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宫内传出的消息
皇室中人,拥有天底下最大的权力,但某些地方也受到了最大的限制。
如景王和齐王这些留守京城的皇子,他们从未离开过京城地界。
当然,此处京城地界,并非单指京城之内,而是包括周围那些隶属于京城的农庄田地在内。
否则的话,当初成王又如何能出城送帝辛上任;而齐王等人又如何去查看自己在京城之外的那些田地和农庄。
然而即便如此,这个范围也不算多大。
然而这些皇子不想离开京城地界吗?
不是不想,是不能。
没有皇帝的旨意,皇子私自离开京城那就是大罪,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人借机污蔑谋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当然,是不是污蔑就见仁见智了。
但总得来说,无诏的情况下,这些皇子是不得随意离开京城的。
而这些皇子中,成王算是一个例外。
身为皇帝的大儿子,纵然还未被立为太子,但其实一直在往这边培养,同时也会下放一些权力进行断裂。
而这种情况下,为了政事他偶尔也会离开京城几次。
但即便如此,他每次离开京城的时候,都会带着皇帝亲自签字盖章的圣旨。
依旧是有诏离京。
不过这只是明面上,至于暗中有没有皇子私自离京,只要没有被抓到过,那就谁也说不准。
同样的,那些离开京城的皇子,在没有诏书的情况下,也不得随意回京。
即便是奉旨回到京城,在规定的期限到达之后,除非有皇帝的旨意可以延期,否则也必须要第一时间离开京城。
哪怕是皇帝的亲儿子,谁知道你赖着不走是不是有什么隐瞒,而京城乃是天子脚下,一旦出现了意外,自然也要比其他地方严重一些。
因此,要是赖在京城不走,这个罪过甚至比那些留守京城的皇子私自离京,罪过更大一些。
这也是帝辛当初就宋倩薇的时候,为何要隐姓埋名潜入京城,而且在救出她之后第一时间离开京城的原因。
因为一旦被发现,他这些年所有的努力,顷刻之间就都白费了。
这一点,哪怕当时老皇帝已经如现在这样,和他达成了同盟,也没有办法。
虽说皇权大于律法,但在涉及到某些敏感的话题之时,皇权也只能选择退避三舍。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老皇帝虽然以病重的名义将帝辛召回了京城,但却不能以这个为理由将他留太多时间。
在这次召见之后,他离京的时刻,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折腾了一路,好不容易赶回京城,可能三五天他就再度离开。
而即便老皇帝和他想办法拖延,也最多不会超过半个月的时间。
然而,立太子的话题不能谈,给皇帝疗伤的事情特必须要保密。想要让帝辛留在京城至少半年,就需要一个另外的理由。
这个理由,要让帝辛能够名正言顺地留在京城,同时还不能刺激到成王。
老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早知如此,朕这几年便不放权了。”
“若都能早知,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如果了。”
帝辛摇头笑道:“而且,你若是不放权下去,我也不能将北疆打造成现在这般模样,只能说有利有弊。”
老皇帝又叹了一口气。
帝辛说得他自然也知道,刚才只是感慨了一句而已。
……
半日之后。
当帝辛被送出皇宫之后,一条消息也随之从宫中传了出来。
据说,裕王殿下在被召见进宫之后,因为异族使团问题,和皇帝陛下大吵了一架。
在裕王陛下看来,异族蛮夷狼子野心,此番派使团过来,是因为忌惮远征军威力,不想有太多损伤。而一旦谈判成功,这个和平的过程也只是短暂的,只等大离再露出破绽,这些蛮夷便会再度蜂拥而上。
将大离蚕食。
蛮夷不可信。
因此,待到来年开春之后,倒不如一鼓作气,将大离周边,这些曾经侵扰过边境的蛮夷,全部扫尽。
而在皇帝陛下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去欺负几个贫瘠的蛮夷之族,就算胜了,又能够得到多少好处?
如今既然已经给了那些蛮夷一个教训,就应该见好就收。
大离各地内乱不休,民不聊生,北疆既然犹有余力,就不应该将多余的力气用在那些蛮夷身上,而是应该用在大离境内。
等到谈判成功,远征军凯旋之后,北疆的重心便从军事转移到民生之上,并对各省地进行援助。
裕王身为北疆镇关大将军,和整个大离的皇位,看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所以两个人其实也谈不上谁对谁错。
所以,自然谁也说服不了谁。
然而,皇帝毕竟是皇帝,而且还是裕王的父皇。
既然理说不过,那就用身份强行压制。
当然,对于手握军权的裕王来说,在这种屡立大功的情况下,强压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直接下令让他撤兵当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要是撤了兵,对于京城的那些蛮夷使团的压迫力,自然也就没有了。
于是在裕王出宫之后,皇帝下令。
因裕王顶撞陛下,且罪不悔改,因此勒令在裕王府禁足。
没有诏令,不得随意离府。
不能离府,自然也就无法离开京城了。
而离不开京城,镇关大将军无法回到军队之中,北疆远征军自然也无法进行征伐。
同样也无法私自撤兵。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老皇帝,变相阻止了帝辛的征伐。
得知这一点后,首先松了一口气的,便是京城之内,隶属于琉球的蛮夷使团。
如今异族联军已经解散,如果裕王在这个时候返回远征军中,在天气虽然变冷,但海面还没有结冰的时候,趁机出海远征,仅凭琉球之力,可不一定能够挡得住那只不死之军。
而同时,皇帝也下令,每隔一段短时间,裕王在反思之后,便必须进宫面圣。
何时认错,何时便可以返回北疆。
而要是死不悔改,那就回府继续软禁,直到愿意认错为止。
如景王和齐王这些留守京城的皇子,他们从未离开过京城地界。
当然,此处京城地界,并非单指京城之内,而是包括周围那些隶属于京城的农庄田地在内。
否则的话,当初成王又如何能出城送帝辛上任;而齐王等人又如何去查看自己在京城之外的那些田地和农庄。
然而即便如此,这个范围也不算多大。
然而这些皇子不想离开京城地界吗?
不是不想,是不能。
没有皇帝的旨意,皇子私自离开京城那就是大罪,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人借机污蔑谋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当然,是不是污蔑就见仁见智了。
但总得来说,无诏的情况下,这些皇子是不得随意离开京城的。
而这些皇子中,成王算是一个例外。
身为皇帝的大儿子,纵然还未被立为太子,但其实一直在往这边培养,同时也会下放一些权力进行断裂。
而这种情况下,为了政事他偶尔也会离开京城几次。
但即便如此,他每次离开京城的时候,都会带着皇帝亲自签字盖章的圣旨。
依旧是有诏离京。
不过这只是明面上,至于暗中有没有皇子私自离京,只要没有被抓到过,那就谁也说不准。
同样的,那些离开京城的皇子,在没有诏书的情况下,也不得随意回京。
即便是奉旨回到京城,在规定的期限到达之后,除非有皇帝的旨意可以延期,否则也必须要第一时间离开京城。
哪怕是皇帝的亲儿子,谁知道你赖着不走是不是有什么隐瞒,而京城乃是天子脚下,一旦出现了意外,自然也要比其他地方严重一些。
因此,要是赖在京城不走,这个罪过甚至比那些留守京城的皇子私自离京,罪过更大一些。
这也是帝辛当初就宋倩薇的时候,为何要隐姓埋名潜入京城,而且在救出她之后第一时间离开京城的原因。
因为一旦被发现,他这些年所有的努力,顷刻之间就都白费了。
这一点,哪怕当时老皇帝已经如现在这样,和他达成了同盟,也没有办法。
虽说皇权大于律法,但在涉及到某些敏感的话题之时,皇权也只能选择退避三舍。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老皇帝虽然以病重的名义将帝辛召回了京城,但却不能以这个为理由将他留太多时间。
在这次召见之后,他离京的时刻,也就进入了倒计时。
折腾了一路,好不容易赶回京城,可能三五天他就再度离开。
而即便老皇帝和他想办法拖延,也最多不会超过半个月的时间。
然而,立太子的话题不能谈,给皇帝疗伤的事情特必须要保密。想要让帝辛留在京城至少半年,就需要一个另外的理由。
这个理由,要让帝辛能够名正言顺地留在京城,同时还不能刺激到成王。
老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早知如此,朕这几年便不放权了。”
“若都能早知,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如果了。”
帝辛摇头笑道:“而且,你若是不放权下去,我也不能将北疆打造成现在这般模样,只能说有利有弊。”
老皇帝又叹了一口气。
帝辛说得他自然也知道,刚才只是感慨了一句而已。
……
半日之后。
当帝辛被送出皇宫之后,一条消息也随之从宫中传了出来。
据说,裕王殿下在被召见进宫之后,因为异族使团问题,和皇帝陛下大吵了一架。
在裕王陛下看来,异族蛮夷狼子野心,此番派使团过来,是因为忌惮远征军威力,不想有太多损伤。而一旦谈判成功,这个和平的过程也只是短暂的,只等大离再露出破绽,这些蛮夷便会再度蜂拥而上。
将大离蚕食。
蛮夷不可信。
因此,待到来年开春之后,倒不如一鼓作气,将大离周边,这些曾经侵扰过边境的蛮夷,全部扫尽。
而在皇帝陛下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去欺负几个贫瘠的蛮夷之族,就算胜了,又能够得到多少好处?
如今既然已经给了那些蛮夷一个教训,就应该见好就收。
大离各地内乱不休,民不聊生,北疆既然犹有余力,就不应该将多余的力气用在那些蛮夷身上,而是应该用在大离境内。
等到谈判成功,远征军凯旋之后,北疆的重心便从军事转移到民生之上,并对各省地进行援助。
裕王身为北疆镇关大将军,和整个大离的皇位,看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所以两个人其实也谈不上谁对谁错。
所以,自然谁也说服不了谁。
然而,皇帝毕竟是皇帝,而且还是裕王的父皇。
既然理说不过,那就用身份强行压制。
当然,对于手握军权的裕王来说,在这种屡立大功的情况下,强压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直接下令让他撤兵当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要是撤了兵,对于京城的那些蛮夷使团的压迫力,自然也就没有了。
于是在裕王出宫之后,皇帝下令。
因裕王顶撞陛下,且罪不悔改,因此勒令在裕王府禁足。
没有诏令,不得随意离府。
不能离府,自然也就无法离开京城了。
而离不开京城,镇关大将军无法回到军队之中,北疆远征军自然也无法进行征伐。
同样也无法私自撤兵。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老皇帝,变相阻止了帝辛的征伐。
得知这一点后,首先松了一口气的,便是京城之内,隶属于琉球的蛮夷使团。
如今异族联军已经解散,如果裕王在这个时候返回远征军中,在天气虽然变冷,但海面还没有结冰的时候,趁机出海远征,仅凭琉球之力,可不一定能够挡得住那只不死之军。
而同时,皇帝也下令,每隔一段短时间,裕王在反思之后,便必须进宫面圣。
何时认错,何时便可以返回北疆。
而要是死不悔改,那就回府继续软禁,直到愿意认错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