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谁做益州刺史
刘焉被严颜亲手碎剐。
荀攸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把刘焉家中女眷全都回回去。
严颜照办。
汉军在成都抚民。
益州日渐平稳。
郭嘉回到成都,荀攸把一切都给整顿好了。
俩人相见,郭嘉先说了征募孟节的过程,荀攸也把拿下成都的细节给他说了。
听他说完抚慰严颜,郭嘉笑着问:“刘焉家中多少女眷?”
“不少。”荀攸说道:“不算侍女,少说也有二三十口。”
“二三十口,全都做了严将军的妻妾?”郭嘉问他。
“妻是没有,全是妾室。”荀攸回道:“毕竟严将军心中还有芥蒂。尤其是刘焉的女儿,始终让他难以割舍。”
“陛下赦免刘焉家眷,可不能因为这些,惹出纰漏。”郭嘉提醒:“万一严将军杀了其中一个,都是你我的罪过。”
“奉孝放心。”荀攸说道:“我已给他说清楚,不得戕害女眷。严将军是个知轻重的,决然不会违拗陛下。”
“益州已经夺下,我等在成都的日子也不会长远。”郭嘉说道:“用不多久,怕是会去征讨孟获。”
“孟节怎么说?”荀攸问:“他可愿领路?”
“若非孟节,我已饿死在丛林中。”郭嘉对他说:“他肯领路,我也信他!”
“毕竟异族,还得多加小心。”荀攸对孟节并不是非常信任。
跟着郭嘉来到成都,孟节换上汉人服饰。
没过多久,朝廷来了旨意,没有给他封官,只给了个南蛮侯的爵位。
孟节对此好像也不是十分介意。
进入成都,不知不觉十多天过去。
郭嘉等人对他也是非常照应。
锦衣玉食,每天伺候着。
日子要比在丛林里好过太多!
孟节坐在后园亭子里,正在品茶。
有个家仆过来禀报:“启禀南蛮侯,太常求见!”
郭嘉的官职就是太常。
他来求见,孟节亲自到门外迎接。
向郭嘉深深一礼,孟节问:“太常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过的可好。”郭嘉笑着回礼。
“比在林子里好的太多。”孟节回道:“朝廷恩德,不敢有片刻遗忘!”
与孟节一道进了宅子,郭嘉对他说:“我是特意告知,再过几天,大军将向南蛮进发。”
“太常决定讨伐孟获?”孟节担忧的问:“待到击破他,会如何处置?”
“陛下给了旨意,只许招抚,不得诛杀。”郭嘉回道。
孟节闻言,先是吃了一惊,随后连忙向郭嘉行个大礼。
“这是做什么?”郭嘉搀住他:“为何行此大礼?”
“先前我还担心,孟获一旦被俘,将遭杀身之祸。”孟节说道:“陛下肯留他一条性命,太常应该费了不少口舌!”
郭嘉笑了:“陛下在洛阳,我在成都,想费口舌,哪有那个机会?”
孟节懵逼:“太常的意思,并没有替孟获说情?”
“当然没有。”郭嘉很肯定的对他说:“是陛下给了旨意,我才对你这么说。”
“陛下因何不打算杀孟获?”孟节皱起眉头。
“孟获如今是南蛮王。”郭嘉说道:“他若死了,南蛮将会一盘散沙。朝廷派兵去收拾,哪有交给他收拾来的省事?”
郭嘉给的理由,还真是孟节没有想到的。
疑惑的看了郭嘉半天,他才想明白其中的道道。
“还是陛下考虑的周全!”孟节说道:“有孟获镇守,南方将不会再乱!”
杀了刘焉之后,严颜并没觉着轻松多少。
每天回到家,面对那些曾是刘焉家眷的女子,他的心情就异常烦闷。
军营里,严颜带着几名兵士巡查。
正走着,荀攸迎面过来。
“将军不回家,整天留在军营是什么道理?”荀攸笑着问他。
严颜叹了口气:“太尉出的主意虽好,可我每每回家,见到那些女人,总是难平!”
“将军家眷并非她们所杀。”荀攸对他说:“那些女子肯为你生儿育女,也是你的家人。何不放开过往,坦然接受她们?”
盯着荀攸看了好一会,严颜没有应声,只是再次长叹。
“有件事将军或许不知。”荀攸对他说:“朝廷给了旨意,任你为益州都督,掌管此地军事!”
“益州都督?”严颜一惊:“我何德何能?”
“陛下认为你有这个才能,谁敢说半个不字?”荀攸对他说:“以往汉中不遵益州统辖,从今往后,那里也归益州管辖。”
“谁做州牧?”严颜问道。
“不知。”荀攸说道:“朝廷并无任命,我觉着多半是张松。”
“张松?”提起张松,严颜皱眉:“那人绝对不可!”
“为何?”荀攸问:“难道他的才干不足?”
“无关才干!”严颜说道:“此人擅于背主,好处一旦不到,他敢把益州献给旁人。”
荀攸若有所思的点头:“陛下多半也会考虑到这些。”
刘辩此时还真在考虑这件事。
他把荀彧等人召集到北宫。
“益州已经拿下,严颜做那里的都督。”刘辩问众人:“谁去那里做刺史合适?”
“张松献出益州地图。”荀彧问:“是不是应该由他去?”
“臣以为不妥。”徐庶当即提出反对:“张松能向朝廷献出益州地图,就会献给旁人。”
“那你认为谁做刺史合适?”刘辩问他。
“阎圃。”徐庶说道:“此人就在益州,上任也很方便。”
“阎圃之前,执意与朝廷为敌。”荀彧问他:“以他为刺史,是否合适?”
“敢问司徒。”徐庶问道:“阎圃为何与朝廷为敌?”
“为了张鲁。”荀彧说道:“所以他才可恶!”
俩人争辩的时候,刘辩始终没有说话。
他的视线在荀彧和徐庶脸上来回扫过。
等俩人争论了一会,刘辩问其他人:“你们觉着谁做益州刺史合适?”
“臣以为阎圃更为合适。”陈宫表示赞同徐庶:“为人忠义,为了旧主,宁肯流落他乡。像这样的人,一旦成为封疆大吏,必将全心全意为朝廷尽责。”
“阎圃……”刘辩缓缓点头:“召他来洛阳,朕要亲自见见,再做决断!”
荀攸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把刘焉家中女眷全都回回去。
严颜照办。
汉军在成都抚民。
益州日渐平稳。
郭嘉回到成都,荀攸把一切都给整顿好了。
俩人相见,郭嘉先说了征募孟节的过程,荀攸也把拿下成都的细节给他说了。
听他说完抚慰严颜,郭嘉笑着问:“刘焉家中多少女眷?”
“不少。”荀攸说道:“不算侍女,少说也有二三十口。”
“二三十口,全都做了严将军的妻妾?”郭嘉问他。
“妻是没有,全是妾室。”荀攸回道:“毕竟严将军心中还有芥蒂。尤其是刘焉的女儿,始终让他难以割舍。”
“陛下赦免刘焉家眷,可不能因为这些,惹出纰漏。”郭嘉提醒:“万一严将军杀了其中一个,都是你我的罪过。”
“奉孝放心。”荀攸说道:“我已给他说清楚,不得戕害女眷。严将军是个知轻重的,决然不会违拗陛下。”
“益州已经夺下,我等在成都的日子也不会长远。”郭嘉说道:“用不多久,怕是会去征讨孟获。”
“孟节怎么说?”荀攸问:“他可愿领路?”
“若非孟节,我已饿死在丛林中。”郭嘉对他说:“他肯领路,我也信他!”
“毕竟异族,还得多加小心。”荀攸对孟节并不是非常信任。
跟着郭嘉来到成都,孟节换上汉人服饰。
没过多久,朝廷来了旨意,没有给他封官,只给了个南蛮侯的爵位。
孟节对此好像也不是十分介意。
进入成都,不知不觉十多天过去。
郭嘉等人对他也是非常照应。
锦衣玉食,每天伺候着。
日子要比在丛林里好过太多!
孟节坐在后园亭子里,正在品茶。
有个家仆过来禀报:“启禀南蛮侯,太常求见!”
郭嘉的官职就是太常。
他来求见,孟节亲自到门外迎接。
向郭嘉深深一礼,孟节问:“太常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过的可好。”郭嘉笑着回礼。
“比在林子里好的太多。”孟节回道:“朝廷恩德,不敢有片刻遗忘!”
与孟节一道进了宅子,郭嘉对他说:“我是特意告知,再过几天,大军将向南蛮进发。”
“太常决定讨伐孟获?”孟节担忧的问:“待到击破他,会如何处置?”
“陛下给了旨意,只许招抚,不得诛杀。”郭嘉回道。
孟节闻言,先是吃了一惊,随后连忙向郭嘉行个大礼。
“这是做什么?”郭嘉搀住他:“为何行此大礼?”
“先前我还担心,孟获一旦被俘,将遭杀身之祸。”孟节说道:“陛下肯留他一条性命,太常应该费了不少口舌!”
郭嘉笑了:“陛下在洛阳,我在成都,想费口舌,哪有那个机会?”
孟节懵逼:“太常的意思,并没有替孟获说情?”
“当然没有。”郭嘉很肯定的对他说:“是陛下给了旨意,我才对你这么说。”
“陛下因何不打算杀孟获?”孟节皱起眉头。
“孟获如今是南蛮王。”郭嘉说道:“他若死了,南蛮将会一盘散沙。朝廷派兵去收拾,哪有交给他收拾来的省事?”
郭嘉给的理由,还真是孟节没有想到的。
疑惑的看了郭嘉半天,他才想明白其中的道道。
“还是陛下考虑的周全!”孟节说道:“有孟获镇守,南方将不会再乱!”
杀了刘焉之后,严颜并没觉着轻松多少。
每天回到家,面对那些曾是刘焉家眷的女子,他的心情就异常烦闷。
军营里,严颜带着几名兵士巡查。
正走着,荀攸迎面过来。
“将军不回家,整天留在军营是什么道理?”荀攸笑着问他。
严颜叹了口气:“太尉出的主意虽好,可我每每回家,见到那些女人,总是难平!”
“将军家眷并非她们所杀。”荀攸对他说:“那些女子肯为你生儿育女,也是你的家人。何不放开过往,坦然接受她们?”
盯着荀攸看了好一会,严颜没有应声,只是再次长叹。
“有件事将军或许不知。”荀攸对他说:“朝廷给了旨意,任你为益州都督,掌管此地军事!”
“益州都督?”严颜一惊:“我何德何能?”
“陛下认为你有这个才能,谁敢说半个不字?”荀攸对他说:“以往汉中不遵益州统辖,从今往后,那里也归益州管辖。”
“谁做州牧?”严颜问道。
“不知。”荀攸说道:“朝廷并无任命,我觉着多半是张松。”
“张松?”提起张松,严颜皱眉:“那人绝对不可!”
“为何?”荀攸问:“难道他的才干不足?”
“无关才干!”严颜说道:“此人擅于背主,好处一旦不到,他敢把益州献给旁人。”
荀攸若有所思的点头:“陛下多半也会考虑到这些。”
刘辩此时还真在考虑这件事。
他把荀彧等人召集到北宫。
“益州已经拿下,严颜做那里的都督。”刘辩问众人:“谁去那里做刺史合适?”
“张松献出益州地图。”荀彧问:“是不是应该由他去?”
“臣以为不妥。”徐庶当即提出反对:“张松能向朝廷献出益州地图,就会献给旁人。”
“那你认为谁做刺史合适?”刘辩问他。
“阎圃。”徐庶说道:“此人就在益州,上任也很方便。”
“阎圃之前,执意与朝廷为敌。”荀彧问他:“以他为刺史,是否合适?”
“敢问司徒。”徐庶问道:“阎圃为何与朝廷为敌?”
“为了张鲁。”荀彧说道:“所以他才可恶!”
俩人争辩的时候,刘辩始终没有说话。
他的视线在荀彧和徐庶脸上来回扫过。
等俩人争论了一会,刘辩问其他人:“你们觉着谁做益州刺史合适?”
“臣以为阎圃更为合适。”陈宫表示赞同徐庶:“为人忠义,为了旧主,宁肯流落他乡。像这样的人,一旦成为封疆大吏,必将全心全意为朝廷尽责。”
“阎圃……”刘辩缓缓点头:“召他来洛阳,朕要亲自见见,再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