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梦想起航的‘零号’
关于新型航天飞机的容载量,韩元计算过了。
一次发射,最多能携带十三颗卫星上去。
倒不是船舱内的空间不够,而是再多,智能机械臂就处理不过来了。
对于这架新型航天飞机来说,能安置通讯卫星的地方只有船舱底部的那一部分空间。
中心内层的大量空余空间他利用不起来。
主要是如今他的技术还不到家,使用航天飞机无人发射卫星还是有些麻烦的。
虽然能将航天飞机送上天,但那借助了远超人类科技的各种技术。
卫星无人发射升空,且投放技术较差的情况下,韩元只能选择机械臂、吊轨、舱门开关等方式来释放卫星。
主要还是人力方面的限制,他没有什么时间和人力可以浪费到卫星发射上。
只能选择呆滞的固定程序来做处理,这样一来,设计出来的程序越简单,出现失误或者问题的概率就越低。
另外,新型航天飞机上除了电推进发动机,能源供应等方面的技术外,其他的控制技术相对而言并不高。
光刻机的精度摆在那里,即便是刻蚀出来的芯片面积比普通的芯片要大很多,但实际上一块芯片能执行的功能就那么些。
而且执行功能的速度和能力,和现代的纳米集成芯片比起来差老远了。
这些东西注定了自动化并不会太高。
除非韩元抛下其他的工作任务,专门守着发射航天飞机。
但那显然更加不现实。
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最大化的获取额外任务奖励,那么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麻烦。
造个火箭,带个卫星上去就可以了。
一次性火箭携带卫星上天的技术相对人类来说有一定难度,当今的世界依旧只有撩撩几个大国能独立完成。
但对于拥有初级航天应用知识信息的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
新型航天飞机的完成,厂房被拆除。
第一座长波电磁波信号发送塔被韩元修建在基地中,就在测试场地不远。
相对于人类社会中动辄高达数百米的信号塔,基地中的这座长波信号塔并不高,还不到五十米。
而且信号覆盖范围也小了很多。
这座信号塔主要以固定的频率朝着天空不停的发射长波信号,覆盖半径五百公里的区域。
主要作用是指引新型航天飞机的降落。
它与新型航天飞机统一被韩元称呼为‘零号’。
一个是‘零号信号塔’,一个是‘零号航天飞机’。
这就是它们的名字,意喻这是从零开始,后面还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直至无数无尽的数字。
从零开始,这是韩元给自己未来布下的第一颗种子,也是一个希望。
他很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深入外太空看一眼。
去月亮上找找嫦娥玉兔是否存在,去木星看看它美丽庞大的红斑,去土星看看它磅礴无比的星环。
甚至韩元还想去半人马座看看是否真的有三体人的存在,去遥远无比的m78星云找找光之战士。
这些东西,韩元以前想都没有想过。
但随着他脑海中的知识越来越多,蠢蠢欲动的心抑制不住的在扩散想法。
.......
五天左右的时间,长波信号塔在黑猩猩的辅助下建设而成,零号航天飞机正式进入了起飞测试的阶段。
它将在今天完成状态检查,并接收一天的光照补充电能和工质,然后在明天中午起飞,后天的中午时分返回。
而明后两天中间的二十四个小时,是零号航天飞机停留在近地轨道的时间。
整体活动类似于近地轨道卫星中的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
所谓的回归轨道,就是星下点轨迹周期性出现重叠现象。
即在一条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后星下点(星下点可理解为卫星发射上去的那个点)轨迹又重新回到原来通过的路线。
也就说,在回归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经过一个回归周期(可能是几个小时,也有可能是两三天),卫星重新依次经过各地上空。
这样可以对覆盖区域进行动态监视,借以发现这一段时间内目标的变化。(米国当初监测阿三造核武就是用的回归轨道卫星。)
而在此之上,还可以通过计算,添加一些其他参数,可以设计出一种名为‘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卫星轨道。
意思很好理解。
就会说它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星下点轨迹回归,同时又能源源不断的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
各国的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大都选择这种轨道。
能动态监测区域变化不说,还有二十四小时的光照可以提供电能。
像谷歌卫星地图能超清晰的拍摄到地面上的场景,虽然和拍摄镜头有关系,但同时也离不开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支持。
二十四小时源源不断接收光照,太阳能发电帆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电能,让卫星始终保持能源充足的状态,能完成各种工作。
这种轨道,是目前最适合韩元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对于卫星发射技术的要求很高。
不仅仅是在将卫星送入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时候要求具备相当高的发射技术。
而且卫星在运行的时候,除了稀薄大气的干扰会引起轨道特性发生变化外。
还有因为长时间面向太阳,太阳终处于轨道面的同一侧,将产生一定的太阳引力谐振现象。
引力谐振长期作用于卫星上,会影响卫星的轨道,导致卫星的倾角发生漂移,从而破坏太阳同步所需要的轨道参数条件。
两者相加,卫星的轨道参数破坏速度极快。
破坏速度越快,需要修正轨道的次数越多,携带的工质消耗速度也极快,对于卫星本身的寿命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太阳同步回归轨道上的卫星寿命比正常卫星要短的多。
不过这些缺点对于韩元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缺点。
因为他送上去的东西需要工作的时间相对而言都很短,所以无论是零号航天飞机也好,还是将要发射上去的卫星也好,携带的工质都足够两者使用。
至于计算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这种事情,他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大脑经过人体开发药剂的开发后,韩元能愈发的知道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了。
除了爱情和女人外,对于绝大部分的知识信息,只要他学,很快就能掌握。
虽然大学毕业后,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
但后面通过学习勋章,韩元很快又重新掌握了这些东西,而且阶层还更高。
特别是在三级任务制造‘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的时候。
因为‘离子电场生成器’和‘等热磁场生成器’两大模块都应用了磁约束方面的技术,当初的他看不懂技术原理,所以特意去重新拾起一些理科方面的东西。
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系统传送的知识信息里面,有不少理论方面的知识信息。
自摸自学的路总有些磕磕碰碰的,但标准答案和解题步骤都拿到手上了,再学不会,都对不起系统提供的人体开发药剂。
目前来说,脑海中的理论基础、数据计算等方面的知识足够使用一段时间了。
至于更高阶的,要需要更加系统性的学习。
可惜还是那句话,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
一次发射,最多能携带十三颗卫星上去。
倒不是船舱内的空间不够,而是再多,智能机械臂就处理不过来了。
对于这架新型航天飞机来说,能安置通讯卫星的地方只有船舱底部的那一部分空间。
中心内层的大量空余空间他利用不起来。
主要是如今他的技术还不到家,使用航天飞机无人发射卫星还是有些麻烦的。
虽然能将航天飞机送上天,但那借助了远超人类科技的各种技术。
卫星无人发射升空,且投放技术较差的情况下,韩元只能选择机械臂、吊轨、舱门开关等方式来释放卫星。
主要还是人力方面的限制,他没有什么时间和人力可以浪费到卫星发射上。
只能选择呆滞的固定程序来做处理,这样一来,设计出来的程序越简单,出现失误或者问题的概率就越低。
另外,新型航天飞机上除了电推进发动机,能源供应等方面的技术外,其他的控制技术相对而言并不高。
光刻机的精度摆在那里,即便是刻蚀出来的芯片面积比普通的芯片要大很多,但实际上一块芯片能执行的功能就那么些。
而且执行功能的速度和能力,和现代的纳米集成芯片比起来差老远了。
这些东西注定了自动化并不会太高。
除非韩元抛下其他的工作任务,专门守着发射航天飞机。
但那显然更加不现实。
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最大化的获取额外任务奖励,那么根本就不需要这么麻烦。
造个火箭,带个卫星上去就可以了。
一次性火箭携带卫星上天的技术相对人类来说有一定难度,当今的世界依旧只有撩撩几个大国能独立完成。
但对于拥有初级航天应用知识信息的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
新型航天飞机的完成,厂房被拆除。
第一座长波电磁波信号发送塔被韩元修建在基地中,就在测试场地不远。
相对于人类社会中动辄高达数百米的信号塔,基地中的这座长波信号塔并不高,还不到五十米。
而且信号覆盖范围也小了很多。
这座信号塔主要以固定的频率朝着天空不停的发射长波信号,覆盖半径五百公里的区域。
主要作用是指引新型航天飞机的降落。
它与新型航天飞机统一被韩元称呼为‘零号’。
一个是‘零号信号塔’,一个是‘零号航天飞机’。
这就是它们的名字,意喻这是从零开始,后面还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直至无数无尽的数字。
从零开始,这是韩元给自己未来布下的第一颗种子,也是一个希望。
他很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深入外太空看一眼。
去月亮上找找嫦娥玉兔是否存在,去木星看看它美丽庞大的红斑,去土星看看它磅礴无比的星环。
甚至韩元还想去半人马座看看是否真的有三体人的存在,去遥远无比的m78星云找找光之战士。
这些东西,韩元以前想都没有想过。
但随着他脑海中的知识越来越多,蠢蠢欲动的心抑制不住的在扩散想法。
.......
五天左右的时间,长波信号塔在黑猩猩的辅助下建设而成,零号航天飞机正式进入了起飞测试的阶段。
它将在今天完成状态检查,并接收一天的光照补充电能和工质,然后在明天中午起飞,后天的中午时分返回。
而明后两天中间的二十四个小时,是零号航天飞机停留在近地轨道的时间。
整体活动类似于近地轨道卫星中的一种:‘近地回归轨道卫星’。
所谓的回归轨道,就是星下点轨迹周期性出现重叠现象。
即在一条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后星下点(星下点可理解为卫星发射上去的那个点)轨迹又重新回到原来通过的路线。
也就说,在回归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经过一个回归周期(可能是几个小时,也有可能是两三天),卫星重新依次经过各地上空。
这样可以对覆盖区域进行动态监视,借以发现这一段时间内目标的变化。(米国当初监测阿三造核武就是用的回归轨道卫星。)
而在此之上,还可以通过计算,添加一些其他参数,可以设计出一种名为‘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卫星轨道。
意思很好理解。
就会说它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星下点轨迹回归,同时又能源源不断的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
各国的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大都选择这种轨道。
能动态监测区域变化不说,还有二十四小时的光照可以提供电能。
像谷歌卫星地图能超清晰的拍摄到地面上的场景,虽然和拍摄镜头有关系,但同时也离不开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支持。
二十四小时源源不断接收光照,太阳能发电帆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电能,让卫星始终保持能源充足的状态,能完成各种工作。
这种轨道,是目前最适合韩元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对于卫星发射技术的要求很高。
不仅仅是在将卫星送入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时候要求具备相当高的发射技术。
而且卫星在运行的时候,除了稀薄大气的干扰会引起轨道特性发生变化外。
还有因为长时间面向太阳,太阳终处于轨道面的同一侧,将产生一定的太阳引力谐振现象。
引力谐振长期作用于卫星上,会影响卫星的轨道,导致卫星的倾角发生漂移,从而破坏太阳同步所需要的轨道参数条件。
两者相加,卫星的轨道参数破坏速度极快。
破坏速度越快,需要修正轨道的次数越多,携带的工质消耗速度也极快,对于卫星本身的寿命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太阳同步回归轨道上的卫星寿命比正常卫星要短的多。
不过这些缺点对于韩元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缺点。
因为他送上去的东西需要工作的时间相对而言都很短,所以无论是零号航天飞机也好,还是将要发射上去的卫星也好,携带的工质都足够两者使用。
至于计算太阳同步回归轨道这种事情,他一个人就可以搞定。
大脑经过人体开发药剂的开发后,韩元能愈发的知道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了。
除了爱情和女人外,对于绝大部分的知识信息,只要他学,很快就能掌握。
虽然大学毕业后,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
但后面通过学习勋章,韩元很快又重新掌握了这些东西,而且阶层还更高。
特别是在三级任务制造‘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的时候。
因为‘离子电场生成器’和‘等热磁场生成器’两大模块都应用了磁约束方面的技术,当初的他看不懂技术原理,所以特意去重新拾起一些理科方面的东西。
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系统传送的知识信息里面,有不少理论方面的知识信息。
自摸自学的路总有些磕磕碰碰的,但标准答案和解题步骤都拿到手上了,再学不会,都对不起系统提供的人体开发药剂。
目前来说,脑海中的理论基础、数据计算等方面的知识足够使用一段时间了。
至于更高阶的,要需要更加系统性的学习。
可惜还是那句话,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