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事交代完了,领头的汉子也已经走到了自家门口。他伸出手一边对着大门猛拍,一边扬声高喊:兰娘,兰娘!我回来了,快开下门。
    屋里的人显然还没入睡,几乎是他刚喊,煤灯就亮了起来。
    一阵脚步声响起,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只见一妇人举着昏暗的煤灯站在门边,问道:今儿怎的回来得这般晚
    应了罗家村的人明日上他们那去割麦,大伙便加了把劲,把黄家村的麦子都收割完了才回来
    罗家村?我怎记得那村离咱们这满远的
    得有二十来里路呢不过没关系,罗家村的人寻来时与我说好了,到时候他们村里会给大家安排住的地方。
    前些日子,大伙听取了林立文的建议,组建起了割麦团队,开始游走在各个村子里帮人割麦挣钱。
    因为只需一枚铜钱便能帮割一亩地的麦子,于是他们割麦队格外受人欢迎。甭管到了哪个村子,都是被当地人争着抢着要他们去帮忙收割麦子。
    在割了几天后,附近的几个较近的村子都被走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未曾想当初林立文给的第二个打出名号的建议,还真派上用场了。
    像今天,罗家村的人便是听说了堰塘林氏割麦队正在黄家村帮人割麦,特意跑过来找人的!
    而一开始因为两边村子相隔较远,众人是有点犹豫的。但堰塘林氏割麦队最近名头也响,不是什么不知根底的班子,因此罗家村的人才敢说出愿意给他们借宿的话。
    不用每日来回走上这么多路,能一口气将一整个村子的麦地割完再回来,割麦队的大伙便也没什么意见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妇人高兴道:收上一整个村子的麦地,又能挣回来不少钱。
    在这里地广人稀,再是贫穷的老百姓家里总归都能有好几亩的旱地。因此一个村子的地加在一块,绝对不算一个小数。
    而他们这些割麦队,早已经熟练的掌握住麦钐的用法了。有那手脚快,力气大且人又勤奋的汉子,一日能割上十几亩的麦地!
    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人,一日能挣上十几枚铜钱!这在老百姓的眼里,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等收完罗家村的麦地后,倒也不急着赶回来。汉子显然想得更长远:我到时候还可以上旁边村子去问问,若是那边的村子也愿意提供住宿,那我这一次就能挣回来更多的钱。
    那也行哎呀,你这也累了一日了,灶上我还给你温着热水在那,你快去洗个澡,早点上床睡觉
    妇人说了会话,瞧着自家男人忙碌了一天回来后灰头土脸的一身,又心疼起来了。都说割麦挣钱,可挣来的也全都是辛苦钱。
    那麦钐是比长镰刀好使,但每日这般的从早干到晚,自家男人那一双胳膊早酸疼到不行了。
    只是村里组建的割麦队去的全是男人,她一妇人到底不好每日跟着在各个村子里跑动。因此妇人只能第二日一早就起来,替自家男人准备好多点干粮。
    因着这次出去要在罗家村留宿,早起便不用像往常那般赶,于是汉子难得的睡了个好觉。等到他起床时,妇人已经把他要带去的干粮准备的差不多了。
    烧了一半的木头被妇人拿了出来,放到一旁空地上弄灭,唯有一些之前已经烧成木炭的还在灶膛里留着没动,因为灶上面被妇人放置了一块平整的石板,石板上摆满了一片处理干净的小鱼小虾正在烤着。
    其中一个碗里还装了大半碗烤好的,而且不仅如此,旁边还有一个木盆里,还装着小半盆还没来得及放上去烘烤的鱼虾。
    汉子瞧了一眼,顺便问了一句:这些都是要给我带去的?
    啊?不是碗里那些烤好的是给你带走的。剩下的这些,是要拿给大郎的。妇人解释道:大郎爱吃鱼虾,咱们得了他这么好的挣钱法子,总该送点东西表示一下。
    妇人嘴里的大郎指的林立文,或者应该说,现在只要是林家村的人,嘴里喊出来的大郎如果未特意表明的话,都是指的林立文。
    汉子听了立即说道:大郎爱吃鱼虾?那你别给我了,都留给大郎吧!
    那碗里装着的,你还是拿去。你在外面割麦也辛苦,大郎那里若是少了,晚点我跟婆婆再去河里下几个地笼便是妇人是感激林立文,但她也心疼自己男人。
    那行吧。汉子说道:我先拿着,等麦子割完,到时候我也去给大郎摸点鱼虾送去!
    林家这边,林立文一大早上又收到了村民们送来的鱼虾了。
    因着大多都是村民们用地笼弄来的,所以这些鱼虾的个头都不大。虾是极细小的那种,鱼也多是小孩拇指粗细。这里边有如之前的妇人那般处理好了再送过来的,也有直接拿盆或者是拿桶提过来的活鱼虾。
    这些村民们送鱼虾来时,还一个个的在那里说:听说大郎爱吃鱼虾还说道:不够了再与我说一声,我去给大郎弄
    弄得林立文想推却都找不到理由,他总不能跟人家说,自己不爱吃鱼虾,是村民们想错了吧?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