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还要在镇上留几日,居然天不亮就退房走了?
沈清愣了一下,面对店小二疑惑的目光,也只是摇了摇头。
她和中年人并不认识,对方什么时候走的和她没什么关系。
“没事,我只是随口问问。”
沈清把中年人的事抛到脑后,到三楼收拾好行装,便坐上马车出发去宁州。
到了镇上的城门前,果然有官兵守在门口仔细盘查。
沈清和常鸿路引齐全,也没做什么坏事,心里一点也不担心,只不过耽搁了些时辰就离开了镇子。
就这么一连过了两三天,两人才总算到达宁州城。
宁州城果然繁荣,青州城已经挺大了,宁州城整个城池比青州城还要大上一倍,成排成排的铺子鳞次栉比。
就连常鸿这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看了,都情不自禁地赞叹,“不愧是宁州城,都快比京城还要热闹了。”
而且比起天子脚下的京城而言,宁州城多了几分轻松活泼的氛围,有点像华国历史上的明朝,市民经济已经兴起,属于平民的商贾、士人等职业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沈清望着这样的宁州城也不由想,当初她的南北杂货要是开在宁州城,现在会是个什么样的盛况。
“迟早有一天,咱们的羽绒服也能卖到宁州城里。”
两人来宁州不是为了游玩的,在宁州休息了一日,就开始满城地找起合适的布匹。
宁州城果然是整个大齐织造业最繁荣的地方,在宁州城的布庄提起防绒布,布庄里的掌柜和伙计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常鸿一开始还生怕他们不明白,连说带比划。
“就是那种可以防止羊毛之类的东西钻绒的布!”
常鸿不解释伙计们都知道,当年胡商来宁州定做布料的时候,那阵仗多大啊。
胡商们来回倒腾香料和丝绸瓷器,个个富得流油,出手自然大方,整个宁州城的布商都把自己的布递过去了,最后只有郭家挣到了那笔银子。
现在来了两个人要买防绒布,布庄人的眼睛都亮了,急忙把合适的布料拿出来给两人看。
“这匹布就是当年我们给胡商看的,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料子,只要用了这料子指定不会钻绒!”
“我们布庄虽然比不上他们郭家,可也是百年的老布庄了,我太爷爷那辈就开始开布庄,选我们家的布错不了!”
……
各个布庄为了推销,都把自己的防绒布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沈清主要让常鸿应付他们,自己则沉下心来看这些料子。那些掌柜和伙计见她年纪小,也想不到两人之中沈清才是那个主事的人,都围着常鸿说话,倒是给了沈清仔细观察的空间。
宁州这些布商固然有自己的底蕴,做出来的防绒布确实比青州的布料好上一大截,但要论起防绒的效果,确实不如在京城时郭达给自己看的。难怪当初胡商在那么多布商里选择了郭家,给了郭家一笔大订单。
一通看下来,她还是冲着常鸿摇了摇头。
卖不出去布,掌柜的态度也没之前那么热情,两人也不好打扰人家做生意,在街上找了家布庄进去询问。
宁州城里布庄极多,但这家布庄看起来比他们之前进过的所有布庄都大,里头布匹的数目也不知多了多少。
看到这一幕,沈清心里多少了不少希望,按着这个规模,这家的防绒布就算比不过郭家,应该也比之前几家强上不少吧?
两人这趟来宁州,就算找不到十分满意的,总经找到个差强人意的。
“二位想看防绒布?”布庄掌柜得知两人的来意,看着两人的目光有些奇怪。
常鸿点了点头,布庄掌柜打量了两人一眼,说道:“防绒布的事我要向上头请示,还请二位稍事等待。”
两人在铺子里坐下来,喝着伙计端上来的茶水,就见那掌柜很快从后院进来。
“二位可是沈公子和常公子?”
沈清疑惑地和常鸿对视一眼,她记得他们进来的时候,没和掌柜自我介绍过吧?
两人才刚来宁州,这掌柜就知道他们的身份,消息未免太过灵通了吧?
常鸿虽然没说话,可从脸上的神情来看,他内心的想法应该也和沈清差不多。
沈清顿了顿,询问道:“这位掌柜如何知晓我们兄弟二人的身份?”
“我为何知道你们的身份?”掌柜冷笑一声,“你们在京城得罪了我们东家,到宁州城也不打听打听,这里是谁家的布庄,就敢进来买我家的防绒布?我没让人把你们打一顿赶出去,已经是照顾你们的面子,你们再不离开,难道还想把我家的茶喝光?”
常鸿愣了一下,立时反应过来,“这是郭达的布庄?”
“知道这是宁州织造的庄子,识相的还不快滚?!”
如果说掌柜刚才对两人还有几分尊重,那么现在便是半分礼数都没了。
常鸿好歹是个有头有脸的,居然被小小的一个掌柜呼来喝去,气得脸都要青了。
“你知道我们是谁?”
“我管你们是谁,再不去我就喊人了!”掌柜一脸蛮横。
沈清也气得不轻,但两人初来宁州,毕竟人生地不熟,不好在这里与人发生冲突,只能拉着常鸿出去。
她也没想到郭达会这么做,两人并未与郭达有什么冲突,仅仅因为姚建元一句话,郭达居然连自家在宁州的庄子也打了招呼,就为了让他们买不到防绒布。
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一个小小的宁州织造,真是好大的狗胆。郭达是吧?他应该早回了宁州,我倒是想看看,等小爷亲自到了他面前,他还敢不敢这么嚣张!”常鸿一脚踢在布庄旁的旗杆上,踹得旁边的旗杆一阵摇晃。
现在去找郭达有什么用?
常鸿虽然是常家嫡长子,可毕竟还没入仕,他的身份在京城可能好使,到了宁州可未必。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回到京城再找郭达算账也不迟。
沈清好说歹说把常鸿劝下来,两人的耽误之急是选一款合适的布料,谁知第二天无论去了哪家布庄,但凡听说他俩是来买防绒布的,都客客气气地送客。
沈清愣了一下,面对店小二疑惑的目光,也只是摇了摇头。
她和中年人并不认识,对方什么时候走的和她没什么关系。
“没事,我只是随口问问。”
沈清把中年人的事抛到脑后,到三楼收拾好行装,便坐上马车出发去宁州。
到了镇上的城门前,果然有官兵守在门口仔细盘查。
沈清和常鸿路引齐全,也没做什么坏事,心里一点也不担心,只不过耽搁了些时辰就离开了镇子。
就这么一连过了两三天,两人才总算到达宁州城。
宁州城果然繁荣,青州城已经挺大了,宁州城整个城池比青州城还要大上一倍,成排成排的铺子鳞次栉比。
就连常鸿这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看了,都情不自禁地赞叹,“不愧是宁州城,都快比京城还要热闹了。”
而且比起天子脚下的京城而言,宁州城多了几分轻松活泼的氛围,有点像华国历史上的明朝,市民经济已经兴起,属于平民的商贾、士人等职业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沈清望着这样的宁州城也不由想,当初她的南北杂货要是开在宁州城,现在会是个什么样的盛况。
“迟早有一天,咱们的羽绒服也能卖到宁州城里。”
两人来宁州不是为了游玩的,在宁州休息了一日,就开始满城地找起合适的布匹。
宁州城果然是整个大齐织造业最繁荣的地方,在宁州城的布庄提起防绒布,布庄里的掌柜和伙计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常鸿一开始还生怕他们不明白,连说带比划。
“就是那种可以防止羊毛之类的东西钻绒的布!”
常鸿不解释伙计们都知道,当年胡商来宁州定做布料的时候,那阵仗多大啊。
胡商们来回倒腾香料和丝绸瓷器,个个富得流油,出手自然大方,整个宁州城的布商都把自己的布递过去了,最后只有郭家挣到了那笔银子。
现在来了两个人要买防绒布,布庄人的眼睛都亮了,急忙把合适的布料拿出来给两人看。
“这匹布就是当年我们给胡商看的,那可是一等一的好料子,只要用了这料子指定不会钻绒!”
“我们布庄虽然比不上他们郭家,可也是百年的老布庄了,我太爷爷那辈就开始开布庄,选我们家的布错不了!”
……
各个布庄为了推销,都把自己的防绒布吹得天上有地下无。
沈清主要让常鸿应付他们,自己则沉下心来看这些料子。那些掌柜和伙计见她年纪小,也想不到两人之中沈清才是那个主事的人,都围着常鸿说话,倒是给了沈清仔细观察的空间。
宁州这些布商固然有自己的底蕴,做出来的防绒布确实比青州的布料好上一大截,但要论起防绒的效果,确实不如在京城时郭达给自己看的。难怪当初胡商在那么多布商里选择了郭家,给了郭家一笔大订单。
一通看下来,她还是冲着常鸿摇了摇头。
卖不出去布,掌柜的态度也没之前那么热情,两人也不好打扰人家做生意,在街上找了家布庄进去询问。
宁州城里布庄极多,但这家布庄看起来比他们之前进过的所有布庄都大,里头布匹的数目也不知多了多少。
看到这一幕,沈清心里多少了不少希望,按着这个规模,这家的防绒布就算比不过郭家,应该也比之前几家强上不少吧?
两人这趟来宁州,就算找不到十分满意的,总经找到个差强人意的。
“二位想看防绒布?”布庄掌柜得知两人的来意,看着两人的目光有些奇怪。
常鸿点了点头,布庄掌柜打量了两人一眼,说道:“防绒布的事我要向上头请示,还请二位稍事等待。”
两人在铺子里坐下来,喝着伙计端上来的茶水,就见那掌柜很快从后院进来。
“二位可是沈公子和常公子?”
沈清疑惑地和常鸿对视一眼,她记得他们进来的时候,没和掌柜自我介绍过吧?
两人才刚来宁州,这掌柜就知道他们的身份,消息未免太过灵通了吧?
常鸿虽然没说话,可从脸上的神情来看,他内心的想法应该也和沈清差不多。
沈清顿了顿,询问道:“这位掌柜如何知晓我们兄弟二人的身份?”
“我为何知道你们的身份?”掌柜冷笑一声,“你们在京城得罪了我们东家,到宁州城也不打听打听,这里是谁家的布庄,就敢进来买我家的防绒布?我没让人把你们打一顿赶出去,已经是照顾你们的面子,你们再不离开,难道还想把我家的茶喝光?”
常鸿愣了一下,立时反应过来,“这是郭达的布庄?”
“知道这是宁州织造的庄子,识相的还不快滚?!”
如果说掌柜刚才对两人还有几分尊重,那么现在便是半分礼数都没了。
常鸿好歹是个有头有脸的,居然被小小的一个掌柜呼来喝去,气得脸都要青了。
“你知道我们是谁?”
“我管你们是谁,再不去我就喊人了!”掌柜一脸蛮横。
沈清也气得不轻,但两人初来宁州,毕竟人生地不熟,不好在这里与人发生冲突,只能拉着常鸿出去。
她也没想到郭达会这么做,两人并未与郭达有什么冲突,仅仅因为姚建元一句话,郭达居然连自家在宁州的庄子也打了招呼,就为了让他们买不到防绒布。
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一个小小的宁州织造,真是好大的狗胆。郭达是吧?他应该早回了宁州,我倒是想看看,等小爷亲自到了他面前,他还敢不敢这么嚣张!”常鸿一脚踢在布庄旁的旗杆上,踹得旁边的旗杆一阵摇晃。
现在去找郭达有什么用?
常鸿虽然是常家嫡长子,可毕竟还没入仕,他的身份在京城可能好使,到了宁州可未必。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回到京城再找郭达算账也不迟。
沈清好说歹说把常鸿劝下来,两人的耽误之急是选一款合适的布料,谁知第二天无论去了哪家布庄,但凡听说他俩是来买防绒布的,都客客气气地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