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从这一天开始,金钱帮的孩子们,每天七点多钟就聚在凉亭子巷的富成仓库门口。
等门开了,他们一拿到货,立刻分头跑去送货!
晓烟仍和昨天一样,独自坐在仓库里,做杜先生的人质。
杜先生在,她就和杜先生说说话。杜先生不在,她就和看仓库的大汉们聊天。
她只有十四岁,人长得蛮可爱的,大汉们也愿意和她聊天,反正闲着也闲着。
不聊天时,她就在仓库里东转转,西转转,处处看着都新鲜。
更多的时候,她看分货的师傅分装那些货!
货都装在木箱里,墙边有高高的一大摞,几乎码到房顶。
分装师傅打开木箱,去掉里面的稻草,打开油纸包,就取出一个又黑又大的圆球。
他们把圆球放在台子上,然后用刀切成小块。每一块都要用天平仔细秤量,多了要减,少了要添,然后用一把木锤把这些烟打成整整齐齐的长方条,再用铝箔纸包起来。
所有包装好的货,分成二两、三两和四两三种。烟铺有大小,用的量就有多有少,烟铺付的那一卷钱,也是不同的!
晓烟注意到,墙边的货箱码到了房顶。靠近房顶的地方,有几扇小窗户,非常窄,一般人是绝对钻不进来的!
仓库里最明显的,就是里面的味道!那就是一种尿骚味,很冲鼻子!
晓烟说:“师傅噢,味道好冲人噢。”
那个师傅就踩着木箱上去,打开两扇小窗户,让仓库里散一散味!
但仓库里的人很谨慎,每天下班时,都要在仓库里检查一遍,并且确认所有窗户都关上了,才会走!
4-9
这一整天里,金钱帮的孩子们果然麻利,快到中午的时候,就一批一批地跑回来。
他们先到一张大桌子前交钱。他们拿出十卷钱,或者十二卷钱,放在桌面上。
管账的先生戴着一副圆圆的水晶眼镜,身穿整齐长衫,端坐在椅子上。
他先拿起一卷钱,确认钱上的封条没有损坏,然后查看纸条的数字,这就是编号。他翻开账本,找到这个编号,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划一个勾,表示这家烟铺已收到了货。
确认和记录完成,他打开身边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木箱子,把这十卷钱放进去。
晓烟和回来的孩子们都没说话,眼角里却瞄到,账房先生每一次都要把钥匙收进自己的口袋里!那是一把很大的铜钥匙,箱子上则是一把很大的锁!好结实噢!
这之后,账房先生就从抽屉里拿出十元钱,或者十二元钱,交给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转手就把这些钱交到晓烟手里。
晓烟则谨慎地把钱放进自己胸前的布袋子里!放好了还要拍一拍。
这个孩子最后走到分装师傅面前,按照手里的地址说:“麻烦师傅,我要三个二两,四个三两,三个四两的。”
分装师傅就按照他说的分量和数量,把包着锡箔纸的货放进他的布包里。
这几个孩子转身就冲出了仓库。去送他们的下一趟货!
4-10
这天傍晚的时候,笑吟吟的杜先生,带着两个手下来了。
他在桌边坐下,向晓烟挥一下手,说:“姑娘,好噻?”
晓烟就嘟着嘴说:“不好噢!都要闷死掉了!气味也难闻死了!您先生让我坐在这里,还是不相信我们噻!您想想噢,我们还能跑到哪里去噻!真是地!”
杜先生沉吟片刻,说:“晓烟姑娘,你也不要烦恼,这种生意就是这样。我们都谨慎一些吧,丢了货丢了钱,都是要人命的事!你说是不是!”
晓烟没回答,只是噘着嘴点点头。
杜先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清点今天的货款。
账房先生掏出钥匙,打开那个沉重的大木箱,把里面一卷卷的钱拿到桌子上。
跟着杜先生来的两个人,一个拿起一卷钱,报出上面的编号。另一个则在账本上找到这个编号。前一个人撕开纸条,数了钱,再报出钱数。后一个就把这个钱数写在他的账本上。这就是一个边核对,边记账的办法。
到最后,那些钱都被整理好,整齐码放在桌子上。
晓烟在另一边帮助分装师傅捶打烟块,眼角里却瞄着那边桌上的一大堆钱!
货款和账目,都清点核对完成。杜先生手下的人把那些钱放进一个大皮包里,就提起来,跟着杜先生走了。
晓烟很快就看出来,这是杜先生每天都要做的事!货款不会在这个仓库里过夜!
想想也是,那么些钱,怎好在仓库里过夜噻!不可能地!
4-11
这天夜里,晓烟和帮里的孩子,也清点核对了今天的收入,七十二元整!
旁边的孩子们不用知道具体钱数,他们只要看看小桌上老高的钱堆,就知道今天收入不少!哇噻,这可是一大堆钱呀!
贝壳英子把这些钱弄整齐,放进一个布包里,放在小桌上。
但她的眼神,却一直阴阴地盯着对面的晓烟,仿佛要吃了她似的!
大官人看见英子的眼神,也回头去看晓烟,是那种审视加询问的眼神!
片刻,麻子也悄悄移过来,一动不动地盯着晓烟,好像她脸上有什么稀罕似的。
晓烟把他们一个一个盯一遍,却歪着嘴,用力一甩头,就回头望着门外!仿佛在跟谁赌气!
大官人他们都垂下了头,嘴巴也是一歪一歪的。他们一下子就看明白晓烟的眼神,她没找到机会!没有任何机会!那么一大堆钱,装了一大皮包!但他们却没有机会!
没有机会的生意,如何做得!差那!
4-12
重庆,朝天门码头。
几声悠长的汽笛,表明客船已到了终点!
所有乘客都乱了起来,整理自己的行李,招呼身边的人,然后就提着大包小包,随着其他人,慢慢向舷梯那边移过去,一个个都是急不可耐的样子。
客人不多的时候,安江和妹妹慢慢从自己的藏身处钻出来,小心地四面张望。
他们衣服肮脏,脸和手都是乌黑的。他们惊愕看着码头上那高高的宽台阶,还有旁边悬挂的牌子,重庆,朝天门!
他们没想到,竟然随着客船到了重庆!到了重庆怎么办,他们一点也不知道!
他们很快看出来,码头上没人剪票。客人们下了船,就蜂拥跑上高高的台阶,四面散去了。他们隐在前面大人的身后,很快溜上了岸。
一上岸,他们就更没办法了!
在船上,他们还可以偷一点泔水吃!到了岸上,可没有任何东西给他们吃!
妹妹仰起头,用很小的声音说:“哥,我饿了。”然后就眼巴巴地看着他。
安江四面望望,就在一个小吃摊上买了一个大饼,五分钱,递给妹妹。
妹妹咬了一口,就拉着哥哥的手,让他也吃一口。于是,安江就咬了一小口。
兄妹俩很快吃完了这只大饼,没吃饱,但也没办法了。
安江身上那一点点钱,还是临走时,廖姨给的,要省着用!他们再望着眼前高低起伏的街道和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这个时候,还是妹妹采取了主动。
她伸手两只乌黑的小手,对一家小吃摊老板说:“求求大叔,把一点吃的吧。”
摊主看了看她,还是从筐子里拿出一块锅巴递给她,说:“走吧,走吧,不要再来了!”摊主回头对旁边的人说:“这么多逃难的,天天来要噢,怎么受得了噻!”
安江听出来了,即使是要饭,在这里恐怕也是不好要的!
4-13
贝壳英子和麻子经过计算,发现他们有两天的空当,孩子可以休息一哈子!
所以,这天傍晚,晓烟就对杜先生说:“明天后天,我们要歇一哈子,大后天再来。”
杜先生皱起了眉,非常怀疑地看着她,简直怀疑她要携款潜逃了!但他们今天收上来的货款都已上交了,这个猜疑就不成立!
晓烟见他不相信,就拿出送货的账本给他看。
杜先生仔细一看,果然,前面的烟铺已经送过了,后面的烟铺还要再过两天才用送。实在说,这也是金钱帮的孩子们送货效率高的结果!
杜先生这才说:“好噻,那你们就歇两天,两天后继续送货!”
4-14
这一天是周日,连送孩子上学的业务都停下了,所有孩子都可以歇一天!
他们要做的事,就是洗一洗衣服,整理一下自己的东西,然后就是结伙去绣壁街的小饭馆里吃一顿好的,甚至可以小小的喝一小盅酒。
所有孩子们脸上都是乐哈哈的,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幸福的日子!
上午,晓烟一直给弟弟洗衣服,要么就是拉着他的小手,在门前走来走去。
奶奶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看着他们,脸上都是慈祥的笑容。
之后,晓烟就去了《新华日报》,看看他们有没有稿件要送。
这些日子,最清闲的就是她了,天天坐在富成仓库里发呆。送孩子上学的业务停了,但给报社送稿件的业务并没有停。这自然就成了她的事。
从这一天开始,金钱帮的孩子们,每天七点多钟就聚在凉亭子巷的富成仓库门口。
等门开了,他们一拿到货,立刻分头跑去送货!
晓烟仍和昨天一样,独自坐在仓库里,做杜先生的人质。
杜先生在,她就和杜先生说说话。杜先生不在,她就和看仓库的大汉们聊天。
她只有十四岁,人长得蛮可爱的,大汉们也愿意和她聊天,反正闲着也闲着。
不聊天时,她就在仓库里东转转,西转转,处处看着都新鲜。
更多的时候,她看分货的师傅分装那些货!
货都装在木箱里,墙边有高高的一大摞,几乎码到房顶。
分装师傅打开木箱,去掉里面的稻草,打开油纸包,就取出一个又黑又大的圆球。
他们把圆球放在台子上,然后用刀切成小块。每一块都要用天平仔细秤量,多了要减,少了要添,然后用一把木锤把这些烟打成整整齐齐的长方条,再用铝箔纸包起来。
所有包装好的货,分成二两、三两和四两三种。烟铺有大小,用的量就有多有少,烟铺付的那一卷钱,也是不同的!
晓烟注意到,墙边的货箱码到了房顶。靠近房顶的地方,有几扇小窗户,非常窄,一般人是绝对钻不进来的!
仓库里最明显的,就是里面的味道!那就是一种尿骚味,很冲鼻子!
晓烟说:“师傅噢,味道好冲人噢。”
那个师傅就踩着木箱上去,打开两扇小窗户,让仓库里散一散味!
但仓库里的人很谨慎,每天下班时,都要在仓库里检查一遍,并且确认所有窗户都关上了,才会走!
4-9
这一整天里,金钱帮的孩子们果然麻利,快到中午的时候,就一批一批地跑回来。
他们先到一张大桌子前交钱。他们拿出十卷钱,或者十二卷钱,放在桌面上。
管账的先生戴着一副圆圆的水晶眼镜,身穿整齐长衫,端坐在椅子上。
他先拿起一卷钱,确认钱上的封条没有损坏,然后查看纸条的数字,这就是编号。他翻开账本,找到这个编号,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划一个勾,表示这家烟铺已收到了货。
确认和记录完成,他打开身边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木箱子,把这十卷钱放进去。
晓烟和回来的孩子们都没说话,眼角里却瞄到,账房先生每一次都要把钥匙收进自己的口袋里!那是一把很大的铜钥匙,箱子上则是一把很大的锁!好结实噢!
这之后,账房先生就从抽屉里拿出十元钱,或者十二元钱,交给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转手就把这些钱交到晓烟手里。
晓烟则谨慎地把钱放进自己胸前的布袋子里!放好了还要拍一拍。
这个孩子最后走到分装师傅面前,按照手里的地址说:“麻烦师傅,我要三个二两,四个三两,三个四两的。”
分装师傅就按照他说的分量和数量,把包着锡箔纸的货放进他的布包里。
这几个孩子转身就冲出了仓库。去送他们的下一趟货!
4-10
这天傍晚的时候,笑吟吟的杜先生,带着两个手下来了。
他在桌边坐下,向晓烟挥一下手,说:“姑娘,好噻?”
晓烟就嘟着嘴说:“不好噢!都要闷死掉了!气味也难闻死了!您先生让我坐在这里,还是不相信我们噻!您想想噢,我们还能跑到哪里去噻!真是地!”
杜先生沉吟片刻,说:“晓烟姑娘,你也不要烦恼,这种生意就是这样。我们都谨慎一些吧,丢了货丢了钱,都是要人命的事!你说是不是!”
晓烟没回答,只是噘着嘴点点头。
杜先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清点今天的货款。
账房先生掏出钥匙,打开那个沉重的大木箱,把里面一卷卷的钱拿到桌子上。
跟着杜先生来的两个人,一个拿起一卷钱,报出上面的编号。另一个则在账本上找到这个编号。前一个人撕开纸条,数了钱,再报出钱数。后一个就把这个钱数写在他的账本上。这就是一个边核对,边记账的办法。
到最后,那些钱都被整理好,整齐码放在桌子上。
晓烟在另一边帮助分装师傅捶打烟块,眼角里却瞄着那边桌上的一大堆钱!
货款和账目,都清点核对完成。杜先生手下的人把那些钱放进一个大皮包里,就提起来,跟着杜先生走了。
晓烟很快就看出来,这是杜先生每天都要做的事!货款不会在这个仓库里过夜!
想想也是,那么些钱,怎好在仓库里过夜噻!不可能地!
4-11
这天夜里,晓烟和帮里的孩子,也清点核对了今天的收入,七十二元整!
旁边的孩子们不用知道具体钱数,他们只要看看小桌上老高的钱堆,就知道今天收入不少!哇噻,这可是一大堆钱呀!
贝壳英子把这些钱弄整齐,放进一个布包里,放在小桌上。
但她的眼神,却一直阴阴地盯着对面的晓烟,仿佛要吃了她似的!
大官人看见英子的眼神,也回头去看晓烟,是那种审视加询问的眼神!
片刻,麻子也悄悄移过来,一动不动地盯着晓烟,好像她脸上有什么稀罕似的。
晓烟把他们一个一个盯一遍,却歪着嘴,用力一甩头,就回头望着门外!仿佛在跟谁赌气!
大官人他们都垂下了头,嘴巴也是一歪一歪的。他们一下子就看明白晓烟的眼神,她没找到机会!没有任何机会!那么一大堆钱,装了一大皮包!但他们却没有机会!
没有机会的生意,如何做得!差那!
4-12
重庆,朝天门码头。
几声悠长的汽笛,表明客船已到了终点!
所有乘客都乱了起来,整理自己的行李,招呼身边的人,然后就提着大包小包,随着其他人,慢慢向舷梯那边移过去,一个个都是急不可耐的样子。
客人不多的时候,安江和妹妹慢慢从自己的藏身处钻出来,小心地四面张望。
他们衣服肮脏,脸和手都是乌黑的。他们惊愕看着码头上那高高的宽台阶,还有旁边悬挂的牌子,重庆,朝天门!
他们没想到,竟然随着客船到了重庆!到了重庆怎么办,他们一点也不知道!
他们很快看出来,码头上没人剪票。客人们下了船,就蜂拥跑上高高的台阶,四面散去了。他们隐在前面大人的身后,很快溜上了岸。
一上岸,他们就更没办法了!
在船上,他们还可以偷一点泔水吃!到了岸上,可没有任何东西给他们吃!
妹妹仰起头,用很小的声音说:“哥,我饿了。”然后就眼巴巴地看着他。
安江四面望望,就在一个小吃摊上买了一个大饼,五分钱,递给妹妹。
妹妹咬了一口,就拉着哥哥的手,让他也吃一口。于是,安江就咬了一小口。
兄妹俩很快吃完了这只大饼,没吃饱,但也没办法了。
安江身上那一点点钱,还是临走时,廖姨给的,要省着用!他们再望着眼前高低起伏的街道和两边鳞次栉比的店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这个时候,还是妹妹采取了主动。
她伸手两只乌黑的小手,对一家小吃摊老板说:“求求大叔,把一点吃的吧。”
摊主看了看她,还是从筐子里拿出一块锅巴递给她,说:“走吧,走吧,不要再来了!”摊主回头对旁边的人说:“这么多逃难的,天天来要噢,怎么受得了噻!”
安江听出来了,即使是要饭,在这里恐怕也是不好要的!
4-13
贝壳英子和麻子经过计算,发现他们有两天的空当,孩子可以休息一哈子!
所以,这天傍晚,晓烟就对杜先生说:“明天后天,我们要歇一哈子,大后天再来。”
杜先生皱起了眉,非常怀疑地看着她,简直怀疑她要携款潜逃了!但他们今天收上来的货款都已上交了,这个猜疑就不成立!
晓烟见他不相信,就拿出送货的账本给他看。
杜先生仔细一看,果然,前面的烟铺已经送过了,后面的烟铺还要再过两天才用送。实在说,这也是金钱帮的孩子们送货效率高的结果!
杜先生这才说:“好噻,那你们就歇两天,两天后继续送货!”
4-14
这一天是周日,连送孩子上学的业务都停下了,所有孩子都可以歇一天!
他们要做的事,就是洗一洗衣服,整理一下自己的东西,然后就是结伙去绣壁街的小饭馆里吃一顿好的,甚至可以小小的喝一小盅酒。
所有孩子们脸上都是乐哈哈的,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幸福的日子!
上午,晓烟一直给弟弟洗衣服,要么就是拉着他的小手,在门前走来走去。
奶奶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看着他们,脸上都是慈祥的笑容。
之后,晓烟就去了《新华日报》,看看他们有没有稿件要送。
这些日子,最清闲的就是她了,天天坐在富成仓库里发呆。送孩子上学的业务停了,但给报社送稿件的业务并没有停。这自然就成了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