到,陈昭身子不动,便以无上内功,将他们一一扶起,这等神奇的控气手段,实在是匪夷所思。
也足以可见陈昭的武功是那么的强大。
刘祯出身川蜀豪门,家族当中多有练武强身者,自然知道武者的厉害,但是却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二十来岁的少年,居然也有这般无与伦比的实力。
不过他毕竟是文士,虽然震撼,却也没放在心上,笑道:“听闻大王占据自贡之后,律令极严、与民生息,颇有盛世气象,特来投奔。”
“久闻先生才名,没想到先生这般豪爽,便请入厅内一叙。”
众人在大厅内落座,刘祯问道:“大王出身峨眉,又游历天下,为何要在自贡起家?”
陈昭笑道:“中原板荡,江浙鼎沸,而我蜀中又有青巾军作乱,百姓水深火热,而自贡有井盐之利,算是我们发展初期的好地段,我们在吃休养生息,观天下之变,待实力壮大之后,便可进军渝州和锦官城。”
刘祯说道:“说起来某愚鲁,虽然立志追随大王,反抗暴元,却感觉前途一片迷雾,还请天王为我等解惑。”
陈昭知道刘祯是川蜀名士,见识不凡,才华高绝,又有川蜀士族支持,有他协助,陈昭相信他的任务能够完成。
所以陈昭道:“当年忽必烈灭亡南宋,又干掉胞弟阿里不哥,统一长城内外,又压服四大汗国,称孤道寡,可谓强横之极,但后世之元廷上下倾轧,君臣不一,,遂有红巾军起义,这是官逼民反。”
刘祯等人听了,无不连连点头,只觉得陈昭言简意赅,见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