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皇后娘娘喜爱公主郡主得很,三五不时地召人进宫说话。远远地我们也见了几次,只觉得公主竟是神仙一流人物,多看一眼就是亵渎了。安宁郡主最爱玩,有次把御花园里的花都采了,说是弟弟没进过御花园,要给弟弟看看。”
见贾赦并没有露出多少欢喜,又小心地道:“每次公主与郡主进宫,并不留宿,当日必是妥当送回家的。”这才让人露了笑模样,吩咐明锣快些收拾行李,大有一刻也不多呆之势。
小桂子心道,还是师傅了解这位国公爷,知道哪些话是他爱听,哪些是让人炸毛的。刚才要不是按着师傅交待的把话圆回来,只怕这京还真不好回呢。
“好歹也让他们远来的人歇上一晚。你是只盼着这天,人家可是走了上千里的路呢。”时先生又来拦着。小桂子又上前给时先生问好,并谢过时先生体恤。想歇一晚的心情溢于言表。
贾赦只好按捺住自己激动的老心,再让人到平安城内采买土仪,多多地运回京城。只要他不说今天动身,就没人管他是不是要把平安城买空,反正他一向按价给钱,又做不出强买之事。
一路舟车自是不用再提,远远看见京城的轮廓,贾赦叹道:“总算要到家了。”说完自己心里一动,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把印象中那个书中的宅院,看成了自己的家
就是因为那里有自己在意的人,无论是林仙子还是迎春。若是自己没有出现,她们说不定就要走上原著的命定之路。还有邢夫人,也还是那个吝啬刻薄、一人不用一人不靠的尴尬人,就是小金钗巧姐儿,也逃不脱被狠舅奸兄发卖的下场。贾琮,也不过继续乌眉灶眼地不知所踪。
正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所以对已经被自己改变命运的人,有所牵念,有所期盼,这是正常的人心。这,就是亲人的感觉,有了亲人所在,自然就是家。
想通的贾赦,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释然,心境也平和了起来。至此时看来,自己这次穿越之行,已经改了一些人的薄命,那么贾家抄家来族之祸,也是可以免的。
时先生早就听了他的感叹,就见有脸色先是怀念,再是沉重,最后只是一片释然,想说上两句,又觉得自己没什么好说的,只让人:“快些,赶在天黑前进城。”
打马的打马,扬鞭的扬鞭,大有车如潮水马如龙之态。不想没一会儿,前面的车马就已经顿住,又有声音传来:“小心些,快看看可碰坏了没有。”
明锣知机,早跳下马车,上前去探看情况,一时报上来:“国公爷,是两个乡下的祖孙,进城投亲不着,一路饿着回家。咱们的车马又快,那孩子想是饿得狠了,让马捎了个边。”
因贾赦是从军队秋毫无犯的现代穿来,对时下兵士不将平民放在眼中的作法一向不能认同,所以对手下约束得十分严厉。要是别的兵士遇到这样的情况,早就一鞭子下去,还得怨人挡了自己的路,哪能反而停马将事情打听得如此清楚。
果然就听贾赦道:“百姓总是生活不易,即是我们碰了,也给些银钱,让人家到医馆看看。小孩子骨头脆嫩,别留下病根。”
明锣答应着又去料理,不想一时又回来:“国公爷,怕是得请咱们跟着的纪太医先给看看,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那老婆子也没处寻大夫。”
看向四周,除了远处隐隐的城墙,别无村落,是没处寻大夫。贾赦自是同意,又对时先生道:“坐了一路的车,咱们也下去松散一下。这一路颠的人屁股都麻了。什么时候,把路修个遍才好。”
时先生边下车边打趣:“就算是修路,不过也就是铲一铲,铺上一层土,能管多少事。车马一跑倒扬得灰更大。”
贾赦就自己在心里想了想此事的可行性。前面一帮人大概是在看纪太医给那孩子诊治,一时好奇心起,贾赦也上前看孩子伤得重不重。
见他过来,大家纷纷给他让开一条路,就见一个白发老妇,一脸焦急地看着太医,太医正在说:“孩子受了惊吓,腿也扭着了。倒是没有大碍,吃两贴药就好了。不过还是尽量不要让孩子多走路。”
那老妇就更是一脸苦意:“大爷,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的,别说找不到店住,就是有店,我也...”老脸羞得通红。
无论何时,都会有这样生活无着之人,在最基本的生存线上挣扎。对于这些人,贾赦一向同情,从来能救一个是一个。
他走近老人,低声问道:“老人家,听说你投亲不着,不知道要投的是哪一家?没准我们认识。”
那老妇有点不相信面前这位大老爷说的话,明锣在旁边说道:“老人家,这是我们国公爷,就是他让太医来给你外孙诊治的。”
刚才明锣来回两次,第二次就带了太医过来,老妇明显觉得明锣更让人相信。听他说贾赦让太医给她外孙诊治,忙跪下谢恩:“多谢国公爷大恩大德,您积德行善,必会子孙万代公侯。”说得大家都抿着嘴笑。
这么大岁数的人,没有碰瓷不说,还得向碰了她的人跪下道谢,就算已经穿来几年,贾赦还是心有不忍:“明锣,快扶起来。老人家不必多礼,还是说说你要投的是哪一家?”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老妇一身粗布衣服,听说连饭也没吃地走路回家,投亲所为何事不问可知。定也是家中衣食无着,才不得不投亲靠友。
--
见贾赦并没有露出多少欢喜,又小心地道:“每次公主与郡主进宫,并不留宿,当日必是妥当送回家的。”这才让人露了笑模样,吩咐明锣快些收拾行李,大有一刻也不多呆之势。
小桂子心道,还是师傅了解这位国公爷,知道哪些话是他爱听,哪些是让人炸毛的。刚才要不是按着师傅交待的把话圆回来,只怕这京还真不好回呢。
“好歹也让他们远来的人歇上一晚。你是只盼着这天,人家可是走了上千里的路呢。”时先生又来拦着。小桂子又上前给时先生问好,并谢过时先生体恤。想歇一晚的心情溢于言表。
贾赦只好按捺住自己激动的老心,再让人到平安城内采买土仪,多多地运回京城。只要他不说今天动身,就没人管他是不是要把平安城买空,反正他一向按价给钱,又做不出强买之事。
一路舟车自是不用再提,远远看见京城的轮廓,贾赦叹道:“总算要到家了。”说完自己心里一动,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把印象中那个书中的宅院,看成了自己的家
就是因为那里有自己在意的人,无论是林仙子还是迎春。若是自己没有出现,她们说不定就要走上原著的命定之路。还有邢夫人,也还是那个吝啬刻薄、一人不用一人不靠的尴尬人,就是小金钗巧姐儿,也逃不脱被狠舅奸兄发卖的下场。贾琮,也不过继续乌眉灶眼地不知所踪。
正是自己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所以对已经被自己改变命运的人,有所牵念,有所期盼,这是正常的人心。这,就是亲人的感觉,有了亲人所在,自然就是家。
想通的贾赦,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释然,心境也平和了起来。至此时看来,自己这次穿越之行,已经改了一些人的薄命,那么贾家抄家来族之祸,也是可以免的。
时先生早就听了他的感叹,就见有脸色先是怀念,再是沉重,最后只是一片释然,想说上两句,又觉得自己没什么好说的,只让人:“快些,赶在天黑前进城。”
打马的打马,扬鞭的扬鞭,大有车如潮水马如龙之态。不想没一会儿,前面的车马就已经顿住,又有声音传来:“小心些,快看看可碰坏了没有。”
明锣知机,早跳下马车,上前去探看情况,一时报上来:“国公爷,是两个乡下的祖孙,进城投亲不着,一路饿着回家。咱们的车马又快,那孩子想是饿得狠了,让马捎了个边。”
因贾赦是从军队秋毫无犯的现代穿来,对时下兵士不将平民放在眼中的作法一向不能认同,所以对手下约束得十分严厉。要是别的兵士遇到这样的情况,早就一鞭子下去,还得怨人挡了自己的路,哪能反而停马将事情打听得如此清楚。
果然就听贾赦道:“百姓总是生活不易,即是我们碰了,也给些银钱,让人家到医馆看看。小孩子骨头脆嫩,别留下病根。”
明锣答应着又去料理,不想一时又回来:“国公爷,怕是得请咱们跟着的纪太医先给看看,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那老婆子也没处寻大夫。”
看向四周,除了远处隐隐的城墙,别无村落,是没处寻大夫。贾赦自是同意,又对时先生道:“坐了一路的车,咱们也下去松散一下。这一路颠的人屁股都麻了。什么时候,把路修个遍才好。”
时先生边下车边打趣:“就算是修路,不过也就是铲一铲,铺上一层土,能管多少事。车马一跑倒扬得灰更大。”
贾赦就自己在心里想了想此事的可行性。前面一帮人大概是在看纪太医给那孩子诊治,一时好奇心起,贾赦也上前看孩子伤得重不重。
见他过来,大家纷纷给他让开一条路,就见一个白发老妇,一脸焦急地看着太医,太医正在说:“孩子受了惊吓,腿也扭着了。倒是没有大碍,吃两贴药就好了。不过还是尽量不要让孩子多走路。”
那老妇就更是一脸苦意:“大爷,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的,别说找不到店住,就是有店,我也...”老脸羞得通红。
无论何时,都会有这样生活无着之人,在最基本的生存线上挣扎。对于这些人,贾赦一向同情,从来能救一个是一个。
他走近老人,低声问道:“老人家,听说你投亲不着,不知道要投的是哪一家?没准我们认识。”
那老妇有点不相信面前这位大老爷说的话,明锣在旁边说道:“老人家,这是我们国公爷,就是他让太医来给你外孙诊治的。”
刚才明锣来回两次,第二次就带了太医过来,老妇明显觉得明锣更让人相信。听他说贾赦让太医给她外孙诊治,忙跪下谢恩:“多谢国公爷大恩大德,您积德行善,必会子孙万代公侯。”说得大家都抿着嘴笑。
这么大岁数的人,没有碰瓷不说,还得向碰了她的人跪下道谢,就算已经穿来几年,贾赦还是心有不忍:“明锣,快扶起来。老人家不必多礼,还是说说你要投的是哪一家?”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老妇一身粗布衣服,听说连饭也没吃地走路回家,投亲所为何事不问可知。定也是家中衣食无着,才不得不投亲靠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