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谋给表演专业上课,却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人。
张先特意安排了一个大教室,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但是依旧容纳不下前来听课的学生。
看看教室里满满当当的学生,张先笑着对身旁的于东说道:“可惜,应该把课放在小礼堂的。”
于东却摇了摇头,“放在小礼堂反而没什么效果。”
“也是。”张先点点头,“不过这名人课堂以后还是多多益善,讲课水平不提,名人效应还是有的,你看看,平时让这些学生上课,一个一个无精打采的,一听说张一谋要来给他们上课,一个比一个积极性高。”
“这种课开多了也不行。”一旁的毕飞雨说道:“于东就是个现成的例子,一开始学生们上他课也是非常积极,这几年下来,积极性就下去了,也就新生,没见过于东,图个新鲜,积极性高一些。”
张先笑道,“你的情况不也一样?”
毕飞雨总结道,“这些学生对我们已经审美疲劳了。”
于东听他们聊天,抿嘴笑了笑。
除了“审美疲劳”之外,也跟他们所教授的专业有关。
他跟毕飞雨两个,毕竟不是影视专业出来的,所教的内容更多都是偏文学性的。
这些内容对这些学生肯定是有用的,但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一时间很难看得出来,只有等他们耳濡目染几年,真正地去工作,再回过头来,才能够切实地体会到这些文学课程对他们的用处。
而张一谋,以及之前来上过课的赵宝钢,他们教的东西很实用,也跟学生们的专业非常贴近,很容易让学生们提起兴趣来。
譬如现在,张一谋在台上也不用讲什么专业性的东西,只是将他之前演戏和拍戏遇到的一些事情拎出来跟学生们讲一讲,就已经让学生们眼睛发亮了。
张一谋很够意思,一节课上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课结束之后,学生们又围着张一谋问了好一会儿问题,还是于东出面将学生们“驱散”,张一谋才得以脱身。
等到学生们走后,张一谋做出一个夸张的擦汗手势,冲于东他们说道,“我为了你们金艺,可是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
于东笑着说道:“你可不是市恩贾义的人啊。”
张一谋笑眯眯地回道:“那你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张先在一旁说道,“张导你大可放心,于东一直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情,他肯定责无旁贷。”
“你可真会做生意,恩你受着,回头却要我来报。”于东摇了摇头,“算了,怪我命苦,课也上完了,去吃饭吧。中午咱们不去其他地方,就在食堂对付一顿。”
他看向张一谋,“下午我还有点事情要跟你商量,等到晚上咱们再出去吃。”
张一谋笑道:“你知道我的,吃饭事小。”
于东点点头,张一谋对吃饭这事确实不太看重,总的来说,张一谋比于东他们的生活都要寡味,他甚至可以连续一个月都吃一样的东西,还可以把烟给戒了。
之前余桦就说,张一谋这种人,很可怕。
……
中午,于东他们就在食堂吃了一顿,不过还算丰盛,毕竟张一谋也是个名人,有点特权,所以吴常新特意让食堂后厨给张一谋他们“特供”了金艺食堂的镇堂之宝——红烧肉。
吃过饭之后,于东带着张一谋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于东正在给张一谋倒茶,张一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吃饭前你说找我有事商量,难不成是剧本的事情有眉目了?”
“确实。”于东端着茶杯过去,“关于乡村教育的剧本,我有点想法了。”
事情也挺巧,昨天张一谋才来找他,今天上午于东就接到了公司那边的消息,施强生那边有了回复,表示最近没有任何作品计划。
也就是说,施强生暂时不会写《天上有个太阳》。
既然如此,于东就可以自己动手了。
张一谋接过茶杯,目光炯炯地看着于东:“你说说看。”
于东点点头:“我的想法是,拍一个电影,既能体现乡村教育的困难,又能鼓舞基层教育者,表达对改善乡村教育环境的希望。”
“说具体点。”
于东没急着说自己的想法,而是反问道:“你觉得想要表达这样的主题,重点应该放在什么上面?”
听到于东的问题,张一谋皱了皱眉毛思考起来。
过了好半晌,他沉吟道,“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老师身上,可以在老师形象的塑造上下点功夫,比如这个老师为了学生无私奉献,放弃了很多自己的东西,甚至连身体都弄垮了。”
说完还没等于东回应,张一谋自己又摇头否定,“不行,这样的话就落于窠臼了,而且典型形象的苦难,可能赚取一些观众的眼泪,但是无法做到鼓舞其他基层教育者,也无法很好的表达改善基层教育环境的希望。”
“没错。”于东点点头,“我同意你的看法,可以把故事的重心放在老师身上,但是一个典型的无私奉献的老师形象太过普通,也太过形象化。别的不说,光是从戏剧性的角度来说,就无法达到预期。”
张一谋皱了皱眉头,“那你怎么想的?”
于东还是没有急着告诉张一谋自己怎么想的,继续提出问题,“你对基础教育有过多少了解?是否去实地看过乡村小学的现状。”
“听的多,看的少,而且我听到最多的也就是老师无私奉献的故事。”张一谋如实说道。
“我倒是认识一个支教老师,她是我的一个笔友,我们彼此认识很多年了。此前她是江城大学的老师,前几年写信告诉我她要去支教,这一去就是好几年。”
张一谋点点头,认真地听于东说。
“乡村的教育环境相当差,基础设施的简陋自不用说了,很多学校连最基本的校舍都很难保证。甚至到了刮风下雨的时候,他们就要转移阵地。但是相对于校舍,最缺乏的还是老师。很多乡村实在太穷太偏僻,一般的老师根本不愿意去那种鸟不生蛋的地方。”
“没错,所以你那位笔友非常值得敬佩。她原本是江城大学的老师,有着光明的未来,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乡村的教育当中去,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而这样的人,确实也很适合树立成典型和标杆。”
于东笑着摇摇头,他知道,张一谋大概以为他想写跟他笔友有关的故事。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继续说道:“她所在的那个学校,在她去的时候,加上她只有三个老师,后来有一个老教师退休了,另一个教师离开了,就剩下她一个。再后来,学校迎来了一个代课老师。这个代课老师,既是帮手,也是学生。白天代课老师帮忙照看学生,晚上,我那个笔友就会抽出时间给代课老师加课。”
张一谋感叹道:“不容易啊。”
到这时,于东才开始抛出《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其实,我认为电影可以从这类没什么基础的代课老师身上入手。”
张一谋眨了眨眼睛,正如于东所想,他一开始确实以为于东是想写一写那个笔友的故事,没想到最后竟然来个大转弯。
“代课老师……你继续说。”
“从代课老师的角度引入故事,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把故事限于一群孩子身上,因为这种代课老师年纪都不大,通常是中学生。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故事的重心在老师身上,又能把更多的视角投放到学生身上。”
张一谋有些听明白了,“这样的话,故事确实多了一些戏剧性。而且对于这样一个代课老师来说,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足为奇了。”
于东笑道:“还是以我那个笔友所在的学校为蓝本来说,假如我那个笔友遇到了什么事情,不得不离开一段时间,那学校就剩下代课老师那一个老师了。”
“这样一来,这个代课老师将要面对很多她可能无法解决的问题,矛盾冲突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张一谋也笑了起来,他越听越明白了:“首先第一个,很多课她就教不了。”
“这不是问题,没人会指望一个中学生能够把学生们教好。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离开。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选择辍学,小小年纪外出打工。为此,我那个笔友做出过很多努力,有过成功的挽留,也有过无奈地看着学生离开。当我那个笔友走后,那个代课老师将要独自承受这一切。”
“而且可能还会更加严重。”
于东点头:“没错,我要讲的重点也是在这里。”
讲到这里,于东起身找来纸笔,一边在纸上比划一边跟张一谋说:“我跟你大概说一说这个故事……”
……
于东正在给张一谋说《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本时,刘慈新刚从金陵火车站出来。
这次他到金陵,是为了《超新星纪元》而来。经过数次修改,《超新星纪元》已经跟初稿大不一样,在电话里跟余量他们聊过之后,余量也觉得这本书可以出版了,所以他就带着这次的稿子赶了过来。
出了火车站之后,刘慈新见到有一个年轻人举着个大牌子,上面只有两个加粗加黑的大字:大刘。
见到这个牌子,刘慈新忍不住扯着嘴角笑了起来。
大刘这个外号是于东先开始叫的,后来其他人有样学样,都跟着于东教他大刘,这个外号就流行开来了。
跟来接他的人对接上之后,刘慈新就坐上了深空安排的车去了公司那边。
一路上,刘慈新不免感慨,跟深空公司签约确实是一件幸事,他们总是能把事情给安排得妥妥当当,不让作者们多操一点心。
到了公司,刘慈新先去见了余量。
余量最近非常忙,因为近期有很多计划都在进行,还都需要他亲自盯着。但是刘慈新来了,他不管怎么样都要抽出时间招待的。
“大刘,现在公司还比较简陋,不过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新大楼就要弄好,到时候环境要好很多。”
深空大楼的事情刘慈新也有听说,这座大楼自规划到开建再到封顶花了好几年的事情,听说现在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其实深空大楼不止一栋,除了深空公司办公作用的大楼之外,还配有其他诸如科幻主题馆等建筑,整体计划完成应该要到两千年以后。
刘慈新在余量的办公室里看了一圈,笑着说道,“现在的环境也非常好了,至少比我们办公室要好太多。”
余量哈哈一笑,“你要是嫌自己办公室不行,以后等大楼弄好之后,我跟吉总申请一下,给你在大楼里面弄个办公室。”
刘慈新连连摆手,“别别别,我现在的工作做得挺好的,可不能扔了。”
“没事,到时候给你准备着,随后等你来。《超新星纪元》的事情我们再电话里面也聊了,具体的你去跟图书部的管向宁对接,他会帮你联系出版社商议出版事宜,其他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
刘慈新点点头:“没问题,我跟管总也通过电话。”
“那就没问题了,这次好不容来一趟,就多待几天吧,我让人陪你在金陵好好玩玩。对了,这次你过来有跟于老师还有胡书记联系么?”
“没有,我请的假不多,在金陵只能待一天多点,《超新星纪元》的事情弄完我也要回去了,就不去打扰他们了。”刘慈新笑着说道。
其实他也想去见见于东他们,但是他这边还要跟图书部那边对接《超新星纪元》的事情,干正事的时间未必都够,根本没时间去找于东他们。
既然如此,倒不如不去打扰。
余量想了想,说:“还是跟他们说一声吧,毕竟来了一趟,打声招呼也是应该的。也怪我,我还以为你跟他们联系了。要是知道你没跟他们联系,我就提前跟他们说了。”
……
金艺这边,于东跟张一谋还没聊完《一个都不能少》,就接到了余量打来的电话。
张先特意安排了一个大教室,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但是依旧容纳不下前来听课的学生。
看看教室里满满当当的学生,张先笑着对身旁的于东说道:“可惜,应该把课放在小礼堂的。”
于东却摇了摇头,“放在小礼堂反而没什么效果。”
“也是。”张先点点头,“不过这名人课堂以后还是多多益善,讲课水平不提,名人效应还是有的,你看看,平时让这些学生上课,一个一个无精打采的,一听说张一谋要来给他们上课,一个比一个积极性高。”
“这种课开多了也不行。”一旁的毕飞雨说道:“于东就是个现成的例子,一开始学生们上他课也是非常积极,这几年下来,积极性就下去了,也就新生,没见过于东,图个新鲜,积极性高一些。”
张先笑道,“你的情况不也一样?”
毕飞雨总结道,“这些学生对我们已经审美疲劳了。”
于东听他们聊天,抿嘴笑了笑。
除了“审美疲劳”之外,也跟他们所教授的专业有关。
他跟毕飞雨两个,毕竟不是影视专业出来的,所教的内容更多都是偏文学性的。
这些内容对这些学生肯定是有用的,但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一时间很难看得出来,只有等他们耳濡目染几年,真正地去工作,再回过头来,才能够切实地体会到这些文学课程对他们的用处。
而张一谋,以及之前来上过课的赵宝钢,他们教的东西很实用,也跟学生们的专业非常贴近,很容易让学生们提起兴趣来。
譬如现在,张一谋在台上也不用讲什么专业性的东西,只是将他之前演戏和拍戏遇到的一些事情拎出来跟学生们讲一讲,就已经让学生们眼睛发亮了。
张一谋很够意思,一节课上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课结束之后,学生们又围着张一谋问了好一会儿问题,还是于东出面将学生们“驱散”,张一谋才得以脱身。
等到学生们走后,张一谋做出一个夸张的擦汗手势,冲于东他们说道,“我为了你们金艺,可是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
于东笑着说道:“你可不是市恩贾义的人啊。”
张一谋笑眯眯地回道:“那你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张先在一旁说道,“张导你大可放心,于东一直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情,他肯定责无旁贷。”
“你可真会做生意,恩你受着,回头却要我来报。”于东摇了摇头,“算了,怪我命苦,课也上完了,去吃饭吧。中午咱们不去其他地方,就在食堂对付一顿。”
他看向张一谋,“下午我还有点事情要跟你商量,等到晚上咱们再出去吃。”
张一谋笑道:“你知道我的,吃饭事小。”
于东点点头,张一谋对吃饭这事确实不太看重,总的来说,张一谋比于东他们的生活都要寡味,他甚至可以连续一个月都吃一样的东西,还可以把烟给戒了。
之前余桦就说,张一谋这种人,很可怕。
……
中午,于东他们就在食堂吃了一顿,不过还算丰盛,毕竟张一谋也是个名人,有点特权,所以吴常新特意让食堂后厨给张一谋他们“特供”了金艺食堂的镇堂之宝——红烧肉。
吃过饭之后,于东带着张一谋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于东正在给张一谋倒茶,张一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吃饭前你说找我有事商量,难不成是剧本的事情有眉目了?”
“确实。”于东端着茶杯过去,“关于乡村教育的剧本,我有点想法了。”
事情也挺巧,昨天张一谋才来找他,今天上午于东就接到了公司那边的消息,施强生那边有了回复,表示最近没有任何作品计划。
也就是说,施强生暂时不会写《天上有个太阳》。
既然如此,于东就可以自己动手了。
张一谋接过茶杯,目光炯炯地看着于东:“你说说看。”
于东点点头:“我的想法是,拍一个电影,既能体现乡村教育的困难,又能鼓舞基层教育者,表达对改善乡村教育环境的希望。”
“说具体点。”
于东没急着说自己的想法,而是反问道:“你觉得想要表达这样的主题,重点应该放在什么上面?”
听到于东的问题,张一谋皱了皱眉毛思考起来。
过了好半晌,他沉吟道,“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老师身上,可以在老师形象的塑造上下点功夫,比如这个老师为了学生无私奉献,放弃了很多自己的东西,甚至连身体都弄垮了。”
说完还没等于东回应,张一谋自己又摇头否定,“不行,这样的话就落于窠臼了,而且典型形象的苦难,可能赚取一些观众的眼泪,但是无法做到鼓舞其他基层教育者,也无法很好的表达改善基层教育环境的希望。”
“没错。”于东点点头,“我同意你的看法,可以把故事的重心放在老师身上,但是一个典型的无私奉献的老师形象太过普通,也太过形象化。别的不说,光是从戏剧性的角度来说,就无法达到预期。”
张一谋皱了皱眉头,“那你怎么想的?”
于东还是没有急着告诉张一谋自己怎么想的,继续提出问题,“你对基础教育有过多少了解?是否去实地看过乡村小学的现状。”
“听的多,看的少,而且我听到最多的也就是老师无私奉献的故事。”张一谋如实说道。
“我倒是认识一个支教老师,她是我的一个笔友,我们彼此认识很多年了。此前她是江城大学的老师,前几年写信告诉我她要去支教,这一去就是好几年。”
张一谋点点头,认真地听于东说。
“乡村的教育环境相当差,基础设施的简陋自不用说了,很多学校连最基本的校舍都很难保证。甚至到了刮风下雨的时候,他们就要转移阵地。但是相对于校舍,最缺乏的还是老师。很多乡村实在太穷太偏僻,一般的老师根本不愿意去那种鸟不生蛋的地方。”
“没错,所以你那位笔友非常值得敬佩。她原本是江城大学的老师,有着光明的未来,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乡村的教育当中去,这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的。而这样的人,确实也很适合树立成典型和标杆。”
于东笑着摇摇头,他知道,张一谋大概以为他想写跟他笔友有关的故事。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继续说道:“她所在的那个学校,在她去的时候,加上她只有三个老师,后来有一个老教师退休了,另一个教师离开了,就剩下她一个。再后来,学校迎来了一个代课老师。这个代课老师,既是帮手,也是学生。白天代课老师帮忙照看学生,晚上,我那个笔友就会抽出时间给代课老师加课。”
张一谋感叹道:“不容易啊。”
到这时,于东才开始抛出《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其实,我认为电影可以从这类没什么基础的代课老师身上入手。”
张一谋眨了眨眼睛,正如于东所想,他一开始确实以为于东是想写一写那个笔友的故事,没想到最后竟然来个大转弯。
“代课老师……你继续说。”
“从代课老师的角度引入故事,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把故事限于一群孩子身上,因为这种代课老师年纪都不大,通常是中学生。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故事的重心在老师身上,又能把更多的视角投放到学生身上。”
张一谋有些听明白了,“这样的话,故事确实多了一些戏剧性。而且对于这样一个代课老师来说,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足为奇了。”
于东笑道:“还是以我那个笔友所在的学校为蓝本来说,假如我那个笔友遇到了什么事情,不得不离开一段时间,那学校就剩下代课老师那一个老师了。”
“这样一来,这个代课老师将要面对很多她可能无法解决的问题,矛盾冲突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张一谋也笑了起来,他越听越明白了:“首先第一个,很多课她就教不了。”
“这不是问题,没人会指望一个中学生能够把学生们教好。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离开。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选择辍学,小小年纪外出打工。为此,我那个笔友做出过很多努力,有过成功的挽留,也有过无奈地看着学生离开。当我那个笔友走后,那个代课老师将要独自承受这一切。”
“而且可能还会更加严重。”
于东点头:“没错,我要讲的重点也是在这里。”
讲到这里,于东起身找来纸笔,一边在纸上比划一边跟张一谋说:“我跟你大概说一说这个故事……”
……
于东正在给张一谋说《一个都不能少》的剧本时,刘慈新刚从金陵火车站出来。
这次他到金陵,是为了《超新星纪元》而来。经过数次修改,《超新星纪元》已经跟初稿大不一样,在电话里跟余量他们聊过之后,余量也觉得这本书可以出版了,所以他就带着这次的稿子赶了过来。
出了火车站之后,刘慈新见到有一个年轻人举着个大牌子,上面只有两个加粗加黑的大字:大刘。
见到这个牌子,刘慈新忍不住扯着嘴角笑了起来。
大刘这个外号是于东先开始叫的,后来其他人有样学样,都跟着于东教他大刘,这个外号就流行开来了。
跟来接他的人对接上之后,刘慈新就坐上了深空安排的车去了公司那边。
一路上,刘慈新不免感慨,跟深空公司签约确实是一件幸事,他们总是能把事情给安排得妥妥当当,不让作者们多操一点心。
到了公司,刘慈新先去见了余量。
余量最近非常忙,因为近期有很多计划都在进行,还都需要他亲自盯着。但是刘慈新来了,他不管怎么样都要抽出时间招待的。
“大刘,现在公司还比较简陋,不过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新大楼就要弄好,到时候环境要好很多。”
深空大楼的事情刘慈新也有听说,这座大楼自规划到开建再到封顶花了好几年的事情,听说现在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其实深空大楼不止一栋,除了深空公司办公作用的大楼之外,还配有其他诸如科幻主题馆等建筑,整体计划完成应该要到两千年以后。
刘慈新在余量的办公室里看了一圈,笑着说道,“现在的环境也非常好了,至少比我们办公室要好太多。”
余量哈哈一笑,“你要是嫌自己办公室不行,以后等大楼弄好之后,我跟吉总申请一下,给你在大楼里面弄个办公室。”
刘慈新连连摆手,“别别别,我现在的工作做得挺好的,可不能扔了。”
“没事,到时候给你准备着,随后等你来。《超新星纪元》的事情我们再电话里面也聊了,具体的你去跟图书部的管向宁对接,他会帮你联系出版社商议出版事宜,其他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
刘慈新点点头:“没问题,我跟管总也通过电话。”
“那就没问题了,这次好不容来一趟,就多待几天吧,我让人陪你在金陵好好玩玩。对了,这次你过来有跟于老师还有胡书记联系么?”
“没有,我请的假不多,在金陵只能待一天多点,《超新星纪元》的事情弄完我也要回去了,就不去打扰他们了。”刘慈新笑着说道。
其实他也想去见见于东他们,但是他这边还要跟图书部那边对接《超新星纪元》的事情,干正事的时间未必都够,根本没时间去找于东他们。
既然如此,倒不如不去打扰。
余量想了想,说:“还是跟他们说一声吧,毕竟来了一趟,打声招呼也是应该的。也怪我,我还以为你跟他们联系了。要是知道你没跟他们联系,我就提前跟他们说了。”
……
金艺这边,于东跟张一谋还没聊完《一个都不能少》,就接到了余量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