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得了天下的时候,太祖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虽然身子康健,却拦不住早已经长大成人的皇子。
贺皇后就改了方向,不给太祖塞贺家的女儿,反而瞄准了太祖的几个皇子。
太宗当时势弱,只是个庶出的皇子,虽然跟着太祖打天下,却不是最拔尖的一个。而太宗的生母早亡,更是帮不了什么忙。连妻子,都只娶了个军中低阶武将的女儿邓氏。
邓氏样子普通,没什么姿色,贺皇后就在贺家选了个容貌出色的女子,给了太宗。太宗闻弦歌而知雅意,跟贺皇后联手,渐渐成了太祖最拔尖的皇子。
可以说,太宗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贺皇后。贺家的女子成了太宗的侧妃,她年轻美貌,只等着太宗得了天下,不是皇后,也能做个贵妃。邓氏在贺家眼里,不过是个迟早要死的废人。
贺皇后的投资再一次见效,这次,太宗成了太祖的继承人,登上了皇位。贺皇后升级成了太后,而贺氏,也因此成了皇贵妃。
宫中无后,方可立皇贵妃。宫中有后,一般只立贵妃。可太宗为了报恩,不顾习俗,把贺氏捧上了皇贵妃的位置。
贺氏也不负所望,替太宗生了五皇子,六皇子和昭德公主。邓氏虽然封后,却只得一子一女,也就是三皇子和昭阳公主。邓氏因为容貌普通,封后之后再无恩宠,也再无生育的希望。
一时间,贺氏宠冠后宫,处处压着邓氏一头。连她生的五皇子和六皇子,也深得太宗欢心,陪侍在书房,远比三皇子得宠。
因为贺氏得宠,东海王一系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贺太后扶植了太宗,也看见贺氏受宠,心中所希望的事情,也成了个七八。只等着贺氏的皇子做了太子,贺家就再无忧虑了。
贺太后在世之时,太宗极为孝顺,对贺家极为优待,对贺氏皇贵妃也甚为宠溺。贺太后所出的宁国公主,成了大楚最尊贵的公主。连太宗的同胞妹妹燕国公主,都得退后一步。
一切,似乎都和贺皇后安排好的一样,万事如意。
只有邓氏,做了个隐形的皇后,在宫中的日子十分艰难。而她所生的三皇子和昭阳公主,日子也很不易。
好在邓氏嫁到周家的时间比较久,太祖太宗没得天下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周家照顾家人起居,和太宗的同胞妹妹燕国公主交好。
所以,贺氏得宠的时候,燕国公主反而更照顾邓氏。这也是邓氏后来成了太后,还很照顾燕国公主的原因。燕国公主虽然有些脾气,却在最困难的时候,帮过她们。
只是,贺太后毕竟年岁已高,没能看见贺皇贵妃的皇子封太子,也没看见贺家血脉的皇子登基为帝。等她一殁,太宗就开始收拾宫中的贺家势力。
贺皇贵妃自从嫁给太宗,就一直顺风顺水,枕畔人一夜变脸,贺氏猝不及防,回过神来,只会哭闹着说太宗忘恩负义。
太宗借助贺皇后的势力上位,最听不得贺氏这么指责。贺皇贵妃一夜之间连掉两级,成了贺妃。
贺家是前朝皇室,大楚要想扎根立足,就得彻底灭了贺家的势力。斩草除根,周家绝不会让贺家有机会翻身。
所以,五皇子和六皇子的前途,也成了一片空白。若是他们安心做个太平王爷,太宗自然容得下自己的儿子。
当时,五皇子和六皇子也不过十来岁的少年,母妃被贬,他们虽然愤恨,却也没到报复的地步。贺氏见了子女,常有悖语。
太宗无奈,贬妃为嫔,把两个皇子和昭德公主,都交给邓氏抚养。邓氏是中宫皇后,抚养庶出子女,名正言顺。
贺氏被软禁在宫里,五皇子和六皇子也知道大事不妙,只是他们唯一的外援,就是远在山东的东海王。贺氏是贺皇后的侄女,算起来和第二任东海王同辈。五皇子和六皇子唯一能做的,便是联系东海王,寻求帮助。
只是不知何故,第二任东海王突然疯癫,五皇子一夜夭折,六皇子自此一言不发,贺嫔也在冷宫亡故。贺家的事,到此就算彻底告了一个段落。
也不知道,帮助夫家得了天下,又扶植了太宗上位的贺皇后,会做何想。她的谋划,到最后只剩了个镜花水月,万事成空。
太宗小心翼翼过了一辈子,对自己的接班人,就更为多疑了。他在位十七年,有至少十年的时间,被贺家压了一头。之后的七年,他清算了贺家势力,却迟迟不立太子。
直到亡故前的一年,才立了嫡出的三皇子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肃宗。可以说,肃宗做皇子的时光,日子也过的极为憋屈压抑。
所以肃宗一登基,同时就立了自己的四子,也就是皇后嫡出的皇子为太子。他深知母亲邓太后当年的处境,所以,对自己的皇后邓氏和嫡出的四皇子,就有一种补偿心理。希望他们母子,别再像自己母子当年那样,在后宫挣扎。
也正因为如此,肃宗对贺家深恶痛绝。第三代东海王夭折的时候,太宗本打算选个近支的孩子继承爵位,还是肃宗提议,选个旁支的。
旁支的孩子本来没有机会得到封王的机会,若是成了东海王,会更加听话,心中只有朝廷。
太宗觉得有道理,就按他的建议,选了个远的不能再远的旁支,做了第四任东海王。贺家王朝历时二百六十余年,枝繁叶茂,就算族谱还在一起的贺氏远亲,血缘也早已经远的不行。
这个第四任东海王,就像一个耳光,扇在了贺家的脸上。只是贺家没了贺皇后,没了贺皇贵妃,五皇子和六皇子,早已经起不来什么波澜了。
东海王府很平静地接受了一个远的不能再远,三百年前是一家的王爷。
同时,太宗也开始清理宫中的贺家势力。贺皇后不只送了一个贺皇贵妃进宫,贺家有位分的妃嫔,宫里就有好几个。而尚未得封的,就更多了。
贺皇后就改了方向,不给太祖塞贺家的女儿,反而瞄准了太祖的几个皇子。
太宗当时势弱,只是个庶出的皇子,虽然跟着太祖打天下,却不是最拔尖的一个。而太宗的生母早亡,更是帮不了什么忙。连妻子,都只娶了个军中低阶武将的女儿邓氏。
邓氏样子普通,没什么姿色,贺皇后就在贺家选了个容貌出色的女子,给了太宗。太宗闻弦歌而知雅意,跟贺皇后联手,渐渐成了太祖最拔尖的皇子。
可以说,太宗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贺皇后。贺家的女子成了太宗的侧妃,她年轻美貌,只等着太宗得了天下,不是皇后,也能做个贵妃。邓氏在贺家眼里,不过是个迟早要死的废人。
贺皇后的投资再一次见效,这次,太宗成了太祖的继承人,登上了皇位。贺皇后升级成了太后,而贺氏,也因此成了皇贵妃。
宫中无后,方可立皇贵妃。宫中有后,一般只立贵妃。可太宗为了报恩,不顾习俗,把贺氏捧上了皇贵妃的位置。
贺氏也不负所望,替太宗生了五皇子,六皇子和昭德公主。邓氏虽然封后,却只得一子一女,也就是三皇子和昭阳公主。邓氏因为容貌普通,封后之后再无恩宠,也再无生育的希望。
一时间,贺氏宠冠后宫,处处压着邓氏一头。连她生的五皇子和六皇子,也深得太宗欢心,陪侍在书房,远比三皇子得宠。
因为贺氏得宠,东海王一系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贺太后扶植了太宗,也看见贺氏受宠,心中所希望的事情,也成了个七八。只等着贺氏的皇子做了太子,贺家就再无忧虑了。
贺太后在世之时,太宗极为孝顺,对贺家极为优待,对贺氏皇贵妃也甚为宠溺。贺太后所出的宁国公主,成了大楚最尊贵的公主。连太宗的同胞妹妹燕国公主,都得退后一步。
一切,似乎都和贺皇后安排好的一样,万事如意。
只有邓氏,做了个隐形的皇后,在宫中的日子十分艰难。而她所生的三皇子和昭阳公主,日子也很不易。
好在邓氏嫁到周家的时间比较久,太祖太宗没得天下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周家照顾家人起居,和太宗的同胞妹妹燕国公主交好。
所以,贺氏得宠的时候,燕国公主反而更照顾邓氏。这也是邓氏后来成了太后,还很照顾燕国公主的原因。燕国公主虽然有些脾气,却在最困难的时候,帮过她们。
只是,贺太后毕竟年岁已高,没能看见贺皇贵妃的皇子封太子,也没看见贺家血脉的皇子登基为帝。等她一殁,太宗就开始收拾宫中的贺家势力。
贺皇贵妃自从嫁给太宗,就一直顺风顺水,枕畔人一夜变脸,贺氏猝不及防,回过神来,只会哭闹着说太宗忘恩负义。
太宗借助贺皇后的势力上位,最听不得贺氏这么指责。贺皇贵妃一夜之间连掉两级,成了贺妃。
贺家是前朝皇室,大楚要想扎根立足,就得彻底灭了贺家的势力。斩草除根,周家绝不会让贺家有机会翻身。
所以,五皇子和六皇子的前途,也成了一片空白。若是他们安心做个太平王爷,太宗自然容得下自己的儿子。
当时,五皇子和六皇子也不过十来岁的少年,母妃被贬,他们虽然愤恨,却也没到报复的地步。贺氏见了子女,常有悖语。
太宗无奈,贬妃为嫔,把两个皇子和昭德公主,都交给邓氏抚养。邓氏是中宫皇后,抚养庶出子女,名正言顺。
贺氏被软禁在宫里,五皇子和六皇子也知道大事不妙,只是他们唯一的外援,就是远在山东的东海王。贺氏是贺皇后的侄女,算起来和第二任东海王同辈。五皇子和六皇子唯一能做的,便是联系东海王,寻求帮助。
只是不知何故,第二任东海王突然疯癫,五皇子一夜夭折,六皇子自此一言不发,贺嫔也在冷宫亡故。贺家的事,到此就算彻底告了一个段落。
也不知道,帮助夫家得了天下,又扶植了太宗上位的贺皇后,会做何想。她的谋划,到最后只剩了个镜花水月,万事成空。
太宗小心翼翼过了一辈子,对自己的接班人,就更为多疑了。他在位十七年,有至少十年的时间,被贺家压了一头。之后的七年,他清算了贺家势力,却迟迟不立太子。
直到亡故前的一年,才立了嫡出的三皇子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肃宗。可以说,肃宗做皇子的时光,日子也过的极为憋屈压抑。
所以肃宗一登基,同时就立了自己的四子,也就是皇后嫡出的皇子为太子。他深知母亲邓太后当年的处境,所以,对自己的皇后邓氏和嫡出的四皇子,就有一种补偿心理。希望他们母子,别再像自己母子当年那样,在后宫挣扎。
也正因为如此,肃宗对贺家深恶痛绝。第三代东海王夭折的时候,太宗本打算选个近支的孩子继承爵位,还是肃宗提议,选个旁支的。
旁支的孩子本来没有机会得到封王的机会,若是成了东海王,会更加听话,心中只有朝廷。
太宗觉得有道理,就按他的建议,选了个远的不能再远的旁支,做了第四任东海王。贺家王朝历时二百六十余年,枝繁叶茂,就算族谱还在一起的贺氏远亲,血缘也早已经远的不行。
这个第四任东海王,就像一个耳光,扇在了贺家的脸上。只是贺家没了贺皇后,没了贺皇贵妃,五皇子和六皇子,早已经起不来什么波澜了。
东海王府很平静地接受了一个远的不能再远,三百年前是一家的王爷。
同时,太宗也开始清理宫中的贺家势力。贺皇后不只送了一个贺皇贵妃进宫,贺家有位分的妃嫔,宫里就有好几个。而尚未得封的,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