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元璋却是突然开口了:“贤侄,既然你想你父辞官归来,何不你自己出仕,你无你父亲的根基,圣上自然不会忌惮你,如此一来,你大可在朝中一展抱负?”
李善长一听,忍不住思忖起来,朱元璋提这么一个建议明显是看好李洪,而他李善长即便辞官归老,可毕竟在朝中经验多年,人脉不是说没就没的。
这种起点,李洪只要不蠢,日后之成就自然是封侯拜相。
一想到李家连出两位国公,李善长做梦嘴都笑歪了,却不料,李洪下一句话,差点把李善长吓得半死。
“做官?呵,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大胆!”
说话的是朱标,而李善长早都吓得瘫软在地,别说什么一门两国公的没门了,他现在只想着凭借自己多年的功劳,能换回自己一家老小的命。
朱元璋也是微微皱起眉头,一脸的不悦,但也没当场发错,而是眼神示意朱标稍安勿躁,随后冷声质问李洪:“贤侄,此话可不能乱说,我等与你父毕竟是大明官员,怎么到你嘴中却是成了狗都不如了?”
李洪却没直接回答,而是再次反问道:“不知二位在朝中任何职?”
朱元璋和朱标皆是沉默不语,见此李洪也不追问,只是淡淡一笑:“我父亲乃是左相,官居一品,来文官之首,可二位可知道我父亲一年的俸禄几何?”
“堂堂左相,一年俸禄只是八十七石,换算成银子也只是百两,在京城这寸金寸土之地,养活一家老小都十分勉强。”
“朝中一品大员尚且如此,其他三品官员也只有三十石,正六品则只有十石,七品靠后更是少之又少,那点粮食根本养不活人,这样的官员,如何治国安天下?”
此时的李洪为了彻底打消父亲李善长最后的念想,干脆也不顾什么礼节了,直接拍案而起。
不过,李洪所言都是实情,或许就因为朱元璋出身贫苦,对大明的官员也十分严苛。
若是做个对比,唐宋时期的一品大员,一年俸禄大约在一千三百石左右,那是的粮食价格更高,换算成银两,也有不少了。
只是,这会儿的李善长那听得进去这些,他已经开始想着怎么带着一家老小逃跑,如何才能躲过宫中密探的追杀了。
反观朱元璋,脸色彻底黑成锅底,厉声呵斥道:“怎么,民生疾苦,既然做官,当为民请命,不想着如何改善民生,反倒惦记起朝廷的俸禄了?”
李善长一听,也来了精神,自觉自己还能抢救一下,同样办案而起:“没错,吾辈寒窗苦读数十载,所求无非是遇到明主,为一方百姓谋福祉,与俸禄多少有何干系?”
“再说了,你这逆子懂什么,你爹我一生为官清廉,从不敢收受贿赂,何曾差过你一口吃的?”
说到这,李善长不由偷偷看了朱元璋一眼,他深知这位圣上最恨贪官污吏,而且他的确是一股清流,或许朱元璋会看在这点上饶他一命。
李善长激动开口,李洪反倒是平静下来了,轻笑一声:“爹,孩儿一个子儿都没花家里的,可您猜猜,这几亩良田是怎么到我手上的?”
李善长脸色一变,大喝一声:“你个逆子,敢借我名强占良田?”
李洪摇了摇头:“孩儿的确是借用了父亲的名号,但并非强占,而是那些人主动赠与,甚至还求着我收下田契!”
“这是为何?”
朱元璋脸色阴沉,心中怒火大盛,已经决定即便李洪再有才华,若不说出个理由来,他必砍下此子的脑袋。
“大明律法,官员名下田产可免去赋税和徭役,百姓们也不是傻子,免费将田地交给官员,虽然从农户变成佃户,但地里的粮食却只需交出三成给官员,反而比交赋税给朝廷更划算!”
“父亲还不知晓吧,您虽然为官清廉,不受贿赂,但家里的田契少说也有千亩之多,不然,您以为凭那八十七石的俸禄,能养活府中一大家子吗?”
朱元璋倒是沉默了,这条律法乃是他设立,本意是想补贴那些俸禄低微的官员,可谁知,如今却是弄巧成拙了。
历史上,朱元璋后来也察觉到了这条律法的问题所在,随后在洪武二十五年就开始禁止此令,但明朝中期却莫名其妙又兴起了,以至于是明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终而亡国。
沉默良久,朱元璋才道:“即便如此,这也不该是你不如朝为官的理由。”
此时的朱元璋依然不敢再小看李洪,见微知著,寥寥几句就点破了如今朝政的破绽之处,此等大才,不招致麾下,治理国家实在太可惜了。
“四爷,我话都说得这么直白了,您怎么反而绕进去了?这官当的,既有掉脑袋的风险,俸禄又低得可怜,想养活一家子还得一口剥削百姓,你说这官当了有什么用?”
李善长的心情经过几次大起大落,如今已经麻木了,听到自己儿子劝朱元璋撂挑子不干,竟没什么大反应。
朱元璋却是急切道:“贤侄所言不错,只是当今圣上乃贤明之君,我归家便上疏圣上,将你今日所言呈上去,想必此事必会好转!”
李洪听到这,只觉得这位四爷是不是脑子秀逗了,一心就想报效朝堂,不为功名利禄,而自家父亲该不会跟他一个想法吧?
李洪不由有些急了,想一想李善长未来的下场,尤其自己会被牵连其中,李洪就下定决心,一定让李善长辞官,从此归隐山林。
既然劝劝不了,对付这种死脑筋之人,只能用最后一个办法了,那就是让他看到官场的黑暗,心灰意冷,自动辞官。
想到这,李洪故意露出不屑之色,冷笑起来:“好转?呵呵,先让圣上治一治朝中的贪腐之象再说吧!”
“放屁!”朱元璋却是第一次失态大喝,“朕……真是黄口小儿,信口雌黄!圣上自登大位以来,最厌恶的便是贪腐之象,或许会偶有疏漏,但也绝无你这般严重!”
“四爷您位极人臣,何不回去亲自查一查?我父乃是清廉之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都收了百姓那么多的田契,那其他有心收手贿赂的官员,会有多少?”
“不可能,我大明律法严明,圣上爱民如子,绝不可能发生这等事。”
对此,李洪只能无奈叹息:“四爷,不如我们打个赌如何?若确有其事,你帮我劝我父亲辞官如何?”
李洪的话却让李善长一阵心惊肉跳,这逆子竟然敢跟圣上打赌?
更让李善长心惊的是,朱元璋听后不仅不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好,今日我回去便让人彻查此事,若真如你所言,朝中真有贪官横行,我立刻劝你父辞官,可若没有,呵呵,小子,你便参加科举出仕,如此可行?”
“一言为定!”
这场酒宴草草结束,李洪没说服自家父亲辞官,不由有些意兴阑珊,回到屋内倒头就睡。
而另外三人,今夜只怕也是注定难眠了。
李善长一听,忍不住思忖起来,朱元璋提这么一个建议明显是看好李洪,而他李善长即便辞官归老,可毕竟在朝中经验多年,人脉不是说没就没的。
这种起点,李洪只要不蠢,日后之成就自然是封侯拜相。
一想到李家连出两位国公,李善长做梦嘴都笑歪了,却不料,李洪下一句话,差点把李善长吓得半死。
“做官?呵,大明的官,狗都不做!”
“大胆!”
说话的是朱标,而李善长早都吓得瘫软在地,别说什么一门两国公的没门了,他现在只想着凭借自己多年的功劳,能换回自己一家老小的命。
朱元璋也是微微皱起眉头,一脸的不悦,但也没当场发错,而是眼神示意朱标稍安勿躁,随后冷声质问李洪:“贤侄,此话可不能乱说,我等与你父毕竟是大明官员,怎么到你嘴中却是成了狗都不如了?”
李洪却没直接回答,而是再次反问道:“不知二位在朝中任何职?”
朱元璋和朱标皆是沉默不语,见此李洪也不追问,只是淡淡一笑:“我父亲乃是左相,官居一品,来文官之首,可二位可知道我父亲一年的俸禄几何?”
“堂堂左相,一年俸禄只是八十七石,换算成银子也只是百两,在京城这寸金寸土之地,养活一家老小都十分勉强。”
“朝中一品大员尚且如此,其他三品官员也只有三十石,正六品则只有十石,七品靠后更是少之又少,那点粮食根本养不活人,这样的官员,如何治国安天下?”
此时的李洪为了彻底打消父亲李善长最后的念想,干脆也不顾什么礼节了,直接拍案而起。
不过,李洪所言都是实情,或许就因为朱元璋出身贫苦,对大明的官员也十分严苛。
若是做个对比,唐宋时期的一品大员,一年俸禄大约在一千三百石左右,那是的粮食价格更高,换算成银两,也有不少了。
只是,这会儿的李善长那听得进去这些,他已经开始想着怎么带着一家老小逃跑,如何才能躲过宫中密探的追杀了。
反观朱元璋,脸色彻底黑成锅底,厉声呵斥道:“怎么,民生疾苦,既然做官,当为民请命,不想着如何改善民生,反倒惦记起朝廷的俸禄了?”
李善长一听,也来了精神,自觉自己还能抢救一下,同样办案而起:“没错,吾辈寒窗苦读数十载,所求无非是遇到明主,为一方百姓谋福祉,与俸禄多少有何干系?”
“再说了,你这逆子懂什么,你爹我一生为官清廉,从不敢收受贿赂,何曾差过你一口吃的?”
说到这,李善长不由偷偷看了朱元璋一眼,他深知这位圣上最恨贪官污吏,而且他的确是一股清流,或许朱元璋会看在这点上饶他一命。
李善长激动开口,李洪反倒是平静下来了,轻笑一声:“爹,孩儿一个子儿都没花家里的,可您猜猜,这几亩良田是怎么到我手上的?”
李善长脸色一变,大喝一声:“你个逆子,敢借我名强占良田?”
李洪摇了摇头:“孩儿的确是借用了父亲的名号,但并非强占,而是那些人主动赠与,甚至还求着我收下田契!”
“这是为何?”
朱元璋脸色阴沉,心中怒火大盛,已经决定即便李洪再有才华,若不说出个理由来,他必砍下此子的脑袋。
“大明律法,官员名下田产可免去赋税和徭役,百姓们也不是傻子,免费将田地交给官员,虽然从农户变成佃户,但地里的粮食却只需交出三成给官员,反而比交赋税给朝廷更划算!”
“父亲还不知晓吧,您虽然为官清廉,不受贿赂,但家里的田契少说也有千亩之多,不然,您以为凭那八十七石的俸禄,能养活府中一大家子吗?”
朱元璋倒是沉默了,这条律法乃是他设立,本意是想补贴那些俸禄低微的官员,可谁知,如今却是弄巧成拙了。
历史上,朱元璋后来也察觉到了这条律法的问题所在,随后在洪武二十五年就开始禁止此令,但明朝中期却莫名其妙又兴起了,以至于是明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终而亡国。
沉默良久,朱元璋才道:“即便如此,这也不该是你不如朝为官的理由。”
此时的朱元璋依然不敢再小看李洪,见微知著,寥寥几句就点破了如今朝政的破绽之处,此等大才,不招致麾下,治理国家实在太可惜了。
“四爷,我话都说得这么直白了,您怎么反而绕进去了?这官当的,既有掉脑袋的风险,俸禄又低得可怜,想养活一家子还得一口剥削百姓,你说这官当了有什么用?”
李善长的心情经过几次大起大落,如今已经麻木了,听到自己儿子劝朱元璋撂挑子不干,竟没什么大反应。
朱元璋却是急切道:“贤侄所言不错,只是当今圣上乃贤明之君,我归家便上疏圣上,将你今日所言呈上去,想必此事必会好转!”
李洪听到这,只觉得这位四爷是不是脑子秀逗了,一心就想报效朝堂,不为功名利禄,而自家父亲该不会跟他一个想法吧?
李洪不由有些急了,想一想李善长未来的下场,尤其自己会被牵连其中,李洪就下定决心,一定让李善长辞官,从此归隐山林。
既然劝劝不了,对付这种死脑筋之人,只能用最后一个办法了,那就是让他看到官场的黑暗,心灰意冷,自动辞官。
想到这,李洪故意露出不屑之色,冷笑起来:“好转?呵呵,先让圣上治一治朝中的贪腐之象再说吧!”
“放屁!”朱元璋却是第一次失态大喝,“朕……真是黄口小儿,信口雌黄!圣上自登大位以来,最厌恶的便是贪腐之象,或许会偶有疏漏,但也绝无你这般严重!”
“四爷您位极人臣,何不回去亲自查一查?我父乃是清廉之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都收了百姓那么多的田契,那其他有心收手贿赂的官员,会有多少?”
“不可能,我大明律法严明,圣上爱民如子,绝不可能发生这等事。”
对此,李洪只能无奈叹息:“四爷,不如我们打个赌如何?若确有其事,你帮我劝我父亲辞官如何?”
李洪的话却让李善长一阵心惊肉跳,这逆子竟然敢跟圣上打赌?
更让李善长心惊的是,朱元璋听后不仅不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好,今日我回去便让人彻查此事,若真如你所言,朝中真有贪官横行,我立刻劝你父辞官,可若没有,呵呵,小子,你便参加科举出仕,如此可行?”
“一言为定!”
这场酒宴草草结束,李洪没说服自家父亲辞官,不由有些意兴阑珊,回到屋内倒头就睡。
而另外三人,今夜只怕也是注定难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