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风,是叶瑜然吹起来的。
但真的吹起来了,她反倒没了动静,三天两头推脱,让大家再考虑考虑。反正是开年的事情,眼下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朱氏蒙学的事情完全不用忙。
她越是如此,众人越是担忧:这朱大娘不会是反悔,不想开了吧?
于是,跟柳氏、刘氏、李氏、林氏套近乎,想要打探消息的人,也越来越多,就怕有什么消息,自己落到了后面,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别说朱家村了,这阵风不怎么怎么的,还吹到了隔壁村子。
跟朱家有亲的没亲的,但凡能够找点关系的,都想办法跟朱家村人打听:“听说,你们村要办朱氏蒙学了,真的假的?”
“哎哟,你们村这是要出状元郎啊!不知道这入学,要啥条件?”
“你儿子在启蒙班吧?这咋又叫朱氏蒙学了,有啥区别?”
……
区别嘛,自然是一个免费的,一个收费的。
免费的是免费的教,教学材料是朱家出的,怎么省钱怎么来。像书啊、笔啊、墨啊、纸啊之类的,什么都没有。
小孩子们学写字,也就拿着棒子在沙盘里比划比划,还是小组形式的。
而这收费的,则是要收束修费的。
既然收了束修费,那就是正儿八经地教,跟外面的学堂有得一拼。当然了,朱氏蒙学不是让你直接参加科举,而是先在他们这里认字,然后再到外面的书塾里深造,拥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咦?我之前不是听说,这个启蒙班,就是干这个的啊?怎么这个蒙学,还是干这个……”有人糊涂了。
有人帮忙解释:“哎,这哪能一样啊?之前是随便教教,你要觉得你儿子突出,你也可以直接送他去外面。可外面不是贵嘛,朱氏蒙学便宜一点,也是按外面学堂里的启蒙走的。又近又省钱,人家也是替乡里乡亲的考虑,要不然别人不折腾那些赚钱的事情,折腾这个干嘛?”
大家一听也是,虽然启蒙班也教东西,但跟外面的书塾比还是差得远了。
这个时候送到镇上的蒙学,还是得重新来过,可这束修费,这接送的问题,确实也是一个问题。但现在不一样了,朱大娘家考虑到了这一点,搞了一个更好的“朱氏蒙学”,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瞬间,有人心动了:“那,你们村的这个朱氏蒙学,收不收外村的?”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们村自己内部都还没定,咋还能收你们外村的?”
“咋不能收了?咱们十里八乡的,哪个不是亲戚?咋还能收一个,不收一个的?启蒙班就算了,那是你们朱家村的,免费的,咱外村人不好蹭,可这朱氏蒙学可是收束修费的,凭什么不让咱家的孩子上?”
“这……这你找朱大娘去,我说了不算,朱大娘说了算。”
……
柳氏、刘氏、李氏、林氏几个,陆陆续续收到了娘家的口信,让她们回去一趟。
说的,也是关于朱氏蒙学的事情。
原本柳母不想凑这个热闹,觉得这事是白花钱,可是她男人说道:“咋是白花钱?万一咱们村子会读书呢?你觉得是你那两外孙跟你亲,还是你亲孙子跟你亲?”
“可……我们之前才得罪朱大娘,我这不是怕朱大娘不肯收嘛。”收的全是成本钱,都没收多少束修费,也不知道朱大娘图啥。
柳大生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把小月叫回来,让她想想办法。再怎么说,这也是她亲侄子,她总不能一点力也不出。”
“行,那我把她叫回来。”
……
刘氏根本不用家里人开口,就乐滋滋地将这个好消息跟他们说了。
只不过,她也不知道婆婆现在是个什么意思,村里的人都在打听,结果婆婆却不松口,一副可有可无的样子。
“爹、娘,你们别急,这朱氏蒙学要真办的话,我肯定会想着家里的几个侄子。”刘氏说道,“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老便宜外人?”
“那你盯着点,帮你那几个侄子说说好话,不管是收哪一个都行,只要能进去一个,”刘母牵着刘氏的手,“将来他有出息了,肯定会感谢你这个当姑的。”
“那敢情好,到时候他要再不记得我的好,我打断他的狗腿。”刘氏表情得意,一点也不觉得,若那几个侄子托她的福有了出息,会不感激她。
他们要敢那样,那就是白眼狼!
回娘家那么多次,刘氏也是难得被几个嫂子争抢着讨好,恨不得供起来。
她们纷纷表示,不需要那几个孩子有多有出息,只要能够学得朱秀才几分,她们就心满意足。
刘氏脸上笑着,心里忍不住吐槽:得了吧,要像老七,也是我儿子,哪轮得到你们啊!
不过这种话她不会说出来,巴不得几个嫂子多讨好她一下,最后真出一个有出息的侄子,到时候也能够帮衬到她儿子。
相较而言,李家就比较其乐融融了。
她一回娘家,没有哪一次不被娘家热情接待。
几个嫂子一看到她回来,又是接东西,又是倒水,还把家里的好东西给翻出来。
几个孩子看到这个当姑的回来,也开心地围过来,亲亲热热地喊着:“姑,我想你了!”
“姑,我也想你!”
“姑,我摘了好吃的果子,给你吃。”
……
往年朱家穷的时候,李氏是没办法,后来她手里渐渐有了钱,就开始往娘家捎东西。
时不时的,几个侄子也能够分到一些,所以他们跟她亲热,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娘,你这回叫我回来,是为了朱氏蒙学的事情吧?”给孩子们分了东西,李氏就哄他们到外边玩,跟她娘说起了话。
一听到她主动提起朱氏蒙学的事情,几个在屋里忙活的嫂子立马竖起了耳朵。
李母笑着说道:“也不只是这个事,主要还是想看看你,然后再顺便问问朱氏蒙学的事。我也是听人家说的,说你婆婆准备跟外面的书塾似的,办一个收束修费的蒙学,想要再教一个秀才老爷出来。具体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怕听岔了,到时候给你添麻烦,还是先把你叫回来问清楚,大家心里有个数。”
“这事我也听说了,外面早就传疯了,什么样的传言都有。有人说我婆婆说,我们村里肯定会再出一个秀才老爷,这个蒙学就是给这个秀才老爷办的;也有人说我婆婆是想秀才想疯了,觉得自己教出了一个就很了不起,想要教出第二个……”李氏说道,“其实啊,他们也就沾了一点边,说得或多或少都不对。我婆婆会想办蒙学的事情,还要从我们村的堆肥计划开始讲起……”
但真的吹起来了,她反倒没了动静,三天两头推脱,让大家再考虑考虑。反正是开年的事情,眼下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朱氏蒙学的事情完全不用忙。
她越是如此,众人越是担忧:这朱大娘不会是反悔,不想开了吧?
于是,跟柳氏、刘氏、李氏、林氏套近乎,想要打探消息的人,也越来越多,就怕有什么消息,自己落到了后面,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别说朱家村了,这阵风不怎么怎么的,还吹到了隔壁村子。
跟朱家有亲的没亲的,但凡能够找点关系的,都想办法跟朱家村人打听:“听说,你们村要办朱氏蒙学了,真的假的?”
“哎哟,你们村这是要出状元郎啊!不知道这入学,要啥条件?”
“你儿子在启蒙班吧?这咋又叫朱氏蒙学了,有啥区别?”
……
区别嘛,自然是一个免费的,一个收费的。
免费的是免费的教,教学材料是朱家出的,怎么省钱怎么来。像书啊、笔啊、墨啊、纸啊之类的,什么都没有。
小孩子们学写字,也就拿着棒子在沙盘里比划比划,还是小组形式的。
而这收费的,则是要收束修费的。
既然收了束修费,那就是正儿八经地教,跟外面的学堂有得一拼。当然了,朱氏蒙学不是让你直接参加科举,而是先在他们这里认字,然后再到外面的书塾里深造,拥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咦?我之前不是听说,这个启蒙班,就是干这个的啊?怎么这个蒙学,还是干这个……”有人糊涂了。
有人帮忙解释:“哎,这哪能一样啊?之前是随便教教,你要觉得你儿子突出,你也可以直接送他去外面。可外面不是贵嘛,朱氏蒙学便宜一点,也是按外面学堂里的启蒙走的。又近又省钱,人家也是替乡里乡亲的考虑,要不然别人不折腾那些赚钱的事情,折腾这个干嘛?”
大家一听也是,虽然启蒙班也教东西,但跟外面的书塾比还是差得远了。
这个时候送到镇上的蒙学,还是得重新来过,可这束修费,这接送的问题,确实也是一个问题。但现在不一样了,朱大娘家考虑到了这一点,搞了一个更好的“朱氏蒙学”,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瞬间,有人心动了:“那,你们村的这个朱氏蒙学,收不收外村的?”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们村自己内部都还没定,咋还能收你们外村的?”
“咋不能收了?咱们十里八乡的,哪个不是亲戚?咋还能收一个,不收一个的?启蒙班就算了,那是你们朱家村的,免费的,咱外村人不好蹭,可这朱氏蒙学可是收束修费的,凭什么不让咱家的孩子上?”
“这……这你找朱大娘去,我说了不算,朱大娘说了算。”
……
柳氏、刘氏、李氏、林氏几个,陆陆续续收到了娘家的口信,让她们回去一趟。
说的,也是关于朱氏蒙学的事情。
原本柳母不想凑这个热闹,觉得这事是白花钱,可是她男人说道:“咋是白花钱?万一咱们村子会读书呢?你觉得是你那两外孙跟你亲,还是你亲孙子跟你亲?”
“可……我们之前才得罪朱大娘,我这不是怕朱大娘不肯收嘛。”收的全是成本钱,都没收多少束修费,也不知道朱大娘图啥。
柳大生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把小月叫回来,让她想想办法。再怎么说,这也是她亲侄子,她总不能一点力也不出。”
“行,那我把她叫回来。”
……
刘氏根本不用家里人开口,就乐滋滋地将这个好消息跟他们说了。
只不过,她也不知道婆婆现在是个什么意思,村里的人都在打听,结果婆婆却不松口,一副可有可无的样子。
“爹、娘,你们别急,这朱氏蒙学要真办的话,我肯定会想着家里的几个侄子。”刘氏说道,“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老便宜外人?”
“那你盯着点,帮你那几个侄子说说好话,不管是收哪一个都行,只要能进去一个,”刘母牵着刘氏的手,“将来他有出息了,肯定会感谢你这个当姑的。”
“那敢情好,到时候他要再不记得我的好,我打断他的狗腿。”刘氏表情得意,一点也不觉得,若那几个侄子托她的福有了出息,会不感激她。
他们要敢那样,那就是白眼狼!
回娘家那么多次,刘氏也是难得被几个嫂子争抢着讨好,恨不得供起来。
她们纷纷表示,不需要那几个孩子有多有出息,只要能够学得朱秀才几分,她们就心满意足。
刘氏脸上笑着,心里忍不住吐槽:得了吧,要像老七,也是我儿子,哪轮得到你们啊!
不过这种话她不会说出来,巴不得几个嫂子多讨好她一下,最后真出一个有出息的侄子,到时候也能够帮衬到她儿子。
相较而言,李家就比较其乐融融了。
她一回娘家,没有哪一次不被娘家热情接待。
几个嫂子一看到她回来,又是接东西,又是倒水,还把家里的好东西给翻出来。
几个孩子看到这个当姑的回来,也开心地围过来,亲亲热热地喊着:“姑,我想你了!”
“姑,我也想你!”
“姑,我摘了好吃的果子,给你吃。”
……
往年朱家穷的时候,李氏是没办法,后来她手里渐渐有了钱,就开始往娘家捎东西。
时不时的,几个侄子也能够分到一些,所以他们跟她亲热,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娘,你这回叫我回来,是为了朱氏蒙学的事情吧?”给孩子们分了东西,李氏就哄他们到外边玩,跟她娘说起了话。
一听到她主动提起朱氏蒙学的事情,几个在屋里忙活的嫂子立马竖起了耳朵。
李母笑着说道:“也不只是这个事,主要还是想看看你,然后再顺便问问朱氏蒙学的事。我也是听人家说的,说你婆婆准备跟外面的书塾似的,办一个收束修费的蒙学,想要再教一个秀才老爷出来。具体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怕听岔了,到时候给你添麻烦,还是先把你叫回来问清楚,大家心里有个数。”
“这事我也听说了,外面早就传疯了,什么样的传言都有。有人说我婆婆说,我们村里肯定会再出一个秀才老爷,这个蒙学就是给这个秀才老爷办的;也有人说我婆婆是想秀才想疯了,觉得自己教出了一个就很了不起,想要教出第二个……”李氏说道,“其实啊,他们也就沾了一点边,说得或多或少都不对。我婆婆会想办蒙学的事情,还要从我们村的堆肥计划开始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