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杨墨文第一次上战场,但白天战场上所见的景象依旧令她感到惊心。
抗日军第一军防线,西起何家堡子,东至老爷厂屯,其中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四平县城,日军第10师团将主力集中在四平县城外围,已连续进攻了10余天。
当杨墨文跟随一师一名通讯参谋登上刚打退日军进攻的前沿阵地时,她看到阵地上满是抗日军与日军的尸体。
脚底下原本被冻的僵硬的土壤已被炮火炸得松弛,战壕里还有不少牺牲的抗日军战士战死前保持着与日军搏斗的姿势。
阵地上日军被杀死后,死状凄惨,四肢僵硬,浑身血迹斑斑,因身体的痛苦双手已经插入泥土中,仍然瞪着双眼,面目狰狞。
回想起白天所见的画面,杨墨文仍然感到有些反胃,想到那些仍在战场上坚持作战的抗日军战士杨墨文只有佩服。
她要将这些战士们的事迹宣扬出去,让全国人民看到抗日军为保家卫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她提笔写下题目《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坚决抵抗才有出路》,她接着写道:对于日本侵略者我们绝不能退让,须知退让便是引狼入室。
自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本应该拿出一个独立国家应有的尊严,让日本侵略者吃到苦头。
但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上下一心抗日的浪潮中,选择逆势而为,放弃抵抗,不甘为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东北人民在抗日军的带领下痛击日本侵略者。
在四平、在长春、在磐石、在双阳我们都能看到抗日军英勇作战的身影,他们用鲜血铸成一道道长城庇护着东北人民。
……
“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从未绝迹,马革裹尸还,只为故乡安,日本侵略者最终必然走向失败。
杨墨文的这篇文章通过《益民报》发表以后,为全国本就高涨的抗日火焰浇了一桶油,不仅是抗日军上海正与日军激战的19路军也大受鼓舞。
当时不少左翼作家见到这篇文章后只感叹文笔犀利似刀剑,得知写这篇文章的人竟然是一名女子,这名女子还是一名战地记者,又生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感叹。
而杨墨文文笔犀利似刀剑直指南京国民政府,这使得南京国民政府狼狈不堪,只能禁止各大城市售卖今天的《益民报》,但这显然是徒劳,这篇文章已在全国流传开来。
南京国民政府依旧我行我素坚持内战,气的不少爱国人士大骂南京政府脸都不要了。
2月23日清晨日军第10师团对抗日军正面发起进攻,第10师团以第33旅团为主力进攻四平,第39联队进攻四平以西何家堡子,第40联队进攻四平以东老爷屯。
抗日军则以第1师为主力防守四平县城,第二师防守何家堡子,第三师的两个团防守老爷屯,第三师的另一个团则作为预备队协同第一师防守四平。
日军第10联队联队长人见顺士望着对面抗日军阵地嘴里直发苦,原以为顺利拿下昌图后,抗日军会一溃千里,没想到抗日军只是往后撤了一步,撤至四平凭借已修好的工事,继续阻击日军。
而日军攻下昌图后,再进攻四平时才发现自己撞到了铁板上,四平防线是由德军军官协助抗日军建成的,作为堑壕战的受害者,德国军官将这个他们视同噩梦般的东西复制在了中国战场上。
四平地区地形平坦,不利于抗日军防守,同样也不利于日军进攻,抗日军在阵地的开阔地带放置了2~3道铁丝网,铁丝网不够的地方,也用了一些木质护栏做阻拦。
机枪掩体用原木加固,上面放上沙袋,机枪掩体口特意布置了一道铁丝网,防止日军将手榴弹扔进掩体内。
战壕多呈之字型或w型,日军原本打算趁着刚攻下昌图士气正盛一鼓作气拿下四平,结果被抗日军拦在四平。
接连十数日,日军在飞机火炮的掩护下对抗日军发动数轮猛攻,日军虽有坦克、装甲车,抗日军这边凭借剩余不多的平射炮,将日军掩护步兵进攻的坦克装甲车打成一团火球。
“炮兵准备好了吗?”人见顺士朝边上的一名参谋问道。
“联队长阁下,刚接到炮兵联队的电话,炮兵联队已准备就绪”参谋回答道。
“让第三大队按照作战计划展开进攻”人见士顺面无表情的说道。
很快集结完毕的第三大队大队长高松健指挥第三大队对抗日军四平阵地展开进攻。
“狗日的小鬼子一如既往的准时”抗日军一军军长兼一师师长赵正香望着正准备进攻的日军骂道。
“军长,仗打到这份上,依我看两军就看谁最先坚持不下去”参谋长樊士雷在边上说道。
“部队的粮食弹药情况如何?”赵正香问道。
“粮食还够维持一个星期,只不过弹药有点紧巴巴的,前期日军第16旅团包围长春,导致运输线被切断这几日才逐渐补充上来”樊士雷解释道。
“告诉前线的弟兄们,把小鬼子放进了再打,让炮二团瞄准了再开炮,不要浪费炮弹”赵正香说道。
日军第三大队排成散兵线,朝抗日军四平县城前沿阵地攻上来,抗日军前阵地上布满了弹坑,日军以弹坑为掩体,往前接近。
经过十数天猛烈炮击,抗日军前线的不少铁丝网遭日军炮击,比较重要的地方,抗日军连夜加固。
日军对抗日军阵地也充满畏惧,抗日军阵地如同一个张开大嘴吞噬生命的巨兽。
在一战索姆河战役期间,德军凭借铁丝网、堑壕、机枪和火炮令英军一天之内伤亡六万余人。
随抗日军一起抵达前线的德军军官戈瑟勒看来,抗日军与日军之间的这场战争,与十几年前的欧洲战争也就是一战差不多。
双方主要都是依靠步兵作为进攻的主力,两者之间日军虽武器更先进一点,但日军战术呆板,火力也不算充足。
抗日军第一军防线,西起何家堡子,东至老爷厂屯,其中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四平县城,日军第10师团将主力集中在四平县城外围,已连续进攻了10余天。
当杨墨文跟随一师一名通讯参谋登上刚打退日军进攻的前沿阵地时,她看到阵地上满是抗日军与日军的尸体。
脚底下原本被冻的僵硬的土壤已被炮火炸得松弛,战壕里还有不少牺牲的抗日军战士战死前保持着与日军搏斗的姿势。
阵地上日军被杀死后,死状凄惨,四肢僵硬,浑身血迹斑斑,因身体的痛苦双手已经插入泥土中,仍然瞪着双眼,面目狰狞。
回想起白天所见的画面,杨墨文仍然感到有些反胃,想到那些仍在战场上坚持作战的抗日军战士杨墨文只有佩服。
她要将这些战士们的事迹宣扬出去,让全国人民看到抗日军为保家卫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她提笔写下题目《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坚决抵抗才有出路》,她接着写道:对于日本侵略者我们绝不能退让,须知退让便是引狼入室。
自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本应该拿出一个独立国家应有的尊严,让日本侵略者吃到苦头。
但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上下一心抗日的浪潮中,选择逆势而为,放弃抵抗,不甘为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的东北人民在抗日军的带领下痛击日本侵略者。
在四平、在长春、在磐石、在双阳我们都能看到抗日军英勇作战的身影,他们用鲜血铸成一道道长城庇护着东北人民。
……
“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从未绝迹,马革裹尸还,只为故乡安,日本侵略者最终必然走向失败。
杨墨文的这篇文章通过《益民报》发表以后,为全国本就高涨的抗日火焰浇了一桶油,不仅是抗日军上海正与日军激战的19路军也大受鼓舞。
当时不少左翼作家见到这篇文章后只感叹文笔犀利似刀剑,得知写这篇文章的人竟然是一名女子,这名女子还是一名战地记者,又生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感叹。
而杨墨文文笔犀利似刀剑直指南京国民政府,这使得南京国民政府狼狈不堪,只能禁止各大城市售卖今天的《益民报》,但这显然是徒劳,这篇文章已在全国流传开来。
南京国民政府依旧我行我素坚持内战,气的不少爱国人士大骂南京政府脸都不要了。
2月23日清晨日军第10师团对抗日军正面发起进攻,第10师团以第33旅团为主力进攻四平,第39联队进攻四平以西何家堡子,第40联队进攻四平以东老爷屯。
抗日军则以第1师为主力防守四平县城,第二师防守何家堡子,第三师的两个团防守老爷屯,第三师的另一个团则作为预备队协同第一师防守四平。
日军第10联队联队长人见顺士望着对面抗日军阵地嘴里直发苦,原以为顺利拿下昌图后,抗日军会一溃千里,没想到抗日军只是往后撤了一步,撤至四平凭借已修好的工事,继续阻击日军。
而日军攻下昌图后,再进攻四平时才发现自己撞到了铁板上,四平防线是由德军军官协助抗日军建成的,作为堑壕战的受害者,德国军官将这个他们视同噩梦般的东西复制在了中国战场上。
四平地区地形平坦,不利于抗日军防守,同样也不利于日军进攻,抗日军在阵地的开阔地带放置了2~3道铁丝网,铁丝网不够的地方,也用了一些木质护栏做阻拦。
机枪掩体用原木加固,上面放上沙袋,机枪掩体口特意布置了一道铁丝网,防止日军将手榴弹扔进掩体内。
战壕多呈之字型或w型,日军原本打算趁着刚攻下昌图士气正盛一鼓作气拿下四平,结果被抗日军拦在四平。
接连十数日,日军在飞机火炮的掩护下对抗日军发动数轮猛攻,日军虽有坦克、装甲车,抗日军这边凭借剩余不多的平射炮,将日军掩护步兵进攻的坦克装甲车打成一团火球。
“炮兵准备好了吗?”人见顺士朝边上的一名参谋问道。
“联队长阁下,刚接到炮兵联队的电话,炮兵联队已准备就绪”参谋回答道。
“让第三大队按照作战计划展开进攻”人见士顺面无表情的说道。
很快集结完毕的第三大队大队长高松健指挥第三大队对抗日军四平阵地展开进攻。
“狗日的小鬼子一如既往的准时”抗日军一军军长兼一师师长赵正香望着正准备进攻的日军骂道。
“军长,仗打到这份上,依我看两军就看谁最先坚持不下去”参谋长樊士雷在边上说道。
“部队的粮食弹药情况如何?”赵正香问道。
“粮食还够维持一个星期,只不过弹药有点紧巴巴的,前期日军第16旅团包围长春,导致运输线被切断这几日才逐渐补充上来”樊士雷解释道。
“告诉前线的弟兄们,把小鬼子放进了再打,让炮二团瞄准了再开炮,不要浪费炮弹”赵正香说道。
日军第三大队排成散兵线,朝抗日军四平县城前沿阵地攻上来,抗日军前阵地上布满了弹坑,日军以弹坑为掩体,往前接近。
经过十数天猛烈炮击,抗日军前线的不少铁丝网遭日军炮击,比较重要的地方,抗日军连夜加固。
日军对抗日军阵地也充满畏惧,抗日军阵地如同一个张开大嘴吞噬生命的巨兽。
在一战索姆河战役期间,德军凭借铁丝网、堑壕、机枪和火炮令英军一天之内伤亡六万余人。
随抗日军一起抵达前线的德军军官戈瑟勒看来,抗日军与日军之间的这场战争,与十几年前的欧洲战争也就是一战差不多。
双方主要都是依靠步兵作为进攻的主力,两者之间日军虽武器更先进一点,但日军战术呆板,火力也不算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