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513全军整编
    安抚好尚班王之后,我回到东方基地,终于有时间考虑一下我们下一步的计划了。
    我们当前的形势是:从东亚、南洋,再到印度洋东西两岸,这跨度一万五千千米距离的航线上,我们以冲绳为核心,建设了新加坡、德班两个要塞化基地,建立了文莱、新加坡、马六甲、科伦坡、卡利卡特和德班五个贸易补给据点;我们近代化军事工业突飞猛进,海军战力世界第一,海运船队也形成规模;煤铁供应充足,资金较为充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切,都为实现我们的环球航行计划打好了基础,我们已经具备了冲击全球航线的基本条件。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战线拉得太长,各个据点贸易水平和供应能力不一,部队分散把守,兵力捉襟见肘;新型战舰数量太少,不成规模。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编制进行扩充,重新调整人员安排,适应新型蒸汽化舰队的需要,适应环球航行需要。
    为此,我召集了在家的所有军事委员会成员,提出了“1513整军”计划。主要内容是:
    在人事方面:升任吴子谦、佛朗、李长昊、吕伯延、赵文成、张志成、吕振鹏、陈彦、王凌飞、李志雄、李志豪等11人为督指挥使,在我领导下组成新的军事委员会。其中,吴子谦任参谋长,负责协助我总揽全局,并担任《东方快报》内部版总监;佛朗任技术总监,负责科研和技术研发;李长昊任航海总监,协助我指挥舰队;吕伯延任东方基地司令,负责东方基地防御任务;赵文成任产业总监,负责管理财政,总揽东方基地军备和各工厂生产,并继续担任东方海军学校校长;张志成任运输舰队司令,负责东方基地运输舰队,保证基地的煤铁战略物资供应;吕振鹏任德班基地总督,总揽德班基地军政事务;陈彦任陆战队队长,跟随舰队行动;王凌飞任新加坡基地总督;李志雄任贸易航运总监,跟随舰队负责贸易事务;李志豪任科伦坡贸易点经理,负责印度洋贸易事务,并担任《东方快报》外部版总监。以上督指挥使年俸为白银100两。
    升任徐闻、秦朗、詹姆斯、高福祥、刘福涛为指挥使。徐闻暂驻科伦坡负责组织全基地邮船航线和《东方快报》发行,秦朗负责卡利卡特贸易事务,高福祥负责文莱贸易事务,詹姆斯任航海业务长,跟随舰队行动。以上指挥使年俸为白银50两。
    另外,根据各单位推荐,晋升23人为连级干部,45人为排级干部。年俸分别为白银30两和20两。
    在部队编成方面:全军编成主力舰队两支:一是主力舰队,由在建的“致远号”全装甲蒸汽巡洋舰、新建成的“威远号”木壳钢甲蒸汽巡洋舰组成。由我来统领,旗舰设在“致远号”,但鉴于该舰尚未建成,近期舰队司令部暂设在“威远号”上。两舰编制人数合计550人。
    二是基地运输舰队,由张志成统领,下设“超勇号”、“扬威号”、“镇倭号”三艘主力驱逐舰和48艘各型木制帆船,旗舰设在“超勇号”。合计编制人数2100人。
    陆战队分为两部分:一是陆战营,由我亲自指挥。不再沿用原先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神机连编制,将东方基地现有的青龙连、白虎连整编为3个陆战步兵连,每连120人;将神机连整编为特战连,每连120人;将炮连编制调整为5排15班,装备十二式野战炮12门,另增加一个炮连警卫排。全营再加上警卫排和通讯排,共计650人。
    二是基地守备部队,由各基地司令员和总督指挥。其中,东方基地下设步兵连2个,岸炮连1个,编制人数360人;新加坡基地原玄武连扩编为步兵连1个、岸炮连1个,总编制人数200人;德班基地原朱雀连扩编为步兵连2个、岸炮连1个,总编制人数360人,另有民兵一个大队;科伦坡商号和卡利卡特各设保安排1个,编制人数30人。
    以上陆战队各部合计1750人,加上舰队人员,全军共计4500人。
    此外,如果再加上东方基地的造船厂、火炮厂、枪械厂、冶金厂、蒸汽机厂、被服厂、码头和德班基地的六个生产队,我们东方公司干部战士和雇员超过1.2万人。
    以上“1513整军”计划,通过东方基地1513年1号训令方式发送基地各单位,并用内部版《东方快报》印发海外各单位。海外各单位整编需要的武器弹药和服装装备等通过邮船分批运送,所需资金从各单位上缴收益中核扣充抵。
    此外,为满足焊接技术和蒸汽机生产需要,我们在最新的内部版《东方快报》中要求德班基地尽快筹集十吨鲸油,文莱基地通过马尼拉采购五吨橡胶,通过邮船运回东方基地。
    训令下发后,整个东方基地和首里城全都动起来了,东方海军学校新一批毕业生被优先选拔进入舰队和陆战队,同时城里百姓积极报名加入船队和工厂。各个工厂都设立了自己的接待处和培训处,对报名人员择优录用,并展开上岗培训。
    而我终于腾出了时间,和李长昊、李志雄、詹姆斯登上了新服役的“威远号”巡洋舰,带上象牙10根、珍珠和宝石两箱,准备去一趟营口卫,一来是看看老朋友李柏风,祝贺他荣升辽东卫都督,二来也检验一下“威远号”的实际性能。
    公元1513年8月10日一早,“威远号”开始锅炉开始升火,上午十点左右,锅炉压力达标,遂拉响汽笛,解缆启航。随舰出航官兵共计410人,除了260人的“威远号”本舰水兵,还加上了陆战队特战连和警卫排。
    我们先以慢车方式两退一进,慢慢离开首里港码头,螺旋桨转动起来,带起了海底沉积的淤泥,搅混了岸边的海水。
    舰首慢慢指向港外,“两车进一”,我下达了操舰口令,意思是两台动力系统切换至“前进一”档位。
    命令由舰桥传令兵通过传声筒向轮机舱下达。
    随后,螺旋桨转速加快,“威远号”开始加速,逐渐驶出了港口。
    来到港外开阔水域,我下达口令“航向330,全速前进!”,这是完成后转向后,测试一下全舰的最大速度效果。
    操舵兵转动舵轮,舰首指向了西北方向,而后汽笛鸣响,全舰加速。
    我看到舰桥后方的两个高大的烟囱中吐出煤烟,这是轮机舱锅炉兵在向锅炉中加大投放煤炭。而后,舰身开始微微抖动,两台蒸汽机完成热身,开始全力冲刺,战舰在持续加速。
    这时,轮机舱报告:“蒸汽机已经达到最大功率,螺旋桨转速正常!”
    我从舰桥出来,走到舰桥外右侧的耳台上,这里设置通讯部门的探照灯和观察哨。这探照灯是在出航前紧急赶制的新设备。由于我让佛朗用钨丝代替此前的铜锡合金丝,让探照灯的性能大幅提升,虽然不能与现代的灯具相比,但要比传统的灯笼强了不知多少倍。当然,这还要感谢三百年后爱迪生的反复试验。
    在耳台上,我能感受到耳边迎面吹来的海风,设置在舰桥后下方的蒸汽机进气筒里,这海风变成了呜呜作响的气流,导入蒸汽机的锅炉中,让煤炭充分燃烧起来。
    战舰达到了最大速度,两旁的海水飞速地向后方掠去,飞剪式舰首犁开翠绿的海面,激起雪白的浪花,不时飞溅到舰首。我们就像一只在海面上低空滑翔的海鸥,自由自在,估计速度超过30千米每小时。三年了,这种速度只有我们帆船战舰在海况良好而且完全强劲顺风的情况下才能达到;三年了,我终于看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烟囱中吐出的浓重黑烟变成了炽热的青烟,时不时还有一股股的黑烟夹杂其中。这是锅炉的煤炭在稳定燃烧,只是在加入新煤的时候才会有一点黑烟。
    我从舰桥顺着梯子和通道,穿过舰长室、会议室、厨房、设备舱,下到了轮机舱。这里一片忙碌,温度明显比舰面上高一些,十几名锅炉兵穿着被服厂特制的棉麻短袖短裤,正在挥汗如雨,有的监控锅炉运行情况,有的按照口令不时用大号的铲子向锅炉中加煤,有的在巡查变速齿轮运行情况。蒸汽活塞连杆带动动力齿轮飞速运行,再通过变速器驱动螺旋桨主轴,产生了巨大的噪音。但这噪音代表着工业进步和机器时代的到来,让人感到十分愉悦。
    在没有石油润滑剂的前提下,我让佛朗用鲸油对主轴和变速器、气缸活塞等关键动作设备进行润滑,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整套动力系统看起来运行平稳顺畅,除了噪音大一些,没有其他毛病。
    但如果我们的橡胶材料再充裕一些的化,可以用橡胶和弹簧制成减震浮阀把振动源架在浮阀上,从而大幅度降低噪音。当然,这是1970年代新型潜艇上才引入的新技术。
    (本章完)

章节目录

1510我的环球航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狼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狼胥并收藏1510我的环球航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