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友一个月工资也才二十八块,不是艺术团的人都这个工资,是她出身的问题,就算她再努力,业务能力好,级别上不去,工资还是只能拿这么多。
当然,也有团里规定的一些原因。
李丽友盯着报纸上那一句待遇从优,看了好久好久。
白记家大业大的,既然说待遇好,那肯定不是骗人的。
去?
不去?
她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第二天去供销社问销售员拿了一包白记的泡菜,抄了背后的电话,到邮局打了个电话。
陈大柳正在食品厂呢,接到电话的时候愣了一下,招人也没留电话呀,就留了个地址。
但他还是很热情的回答。
“对,我们这是招舞蹈老师,要业务能力好的,人品好,心地善良,勤快能干的。”
到底是农村人,干啥找人都不忘附上勤快能干。
陈大柳:“待遇啊?我们学校这里给老师的待遇都是很好的。”
“如果应聘上了,一个月三十五块钱,给四十斤粮食。两斤肉,两斤红糖……”
在听到一个月有三十五块钱的工资的时候,李丽友就心动了,比她现在还多七块钱呢。
给四十斤粮食?
虽然不知道在村里是不是要掏钱买,但就算需要花钱,一斤粮食也用不了多少钱。
四十斤呢,她一个月吃三十斤就能省下十斤给老家寄去。
两斤肉和两斤红糖,这更是好东西了,她可以换了钱给家里寄去。
如果说头两个条件就让李丽友心动,那么后面的福利就让她呼吸都粗重起来。
“喂,喂?”
陈大柳纳闷,怎么那头没声音了。
李丽友:“啊,同志,我在,我在听。”
“哦,就是这么多,我们这给舞蹈老师的待遇和其他老师是一样的,年节也会有奖励。”
“奖励?”李丽友不解,当老师还能有什么奖励?
陈大柳:“就是鸡蛋啊什么的,都是一些土特产。”有什么发什么呗,反正一直这样。
李丽友:“……好的。”鸡蛋什么时候成土特产啦,她在上海,一个月都得不得吃两颗鸡蛋。
“同志,我想问一下,招聘什么时候结束啊?”
“不知道啊。”陈大柳:“招到老师就结束了。”
这事情谁能说的准。
李丽友也明白,她挂电话前特地问了一句,知道目前还没有招到,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没打电话之前,李丽友是犹豫的,可打了电话后,她就下定决心了。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要不是有主见,她当初也不能被选入艺术团当舞蹈员,咬牙挺下了训练。
要知道,一个乡下丫头,之前没接触过半点舞蹈,想要业务能力过关,甚至优秀,所付出的努力是别人想象不到的。
知道李丽友想要去牛罗村参加招聘,艺术团的(团)长虽然有些惊讶,但是也不奇怪。
“行,那我给你批五天的假,你路上注意安全。”
艺术团的团长之前是受过李丽友母亲的帮助,才会看到李丽友有舞蹈天赋的时候想办法把人招到团里来。
只是李丽友到底不是经过系统学习考进来的,所以待遇只能是最低的那一等级,这么多年也就变动过一次,加了五块二毛钱而已。
现在知道李丽友想去牛罗村试试,她自然不会阻止。
“不是,团长,我想直接辞职,您给我开个证明材料就行。”李丽友说着,又红着脸,说道:“但是,能不能日期写的两天后?您放心,这两天我还是会过来上班的。”
明天才发工资,她领了工资才有钱坐车过去。
李丽友做这个决定其实很大胆,这年月,谁家有个工作都是挤破头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铁饭碗,她这一辞职,再想回来可就难了。
“你决定好了?”
“你可以先请假过去看看,成了自然好,不成的话……”
李丽友摇头,坚定道:“团长,我一定会考上的,我家里需要那边给的待遇。”
“我必须要考上!”
(团)长一听,轻叹了一声,点了点头:“行,那你一会把申请材料交过来吧。我批了你就过去吧,那两天也不用来团里了,就当我给你放的假。”
“既然决定了就早点去,免得去晚了。这么多年,你也不容易,一直也没放过假。”
李丽友闻言,眼眶一红,她吸了吸鼻子,哽咽道:“佳姨,谢谢你。”
这么多年,李丽友恪守本分,从来不和(团)长亲近,就怕会被团里误会是走的关系,让(团)长为难,这一声佳姨还是进团以来的第一次。
“傻丫头!”
张雪佳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来,想了想,又掏出两块钱,说道:“来,这钱你拿着。”
“佳姨,不行,我不能收。”
“拿着,你前两天给你家里寄钱,自己身上肯定没有钱了,这是我借你的,你去了那边,领了工资要还的。”
李丽友摇头想要拒绝,可对上张雪佳不容拒绝表情,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
“谢谢佳姨,我发了工资一定马上还给你。”
“不急!”
李丽友交了申请后,回去就收拾东西。
她其实也没什么可以收拾的,一些带不走的东西,桌椅板凳什么的随手就送给了左邻右舍。
第二天,领了工资,李丽友特地去和张雪佳道别,接过证明材料,再三道谢后,拿出一瓶桃子罐头来。
“谢谢佳姨这么多年来的照顾。”
她坚持,张雪佳也就没太推辞。
“你这孩子!”
等她走后,张雪佳才看到罐头下面压的她昨天给李丽友的七块钱,不由的摇头,这孩子就是这么倔,也不懂路上有需要钱的地方。
而李丽友到车站买火车票的时候才发现,介绍信和证明里夹着十块钱,她不由的眼眶一红。
发了工资,她还给同事十块钱,也就剩下十八块,买水果罐头花了两块五,就剩下十五块五毛钱,这会又买了车票,剩下的钱更少了。
幸好有佳姨塞的十块钱,李丽友抹了抹眼泪,提着包袱,再次看一眼上海火车站,她在这里生活了几年,虽说辛苦,但也是习惯了的。
当然,也有团里规定的一些原因。
李丽友盯着报纸上那一句待遇从优,看了好久好久。
白记家大业大的,既然说待遇好,那肯定不是骗人的。
去?
不去?
她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第二天去供销社问销售员拿了一包白记的泡菜,抄了背后的电话,到邮局打了个电话。
陈大柳正在食品厂呢,接到电话的时候愣了一下,招人也没留电话呀,就留了个地址。
但他还是很热情的回答。
“对,我们这是招舞蹈老师,要业务能力好的,人品好,心地善良,勤快能干的。”
到底是农村人,干啥找人都不忘附上勤快能干。
陈大柳:“待遇啊?我们学校这里给老师的待遇都是很好的。”
“如果应聘上了,一个月三十五块钱,给四十斤粮食。两斤肉,两斤红糖……”
在听到一个月有三十五块钱的工资的时候,李丽友就心动了,比她现在还多七块钱呢。
给四十斤粮食?
虽然不知道在村里是不是要掏钱买,但就算需要花钱,一斤粮食也用不了多少钱。
四十斤呢,她一个月吃三十斤就能省下十斤给老家寄去。
两斤肉和两斤红糖,这更是好东西了,她可以换了钱给家里寄去。
如果说头两个条件就让李丽友心动,那么后面的福利就让她呼吸都粗重起来。
“喂,喂?”
陈大柳纳闷,怎么那头没声音了。
李丽友:“啊,同志,我在,我在听。”
“哦,就是这么多,我们这给舞蹈老师的待遇和其他老师是一样的,年节也会有奖励。”
“奖励?”李丽友不解,当老师还能有什么奖励?
陈大柳:“就是鸡蛋啊什么的,都是一些土特产。”有什么发什么呗,反正一直这样。
李丽友:“……好的。”鸡蛋什么时候成土特产啦,她在上海,一个月都得不得吃两颗鸡蛋。
“同志,我想问一下,招聘什么时候结束啊?”
“不知道啊。”陈大柳:“招到老师就结束了。”
这事情谁能说的准。
李丽友也明白,她挂电话前特地问了一句,知道目前还没有招到,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没打电话之前,李丽友是犹豫的,可打了电话后,她就下定决心了。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要不是有主见,她当初也不能被选入艺术团当舞蹈员,咬牙挺下了训练。
要知道,一个乡下丫头,之前没接触过半点舞蹈,想要业务能力过关,甚至优秀,所付出的努力是别人想象不到的。
知道李丽友想要去牛罗村参加招聘,艺术团的(团)长虽然有些惊讶,但是也不奇怪。
“行,那我给你批五天的假,你路上注意安全。”
艺术团的团长之前是受过李丽友母亲的帮助,才会看到李丽友有舞蹈天赋的时候想办法把人招到团里来。
只是李丽友到底不是经过系统学习考进来的,所以待遇只能是最低的那一等级,这么多年也就变动过一次,加了五块二毛钱而已。
现在知道李丽友想去牛罗村试试,她自然不会阻止。
“不是,团长,我想直接辞职,您给我开个证明材料就行。”李丽友说着,又红着脸,说道:“但是,能不能日期写的两天后?您放心,这两天我还是会过来上班的。”
明天才发工资,她领了工资才有钱坐车过去。
李丽友做这个决定其实很大胆,这年月,谁家有个工作都是挤破头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铁饭碗,她这一辞职,再想回来可就难了。
“你决定好了?”
“你可以先请假过去看看,成了自然好,不成的话……”
李丽友摇头,坚定道:“团长,我一定会考上的,我家里需要那边给的待遇。”
“我必须要考上!”
(团)长一听,轻叹了一声,点了点头:“行,那你一会把申请材料交过来吧。我批了你就过去吧,那两天也不用来团里了,就当我给你放的假。”
“既然决定了就早点去,免得去晚了。这么多年,你也不容易,一直也没放过假。”
李丽友闻言,眼眶一红,她吸了吸鼻子,哽咽道:“佳姨,谢谢你。”
这么多年,李丽友恪守本分,从来不和(团)长亲近,就怕会被团里误会是走的关系,让(团)长为难,这一声佳姨还是进团以来的第一次。
“傻丫头!”
张雪佳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来,想了想,又掏出两块钱,说道:“来,这钱你拿着。”
“佳姨,不行,我不能收。”
“拿着,你前两天给你家里寄钱,自己身上肯定没有钱了,这是我借你的,你去了那边,领了工资要还的。”
李丽友摇头想要拒绝,可对上张雪佳不容拒绝表情,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
“谢谢佳姨,我发了工资一定马上还给你。”
“不急!”
李丽友交了申请后,回去就收拾东西。
她其实也没什么可以收拾的,一些带不走的东西,桌椅板凳什么的随手就送给了左邻右舍。
第二天,领了工资,李丽友特地去和张雪佳道别,接过证明材料,再三道谢后,拿出一瓶桃子罐头来。
“谢谢佳姨这么多年来的照顾。”
她坚持,张雪佳也就没太推辞。
“你这孩子!”
等她走后,张雪佳才看到罐头下面压的她昨天给李丽友的七块钱,不由的摇头,这孩子就是这么倔,也不懂路上有需要钱的地方。
而李丽友到车站买火车票的时候才发现,介绍信和证明里夹着十块钱,她不由的眼眶一红。
发了工资,她还给同事十块钱,也就剩下十八块,买水果罐头花了两块五,就剩下十五块五毛钱,这会又买了车票,剩下的钱更少了。
幸好有佳姨塞的十块钱,李丽友抹了抹眼泪,提着包袱,再次看一眼上海火车站,她在这里生活了几年,虽说辛苦,但也是习惯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