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碎裂
符黎想拒绝他。因为明天是春节,一年的起点。即便不是特殊的日子,她也不该答应与异性学生一起出行。她用手机贴近耳朵,感觉意识正被鞭炮驱赶着,兵荒马乱地逃到天际之外。有种莫名的不详预感幽幽升起:如果这次不去,她就会后悔,而且会后悔很久。有时候,并非时时刻刻,符黎能感受到这种呼唤——或者说她站在生命的分岔路上,察觉到另一种选择的代价。假如她真的足够幸运,那么就应该遵从此刻的不安。
“可是我回家了,离你比较远。”符黎说。
“啊?上次我们开车去的地方不是你家吗?”
“那是我租的房子。”
她能想象到小叶的惊讶。这座城市太大了,以至于她要从边缘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起初,这绝非多此一举。可后来,进入佳日文化后,她仍旧成了沙丁鱼罐头里身不由己的那一枚。
当晚,符黎没再像往年那样熬夜守岁。更齐整的家族聚会安排在初二,所以今天空了下来,足够出趟远门。平日里徘徊在城市的人早已回到家乡,让这座城的边沿还原为本来的面貌,清净,却略显寂寞。过年时,高速公路畅通无阻,小叶打车过来,早早就到了她家门口。她顶着惺忪的睡眼化妆,出门。春节到了,春天已然不远,但说话时空气还会凝结为团团白雾。
“新年快乐!春节快乐!”
叶予扬又穿了那件黄色羽绒服,高举双臂远远和她打招呼,扮演一颗无忧无虑的芒果。他的笑容明亮,发自内心,有和春季节日相得益彰的活泼朝气。
“春节快乐。我们去哪?”
两人一起并肩往外走。他们经过路边光秃秃的树,但今天它们看起来正在焕然新生。他想了想,说:“去庙会吧!”
不论他回答什么奇怪的地方——虽然无外乎庙会和商场——符黎都打算同意。难得过年期间不堵车。小叶在后排,而她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与司机闲聊。话题首先围绕着目的地,开车的中年人表示近年来的庙会已经没了趣味,只剩下人山人海。是啊,她附和道,尽管她上次去庙会还是五六年前。
“哪像你们,小情侣一块去,还有那种气氛,是吧。”司机师傅调侃道。
“不是不是,他算是我的……客户。”
“大年初一不忘工作,厉害啊。”
“您不是也一样吗。”
“嗨,我这是家里亲戚都没了,不出来拉活也没事干。”
中年人说得坦然,就好像无人相聚只是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符黎感觉鼻子一酸,无言以对。司机明显不希望车子里就这么一直沉默下去,立刻提起别的:“这路,真顺畅,一年也就这么几天好开车。”
她赶快接住了新的话题,谈起平日的交通状况。在那之前,她不小心瞥到后视镜,看见小叶用手揉了揉眼睛。
天空仍旧灰蒙蒙的。远方,高楼像融进了雾里。他们在灰色的城市里穿梭,大约一个多小时后被送到庙会附近,比平时节约了近叁分之二的时间。“谢谢,再见。”关上车门时,符黎说。她有些佩服那位中年人。他能够笑着说那些话,轻而易举地揭开自己的伤痛,而她绝对无法做到。随后,她又想到一种可能性:也许他也不能完全释然,而在出租车里和乘客们简单地诉苦就是他排解痛楚的方式。
“走吧,”符黎说,“带个路。”
庙会举办在市中心的大型公园内,里面坐落着存留百年的历史建筑,行人只能在景点附近下车,慢慢走进去。春节期间,一半的人口离开了城市,而另一半好像都聚集在这,正如司机所说——人山人海。离公园入口还有一段远路,她跟着小叶绕进清净的小巷。
“学校官网通知校考的具体时间了吗?”符黎边走边问。
“嗯……下周五。”他漫不经心地回答。
“那么快?为什么感觉又提前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不过幸好考试曲目没变。”
“别紧张就好,一切顺其自然。”她安慰道。
“我还好……你知道吗,招生简章说今年有二十六个名额!我猜过来考试的人都凑不齐二十六个。”
“怎么可能没有,中心音乐学院是国内水平最高的音乐类大学了,大家肯定都想来试试的。”
“但是,姐姐,我学的是中提琴啊……”
叶予扬缓缓侧过头,自嘲道。他的语气里好像带了点幽怨,又好像没有。自从当上他的私人家教,符黎也自行了解过一些古典乐知识,包括乐团构成、经典曲目以及网络上关于中提琴的无良笑话。因为名气小、独奏曲目少等一系列原因,中提琴在提琴家族的地位比不上乐队里的贝斯。不过这也有好处,关注度小,竞争自然也小,就像小叶说的,二十六个名额的考试对他而言不算绰绰有余,但也不至于太过艰难。
“其实我早就想问了,”符黎小心翼翼地开口,“可以采访你一下吗,叶同学,当初你是如何决定学中提琴的呢?”
她言下之意是为什么不选择备受瞩目的小提琴或大提琴。叶予扬很容易抓住话里的重点,想来没少回答类似的问题。
“就……”他看向地面,注意脚下不时翻起的砖石,“现在想想没什么特别的。因为当初大家都扎堆去学小提琴,我觉得那样一点都不酷,所以学了中提。”
“原来如此。”
很像年轻人的真心话,从小就想要特立独行,于是不计后果,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当然她不认为中提琴有什么不好,玩笑只是玩笑而已,恰恰相反,它在古典乐团中不可或缺。而且他还有个近乎天才的朋友,能帮他创作出适合中提琴音色的流行旋律,从各种方面来说,他现在的状态都是最好的结果。
他们为了避开人群而躲入小巷,再走到街道上时,目的地好像越来越远了。她看见路旁的店铺,前两年,它们的招牌更换为统一风格,宛如低预算电子游戏里的劣质贴图。偶然间,她一抬眼,看见马路对面的两行大字——“法律咨询”和“财务外包”——死气沉沉地黏在白色背景板上。她顺便也看了看身旁的店面招牌,上面写着“公司注册”“代理记账”。如果不是必经之路,这条街实在不值得一逛。
符黎不是为了走入某种禁忌而来的。忽然,她觉得天上一晃,好像太阳出来了,同时心里的不安又摇曳起来。前方有个男人拉开店铺的门走了进去。他关门的动作不轻快,反而怒气冲冲,似乎迫切需要律师的帮助。门是玻璃的,市面上最常见的款式。她想起偶尔看电视时撞见的新闻:洗澡时玻璃突然爆炸,男士不幸被割伤。
她发誓,她只是这么简单地想了一下。
走到那间咨询事务所门口时,小叶正说着什么“糖葫芦的馅”“豆沙”“山楂”之类。她没有精力仔细去听。惶惶不安之中,一声诡异的响动划破耳膜,简直像在应验她的担忧。右边的门裂开了,整扇门从顶端倾塌而下。新闻挪移到了这一秒。无数碎片扎向她的身体,唯一能做的只有转过去,避免玻璃溅进眼睛。
记得当年,大学四年级,隔壁学院有个认真复习考研的女孩临考前摔伤了胳膊。试卷上满眼都是复习过的题目,她的右手却打着石膏,无法奋笔疾书。同学们纷纷表示安慰:“复习得这么好,你明年一定可以”——除了轻飘飘的安慰,他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备考的人都知道再来一年意味着多少痛苦和煎熬。长辈们会施压,社会一贯的运行方式会嫌恶你跟不上它们的步伐。无论如何辩白,在大多数人眼里,那都是一种浪费。也许小叶不该遭受如此折磨,也许任何人都最好避开这些意外。厚实的羽绒服提供了保护,符黎感到手背一缕跳动的痛。幸好,她想,她始终走在右边。
叶予扬呆滞了足足一秒才反应过来。他的表情被吓得凝固,抬起手,却不知所措。“急救……救护车,救护车。”他把符黎拉远了些,掏出手机就要打120。多亏了卷在背后的羽绒服帽子,玻璃没插进头发里,只是刺伤了耳朵和手。
“不用叫救护车,”她及时阻止了小叶,“你没事吧?”
“没……对不起,姐姐。我们去急诊!现在就去,我打车,你坚持一下。”
店里为数不多的人也受到惊吓,围上来看。现在,符黎才感觉眼前像被抽空般一片空白。她感到后怕。如果此刻是夏天,她穿着薄薄的裙子,大片皮肤裸露在外,结果会怎样?右耳和双手都淌着血。叶予扬焦急地低着头,在背包里翻找着酒精棉片。疼痛在冷风里麻木了,她只是静默地将目光投向那个店铺的招牌。
--
“可是我回家了,离你比较远。”符黎说。
“啊?上次我们开车去的地方不是你家吗?”
“那是我租的房子。”
她能想象到小叶的惊讶。这座城市太大了,以至于她要从边缘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起初,这绝非多此一举。可后来,进入佳日文化后,她仍旧成了沙丁鱼罐头里身不由己的那一枚。
当晚,符黎没再像往年那样熬夜守岁。更齐整的家族聚会安排在初二,所以今天空了下来,足够出趟远门。平日里徘徊在城市的人早已回到家乡,让这座城的边沿还原为本来的面貌,清净,却略显寂寞。过年时,高速公路畅通无阻,小叶打车过来,早早就到了她家门口。她顶着惺忪的睡眼化妆,出门。春节到了,春天已然不远,但说话时空气还会凝结为团团白雾。
“新年快乐!春节快乐!”
叶予扬又穿了那件黄色羽绒服,高举双臂远远和她打招呼,扮演一颗无忧无虑的芒果。他的笑容明亮,发自内心,有和春季节日相得益彰的活泼朝气。
“春节快乐。我们去哪?”
两人一起并肩往外走。他们经过路边光秃秃的树,但今天它们看起来正在焕然新生。他想了想,说:“去庙会吧!”
不论他回答什么奇怪的地方——虽然无外乎庙会和商场——符黎都打算同意。难得过年期间不堵车。小叶在后排,而她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与司机闲聊。话题首先围绕着目的地,开车的中年人表示近年来的庙会已经没了趣味,只剩下人山人海。是啊,她附和道,尽管她上次去庙会还是五六年前。
“哪像你们,小情侣一块去,还有那种气氛,是吧。”司机师傅调侃道。
“不是不是,他算是我的……客户。”
“大年初一不忘工作,厉害啊。”
“您不是也一样吗。”
“嗨,我这是家里亲戚都没了,不出来拉活也没事干。”
中年人说得坦然,就好像无人相聚只是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符黎感觉鼻子一酸,无言以对。司机明显不希望车子里就这么一直沉默下去,立刻提起别的:“这路,真顺畅,一年也就这么几天好开车。”
她赶快接住了新的话题,谈起平日的交通状况。在那之前,她不小心瞥到后视镜,看见小叶用手揉了揉眼睛。
天空仍旧灰蒙蒙的。远方,高楼像融进了雾里。他们在灰色的城市里穿梭,大约一个多小时后被送到庙会附近,比平时节约了近叁分之二的时间。“谢谢,再见。”关上车门时,符黎说。她有些佩服那位中年人。他能够笑着说那些话,轻而易举地揭开自己的伤痛,而她绝对无法做到。随后,她又想到一种可能性:也许他也不能完全释然,而在出租车里和乘客们简单地诉苦就是他排解痛楚的方式。
“走吧,”符黎说,“带个路。”
庙会举办在市中心的大型公园内,里面坐落着存留百年的历史建筑,行人只能在景点附近下车,慢慢走进去。春节期间,一半的人口离开了城市,而另一半好像都聚集在这,正如司机所说——人山人海。离公园入口还有一段远路,她跟着小叶绕进清净的小巷。
“学校官网通知校考的具体时间了吗?”符黎边走边问。
“嗯……下周五。”他漫不经心地回答。
“那么快?为什么感觉又提前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不过幸好考试曲目没变。”
“别紧张就好,一切顺其自然。”她安慰道。
“我还好……你知道吗,招生简章说今年有二十六个名额!我猜过来考试的人都凑不齐二十六个。”
“怎么可能没有,中心音乐学院是国内水平最高的音乐类大学了,大家肯定都想来试试的。”
“但是,姐姐,我学的是中提琴啊……”
叶予扬缓缓侧过头,自嘲道。他的语气里好像带了点幽怨,又好像没有。自从当上他的私人家教,符黎也自行了解过一些古典乐知识,包括乐团构成、经典曲目以及网络上关于中提琴的无良笑话。因为名气小、独奏曲目少等一系列原因,中提琴在提琴家族的地位比不上乐队里的贝斯。不过这也有好处,关注度小,竞争自然也小,就像小叶说的,二十六个名额的考试对他而言不算绰绰有余,但也不至于太过艰难。
“其实我早就想问了,”符黎小心翼翼地开口,“可以采访你一下吗,叶同学,当初你是如何决定学中提琴的呢?”
她言下之意是为什么不选择备受瞩目的小提琴或大提琴。叶予扬很容易抓住话里的重点,想来没少回答类似的问题。
“就……”他看向地面,注意脚下不时翻起的砖石,“现在想想没什么特别的。因为当初大家都扎堆去学小提琴,我觉得那样一点都不酷,所以学了中提。”
“原来如此。”
很像年轻人的真心话,从小就想要特立独行,于是不计后果,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当然她不认为中提琴有什么不好,玩笑只是玩笑而已,恰恰相反,它在古典乐团中不可或缺。而且他还有个近乎天才的朋友,能帮他创作出适合中提琴音色的流行旋律,从各种方面来说,他现在的状态都是最好的结果。
他们为了避开人群而躲入小巷,再走到街道上时,目的地好像越来越远了。她看见路旁的店铺,前两年,它们的招牌更换为统一风格,宛如低预算电子游戏里的劣质贴图。偶然间,她一抬眼,看见马路对面的两行大字——“法律咨询”和“财务外包”——死气沉沉地黏在白色背景板上。她顺便也看了看身旁的店面招牌,上面写着“公司注册”“代理记账”。如果不是必经之路,这条街实在不值得一逛。
符黎不是为了走入某种禁忌而来的。忽然,她觉得天上一晃,好像太阳出来了,同时心里的不安又摇曳起来。前方有个男人拉开店铺的门走了进去。他关门的动作不轻快,反而怒气冲冲,似乎迫切需要律师的帮助。门是玻璃的,市面上最常见的款式。她想起偶尔看电视时撞见的新闻:洗澡时玻璃突然爆炸,男士不幸被割伤。
她发誓,她只是这么简单地想了一下。
走到那间咨询事务所门口时,小叶正说着什么“糖葫芦的馅”“豆沙”“山楂”之类。她没有精力仔细去听。惶惶不安之中,一声诡异的响动划破耳膜,简直像在应验她的担忧。右边的门裂开了,整扇门从顶端倾塌而下。新闻挪移到了这一秒。无数碎片扎向她的身体,唯一能做的只有转过去,避免玻璃溅进眼睛。
记得当年,大学四年级,隔壁学院有个认真复习考研的女孩临考前摔伤了胳膊。试卷上满眼都是复习过的题目,她的右手却打着石膏,无法奋笔疾书。同学们纷纷表示安慰:“复习得这么好,你明年一定可以”——除了轻飘飘的安慰,他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备考的人都知道再来一年意味着多少痛苦和煎熬。长辈们会施压,社会一贯的运行方式会嫌恶你跟不上它们的步伐。无论如何辩白,在大多数人眼里,那都是一种浪费。也许小叶不该遭受如此折磨,也许任何人都最好避开这些意外。厚实的羽绒服提供了保护,符黎感到手背一缕跳动的痛。幸好,她想,她始终走在右边。
叶予扬呆滞了足足一秒才反应过来。他的表情被吓得凝固,抬起手,却不知所措。“急救……救护车,救护车。”他把符黎拉远了些,掏出手机就要打120。多亏了卷在背后的羽绒服帽子,玻璃没插进头发里,只是刺伤了耳朵和手。
“不用叫救护车,”她及时阻止了小叶,“你没事吧?”
“没……对不起,姐姐。我们去急诊!现在就去,我打车,你坚持一下。”
店里为数不多的人也受到惊吓,围上来看。现在,符黎才感觉眼前像被抽空般一片空白。她感到后怕。如果此刻是夏天,她穿着薄薄的裙子,大片皮肤裸露在外,结果会怎样?右耳和双手都淌着血。叶予扬焦急地低着头,在背包里翻找着酒精棉片。疼痛在冷风里麻木了,她只是静默地将目光投向那个店铺的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