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林立文会替他们考虑的这般周到的村民们,先是怔愣了一会后,忽然齐刷刷地跪在了地上,朝着林立文边拜边大声喊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这一举动,直把林立文吓了一大跳,忙将众人从地上喊起:大家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最后这一日,林立文与林老二直到天擦黑了,才架着牛车从松县罗湾村离去。
    回去之时,林立文的牛车上竟还被塞了满满一车的构树穗。那数量多到,都挤得林立文与林老二差点没了坐的地方了。
    而这些都归功于罗麻子。
    原来大家对于林立文过来传授大家制作新农具,是一边与林老二学制,一边自以为小声的在那里讨论着。
    因为之前官府也有过来推广新农具,但却只是派了几个衙役,去寻了他们村里的里正。然后再由里正,前来与大家说。
    也不止是农具的事如此,以往过去朝廷传达什么政令下来,都是这般行事的。所以村民们也还从没见过,有如林立文这般的官大人,亲自来与他们传授。
    于是罗麻子便带着几分嘚瑟与大家说的:你们可都得感谢我!当初大人就是看中了我家的构树穗,这才停了下来
    确实也是因为如此,才有林立文替大家想出新农具,今日还前来传授一事。
    于是,罗湾村的村民们连忙喊了自家媳妇或者是稚童,让他们赶紧去给林立文摘构树穗!
    这玩意是能饱腹,可要论价值,却是真不值钱的。
    面对村民们这般热情的馈赠,林立文哭笑不得婉拒:我家只我与二叔俩人,委实吃不下这么多
    也因为有了相赠构树穗一事充当缓和剂,再有后面大家在学制农具时,有村民们见着林立文态度甚是温和,毫无什么官大人的架子,便开始大着胆子与他多聊了几句。
    大人好生厉害,这般好使的农具也能想得出来!
    大人种地也厉害呢!那火烧荒地的法子不也是大人想出来的?
    果然不愧是大人,就是比我们聪慧!
    村民们皆是一些未曾念过书的,他们夸起人来,也很是直白。
    待到大家将林立文一番夸赞完后,彼此之间好似又熟稔了几分,于是村民们的胆子便又大些了。
    大人,那火烧荒地为何能肥地啊?
    这也是林立文告诉他们的,说火烧荒地不仅能使得开垦荒地轻快,最要紧的是地里的肥力也会因此增强。
    燃烧过的草木灰,乱柴草是可以做肥料的这种属于灰肥。林立文解释的也很细致:但烧土也是一种肥,它属于土肥。土肥还包含了陈墙土,熏土,炕土,尘土等。(注1)
    从未听闻过土都有这么多种能做肥料之事,使得村民们震惊不已。
    大人,你怎的知晓这么多?
    这若是个种地的庄稼汉,他们也就不会这么问了。可林立文穿着官服,他是当官的大人啊!
    所谓的官大人,在村民们的印象中不都是一些读书人么?
    我这官跟其他的官不一样!林立文便笑道:我原本也是跟大家一样的人,只因种地还行,圣上便赐了我官职。如今的我便是在屯田司当职的!这屯田,屯田干的便是种地上的事。
    有些事其实不用跟村民们解释的太清楚,林立文只需要他们能懂自己擅长的是种地一事就行。这样的话,与他们往后沟通起来也能变得容易许多。
    竟然还有专门种地的官啊?
    村民们对官场本就不了解,更别说屯田司在前朝还一度成为有名无实的部门,因此他们对其完全不知晓也是正常。
    当然有啊!林立文继续笑着回道:比如我这次被派遣至你们吉州,便是替圣上来这试种棉花的。
    大郎,你竟然还是来吉州试种棉花的!
    村民们在知晓林立文原来也是与他们一样的身份后,便对他越发的亲近了许多。有些话,大家也就更敢说了。甚至大郎这个称呼,他们也跟着林老二一并喊了起来。
    大郎,我们北地吉州这般天寒,真的能种出来棉花吗?
    当然能!
    对这个问题,林立文回答的很是肯定。如今苗床里的棉苗长势甚好,若不出意外的话,而按照他所查到的吉州气候,林立文预计今年八月之时,便可开始进行第一批棉花采摘一事。
    到那时候。便是后续二三批采摘棉花时碰上霜冻,也还是能有所收获的。
    那以后我们不是也可有棉可用,有衣可穿了?一村民激动的喊出声来。
    这话喊出来之时,其余的村民们也都眼巴巴的望向了林立文。
    实在是他们受无棉可用之苦太深了!
    吉州因为地理位置,天寒地冻。所以当地老百姓一直都在过着织苇为席,编麻为衣的日子。(注2)
    当地老百姓们也最怕冬日两件事。
    其一,怕妇人生子,生子易夭折。
    新生儿体弱,再无棉衣可保暖的北地吉州,很多新生小儿皆熬不过去。
    其二,怕老者生病,一病易亡故。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