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页
“殿下,修书不是一件小事。”
“我知道修书不是小事,所以才跟你们说。”赵旸的神色忽然变得非常肃穆,“但是,你们清楚修书的好处。”他觉得还是给文臣们找一些事情做,省得他们总是盯着他和武将们。“我待会就跟爹爹说。”
“是,殿下。”
赵旸又跟晏殊他们说了说怎么修书,然后他去了太医院。
修医书也非常重要。
从古至今,医书这块更加零散,也可以说乱七八糟,没有一个正统。他觉得应该把医书好好地整理一番。不过,修医书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要比修其他书难,毕竟医书要仔细核对,要确保没有一处是错的。
赵旸把修医书一事跟院判说了。院判听了后,果然皱起眉头,一副不太愿意的模样,因为修医书不仅难,还是非常多。要知道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医书非常多,用多如瀚海来形容也不为过。
“你们先把太医院的医书整理好,我会让翰林院那边把所有有关医术的书籍全部找出来,也会派人去民间搜集,到时候一起整理修书。”赵旸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医书必须修,你们给我认真对待。”
“是,殿下。”其实,太医们心里清楚修医书的好处,但是修医书真的太烦了。
等赵旸从太医院处理,宋仁宗已回福宁宫。他把修书一事跟宋仁宗说了说。
宋仁宗非常支持修书一事,立马下旨让大臣们和太医们修书。
赵旸在福宁宫里,陪他爹爹批了一会儿劄子才离开。
“殿下,你怎么想到修书啊?”
“给文臣们找些事情做。”赵旸言道,“再者,书是必须修的。”修好书,对当下,也对后世都很有好处。“兵书也要修,我会让叔祖父他们修。”
“让祖父他们修兵书,这……”
“修兵书对将领来说是一件好事。”
赵旸带着曹许去了坤宁宫,跟曹皇后说了说修书一事。当然,也包括修兵书一事。
曹皇后也赞成修书。不过,修兵书一事,她打算自己做。她从小就熟读很多兵书,对兵书非常了解,她来修兵书最为合适。
跟曹皇后聊了一会儿修书后,赵旸这才回到东宫。
一回到东宫,他就忙着继续写注音和标点符号版的《论语》。他已经写了三分之二,还差三分之一就能写完。
他要在月底去相国寺前,把写好注音和标点符号的《论语》交给晏殊他们,让他们把拼音和标点符号推广开来。
此时,之前在街上被赵旸送了五个烧饼的青年,终于找到了恩师的住宅。不过,由于恩师还没有回来,家里又没有其他人,他只能坐在门口等。
酉时初,范仲淹才从宫里回来,见一个青年坐在他家门口,急忙走上前去看,发现是许久未见的张载,先是怔了下,随即满脸喜悦。
“先生,学生来打扰您了。”
“太好了。”范仲淹把张载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见他整个人非常消瘦,就知道他这一路非常辛苦。“快进来。”
之前,赵旸在街上遇到的青年就是张载。
他因为钱袋被偷,很多天没有吃一顿饱饭,所以才会在烧饼摊子前馋的直流口水。
范仲淹跟张载聊了一会儿,就亲自给他烧水,让他好好的沐浴一番。
等张载沐浴完,范仲淹还从面叫了外卖。
师徒俩边吃边聊。
张载说到他几日前被一个小公子救助一事。
范仲淹听到张载说帮他的小公子长得非常漂亮,还一身贵气,第一反应就是赵旸。
“我会帮你打听。”
“谢谢先生。”多亏了之前小公子借他银子,不然这几日他就没法去拜见家里的长辈。
几日前,张载就到了汴京,他没有第一时间来找范仲淹,是因为他要帮家里人去拜见在汴京城的亲亲长辈。
“你这几日好好在我这休息,等你休息好了,我再带你去太学报名参加入学考试。”范仲淹语气温和说道,“这段时间你就在我这好好温习。”
“一切都听先生的。”
“对了,我跟太子殿下提过你,等你考完太学的入学考试,我就带你去见太子殿下。”范仲淹捋着胡子笑道,“殿下对你很好奇。”
“太子殿下要见我?”张载整个人惊呆了。
第91章
今日的早朝, 宋仁宗提出了修书一事。
虽然修书一事很麻烦,但是大臣们都知道修书的好处, 更清楚修书带来的好名声,并且还能名留青史。大臣们都愿意修书。
见大臣们没有反对,宋仁宗就下旨让欧阳修负责主持。欧阳修曾经修过新唐史,在修书这方面是非常有经验,把修书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合适不过。当然,欧阳修目前还要主持科举考试, 等殿试结束后,他才能忙修书。
说完修书一事,有大臣上奏黄河一事。
自从赵旸把水泥弄出来后,宋仁宗就下旨用水泥修建各大重要河流的堤坝, 其中就包括黄河。
从古至今,黄河一直有水患问题,每年夏天黄河最容易出事。一旦黄河出事,将会淹没很多州府。
这些年,黄河比较老实, 没有闹出重大水患,但是小水患没停过, 这让附近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朝廷多次派人去修理黄河的问题,但是始终没有什么效果。只是修建黄河堤坝, 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我知道修书不是小事,所以才跟你们说。”赵旸的神色忽然变得非常肃穆,“但是,你们清楚修书的好处。”他觉得还是给文臣们找一些事情做,省得他们总是盯着他和武将们。“我待会就跟爹爹说。”
“是,殿下。”
赵旸又跟晏殊他们说了说怎么修书,然后他去了太医院。
修医书也非常重要。
从古至今,医书这块更加零散,也可以说乱七八糟,没有一个正统。他觉得应该把医书好好地整理一番。不过,修医书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要比修其他书难,毕竟医书要仔细核对,要确保没有一处是错的。
赵旸把修医书一事跟院判说了。院判听了后,果然皱起眉头,一副不太愿意的模样,因为修医书不仅难,还是非常多。要知道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医书非常多,用多如瀚海来形容也不为过。
“你们先把太医院的医书整理好,我会让翰林院那边把所有有关医术的书籍全部找出来,也会派人去民间搜集,到时候一起整理修书。”赵旸用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医书必须修,你们给我认真对待。”
“是,殿下。”其实,太医们心里清楚修医书的好处,但是修医书真的太烦了。
等赵旸从太医院处理,宋仁宗已回福宁宫。他把修书一事跟宋仁宗说了说。
宋仁宗非常支持修书一事,立马下旨让大臣们和太医们修书。
赵旸在福宁宫里,陪他爹爹批了一会儿劄子才离开。
“殿下,你怎么想到修书啊?”
“给文臣们找些事情做。”赵旸言道,“再者,书是必须修的。”修好书,对当下,也对后世都很有好处。“兵书也要修,我会让叔祖父他们修。”
“让祖父他们修兵书,这……”
“修兵书对将领来说是一件好事。”
赵旸带着曹许去了坤宁宫,跟曹皇后说了说修书一事。当然,也包括修兵书一事。
曹皇后也赞成修书。不过,修兵书一事,她打算自己做。她从小就熟读很多兵书,对兵书非常了解,她来修兵书最为合适。
跟曹皇后聊了一会儿修书后,赵旸这才回到东宫。
一回到东宫,他就忙着继续写注音和标点符号版的《论语》。他已经写了三分之二,还差三分之一就能写完。
他要在月底去相国寺前,把写好注音和标点符号的《论语》交给晏殊他们,让他们把拼音和标点符号推广开来。
此时,之前在街上被赵旸送了五个烧饼的青年,终于找到了恩师的住宅。不过,由于恩师还没有回来,家里又没有其他人,他只能坐在门口等。
酉时初,范仲淹才从宫里回来,见一个青年坐在他家门口,急忙走上前去看,发现是许久未见的张载,先是怔了下,随即满脸喜悦。
“先生,学生来打扰您了。”
“太好了。”范仲淹把张载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见他整个人非常消瘦,就知道他这一路非常辛苦。“快进来。”
之前,赵旸在街上遇到的青年就是张载。
他因为钱袋被偷,很多天没有吃一顿饱饭,所以才会在烧饼摊子前馋的直流口水。
范仲淹跟张载聊了一会儿,就亲自给他烧水,让他好好的沐浴一番。
等张载沐浴完,范仲淹还从面叫了外卖。
师徒俩边吃边聊。
张载说到他几日前被一个小公子救助一事。
范仲淹听到张载说帮他的小公子长得非常漂亮,还一身贵气,第一反应就是赵旸。
“我会帮你打听。”
“谢谢先生。”多亏了之前小公子借他银子,不然这几日他就没法去拜见家里的长辈。
几日前,张载就到了汴京,他没有第一时间来找范仲淹,是因为他要帮家里人去拜见在汴京城的亲亲长辈。
“你这几日好好在我这休息,等你休息好了,我再带你去太学报名参加入学考试。”范仲淹语气温和说道,“这段时间你就在我这好好温习。”
“一切都听先生的。”
“对了,我跟太子殿下提过你,等你考完太学的入学考试,我就带你去见太子殿下。”范仲淹捋着胡子笑道,“殿下对你很好奇。”
“太子殿下要见我?”张载整个人惊呆了。
第91章
今日的早朝, 宋仁宗提出了修书一事。
虽然修书一事很麻烦,但是大臣们都知道修书的好处, 更清楚修书带来的好名声,并且还能名留青史。大臣们都愿意修书。
见大臣们没有反对,宋仁宗就下旨让欧阳修负责主持。欧阳修曾经修过新唐史,在修书这方面是非常有经验,把修书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合适不过。当然,欧阳修目前还要主持科举考试, 等殿试结束后,他才能忙修书。
说完修书一事,有大臣上奏黄河一事。
自从赵旸把水泥弄出来后,宋仁宗就下旨用水泥修建各大重要河流的堤坝, 其中就包括黄河。
从古至今,黄河一直有水患问题,每年夏天黄河最容易出事。一旦黄河出事,将会淹没很多州府。
这些年,黄河比较老实, 没有闹出重大水患,但是小水患没停过, 这让附近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朝廷多次派人去修理黄河的问题,但是始终没有什么效果。只是修建黄河堤坝, 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