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的动作很快,由赵郡李氏家主李功宇牵头。八月底,李世民的后宫里就多出了五位嫔妃。
因为同姓不婚,所以陇西和赵郡两家李氏没有送人进李世民的后宫。
李世民心情大好,不是因为又得了五个美人,而是因为五姓七望低头了。
严格来说,李渊一族是赵郡李氏的一个旁支。但是李渊没发家之前和赵郡李氏可以说毫无往来,甚至赵郡李氏都不承认他们之间的关系。
李渊发家之后,赵郡李氏也没有另眼相待。李世民想和五姓七望联姻都被无情拒绝。
现在李功宇在李世民面前一改之前傲慢的态度,变得讨好巴结,这让李世民对五姓七望这么多年的怨气得以释放,心情当然大好了。
另外陇西李氏和长孙家也定下了一桩婚事,而赵郡李氏则是和房玄龄的第三子定下了婚事。
这段时间京城朝堂上可谓风起云涌,格局大变。
五姓七望的官员也没有了之前高高在上的感觉,一个个的都在和其他人尽量搞好关系。
文武百官在感叹五姓七望的变化之时,目光也落在了李佑的身上。
之前可以对李佑不上心,但是现在不行了。
一个能以一己之力把五姓七望拉下神坛的人,你能视而不见?
一个在民间百姓和寒门子弟中有着超高声望的人,你能不重视?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因为钱庄和五姓七望的事,最近在朝会上对李佑的夸赞之词也毫不吝啬。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里,拜访齐王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如果是以前李佑大概率会拒他们于门外,但是自从上次李佑想明白后,对于前来的拜访的人也是笑脸相迎。
九月初的一天,齐王府里又来了一位拜访的官员。
李佑一听下人说出的名字,顿时重视起来。
因为来的人是褚遂良。
这个人可不简单。
现在身为谏议大夫的褚遂良深受李世民信任。每当朝中有大事,李世民都要询问褚遂良的意见。
在李世民临终前,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
由此可见褚遂良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李佑在会客厅见到褚遂良时很客气。
“褚大夫,本王可是对你的书法仰慕已久啊。”
“殿下谬赞了,我的书法和虞兄和欧阳兄还差得远呢。”
褚遂良起身行礼道。
“各有千秋,褚大夫不必自谦。”
“褚某对殿下也是佩服得很,不仅是诗才无双,而且殿下创造出来的东西无一不是对大唐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互相吹捧过后,李佑问道:
“不知褚大夫今日登门所谓何事?”
“没什么重要的事,褚某从钱庄和纸钞中可以看出殿下对治国很有建树,所以特意前来学习一下。”
“这就过分赞誉了,本王在治国方面哪有褚大夫你有见解,最多就是互相交流一下。”
李佑摆摆手说道。
“好,那就互相交流一下。殿下,你说这古往没有哪个王朝可以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
褚遂良问了第一个问题。
李佑虽然摸不清褚遂良的目地,但是还是回答道:
“王朝覆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本王认为最大的原因土地兼并。”
褚遂良眼前一亮,随即说道:
“殿下能详细说说吗?”
“王朝一开始建立,百姓人人有土地。只要皇帝不折腾,自然会发展得很好,直到王朝鼎盛。但是随着百姓的土地不断地被士族贵族所兼并,等百姓无田可种,王朝的衰败和灭亡是必然的。”
“殿下的意思是和王朝天子没有关系吗?”
褚遂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并且他听完之后还颇为认同。
“当然有关系,比如赋税重,任由贪官横行之类的,这些都是间接原因,因为这些导致百姓穷困潦倒吃不饱饭,当然会起义造反了。”
“跟外族没有关系吗?”
褚遂良又问道。
“有,但是关系不大。如果王朝国富兵强,还用怕外族吗?只怕外族也不敢轻易招惹吧。”
褚遂良点点头继续说道:
“难怪殿下如此针对五姓七望。”
李佑摇摇头说道:
“有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是因为他们挡住了寒门子弟的路吗?”
“不仅如此,还因为本王看不惯他们剥削百姓,一斤粗盐的成本才七八文,他们居然卖二十文,这不是在吸百姓的血吗?”
李佑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虽然他一开始造盐的初衷不是这个,但是当李佑了解盐价之后就是了。
褚遂良深深看了李佑一眼说道:
“齐王殿下果真是为国为民啊。”
李佑见褚遂良夸得这么真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先惹我的。”
之后褚遂良又问了李佑不少问题,让李佑一度怀疑褚遂良是来考较他的。
其实褚遂良这次来拜访李佑确实有部分原因是为了考较李佑,换句话来说,是想看看李佑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但更多的原因就是为了交流。
从一开始齐王犁到最近的造纸和印刷,每一样东西都只能证明李佑创造发明很厉害。
但钱庄和纸钞就不一样了,这足以证明李佑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造诣不低,所以褚遂良一开始见到李佑说的话并不是吹捧。
再通过之后的交谈,褚遂良更加确定李佑的水平不凡,看问题非常透彻,也让褚遂良自己受益良多。
“殿下有如此经世之才,应当就在京城任职啊,褚某明天就跟给陛下提议。”
“褚大夫,不必如此,之前父皇问过我想不想留下的问题,当时我拒绝了。”
“为何?”
“褚大夫难道真的不明白吗?我留在京城有活路吗?”
褚遂良刚才因为惜才所以没想那么多,现在冷静下来一想,确实不应留下。
目前虽然太子是李承乾,但是因为李承乾的荒唐行径,李世民对于太子之位在李承乾和李泰之间也是摇摆不定。
但是不管最后谁登上皇位,李佑都不会好过,他太了解李承乾和李泰的性格了。
最后褚遂良也没再说什么,心里感叹一句可惜之后便离开了齐王府。
因为同姓不婚,所以陇西和赵郡两家李氏没有送人进李世民的后宫。
李世民心情大好,不是因为又得了五个美人,而是因为五姓七望低头了。
严格来说,李渊一族是赵郡李氏的一个旁支。但是李渊没发家之前和赵郡李氏可以说毫无往来,甚至赵郡李氏都不承认他们之间的关系。
李渊发家之后,赵郡李氏也没有另眼相待。李世民想和五姓七望联姻都被无情拒绝。
现在李功宇在李世民面前一改之前傲慢的态度,变得讨好巴结,这让李世民对五姓七望这么多年的怨气得以释放,心情当然大好了。
另外陇西李氏和长孙家也定下了一桩婚事,而赵郡李氏则是和房玄龄的第三子定下了婚事。
这段时间京城朝堂上可谓风起云涌,格局大变。
五姓七望的官员也没有了之前高高在上的感觉,一个个的都在和其他人尽量搞好关系。
文武百官在感叹五姓七望的变化之时,目光也落在了李佑的身上。
之前可以对李佑不上心,但是现在不行了。
一个能以一己之力把五姓七望拉下神坛的人,你能视而不见?
一个在民间百姓和寒门子弟中有着超高声望的人,你能不重视?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因为钱庄和五姓七望的事,最近在朝会上对李佑的夸赞之词也毫不吝啬。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里,拜访齐王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如果是以前李佑大概率会拒他们于门外,但是自从上次李佑想明白后,对于前来的拜访的人也是笑脸相迎。
九月初的一天,齐王府里又来了一位拜访的官员。
李佑一听下人说出的名字,顿时重视起来。
因为来的人是褚遂良。
这个人可不简单。
现在身为谏议大夫的褚遂良深受李世民信任。每当朝中有大事,李世民都要询问褚遂良的意见。
在李世民临终前,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
由此可见褚遂良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李佑在会客厅见到褚遂良时很客气。
“褚大夫,本王可是对你的书法仰慕已久啊。”
“殿下谬赞了,我的书法和虞兄和欧阳兄还差得远呢。”
褚遂良起身行礼道。
“各有千秋,褚大夫不必自谦。”
“褚某对殿下也是佩服得很,不仅是诗才无双,而且殿下创造出来的东西无一不是对大唐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互相吹捧过后,李佑问道:
“不知褚大夫今日登门所谓何事?”
“没什么重要的事,褚某从钱庄和纸钞中可以看出殿下对治国很有建树,所以特意前来学习一下。”
“这就过分赞誉了,本王在治国方面哪有褚大夫你有见解,最多就是互相交流一下。”
李佑摆摆手说道。
“好,那就互相交流一下。殿下,你说这古往没有哪个王朝可以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
褚遂良问了第一个问题。
李佑虽然摸不清褚遂良的目地,但是还是回答道:
“王朝覆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本王认为最大的原因土地兼并。”
褚遂良眼前一亮,随即说道:
“殿下能详细说说吗?”
“王朝一开始建立,百姓人人有土地。只要皇帝不折腾,自然会发展得很好,直到王朝鼎盛。但是随着百姓的土地不断地被士族贵族所兼并,等百姓无田可种,王朝的衰败和灭亡是必然的。”
“殿下的意思是和王朝天子没有关系吗?”
褚遂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并且他听完之后还颇为认同。
“当然有关系,比如赋税重,任由贪官横行之类的,这些都是间接原因,因为这些导致百姓穷困潦倒吃不饱饭,当然会起义造反了。”
“跟外族没有关系吗?”
褚遂良又问道。
“有,但是关系不大。如果王朝国富兵强,还用怕外族吗?只怕外族也不敢轻易招惹吧。”
褚遂良点点头继续说道:
“难怪殿下如此针对五姓七望。”
李佑摇摇头说道:
“有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是因为他们挡住了寒门子弟的路吗?”
“不仅如此,还因为本王看不惯他们剥削百姓,一斤粗盐的成本才七八文,他们居然卖二十文,这不是在吸百姓的血吗?”
李佑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虽然他一开始造盐的初衷不是这个,但是当李佑了解盐价之后就是了。
褚遂良深深看了李佑一眼说道:
“齐王殿下果真是为国为民啊。”
李佑见褚遂良夸得这么真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先惹我的。”
之后褚遂良又问了李佑不少问题,让李佑一度怀疑褚遂良是来考较他的。
其实褚遂良这次来拜访李佑确实有部分原因是为了考较李佑,换句话来说,是想看看李佑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但更多的原因就是为了交流。
从一开始齐王犁到最近的造纸和印刷,每一样东西都只能证明李佑创造发明很厉害。
但钱庄和纸钞就不一样了,这足以证明李佑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造诣不低,所以褚遂良一开始见到李佑说的话并不是吹捧。
再通过之后的交谈,褚遂良更加确定李佑的水平不凡,看问题非常透彻,也让褚遂良自己受益良多。
“殿下有如此经世之才,应当就在京城任职啊,褚某明天就跟给陛下提议。”
“褚大夫,不必如此,之前父皇问过我想不想留下的问题,当时我拒绝了。”
“为何?”
“褚大夫难道真的不明白吗?我留在京城有活路吗?”
褚遂良刚才因为惜才所以没想那么多,现在冷静下来一想,确实不应留下。
目前虽然太子是李承乾,但是因为李承乾的荒唐行径,李世民对于太子之位在李承乾和李泰之间也是摇摆不定。
但是不管最后谁登上皇位,李佑都不会好过,他太了解李承乾和李泰的性格了。
最后褚遂良也没再说什么,心里感叹一句可惜之后便离开了齐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