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伤心最是生死别
太后说到这里,俯下身来,默默地哭着,哭了好一会,才起身,拭出泪水,喃喃地道:“以后的事情就是这样子了。新来的宫人们,对我用心照料,但对于那个孩子,大家都一字不提,我知道,是怕我伤心。可是,我又怎能忘了他呢。陛下身体越来越好,来的越来越勤,对我也越来越好。我也渐渐地从在失子之痛中恢复过来,再也没有问过我的孩子。
但是,私下里,我母亲告诉我,我生的是个男孩,只可惜这孩子没福啊!在她的眼里,满是惋惜之意。
我却笑了,我知道,她惋惜的是什么。她不懂,没有孩子,我也一样能当上皇后。我的孩子没了,在这宫中,从今往后,再也没有我依恋的人,也没有让我惧怕的人了。
我要成为后宫之主。但纵是我能贵为皇后,坐拥天下,我却只想拥有那小小的孩子,让他在我怀中,美美地吃我的奶水。哼,我好起来,我要报仇,我要报复阴皇后,要不是她,或许我的孩子就死不了。
很快,我的身体就康复了,陛下病也好了,这次,我再也不会惧让阴皇后了。我的身材,没有一点为人母后的臃肿,相反,却凭添了一种成熟的风情。
到了秋天,我穿上精美的华服,在陛下面前尽情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和才华,陪他阅奏论经,谈笑风生。陛下越来越喜爱我,甚至还想立我为后。
我心里笑了,但我也知现在还为时尚早,于是阻止和帝道:‘陛下爱恤妾身,令我感激涕零。但是,此举违反了宫规,也给你带来坏的影响。人们会说您徇私偏爱妾身,也会指责我依宠放纵,我实在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此后陛下越发敬重我,夜夜让我侍寝,可是,可是我却再也没有怀过身孕。
陛下对我越来越宠幸,连我的兄弟们,也一个个都得到了晋升,大哥还当上了校尉。尽管在暗中,有一双阴毒的眼睛,在恶狠狠地瞪视着我。
以郑众、蔡伦为首的陛下的亲信太监,终于看出了端倪,渐渐地都站在了我的身后。阴皇后终于慌了,她知道她再也无法打败我了。
愚蠢的她,竟和她那些愚蠢亲戚一起,想出了用巫蛊之术来对付我。可惜这次她真的错了,有人举报了她,陛下下令严查,并在核实之后将她打入了冷宫。其实,陛下本来是想杀她的,是我求情,才改为将她打入冷宫,我要让她,也活着体会我曾经的体会过的滋味。
永元十四年冬十月二十四日,我取代了阴皇后,被立为皇后。
陛下自从封了我为皇后以后,就不常来宠幸我了,反而一头扎进平洪殿这里,对着那部慧智没译出来的那部残缺的梵文佛经发呆。这部佛经全部由梵文写成,是由一位天竺高僧进献给先帝的,但由于此僧不会中文,所以没有译文。
后来陛下看慧智才华横溢,便让他看这部经书。可是那慧智禅师看到此经后,竟说此佛经博大精深,需他时日日参悟才能翻译。但直到他走,也没有译出。
听陛下说,慧智临走时曾道,常念此部经书,可修心养性,延年益寿,若是悟透经书,当能长生不老,甚至悟道成佛。呵呵,不知陛下是为了成佛,还是为了长生,从此竟然不近女色了。
我后来也才得知,在我产后那几天,不知何故,陛下竟遣走了慧智禅师,只留下了《金刚经》和《大悲咒》两部慧智的译文。其中的《大悲咒》译文慧智尚未译好。至于天竺僧所献的那部佛经,慧智更是未来得及译。好可惜啊,若是让他假以时日,将这两部经书也全译出来多好!
陛下见我开始喜爱读佛经,便让人寻找高僧能人译出这两部经书,但竟没有一个人能译出来。听说陛下也曾让人寻找过慧智,却始终没有找到他。只白马寺的和尚回报说,慧智回到白马寺后,不知何故,竟变的疯疯癫癫了,后来竟然坐化了,不过他圆寂时曾留下一个包裹,遗言若是陛下寻他时就将此交给陛下。
听陛下说,包裹里是一个玳瑁做的如意,是慧智献的,里面还有一部佛经,里面也是梵文写的,让人看不懂,陛下自然也看不懂,虽然他将这些佛经都放在案前,有空就来细看。
也因为此,在他驾崩之后,我睹物思人,我便将这部佛经赏给玉兰了。只留下《金刚经》、《大悲咒》和这个如意,它们还是一直在这殿里里,在这案上放着,只是看它们的人,却早已不在了。
记得陛下在得到它们之后,经常将如意拿在手中把玩,宫中这么多的宝贝,也不知他为何最珍爱这件,但是在他死前,却叮嘱不要将它陪葬,还如当初一样,放在了这书案上。”
说到这里,太后伸手将案上的如意拿起,细细把玩。只见那如意头如云彩,下伸出三尺长的手柄,整体由玳瑁所制,在灯光下,发出棕红色的光泽。拿近细看,只见上面布满了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深入甲片内,其色斑呈无数圆点状云斑,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
太后继续自语道:“难怪陛下喜爱把玩这件如意,质地确实不错,不知慧智是个出家人从那得来这等宝物,却又送给陛下,是想让他参悟其中玄机么?唉!佛家人爱打迷语,有时你绞尽脑汁,费尽岁月也猜不出来的东西,他们却说只是要顿悟才行。
就这样,到了永元十七年,陛下终于弃我而去,就剩下我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宫里,直到如今。
过去这么多念了,若不是玉兰求我将佛经拿去给那个小和尚看,我竟从来没想到过,有生之年,还会再到这里来。”
太后说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她才起身正了正容,又待了一会,才道:“玉兰来了吗?”
外面侯着的玉兰听见呼唤,忙应了一声,快步进来,施礼问安。
太后慈爱地看了玉兰一眼,叹道:“兰儿,明日八月十五,阖家团圆,我已准你回府,你怎么又回来陪我这老人啊!”
玉兰笑道:“太后说的哪里话来。我已回府中拜见了将军和夫人了,他们嘱我好好陪你,正好那金蝉小师父也将慧智禅师所留下的那本佛经译了出来,交给了我,如此可了太后一段心愿,所以我未敢耽搁,赶回来了。”
太后奇道:“什么,这小和尚竟将慧智未能译出的那部经书译出来了?”
玉兰回道:“是啊!太后。不过,听金蝉小师父讲,他之所能译出此经全是凭了慧智禅师所留下的那本梵文译本。”说着将慧智禅师所留下的那本梵文和原本以及金蝉所译的那部《楞严经》一起放在案上。
太后并未去看,只是望着这几部经书出神,过会才道:“这小和尚年纪虽小,却不贪功,胜过了多少修行许多年的出家人啊!对了,那小和尚现在何处?”
玉兰道:“他今夜要在大将军府再住一宿,等过了八月十五,便要启程赶回清凉山了。太后,你知道吗?金蝉一出生就被送到灵鹫寺了,连自己父母是谁都不知道。”
“是吗?”太后叹道:“想不到这世上也有和你我一样孤单的人!”
玉兰神情一黯,又忙转移话题,忙指着桌子上那堆白色之物问道:“太后,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太后笑道:“你先猜猜看。”
玉兰仔细地打量一番,见每一张都很白很薄很轻,奇道:“太后,这是什么呀?我可猜不出来。”
太后笑道:“傻丫头,你这几天不是总怨下面官员没事却老是用又长又重的竹简来烦我吗?”
玉兰一惊,道:“太后,莫不成蔡中侍已做出替竹简的东西了。”
太后微笑不语,目光落在桌子上的儿狼毫笔上。玉兰忙上前取来,递与太后,并将一旁的墨研开。太后将笔沾了墨,拿起一张又薄又轻之物,在上面写了“赫蹏纸”三个字。只见那字迹在上面清晰工整,没有半点模糊。
玉兰惊道:“太后,在这上面写字,比在缣帛上写字还得看呢,你看这墨,一点也不扩散。”
太后笑着点了点头,道:“这可真难为了蔡伦,当年先帝心血来潮之物,命他将生产缣帛的附属品——赫蹏加以改进,制造出一种又轻又薄,又好用又便宜的书写之物。这物要集竹简便宜、缣帛的洁白、赫蹏的轻薄、又要像麻布那样易做出来等等长处。我曾与先帝开玩笑,笑他是异想天开,先帝也就一笑了之了,过后并没有再提起过。那想得这蔡伦却是用心,这些年来,一直记着先帝的话,始终与皇家织造坊的工匠们一起研究此物,想在赫蹏的基础上作出来,可惜一直未有得法。说来也巧,自本月初一在白马寺法会上,那小和尚提出同样的问题后,皇帝又嘱蔡伦完成此事。这蔡伦因两位皇帝都要求他做出此物,深感皇恩难负,心事沉重。因此在初三向我请假要到民间走访。我准了他假,本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由他尽心就是了。
不料听蔡伦说,他这一次本想到洛阳城外的洛河附近的侯式镇向当地的工匠讨教一些技艺,却碰巧在路过洛河边的时候,看见有几棵大树腐烂倒地,树上还缠绕着一些破渔网,而在这些破木头上面,他惊奇的发现了一层和赫蹏纸很相似的东西。于是蔡伦就在洛河边搭建了一个临时的作坊,开始用树皮、渔网开始了他的实验,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又煮又晒,又蒸又打地摆弄这些东西,竟然让他弄出来了和先帝所要求的东西,这不,就送到这来让我看看。”
玉兰笑道:“依我看哪,那蔡中待是托了您的福,这才福至心灵,造出此物啊!太后,您给它起个名字吧,叫这赫蹏纸实在是太咬嘴了。”
太后笑道:“不错,此物一出,实乃天下之福啊。我已对蔡伦说了,念此物因赫蹏而来,却又远胜赫蹏,那赫蹏两字难写难认,这东西又是蔡伦做出来的,我看就叫蔡候纸吧。”
玉兰低声念了两声“蔡候纸”,笑道:“太后,这真是个好名字,将来传出去,人们也会知道蔡公公的功劳”。
太后听了,微笑道:“老百姓最喜欢省事,估计这东西传到民间,被广泛使用后,老百姓还不把蔡候两字省去,只叫它纸了。”
她拿起笔来,微一沉思,在上面写下“纸”字,笑道:“此物仍是蔡伦用树皮等植物浆液均匀铺摊在一块平底板上制成的,用料比起丝帛便宜,制作比赫蹏省时省力,看来先帝和小和尚的要求,我们算是做到了。”
玉兰见了,笑道:“依我看啊!要不是太后运筹帷幄,外关心民间疾苦,内支持蔡公公钻研,这蔡侯纸,那能这么快就制出来呢,要论功劳,您居功至伟。”
“好了,你个小丫头不要夸我了,我怎么能抢蔡伦之功呢,其实只要人们都像蔡伦一样用心钻研,就能制出许多前人不曾见过的东西,也就会有更多的好东西出现。”
玉兰听了,又是连声称赞太后所说极是。
太后笑道:“你也来在上面写几个字来,免得老动口不动手。”
玉兰脸一红,嗔道:“太后,人家说的是真心话嘛!”说着她也不客气,接过笔来,在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在纸上面写下了“太后吉祥”四个字后,又写下了天赐神纸四个字了。
太后看了笑道:“小妮子,真不知你爹从哪里寻来你这么个机灵货,就会讨我喜欢。”
玉兰听了太后此言,触动了心事,头一垂,掩住微微失态的脸色,随又抬头笑道:“我是老天爷派下来的,专门来伺候太后您老人家的。”
太后也知自己失言,当下也笑道:“我看你就是天上的仙女,必是嘴馋偷好吃的才被玉帝罚下来的,要不嘴怎么总是这么甜。”
玉兰听了嘟着嘴道:“不来了,太后又笑人家馋了。您赏金蝉小师父的那盒南邦上贡的椰香荷花酥,人家可是一口都没尝啊。”
太后听她说起金蝉,心中一动,道:“明日陛下要陪我共庆中秋,这样吧,你先通知他别着急走,后天宣他来宫中,一是要赏他译出这《楞严经》之功,二是将这些纸让他过目,赏与他,也算是全了当初我在白马寺应他之事。对了,这个案子上的如意,本是白马寺那个慧智所留的佛门之物,等后天见了小和尚,也一并赏给他,算是物归原主吧。”
玉兰听了,又忙应是。
太后道:“今晚不早了,就歇在这吧。一会你拿那《楞严经》来与我念。”
玉兰听了迟疑道:“太后,这里久未住人,怕是影响你玉体休息啊。”
太后道:“无妨,自从前些天服了大将军呈献的金丹,我精神已是大好,近日我听你诵这《大悲咒》,感觉睡觉也香。今日你正好拿来《楞严经》译本,当年我见到此经时也是在这里先帝拿与我看的,我想在这里听听,先帝、先帝,唉!也算是全他心愿吧!”
玉兰听了,忍不住又道:“太后,我此次回来,大将军还问着,太后可否吃了人公真人所炼的金丹,而且千万叮嘱,若是服了,要一心向道,还须不要听什么佛经了才是。”
太后听了冷笑道:“他就信那些炼丹道士之言,我是看你面子,才服了一粒,虽有效果,但或许还是听了这《大悲咒》之功呢?那丹服了虽是长精神,但那味道太怪,我极不喜,我看还是听这佛经的好。现在这《楞严经》也译好了,正好可以听经入睡。”
玉兰听了,不敢再多说,只是应了。她唤了外面宫女又将殿内好好整理,又伺候太后梳洗完毕,待太后上了龙床半躺,这才拿起《楞严经》,坐到烛灯前,轻声念了起来。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太后听到此处,不禁赞道:“这小和尚文笔确实不错,竟能将这些如天文般的梵文,译得如此朗朗上口,还让人初听就能粗懂含义,想当年慧智禅师那样的佛门高僧,都未能全志的事,竟被他小小年纪就办成功了,看来佛门光大,必靠此僧啊!”
玉兰听了,掩口而笑。太后见她如此,嗔道:“小妮子,你笑什么呢?我哪里说的不对吗?”
玉兰笑道:“我听太后夸他,忽想起一事,却难道了那小和尚,差点译不完这经。”
太后奇道:“怎么回事啊!快说来我听。”
玉兰道:“因原梵文读本太过难辨,金蝉小师父对照慧智禅师重新抄写的梵文摹本译经,等译到最后,发现此译本与原文多出一段,而且这段梵文,被那金蝉小师父译完,却总觉得与佛经之意不符,是以十分困惑。恰巧那时我去,便与他一同推敲。依我们看来,金蝉所译的慧智禅师所写的最后一段,竟像是诗经里的一首诗。”
太后奇道:“有这种事?那经呢,拿来我看。”
玉兰忙翻到经文最后,指着起写有那段译文的帛文,道:“太后您看,就是这一段。”
太后接过,她一边看,一边口中喃喃念道:“南方有颗高大树,高树下面少阴凉。汉江有女水上游,要想遇上费思量。汉水面宽浪又急,如何才能游过去。汉不自古就流淌,此地徒留我忧伤。”
她念到此处,止口不语,抬头望向窗外。只见明月孤照,越是分外的明亮、越显得孤单。
太后出了会神,又低声道:“不错,这段正是《诗经·汉广》里所写之意相同。玉兰,你会背这诗吗?”
玉兰道:“太后,我读过这首,记得呢。”
太后道:“那好,给我背来听。”
“是,”玉兰清了下嗓子,曼声背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太后一边听着玉兰所背,一边对照着金蝉所译的句子,直到玉兰背完,也不作声,只是呆呆地看着那译本出神。想起当年情景。一边口中喃喃念道:“乔木不可休、江汉不可渡,但你还是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之子于归,汉之广矣,不可,不可泳,…思。唉!吾子何在啊!”声音竟越来越哽咽。
玉兰见状,忙跪下道:“兰儿不好,惹太后伤心。”
太后摇头道:“你何错之有,时候不早了,你下去休息吧。”
玉兰听了更是迟疑,道:“兰儿不累,兰儿扶伺太后休息。”
太后笑道:“今我想在这里静静,你不必了陪我了,这还有这么多丫头呢,不能尽可着你累。好了,有事我唤你就是。”说完摆摆手,又拿起那龟甲所制的如意来看。
玉兰见她如此,也不敢再说,只得悄悄退下,呆嘱了门值班的宫女们,方回去休息了。
(本章完)
太后说到这里,俯下身来,默默地哭着,哭了好一会,才起身,拭出泪水,喃喃地道:“以后的事情就是这样子了。新来的宫人们,对我用心照料,但对于那个孩子,大家都一字不提,我知道,是怕我伤心。可是,我又怎能忘了他呢。陛下身体越来越好,来的越来越勤,对我也越来越好。我也渐渐地从在失子之痛中恢复过来,再也没有问过我的孩子。
但是,私下里,我母亲告诉我,我生的是个男孩,只可惜这孩子没福啊!在她的眼里,满是惋惜之意。
我却笑了,我知道,她惋惜的是什么。她不懂,没有孩子,我也一样能当上皇后。我的孩子没了,在这宫中,从今往后,再也没有我依恋的人,也没有让我惧怕的人了。
我要成为后宫之主。但纵是我能贵为皇后,坐拥天下,我却只想拥有那小小的孩子,让他在我怀中,美美地吃我的奶水。哼,我好起来,我要报仇,我要报复阴皇后,要不是她,或许我的孩子就死不了。
很快,我的身体就康复了,陛下病也好了,这次,我再也不会惧让阴皇后了。我的身材,没有一点为人母后的臃肿,相反,却凭添了一种成熟的风情。
到了秋天,我穿上精美的华服,在陛下面前尽情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和才华,陪他阅奏论经,谈笑风生。陛下越来越喜爱我,甚至还想立我为后。
我心里笑了,但我也知现在还为时尚早,于是阻止和帝道:‘陛下爱恤妾身,令我感激涕零。但是,此举违反了宫规,也给你带来坏的影响。人们会说您徇私偏爱妾身,也会指责我依宠放纵,我实在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此后陛下越发敬重我,夜夜让我侍寝,可是,可是我却再也没有怀过身孕。
陛下对我越来越宠幸,连我的兄弟们,也一个个都得到了晋升,大哥还当上了校尉。尽管在暗中,有一双阴毒的眼睛,在恶狠狠地瞪视着我。
以郑众、蔡伦为首的陛下的亲信太监,终于看出了端倪,渐渐地都站在了我的身后。阴皇后终于慌了,她知道她再也无法打败我了。
愚蠢的她,竟和她那些愚蠢亲戚一起,想出了用巫蛊之术来对付我。可惜这次她真的错了,有人举报了她,陛下下令严查,并在核实之后将她打入了冷宫。其实,陛下本来是想杀她的,是我求情,才改为将她打入冷宫,我要让她,也活着体会我曾经的体会过的滋味。
永元十四年冬十月二十四日,我取代了阴皇后,被立为皇后。
陛下自从封了我为皇后以后,就不常来宠幸我了,反而一头扎进平洪殿这里,对着那部慧智没译出来的那部残缺的梵文佛经发呆。这部佛经全部由梵文写成,是由一位天竺高僧进献给先帝的,但由于此僧不会中文,所以没有译文。
后来陛下看慧智才华横溢,便让他看这部经书。可是那慧智禅师看到此经后,竟说此佛经博大精深,需他时日日参悟才能翻译。但直到他走,也没有译出。
听陛下说,慧智临走时曾道,常念此部经书,可修心养性,延年益寿,若是悟透经书,当能长生不老,甚至悟道成佛。呵呵,不知陛下是为了成佛,还是为了长生,从此竟然不近女色了。
我后来也才得知,在我产后那几天,不知何故,陛下竟遣走了慧智禅师,只留下了《金刚经》和《大悲咒》两部慧智的译文。其中的《大悲咒》译文慧智尚未译好。至于天竺僧所献的那部佛经,慧智更是未来得及译。好可惜啊,若是让他假以时日,将这两部经书也全译出来多好!
陛下见我开始喜爱读佛经,便让人寻找高僧能人译出这两部经书,但竟没有一个人能译出来。听说陛下也曾让人寻找过慧智,却始终没有找到他。只白马寺的和尚回报说,慧智回到白马寺后,不知何故,竟变的疯疯癫癫了,后来竟然坐化了,不过他圆寂时曾留下一个包裹,遗言若是陛下寻他时就将此交给陛下。
听陛下说,包裹里是一个玳瑁做的如意,是慧智献的,里面还有一部佛经,里面也是梵文写的,让人看不懂,陛下自然也看不懂,虽然他将这些佛经都放在案前,有空就来细看。
也因为此,在他驾崩之后,我睹物思人,我便将这部佛经赏给玉兰了。只留下《金刚经》、《大悲咒》和这个如意,它们还是一直在这殿里里,在这案上放着,只是看它们的人,却早已不在了。
记得陛下在得到它们之后,经常将如意拿在手中把玩,宫中这么多的宝贝,也不知他为何最珍爱这件,但是在他死前,却叮嘱不要将它陪葬,还如当初一样,放在了这书案上。”
说到这里,太后伸手将案上的如意拿起,细细把玩。只见那如意头如云彩,下伸出三尺长的手柄,整体由玳瑁所制,在灯光下,发出棕红色的光泽。拿近细看,只见上面布满了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深入甲片内,其色斑呈无数圆点状云斑,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
太后继续自语道:“难怪陛下喜爱把玩这件如意,质地确实不错,不知慧智是个出家人从那得来这等宝物,却又送给陛下,是想让他参悟其中玄机么?唉!佛家人爱打迷语,有时你绞尽脑汁,费尽岁月也猜不出来的东西,他们却说只是要顿悟才行。
就这样,到了永元十七年,陛下终于弃我而去,就剩下我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宫里,直到如今。
过去这么多念了,若不是玉兰求我将佛经拿去给那个小和尚看,我竟从来没想到过,有生之年,还会再到这里来。”
太后说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她才起身正了正容,又待了一会,才道:“玉兰来了吗?”
外面侯着的玉兰听见呼唤,忙应了一声,快步进来,施礼问安。
太后慈爱地看了玉兰一眼,叹道:“兰儿,明日八月十五,阖家团圆,我已准你回府,你怎么又回来陪我这老人啊!”
玉兰笑道:“太后说的哪里话来。我已回府中拜见了将军和夫人了,他们嘱我好好陪你,正好那金蝉小师父也将慧智禅师所留下的那本佛经译了出来,交给了我,如此可了太后一段心愿,所以我未敢耽搁,赶回来了。”
太后奇道:“什么,这小和尚竟将慧智未能译出的那部经书译出来了?”
玉兰回道:“是啊!太后。不过,听金蝉小师父讲,他之所能译出此经全是凭了慧智禅师所留下的那本梵文译本。”说着将慧智禅师所留下的那本梵文和原本以及金蝉所译的那部《楞严经》一起放在案上。
太后并未去看,只是望着这几部经书出神,过会才道:“这小和尚年纪虽小,却不贪功,胜过了多少修行许多年的出家人啊!对了,那小和尚现在何处?”
玉兰道:“他今夜要在大将军府再住一宿,等过了八月十五,便要启程赶回清凉山了。太后,你知道吗?金蝉一出生就被送到灵鹫寺了,连自己父母是谁都不知道。”
“是吗?”太后叹道:“想不到这世上也有和你我一样孤单的人!”
玉兰神情一黯,又忙转移话题,忙指着桌子上那堆白色之物问道:“太后,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太后笑道:“你先猜猜看。”
玉兰仔细地打量一番,见每一张都很白很薄很轻,奇道:“太后,这是什么呀?我可猜不出来。”
太后笑道:“傻丫头,你这几天不是总怨下面官员没事却老是用又长又重的竹简来烦我吗?”
玉兰一惊,道:“太后,莫不成蔡中侍已做出替竹简的东西了。”
太后微笑不语,目光落在桌子上的儿狼毫笔上。玉兰忙上前取来,递与太后,并将一旁的墨研开。太后将笔沾了墨,拿起一张又薄又轻之物,在上面写了“赫蹏纸”三个字。只见那字迹在上面清晰工整,没有半点模糊。
玉兰惊道:“太后,在这上面写字,比在缣帛上写字还得看呢,你看这墨,一点也不扩散。”
太后笑着点了点头,道:“这可真难为了蔡伦,当年先帝心血来潮之物,命他将生产缣帛的附属品——赫蹏加以改进,制造出一种又轻又薄,又好用又便宜的书写之物。这物要集竹简便宜、缣帛的洁白、赫蹏的轻薄、又要像麻布那样易做出来等等长处。我曾与先帝开玩笑,笑他是异想天开,先帝也就一笑了之了,过后并没有再提起过。那想得这蔡伦却是用心,这些年来,一直记着先帝的话,始终与皇家织造坊的工匠们一起研究此物,想在赫蹏的基础上作出来,可惜一直未有得法。说来也巧,自本月初一在白马寺法会上,那小和尚提出同样的问题后,皇帝又嘱蔡伦完成此事。这蔡伦因两位皇帝都要求他做出此物,深感皇恩难负,心事沉重。因此在初三向我请假要到民间走访。我准了他假,本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由他尽心就是了。
不料听蔡伦说,他这一次本想到洛阳城外的洛河附近的侯式镇向当地的工匠讨教一些技艺,却碰巧在路过洛河边的时候,看见有几棵大树腐烂倒地,树上还缠绕着一些破渔网,而在这些破木头上面,他惊奇的发现了一层和赫蹏纸很相似的东西。于是蔡伦就在洛河边搭建了一个临时的作坊,开始用树皮、渔网开始了他的实验,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又煮又晒,又蒸又打地摆弄这些东西,竟然让他弄出来了和先帝所要求的东西,这不,就送到这来让我看看。”
玉兰笑道:“依我看哪,那蔡中待是托了您的福,这才福至心灵,造出此物啊!太后,您给它起个名字吧,叫这赫蹏纸实在是太咬嘴了。”
太后笑道:“不错,此物一出,实乃天下之福啊。我已对蔡伦说了,念此物因赫蹏而来,却又远胜赫蹏,那赫蹏两字难写难认,这东西又是蔡伦做出来的,我看就叫蔡候纸吧。”
玉兰低声念了两声“蔡候纸”,笑道:“太后,这真是个好名字,将来传出去,人们也会知道蔡公公的功劳”。
太后听了,微笑道:“老百姓最喜欢省事,估计这东西传到民间,被广泛使用后,老百姓还不把蔡候两字省去,只叫它纸了。”
她拿起笔来,微一沉思,在上面写下“纸”字,笑道:“此物仍是蔡伦用树皮等植物浆液均匀铺摊在一块平底板上制成的,用料比起丝帛便宜,制作比赫蹏省时省力,看来先帝和小和尚的要求,我们算是做到了。”
玉兰见了,笑道:“依我看啊!要不是太后运筹帷幄,外关心民间疾苦,内支持蔡公公钻研,这蔡侯纸,那能这么快就制出来呢,要论功劳,您居功至伟。”
“好了,你个小丫头不要夸我了,我怎么能抢蔡伦之功呢,其实只要人们都像蔡伦一样用心钻研,就能制出许多前人不曾见过的东西,也就会有更多的好东西出现。”
玉兰听了,又是连声称赞太后所说极是。
太后笑道:“你也来在上面写几个字来,免得老动口不动手。”
玉兰脸一红,嗔道:“太后,人家说的是真心话嘛!”说着她也不客气,接过笔来,在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在纸上面写下了“太后吉祥”四个字后,又写下了天赐神纸四个字了。
太后看了笑道:“小妮子,真不知你爹从哪里寻来你这么个机灵货,就会讨我喜欢。”
玉兰听了太后此言,触动了心事,头一垂,掩住微微失态的脸色,随又抬头笑道:“我是老天爷派下来的,专门来伺候太后您老人家的。”
太后也知自己失言,当下也笑道:“我看你就是天上的仙女,必是嘴馋偷好吃的才被玉帝罚下来的,要不嘴怎么总是这么甜。”
玉兰听了嘟着嘴道:“不来了,太后又笑人家馋了。您赏金蝉小师父的那盒南邦上贡的椰香荷花酥,人家可是一口都没尝啊。”
太后听她说起金蝉,心中一动,道:“明日陛下要陪我共庆中秋,这样吧,你先通知他别着急走,后天宣他来宫中,一是要赏他译出这《楞严经》之功,二是将这些纸让他过目,赏与他,也算是全了当初我在白马寺应他之事。对了,这个案子上的如意,本是白马寺那个慧智所留的佛门之物,等后天见了小和尚,也一并赏给他,算是物归原主吧。”
玉兰听了,又忙应是。
太后道:“今晚不早了,就歇在这吧。一会你拿那《楞严经》来与我念。”
玉兰听了迟疑道:“太后,这里久未住人,怕是影响你玉体休息啊。”
太后道:“无妨,自从前些天服了大将军呈献的金丹,我精神已是大好,近日我听你诵这《大悲咒》,感觉睡觉也香。今日你正好拿来《楞严经》译本,当年我见到此经时也是在这里先帝拿与我看的,我想在这里听听,先帝、先帝,唉!也算是全他心愿吧!”
玉兰听了,忍不住又道:“太后,我此次回来,大将军还问着,太后可否吃了人公真人所炼的金丹,而且千万叮嘱,若是服了,要一心向道,还须不要听什么佛经了才是。”
太后听了冷笑道:“他就信那些炼丹道士之言,我是看你面子,才服了一粒,虽有效果,但或许还是听了这《大悲咒》之功呢?那丹服了虽是长精神,但那味道太怪,我极不喜,我看还是听这佛经的好。现在这《楞严经》也译好了,正好可以听经入睡。”
玉兰听了,不敢再多说,只是应了。她唤了外面宫女又将殿内好好整理,又伺候太后梳洗完毕,待太后上了龙床半躺,这才拿起《楞严经》,坐到烛灯前,轻声念了起来。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太后听到此处,不禁赞道:“这小和尚文笔确实不错,竟能将这些如天文般的梵文,译得如此朗朗上口,还让人初听就能粗懂含义,想当年慧智禅师那样的佛门高僧,都未能全志的事,竟被他小小年纪就办成功了,看来佛门光大,必靠此僧啊!”
玉兰听了,掩口而笑。太后见她如此,嗔道:“小妮子,你笑什么呢?我哪里说的不对吗?”
玉兰笑道:“我听太后夸他,忽想起一事,却难道了那小和尚,差点译不完这经。”
太后奇道:“怎么回事啊!快说来我听。”
玉兰道:“因原梵文读本太过难辨,金蝉小师父对照慧智禅师重新抄写的梵文摹本译经,等译到最后,发现此译本与原文多出一段,而且这段梵文,被那金蝉小师父译完,却总觉得与佛经之意不符,是以十分困惑。恰巧那时我去,便与他一同推敲。依我们看来,金蝉所译的慧智禅师所写的最后一段,竟像是诗经里的一首诗。”
太后奇道:“有这种事?那经呢,拿来我看。”
玉兰忙翻到经文最后,指着起写有那段译文的帛文,道:“太后您看,就是这一段。”
太后接过,她一边看,一边口中喃喃念道:“南方有颗高大树,高树下面少阴凉。汉江有女水上游,要想遇上费思量。汉水面宽浪又急,如何才能游过去。汉不自古就流淌,此地徒留我忧伤。”
她念到此处,止口不语,抬头望向窗外。只见明月孤照,越是分外的明亮、越显得孤单。
太后出了会神,又低声道:“不错,这段正是《诗经·汉广》里所写之意相同。玉兰,你会背这诗吗?”
玉兰道:“太后,我读过这首,记得呢。”
太后道:“那好,给我背来听。”
“是,”玉兰清了下嗓子,曼声背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太后一边听着玉兰所背,一边对照着金蝉所译的句子,直到玉兰背完,也不作声,只是呆呆地看着那译本出神。想起当年情景。一边口中喃喃念道:“乔木不可休、江汉不可渡,但你还是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之子于归,汉之广矣,不可,不可泳,…思。唉!吾子何在啊!”声音竟越来越哽咽。
玉兰见状,忙跪下道:“兰儿不好,惹太后伤心。”
太后摇头道:“你何错之有,时候不早了,你下去休息吧。”
玉兰听了更是迟疑,道:“兰儿不累,兰儿扶伺太后休息。”
太后笑道:“今我想在这里静静,你不必了陪我了,这还有这么多丫头呢,不能尽可着你累。好了,有事我唤你就是。”说完摆摆手,又拿起那龟甲所制的如意来看。
玉兰见她如此,也不敢再说,只得悄悄退下,呆嘱了门值班的宫女们,方回去休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