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行人吃过早餐,收拾好了东西,就准备回城了。地的事还没落实下来,但他们得赶回去弄服装店开张的事。
不过回城之前,他们想去一趟清泉村,这清泉村就是昨天村里邻居说的养奶牛的村。
这个村虽说是跟他们村离得不太远,但跟他们不是同一个镇的。
有拖拉机,坐了拖拉机过去。
找了村里人陪同,也算是带路,即使云有福年轻时候来过,但时间太久远,他都有些忘记了,所以由人带着会好些。
清泉村这边地势要比他们上河村要平,这边比较多山丘田野,草源算是比较丰富,养牛养羊挺适合的。
也怪不得他们村里会有人养奶牛。
到了这边看到,养奶牛有八户人家,每人家里有两三头奶牛,然后呢,每天一头奶牛一天产奶量有三十公斤左右,少些也有五到二十公斤。
然后呢,他们这八户人家一天加起来的牛奶量还不到一千公斤,竟然都没有全销出去。
要知道丰市光一个区,就不仅消耗一千公斤牛奶了。
过来问了才知道,原来今年的收成不错,奶牛们不仅能吃上肥嫩的青草,还能吃上玉米、大豆这些细粮,长势不错,这产奶量也高了三四成。
几户人家加起来能多出三四百斤。
这送到城里奶站的车装不下,而这车一天也只能跑一趟,牛奶保质期短,这大夏天的话,几个小时就能变质了。
多出来的只好自己处理了。
自己喝是喝不完的,看看附近的人要不要,要的话直接过来打就好了,给钱给物都可以。
老胡是以前养奶牛合作社的工人,现在退休了,闲不住,回老家这边养了几头奶牛,也想给儿孙多攒些家业。
这几年卖牛奶,倒是比城里的工人强些。
看他这日子越过越好,邻里也在他这边买了几头奶牛幼崽回去养。
好嘛,老胡不仅卖牛奶,还卖起小奶牛来,这日子过得更好了。
可现在却是紧着眉头坐在家门前,看着旁边牛棚抽着旱烟,不知道在想什么。
“胡老头,有人来你家买牛奶呢。”
带云珊几人过来的人帮忙喊了一嗓子。
老胡回过神来,看了他们这一行人一眼,脸上也没有多大的喜色,“你们要买多少?”
云有福说,“我们家是开食品作坊的,有几样食品是要用到牛奶,听到您这边的牛奶有多,就想过来看看。”
老胡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恢复平静,点了点头,请了他们进屋。
“你们有没有带牛奶的桶过来?打算怎么保存回城?”
进了屋里之后,这老胡就连问几个问题。
云有福道,“我们回乡是喝喜酒的,昨儿才知道你们这边有牛奶卖,本来是想买些回去的,但不知道怎么带,就过来看看,看看您这边有没有办法。”
老胡摇头,“没有。”
云有福脸上露出遗憾的神色,“那只能下次了,不过我们能不能看看牛奶的质量?”
老胡点点头,带了他们去挤牛奶的地方,现在他还有家人在挤牛奶了。
这都是新鲜挤的牛奶,自然是质量好的。
后面的就看加工了。
那些奶牛也真是养得好,每头都是体膘壮实。
正看着,有只奶牛不知道干嘛,有些烦躁的样子,踢着脚,不太配合,老胡就过去,拍了拍那牛的头,安抚性的动作,那奶牛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养习惯了,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这会儿老胡主动跟云珊几人说起,“这头算是老牛了,是我养的第二头奶牛,今年有六岁了,算是我家的产奶亚军,一天能产四十公斤的奶。”
韦雪好奇地问,“冠军是哪头?”
老胡摇摇头,然后脸上多了几分怒气,几乎是吹胡子瞪眼,“给人放牛撞死了。”
韦雪瞪大眼睛,“啥?”
怎么听不懂这意思。
老胡道,“我们家的奶牛每天都放出去吃草,有一天就一会儿没看,就被邻村的一小子放的牛给撞了,摔下了山坡,没了。那王八羔子没钱赔,就赔了他们那头黄牛给我,呸,我要这黄牛有啥用?我家已经有一头了。”
“我的一头奶牛能顶他十头的黄牛,一头黄牛再赔个五百块钱,这是打发叫花子呢。”
摔下山坡死了,赔了一头牛,然后再加五百。
这个故事怎么有些耳熟。
云珊想到了佟晓东的那个堂弟,就是前段时间来自个家里装神弄鬼的那个。
说起来,她跟佟晓玉的老家算是在一个地方,但就是不同一个镇。
她跟韦钊对视了眼,韦钊也知道那个装神弄鬼的人。那天知道是佟晓东的堂弟佟铁柱干的,韦钊就打算过来他这边给他个教训的。
但因为厂里忙,还没能抽出时间来走一趟。
那现在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他吗?
韦钊是个直接的人,打断了老胡的话,就问,“这个人是不是叫佟铁柱?”
老胡讶然,“你们也听说了?就是这个王八蛋子,叫他赚钱,还跟我横呢。”
“他家赔了钱没?”
“没呢,他们就是一无赖,一句话说没钱就想打发我,把那王八蛋子藏到了城里去,我倒要看看他能藏到啥时候。”
这老胡想起那头高产的奶牛,越说越气,恨不得马上就把那个佟铁柱抓过来拆了。
韦钊就道,“这么巧,他在城里偷了我们家东西,正想找他呢,我在城里找过他亲戚,他亲戚确定他回村了。”
“真回来了?那我找他去。”
老胡放下手上的东西,说走就走。
就不算拿不到钱,也要臭骂他一顿才行。
就是不能让他过得太轻松。
韦钊也有那个心思,把老胡喊住,“我也打算找他呢,一起去吧?”
韦钊知道自己过去是干什么的,所以让云珊几人在老胡这边等好了。
云珊把人喊住,“你先说说你的打算,要是你直接用拳头解决,我怕你出不了那个村。”
在农村谁家不是几兄弟,村民又团结,特别是一个姓的,人家一呼百应,真是连村都出不了。
不过回城之前,他们想去一趟清泉村,这清泉村就是昨天村里邻居说的养奶牛的村。
这个村虽说是跟他们村离得不太远,但跟他们不是同一个镇的。
有拖拉机,坐了拖拉机过去。
找了村里人陪同,也算是带路,即使云有福年轻时候来过,但时间太久远,他都有些忘记了,所以由人带着会好些。
清泉村这边地势要比他们上河村要平,这边比较多山丘田野,草源算是比较丰富,养牛养羊挺适合的。
也怪不得他们村里会有人养奶牛。
到了这边看到,养奶牛有八户人家,每人家里有两三头奶牛,然后呢,每天一头奶牛一天产奶量有三十公斤左右,少些也有五到二十公斤。
然后呢,他们这八户人家一天加起来的牛奶量还不到一千公斤,竟然都没有全销出去。
要知道丰市光一个区,就不仅消耗一千公斤牛奶了。
过来问了才知道,原来今年的收成不错,奶牛们不仅能吃上肥嫩的青草,还能吃上玉米、大豆这些细粮,长势不错,这产奶量也高了三四成。
几户人家加起来能多出三四百斤。
这送到城里奶站的车装不下,而这车一天也只能跑一趟,牛奶保质期短,这大夏天的话,几个小时就能变质了。
多出来的只好自己处理了。
自己喝是喝不完的,看看附近的人要不要,要的话直接过来打就好了,给钱给物都可以。
老胡是以前养奶牛合作社的工人,现在退休了,闲不住,回老家这边养了几头奶牛,也想给儿孙多攒些家业。
这几年卖牛奶,倒是比城里的工人强些。
看他这日子越过越好,邻里也在他这边买了几头奶牛幼崽回去养。
好嘛,老胡不仅卖牛奶,还卖起小奶牛来,这日子过得更好了。
可现在却是紧着眉头坐在家门前,看着旁边牛棚抽着旱烟,不知道在想什么。
“胡老头,有人来你家买牛奶呢。”
带云珊几人过来的人帮忙喊了一嗓子。
老胡回过神来,看了他们这一行人一眼,脸上也没有多大的喜色,“你们要买多少?”
云有福说,“我们家是开食品作坊的,有几样食品是要用到牛奶,听到您这边的牛奶有多,就想过来看看。”
老胡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恢复平静,点了点头,请了他们进屋。
“你们有没有带牛奶的桶过来?打算怎么保存回城?”
进了屋里之后,这老胡就连问几个问题。
云有福道,“我们回乡是喝喜酒的,昨儿才知道你们这边有牛奶卖,本来是想买些回去的,但不知道怎么带,就过来看看,看看您这边有没有办法。”
老胡摇头,“没有。”
云有福脸上露出遗憾的神色,“那只能下次了,不过我们能不能看看牛奶的质量?”
老胡点点头,带了他们去挤牛奶的地方,现在他还有家人在挤牛奶了。
这都是新鲜挤的牛奶,自然是质量好的。
后面的就看加工了。
那些奶牛也真是养得好,每头都是体膘壮实。
正看着,有只奶牛不知道干嘛,有些烦躁的样子,踢着脚,不太配合,老胡就过去,拍了拍那牛的头,安抚性的动作,那奶牛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养习惯了,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这会儿老胡主动跟云珊几人说起,“这头算是老牛了,是我养的第二头奶牛,今年有六岁了,算是我家的产奶亚军,一天能产四十公斤的奶。”
韦雪好奇地问,“冠军是哪头?”
老胡摇摇头,然后脸上多了几分怒气,几乎是吹胡子瞪眼,“给人放牛撞死了。”
韦雪瞪大眼睛,“啥?”
怎么听不懂这意思。
老胡道,“我们家的奶牛每天都放出去吃草,有一天就一会儿没看,就被邻村的一小子放的牛给撞了,摔下了山坡,没了。那王八羔子没钱赔,就赔了他们那头黄牛给我,呸,我要这黄牛有啥用?我家已经有一头了。”
“我的一头奶牛能顶他十头的黄牛,一头黄牛再赔个五百块钱,这是打发叫花子呢。”
摔下山坡死了,赔了一头牛,然后再加五百。
这个故事怎么有些耳熟。
云珊想到了佟晓东的那个堂弟,就是前段时间来自个家里装神弄鬼的那个。
说起来,她跟佟晓玉的老家算是在一个地方,但就是不同一个镇。
她跟韦钊对视了眼,韦钊也知道那个装神弄鬼的人。那天知道是佟晓东的堂弟佟铁柱干的,韦钊就打算过来他这边给他个教训的。
但因为厂里忙,还没能抽出时间来走一趟。
那现在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他吗?
韦钊是个直接的人,打断了老胡的话,就问,“这个人是不是叫佟铁柱?”
老胡讶然,“你们也听说了?就是这个王八蛋子,叫他赚钱,还跟我横呢。”
“他家赔了钱没?”
“没呢,他们就是一无赖,一句话说没钱就想打发我,把那王八蛋子藏到了城里去,我倒要看看他能藏到啥时候。”
这老胡想起那头高产的奶牛,越说越气,恨不得马上就把那个佟铁柱抓过来拆了。
韦钊就道,“这么巧,他在城里偷了我们家东西,正想找他呢,我在城里找过他亲戚,他亲戚确定他回村了。”
“真回来了?那我找他去。”
老胡放下手上的东西,说走就走。
就不算拿不到钱,也要臭骂他一顿才行。
就是不能让他过得太轻松。
韦钊也有那个心思,把老胡喊住,“我也打算找他呢,一起去吧?”
韦钊知道自己过去是干什么的,所以让云珊几人在老胡这边等好了。
云珊把人喊住,“你先说说你的打算,要是你直接用拳头解决,我怕你出不了那个村。”
在农村谁家不是几兄弟,村民又团结,特别是一个姓的,人家一呼百应,真是连村都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