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你家今日挖的黑土可不少吧?
    也没有多少村口老四家才挖得多呢!我见着他那瘸了腿,平日走路都费劲的老爹都上山去挖了。
    瘸腿走路确实不便,但是待人走到山里后,挖黑土却用不着走那么快。毕竟他们山里的黑土那么多,且从未有人去弄过,所以根本不需要大家往深里去,随便哪个山边边上将上面的枯树叶翻开后,便可见厚厚的一层,简直是多到不行。
    过去大家更是从未想过,这玩意居然还能卖钱!
    如今轻轻松松一挖,一担便可得五枚银钱,可不让村民们赶着去挖了么!
    这黑土到底是弄来干啥的啊?
    我听那大人说,好像是用来肥地的。
    这山里挖来的黑土也能肥地?
    据说是能的,但是那大人又说了,这黑土不能随便下地里,说什么有的地里好使,有的地里不好使的哎,搞不懂这些,不想了,不想了还不如盼着这位大人,下次还能来咱们村收黑土来得实在呢!
    我也想呢
    在村子里忙活了大半天,热热闹闹的收完腐殖土后,林立文此刻已经与林老二坐上了牛车,行走在返回屯田司府衙的路上了。
    至于收来的那些腐殖土,光靠他们今日出门的这辆牛车肯定是运输不完的。所以林立文将此事交付给了那村的里正,让他安排牛车陆续将腐殖土送至吉州屯田司所管辖的一处官田里。
    牛车的租借费用与村民们的运输工钱,待腐殖土送至后,林立文这边再一并结算与他。
    当然,这些与棉花试种有关的所有费用林立文也都会一一详细地登记上去。待到棉花种植完后,他会将账册明细也一并交于严侍郎。
    虽说林立文一开始便要了三百两,但他那是为着整个办事过程中方便。再者林立文也没想过,严侍郎给钱能给的这般爽利。可对林立文来讲,实花多少便是多少,他也绝不会去贪这里面的银钱。
    待腐殖土被送至所选棉地试种官田来后,林立文便又带着那十名庄稼汉,一起处理这些挖来的腐殖土。
    且这些行动,林立文也有定期让衙役去报与严侍郎,好让他能清楚地知道棉花试种的一些进度。
    对林立文的这些做法,严侍郎也是极为满意的,还与自己的随从夸赞道:这林大郎是个能干事的。
    会种田是本事,但会做人,就更遭人喜欢。
    而对于林立文的这一系列行动,严侍郎便估摸着他可能就要开始种植棉花了,正想着在播种当日,林立文应该会来请自己过去一下时,突然间,林立文又没什么动静了。
    对于这事,严侍郎倒是不急,不过他的随从却提了一句:怎的突然停了?莫不是种棉之事出了什么问题。
    结果这位随从却得了严侍郎的训斥:你我又不懂种地之事,那么如何种棉,又何时种棉,便都该让懂种棉的林大郎来。他觉得什么时候能播种了,他自会来通知本官的,何须你来这里多言。
    得了严侍郎这番训斥后,随从便再不敢背后多言了。
    然没等两天,林立文也主动找来解释了:大人,眼下天气还未变暖,此时如过早播种棉籽,地寒会使棉籽受冻不出。
    严侍郎便道:对大郎种棉的本事,我从未担忧过。他还又说道:虽种棉之事全权依赖大郎,但若有需要帮助之处,大郎也可直接来寻我便是。
    这话让听着的林立文很是动容:大人如此信任下官,下官也必不会让大人失望。
    严侍郎也说道:我自是对大郎你信任无比的。
    之后在进入春三月时,吉州本地的枫杨树开始长出新叶后,林立文便又带上那十名庄稼汉去摘枫杨树叶去了!
    为着尽量做到不伤树,林立文吩咐他们每一颗枫杨树叶不可摘下太多。
    将这些枫杨叶采摘回来后,林立文又让他们将其捣烂,以一比一百的比例进行浸泡后,在过滤掉后于再次翻地时,将其混进准备用来培育棉苗的苗床里。(注3)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治种植棉花时,蚜虫和地下好几种害虫。
    最后林立文又在日头好的天气里,将准备下种的棉籽,进行晒种如此这般的一通忙碌后,一转眼,时间便进入了春三月下旬。
    因为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地膜,林立文便只能在预备做棉花苗床的地里,再次使用熏土暖田的办法,先提升地里的土温,然后再开始给棉花进行育苗。
    播种当日,收到林立文提前汇报的严侍郎便也出现在了棉地里。
    由严侍郎先进行一番开场讲解后,林立文这才带着那十名庄稼汉,拿着林老二带木工们前些日子做出来的农具,开始一个个地打起育苗所用的营养钵来。
    为着后面的操作方便,在打营养钵时,林立文还让这些营养钵的排列犹如秧田里撒种一般,都是一陇一陇的顺序排起来的。
    这农具好生稀奇!严侍郎第一次瞧见打制营养钵,很是感兴趣。再等到林立文带着那些庄稼汉开始往打好的营养钵里放棉种时,严侍郎便更是惊讶:果然不愧是林大郎!这种种地的法子,也只有你能想出来了。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