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名作恶 作者:水底石
分卷阅读8
学不必紧张,我只是代表我们的读者问几个问题。”采访的是校刊社的一个大三学姐,人长得漂亮,说话声音很温柔。很容易让人放松。
这个采访说白了就是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毕竟k大也是个排得上名号的学校,里面会关注学术问题的学生还是很多的。一些论文发表在校刊上,总是会收到很多读者提出的赞同、疑问和质疑的。
许半城和谷时雨前期准备不足,这时候还是有点虚的,但听完这个学姐的话之后,两人都稍微放松了一点。
他们要回答的问题都是读者提问频率较高的问题,应该不会太钻牛角尖。
“准备好了吗?”那个学姐在开始之前给这两人打了个预防针,“这些问题看着都有难度啊。”
许半城吸了一口气,尽可能冷静地回答:“准备好了。”
何不为也点了一下头。
记录采访的,并不是摄影机,只是一套录音和广播设备。他们在这时候说的所有话,都会通过校园的广播站直播出去。
“好的,那我们就开始了。”学姐看了一眼手上的问题说。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大三的学长问的。
他问:你们在论文里过分强调意识的作用,所引用的论据也都是一些难以被证实的、甚至是已经被证实为错误的言论。
他认为你们所持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错误的。请问,对此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一上来问的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归类为:“你们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这个类型里。
怪不得这个学姐要在开始的时让他们放轻松呢,合着原因是采访过程中完全不会有轻松的时候。
许半城给了何不为一个求助的眼神,何不为虽然无奈,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位同学问得相当多余。”何不为如此回答到。
这是所有采访中从未出现过的问题,采访学姐和播音小哥也被惊讶到了。
但那个学姐毕竟是身经百战的人,怎么会被采访嘉宾一个略带傲气的回答给震慑住?
“呃,那你能解释一下,你的答案吗?”学姐问。
许半城看了那位学姐一眼,脸上的每一寸肌肉仿佛都在问:“你确定要问这个问题吗?”
凭借许半城对何不为的了解,何不为所有底气十足的回答背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学姐这个问题无疑就是给了何不为又一个怼那位同学的机会。
“首先呢,这位同学看待问题的观念要转变一下,你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何不为说,“这也是我在论文开头的第一句话中提出来的。”
“其次,”何不为又继续说到:“论述一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自己论述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的标题就是意识的积极作用,内容自然是关于意识的积极作用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主持采访的学姐脸色已经开始慢慢变化了,大概是真的低估了何不为怼人的段位了。
然而何不为并没有说完,无视掉那位主持人的表情,她继续说到:“至于你对我所用论证的质疑,请具体结合上下文来看那些论据。
我记得很清楚,那些你所谓的那些错误的论据,前面都带有很特定的时间,并且我也明确指出了,那些论据的成立是在哪个时代基础上的。
我们把这部分加上去,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从历史性的观点来说明本篇文章最根本的观点,也就是意识的积极作用。而并不是为了证明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
何不为几乎是一口气说完,学姐的下巴掉得有点低,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吧,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大二的学生问的:
在论文里看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何不为同学认为,改变一个人的意识就等于从内里上把一个人回炉重造了,在实际生活中,何不为同学有过这类经验吗?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问题,是谷时雨专门为她准备的。目的当然不可能是让她在全校人面前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只是希望她再努力一下,尽可能多的记起一点关于姐姐的事情。
何不为被点名问了这个问题,这让许半城松了一口气,但当他略带庆幸地看向何不为的时候却发现何不为的表情有些凝重。
被问了这个问题的何不为沉默了好一会儿,回答这个问题时语气不同于刚刚的咄咄逼人,相当温和地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很有意思。改变一个人的意识,有强硬和引诱两种方法。前者所引起的改变,是一种屈服。而后一种则是一种自我说服。”
“你能不能进一步解释一下你的回答?”那位学姐接着问到。
“第一种,想必不需要我回答。至于第二种嘛,”何不为略做思考,沉默了几秒之后,继续说到:
“引诱,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表达方式。你可以想一下,用胡萝卜做诱饵去诱捕肉食动物和兔子的区别,肉食动物不会对胡萝卜有兴趣所以必然不会成功,但兔子却会。
一个人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改变自己的内心,这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这个人的内心本身就存在着改变的欲望。
没有什么人能成功地让什么人‘回炉重造’,人只会自己改变。”
听到这个回答,在远离广播室的某处谷时雨愤怒地捏紧了拳头,她这话的意思是谷时风咎由自取?
显然这个回答并没有给学姐带来太大的冲击,她的反应很平常:“好,那我们看下一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是专门给许半城同学准备的。”那个学姐看向许半城,“这是一个老师问的。”
听到这话,许半城心里很虚,他可没有何不为那样的一张嘴啊。
“他说,你们在这篇文章里并没有写到任何个人经历。
他想问一下,你们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经历?你经历过的最让你印象深刻的、给你带来最大心理冲击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给许半城带来的心理冲击好像还蛮大的,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只能满脸通红地说:“这个,和我们的论文没什么关系,还是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学姐的表情很尴尬,听完许半城的回答,也没打算为难他,直接就把这个问题跳过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都没有人专门指名提问了,大多数都是何不为在回答,许半城只是时不时地附和两声。
不过好在最后没有出什么太大的问题,采访也算是顺利结束了。
两人离开广播室的时候,谷时雨和张溯文都在门口等着。
谷时雨很高兴地
分卷阅读8
-
分卷阅读8
学不必紧张,我只是代表我们的读者问几个问题。”采访的是校刊社的一个大三学姐,人长得漂亮,说话声音很温柔。很容易让人放松。
这个采访说白了就是回答一些读者的问题。毕竟k大也是个排得上名号的学校,里面会关注学术问题的学生还是很多的。一些论文发表在校刊上,总是会收到很多读者提出的赞同、疑问和质疑的。
许半城和谷时雨前期准备不足,这时候还是有点虚的,但听完这个学姐的话之后,两人都稍微放松了一点。
他们要回答的问题都是读者提问频率较高的问题,应该不会太钻牛角尖。
“准备好了吗?”那个学姐在开始之前给这两人打了个预防针,“这些问题看着都有难度啊。”
许半城吸了一口气,尽可能冷静地回答:“准备好了。”
何不为也点了一下头。
记录采访的,并不是摄影机,只是一套录音和广播设备。他们在这时候说的所有话,都会通过校园的广播站直播出去。
“好的,那我们就开始了。”学姐看了一眼手上的问题说。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大三的学长问的。
他问:你们在论文里过分强调意识的作用,所引用的论据也都是一些难以被证实的、甚至是已经被证实为错误的言论。
他认为你们所持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错误的。请问,对此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一上来问的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归类为:“你们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这个类型里。
怪不得这个学姐要在开始的时让他们放轻松呢,合着原因是采访过程中完全不会有轻松的时候。
许半城给了何不为一个求助的眼神,何不为虽然无奈,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位同学问得相当多余。”何不为如此回答到。
这是所有采访中从未出现过的问题,采访学姐和播音小哥也被惊讶到了。
但那个学姐毕竟是身经百战的人,怎么会被采访嘉宾一个略带傲气的回答给震慑住?
“呃,那你能解释一下,你的答案吗?”学姐问。
许半城看了那位学姐一眼,脸上的每一寸肌肉仿佛都在问:“你确定要问这个问题吗?”
凭借许半城对何不为的了解,何不为所有底气十足的回答背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理由。
学姐这个问题无疑就是给了何不为又一个怼那位同学的机会。
“首先呢,这位同学看待问题的观念要转变一下,你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何不为说,“这也是我在论文开头的第一句话中提出来的。”
“其次,”何不为又继续说到:“论述一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自己论述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的标题就是意识的积极作用,内容自然是关于意识的积极作用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主持采访的学姐脸色已经开始慢慢变化了,大概是真的低估了何不为怼人的段位了。
然而何不为并没有说完,无视掉那位主持人的表情,她继续说到:“至于你对我所用论证的质疑,请具体结合上下文来看那些论据。
我记得很清楚,那些你所谓的那些错误的论据,前面都带有很特定的时间,并且我也明确指出了,那些论据的成立是在哪个时代基础上的。
我们把这部分加上去,目的是为了从整体上,从历史性的观点来说明本篇文章最根本的观点,也就是意识的积极作用。而并不是为了证明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
何不为几乎是一口气说完,学姐的下巴掉得有点低,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吧,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大二的学生问的:
在论文里看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何不为同学认为,改变一个人的意识就等于从内里上把一个人回炉重造了,在实际生活中,何不为同学有过这类经验吗?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问题,是谷时雨专门为她准备的。目的当然不可能是让她在全校人面前说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只是希望她再努力一下,尽可能多的记起一点关于姐姐的事情。
何不为被点名问了这个问题,这让许半城松了一口气,但当他略带庆幸地看向何不为的时候却发现何不为的表情有些凝重。
被问了这个问题的何不为沉默了好一会儿,回答这个问题时语气不同于刚刚的咄咄逼人,相当温和地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很有意思。改变一个人的意识,有强硬和引诱两种方法。前者所引起的改变,是一种屈服。而后一种则是一种自我说服。”
“你能不能进一步解释一下你的回答?”那位学姐接着问到。
“第一种,想必不需要我回答。至于第二种嘛,”何不为略做思考,沉默了几秒之后,继续说到:
“引诱,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表达方式。你可以想一下,用胡萝卜做诱饵去诱捕肉食动物和兔子的区别,肉食动物不会对胡萝卜有兴趣所以必然不会成功,但兔子却会。
一个人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改变自己的内心,这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这个人的内心本身就存在着改变的欲望。
没有什么人能成功地让什么人‘回炉重造’,人只会自己改变。”
听到这个回答,在远离广播室的某处谷时雨愤怒地捏紧了拳头,她这话的意思是谷时风咎由自取?
显然这个回答并没有给学姐带来太大的冲击,她的反应很平常:“好,那我们看下一个问题。”
“下一个问题是专门给许半城同学准备的。”那个学姐看向许半城,“这是一个老师问的。”
听到这话,许半城心里很虚,他可没有何不为那样的一张嘴啊。
“他说,你们在这篇文章里并没有写到任何个人经历。
他想问一下,你们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经历?你经历过的最让你印象深刻的、给你带来最大心理冲击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给许半城带来的心理冲击好像还蛮大的,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只能满脸通红地说:“这个,和我们的论文没什么关系,还是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学姐的表情很尴尬,听完许半城的回答,也没打算为难他,直接就把这个问题跳过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都没有人专门指名提问了,大多数都是何不为在回答,许半城只是时不时地附和两声。
不过好在最后没有出什么太大的问题,采访也算是顺利结束了。
两人离开广播室的时候,谷时雨和张溯文都在门口等着。
谷时雨很高兴地
分卷阅读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