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发展大唐
第698章 发展大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又是一年春好处!
已是早春时节,连绵的细雨过后,大地一片春意盎然,河冰消融,柳树发出新芽,田地里,农民开始播种。
已是永徽六年春,也就是公元655年春。
一转眼,李贞已来到这个世界七、八年的时间,由于李贞的出现,这个时代的大唐比另一个时空的大唐更加强大。
就在刚刚过去的永徽五年,大唐完成了人口普查,大唐的人口由贞观年间的不满300万户,不到两千万人增加到了五百万户,三千余万人。
之所以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人口,一是因为贞观末年虽然大唐四分五裂,但这个分裂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大唐重视战后的清扫工作,使得没有出现大战之后瘟疫流行的情况,这使得战争对人口的影响并不算很大。
而大唐在灭高句丽与新罗、百济,以及夺回西域,占据浪穹州后,得到了新的人口,这些人口的加入使得大唐的总人口数有了巨大的增长。
三千万的人口放到这个时代的世界上,也少有能与之匹敌的国家,此时的东罗马帝国不过四、五百万人口,不过大食国的人口却在三、四千万左右,是世界上唯一能与大唐匹敌的国家,好在两个国家中间有西突厥与吐蕃的存在作为缓冲,所以短时间内,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帝国还打不起来。
国家的实力包括很多,比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但人口的多少在这个年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唐的三千万人口放眼四周,那绝对是巨无霸的存在,成为世界上唯二的两个人口大国之一。
不过李贞很清醒的认识到,大唐周边的国家,除了吐蕃,对大唐都造不成太大的威胁,而吐蕃只有几百万人口,等大唐休养生息结束,有很大的可能性吞并吐蕃和西突厥,到了那时,大唐将与大食全面接壤。
大食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到时,要么是大唐灭了大食,要么是大食灭了大唐,两强相争,只有一方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到时,必将是决定大唐命运之战!
当然,在此之前,大唐现在最大的对手有两个,一个是西突厥,一个是吐蕃,必须赶在大食之前将这两个国家吞并,否则,让大食先行吞并了这两个国家之后,大食的实力将近一步增强,到时对大唐就会占据实力上的优势,大唐将会处于极为被动之中。
而想吞并西突厥与吐蕃,必须要搞好内政,让大唐的实力上一个台阶,如此就可扩大与吐蕃和西突厥在实力上的优势。
一场春雨过后,长安城内外一片忙碌的景象,城外的田地里,到处都是耕作的农夫,由于使用了新式农具和化肥,使得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民们将长安附近的荒地几乎全部开垦出来,就连一些贫瘠的土地以及田间地头也都种上了蕃薯与马铃薯,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有关人员粗略估算了一下,等到了秋收之后,光是长安附近粮食的产量就可以养活大半个关内道。
对这种情况,李贞很是欣慰,他知道,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少取决于土地所能承载人口的多少。
而土地能承载人口的多少取决于粮食产量的多少。
比如东汉末年,全国有五千多万人口,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无法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于是不少百姓就会挨饿,百姓挨饿后就会造反,所以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
百姓的造反一定会带来大量的人口损失,不仅仅是因为战争,更是因为战争之后的瘟疫,人口大量减少之后,现有土地再一次可以承载余下的百姓,于是天下就转为大治。
历朝历代,最开始时都是不断发展生产,拼命的增加人口,而后期土地承载量到达极限,则不断发生战乱,人口锐减,都是这个道理。
李贞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一方面发展生产,一方面增加人口,李贞相信,随着蕃薯、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化肥的使用,土地的承载量一定以几何倍数增加,到时,大唐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个是有先例的,在另一个时空的明朝后期,大明拥有一亿人口,超出了土地的承载量,于是先是陕西造反,后是河南造反,大明在造反中被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从而亡国。
而经过了明末清初的混乱,人口大量损失之后,土地再一次可以承载现有百姓,而随后清朝人口却成倍的增长,最后达到了四亿人口,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蕃薯与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大量推广。
而到了新时代,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化肥的使用,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华夏国的人口达到了十四亿人,就算是这么多人,也没有发生大的动乱,这就是因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土地的承载量不断加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老百姓不但可以吃饱穿暖,还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所以,提高生产力水平是最重要的,只有生产出了足够的粮食,就算是人口增加了,老百姓也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社会得以进行和发展。
而在化肥,特别是氮肥和钾肥没有研发出来之前,薯类和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将会对大唐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为此,李贞暗中算了一笔帐,在氮肥和钾肥没有研究生产出来之前,大规模的种植薯类和玉米,那么大唐现有土地可以承载四亿人口。
大唐的领土现在是不断扩大的,现在不过三千万人口,与能承载的四亿人口中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以大唐现在的人口生育率,就算国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想要发展到四亿人口,最起码也要近百年时间!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又是一年春好处!
已是早春时节,连绵的细雨过后,大地一片春意盎然,河冰消融,柳树发出新芽,田地里,农民开始播种。
已是永徽六年春,也就是公元655年春。
一转眼,李贞已来到这个世界七、八年的时间,由于李贞的出现,这个时代的大唐比另一个时空的大唐更加强大。
就在刚刚过去的永徽五年,大唐完成了人口普查,大唐的人口由贞观年间的不满300万户,不到两千万人增加到了五百万户,三千余万人。
之所以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人口,一是因为贞观末年虽然大唐四分五裂,但这个分裂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大唐重视战后的清扫工作,使得没有出现大战之后瘟疫流行的情况,这使得战争对人口的影响并不算很大。
而大唐在灭高句丽与新罗、百济,以及夺回西域,占据浪穹州后,得到了新的人口,这些人口的加入使得大唐的总人口数有了巨大的增长。
三千万的人口放到这个时代的世界上,也少有能与之匹敌的国家,此时的东罗马帝国不过四、五百万人口,不过大食国的人口却在三、四千万左右,是世界上唯一能与大唐匹敌的国家,好在两个国家中间有西突厥与吐蕃的存在作为缓冲,所以短时间内,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帝国还打不起来。
国家的实力包括很多,比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但人口的多少在这个年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唐的三千万人口放眼四周,那绝对是巨无霸的存在,成为世界上唯二的两个人口大国之一。
不过李贞很清醒的认识到,大唐周边的国家,除了吐蕃,对大唐都造不成太大的威胁,而吐蕃只有几百万人口,等大唐休养生息结束,有很大的可能性吞并吐蕃和西突厥,到了那时,大唐将与大食全面接壤。
大食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到时,要么是大唐灭了大食,要么是大食灭了大唐,两强相争,只有一方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到时,必将是决定大唐命运之战!
当然,在此之前,大唐现在最大的对手有两个,一个是西突厥,一个是吐蕃,必须赶在大食之前将这两个国家吞并,否则,让大食先行吞并了这两个国家之后,大食的实力将近一步增强,到时对大唐就会占据实力上的优势,大唐将会处于极为被动之中。
而想吞并西突厥与吐蕃,必须要搞好内政,让大唐的实力上一个台阶,如此就可扩大与吐蕃和西突厥在实力上的优势。
一场春雨过后,长安城内外一片忙碌的景象,城外的田地里,到处都是耕作的农夫,由于使用了新式农具和化肥,使得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民们将长安附近的荒地几乎全部开垦出来,就连一些贫瘠的土地以及田间地头也都种上了蕃薯与马铃薯,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有关人员粗略估算了一下,等到了秋收之后,光是长安附近粮食的产量就可以养活大半个关内道。
对这种情况,李贞很是欣慰,他知道,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少取决于土地所能承载人口的多少。
而土地能承载人口的多少取决于粮食产量的多少。
比如东汉末年,全国有五千多万人口,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无法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于是不少百姓就会挨饿,百姓挨饿后就会造反,所以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
百姓的造反一定会带来大量的人口损失,不仅仅是因为战争,更是因为战争之后的瘟疫,人口大量减少之后,现有土地再一次可以承载余下的百姓,于是天下就转为大治。
历朝历代,最开始时都是不断发展生产,拼命的增加人口,而后期土地承载量到达极限,则不断发生战乱,人口锐减,都是这个道理。
李贞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一方面发展生产,一方面增加人口,李贞相信,随着蕃薯、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化肥的使用,土地的承载量一定以几何倍数增加,到时,大唐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个是有先例的,在另一个时空的明朝后期,大明拥有一亿人口,超出了土地的承载量,于是先是陕西造反,后是河南造反,大明在造反中被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从而亡国。
而经过了明末清初的混乱,人口大量损失之后,土地再一次可以承载现有百姓,而随后清朝人口却成倍的增长,最后达到了四亿人口,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蕃薯与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大量推广。
而到了新时代,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化肥的使用,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华夏国的人口达到了十四亿人,就算是这么多人,也没有发生大的动乱,这就是因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土地的承载量不断加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老百姓不但可以吃饱穿暖,还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所以,提高生产力水平是最重要的,只有生产出了足够的粮食,就算是人口增加了,老百姓也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社会得以进行和发展。
而在化肥,特别是氮肥和钾肥没有研发出来之前,薯类和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将会对大唐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为此,李贞暗中算了一笔帐,在氮肥和钾肥没有研究生产出来之前,大规模的种植薯类和玉米,那么大唐现有土地可以承载四亿人口。
大唐的领土现在是不断扩大的,现在不过三千万人口,与能承载的四亿人口中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以大唐现在的人口生育率,就算国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想要发展到四亿人口,最起码也要近百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