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听说当不了真,二嫂又上网去查了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还真是够贵的,万八块钱呀。
    在得知衣服价格的一瞬间,二嫂就把梁沫想成了一个财神爷,一件衣服万八块钱,那得有多少钱,才能将这么贵的衣服说送人就送人。
    想到这里,二嫂又有点觉得梁沫小气,才给了贝儿一千块钱。
    随便买个衣服花那么钱,好不容易回趟家,才给这个几个小辈,这么几个钱,实在是太吝啬。
    二嫂虽然将梁沫给的衣服当个宝贝穿,可心底还有点嫌弃这是梁沫穿过的衣服,她总觉得梁沫这么有钱,应该送给她一件新衣服才对,怎么说也这么长时间没见了,就送了一件旧衣服真是说不去。
    人总是越不知足就越不知足,二嫂看见梁沫进了自己店,就想到梁沫兜里有不少钱,琢么着该怎么让梁沫拿出点钱来。虽然没想到好方法,不过和梁沫关系一定要搞好。
    二嫂对梁沫的笑容更灿烂了。
    晚上,从镇子上返回家里,梁沫浑身上下不舒服,总是觉得二嫂热情的有点过。
    又一想,自己长时间不回家,稍微过一点也有情可原,难不成,人家对自己冷漠才是好的。
    一路上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钱那钱,该怎么挣钱呢?
    梁沫觉得自己想钱想的都要疯了。
    下了车,还得往家走一小段的路,身边驶过一辆宝马x7,这种车在自己这个村子里还不多见,车牌竟然是都城的。
    梁沫惊异地看了看车驶的方向,好像是那个院子的方向,能盖那么个院子,开这个车也不稀奇。
    “钱那钱……”梁沫嘀咕着。
    一路心事重重的回到家,梁母正在做饭。
    梁沫拿出手机刷朋友圈,现在朋友圈越来越多做广告的。
    想起今天闲逛一天的结果,梁沫有了想法。
    经过了一夜的简单分析,梁沫设计了一套自己的创业模式。
    虽然不知道能否可行,可梁沫感觉无论是什么总要试试。
    听说二哥今天要去进货,梁沫早早就起床赶到镇上。二哥家有一个面包车,专门为了进货用的。
    跟二哥到购买特产的批发市场,相比之下,批发市场更专业化一点,卖什么的就专门卖什么,不似特产一条街那么杂乱。
    梁沫跟着二哥转,听二哥怎么讲价,分辨东西的好坏。
    一晃一个月,梁沫试着自己逛了逛特产批发市场,买了不少东西,拿到店里给二哥看,得到肯定的结果之后,梁沫觉得应该开始启动自己的事业。
    她买了新的智能机,购了新号,建了自己的微店,和其他人微店不一样,梁沫的微店面对的不是自己的朋友圈。
    她面向驴友群,驴友大多都是自驾游,不会被导游拉到指定的购物点,他们更喜欢自己逛。
    梁沫很大一部分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驴友,混到他们qq群,微信群当中。
    当感觉自己所面向的人群足够广泛后,梁沫开始自己的第一次宣传。
    她的微店中,不仅仅是出售特产,同时还定期将分辨特产好坏的方法告诉大家。
    梁沫觉得做微店既然不受地里位置的限制,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长久,想要长久,童叟无欺,价格公道,诚信经营是王道。
    梁沫的价格定位相比杂乱无章的特产一条街的商品来说,更合理,也更透明。
    当然,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宣传过后,她先后被几个驴友群的管理者踢了出来。
    好在,她加的群够多,这些损失不伤筋动骨,影响不大。
    为了避免引起更多的人对她这种销售行为的不满,梁沫没有一位的宣传自己的小店,她拍摄了村子里的茶山,小溪,山林,花草,采茶的茶农,具有特色的小吃,甚至还有喜欢在旱烟烟雾里陶醉的大黄狗。
    渐渐的,她发现买东西的人还是没有,却有不少人加她微信,跟她私聊,想要知道照片中这么风景优美的地点是哪里。
    对于这莫名奇妙的意外收获,梁沫反而又有了新的创意。
    现在有不少的农家乐,她们这个镇子里也有不少,只不过那些村子离镇子比较近,不像她家这里这么偏僻。
    当然偏僻也有好处,这种原色原味更符合驴友的爱好。
    看了看自己院子,还有两个空余的房间。
    梁沫出钱让母亲找人把房子刷了,又买了新床,新电视,还安装了村里很少有人用的空调。
    老两口虽然不明白梁沫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想着女儿从大城市来,做什么都有道理。
    到是大嫂三天两头来一次,看着新屋子眼睛闪闪发亮,嘴上没少说想让大宝和二宝搬过来住。对于大嫂的想法,梁沫乐呵呵的不吭声,见梁沫不回应,大嫂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硬是让两个儿子住这里。
    ☆、第60章 驴友
    第六十一章
    感觉万事具备了,梁沫主动联系上曾经跟她私聊过的驴友。
    由于梁沫家的地点比较偏僻,近期还没有什么长假,大多数驴友也只是问问,不过苍天不负苦心人,梁沫最终还是敲定了一小撮人,这一小撮人正好五个,梁沫家新装修的房子刚好住得下。
    总体确定了房间一夜的价格,梁沫和驴友约定了到达日期。
    自家的院子虽然不大,好在够干净,也没有什么猪圈之类的气味难闻的牲畜。
    想着驴友来了都喜欢吃个新鲜的东西,梁沫特意让梁母多准备了一些野菜和当地的特产,还去邻居家买了几只自家养的鸡。
    毕竟是第一次创业的第一波客人,不管怎么样,梁沫在驴友到的这一天也心怀忐忑。
    也许是村子实在是偏僻了点,驴友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晚了两三个小时。梁沫主动去村口迎接这群驴友,这些人都认识,正好凑成了一辆车过来。
    当越野车停在梁沫家门口,不少闲来无事在门边看热闹的村里人交头接耳嘀嘀咕咕。梁沫这回家一住就住了一个多月,村里已经有了不少风言风语纷纷猜测梁沫是不是离婚了,没地方去才回的娘家。
    不过,这些话还没传到梁沫的耳朵里,她现在满脑子都想着怎么能挣钱,也懒得关心村里人都在想什么,梁父,梁母虽然是听见了,可老两口不光老实,嘴也笨,每次话到嘴边都咽了回去。
    至于大哥大嫂那边,梁沫离婚没离婚他们才懒得管,他们已经从梁母那里听到梁沫同意借钱给他们,钱没到手前,最重要的就是将关系处好,那就少说风凉话,不该问的不问。
    因为驴友到的时间已经接近傍晚,梁沫安排好了住的地方。
    驴友们说白了也属于那种花钱找罪受的,多糟糕的环境也都体会过,他们要的就是这种野趣。不过要是能有个好环境住,当然也高兴。他们看的是风景,又不是非要住茅草屋才能看风景。
    当看到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客房,驴友眼中的满意骗不了人。
    询问了驴友晚上吃的饭菜,梁沫便让梁母按照自家的做法去张罗。
    准备晚饭这段时间,梁沫也没闲着,带着驴友走到茶山,告诉他们自己那些照片拍摄的地点,和在这里旅游的注意事项。
    当看到驴友对茶山兴致勃勃的目光,梁沫心思一转,随即又想到了新的营生。
    第二天,驴友们自行活动。
    梁沫家这里不是什么深山老林,也没有凶猛的野兽,驴友就算再怎么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梁沫这一天也没闲着,去了一趟批发市场,买了不少特产回来。
    还到茶山找了那个王叔叔,因为来的人少,梁沫也没多说什么,只说自己来了几个朋友,想自己采茶,希望王叔叔能给个方便,至于茶叶的价格,可以按照比市场价高的价格来购买。

章节目录

擅始善终之下堂妇的幸福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了了是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了了是我并收藏擅始善终之下堂妇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