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太多,林立文一个人拿不下,他还唤了两个衙役过来,帮忙将东西搬到了他睡的屋子里。
    等衙役们将东西搬来后,林立文还又让一衙役帮他打来了一桶水,然后林立文用木盆将这些豆类分别浸泡了一大盆。
    大郎,你现在就要开始种豆了么?刚打好一个木架,想要喊林立文先过去瞧瞧可能用的林老二,此刻一脸诧异的问道。
    就算种地能力不如林立文,可到底是地里农活干了好多年的林老二,也深知外面这天寒地冻的,好多农具都开垦不动土,就更别提在地里种豆了。
    是要种豆,但是不在外面种。林立文将豆子一一放木盆里泡好后,才笑着回答道:就在咱们俩的房间里种。
    以前没有火炕,叔侄怕冷必须得挤在一个被窝里面睡。可自从有了火炕后,林立文与林老二便分开睡了。
    而且他们俩现在睡的屋子里的炕火是一直有人在负责烧着的,暖气足够强,用于催发黄豆芽,绿豆芽还有豌豆苗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也就六七天的时间,林立文在屋子里发的黄豆芽和绿豆芽便都能采摘下来食用了。而豌豆苗现在也能食用,但是最好还是让它再长个一两天采摘是最为合适的时间。
    好在他是分批次种植的。
    第一批成熟的黄豆芽和绿豆芽,他与林老二食用了一些。剩余的便都分给了还在屯田司府衙里当值的各衙役们与厨娘仆从们了。
    这冬日里,能吃上这么一口嫩嫩的芽菜,竟觉得拿肉来都不舍得换了。餐桌上的一盘清炒豆芽,就彻底将林老二征服了。
    但也不怪他如此。
    因为北地吉州冬日苦寒,往年进入冬日后,大家桌面上便瞧不见什么新鲜蔬菜了。而自打林立文不念书后,林家的条件也跟着快速的好转起来。
    现如今吃顿肉,对林老二来讲并不难了。反倒是这冬日里的蔬菜,尤其是北地吉州这里,那才真叫一个新鲜。
    于是等到第三日,豌豆苗也能采摘了。林立文就将三样菜按照一定数量,装置在他提前就派人购买回来的藤条小篮子。然后林立文再吩咐衙役,让其按照名单顺序和数量,一一送去吉州各府城的官员府上。
    大郎,年礼咱们就送这个?林老二虽也觉得在冬日里食用这些芽菜,委实是一件新鲜稀罕之事。可若只送这些东西给吉州的官员们做年礼,他总觉得礼有点轻了。
    去年因着有严侍郎在,再者林立文官职委实低微,过年给官员们送年礼这事便完全用不着林立文来操心,一切都要严侍郎去吩咐一番便将事情里里外外的办妥了。可今年不同,棉花种植成功后,严侍郎被调回京城了。林立文成了这吉州屯田司里最大的官,什么事情便都得自己来操心。
    但东西送贵重了,林立文没钱。便是有钱,他也不舍得送。
    于是他便能只能另辟蹊径,送不起也舍不得送贵的,他便送些这吉州冬日里所没有的,但是大家又能觉得新鲜欢喜的东西。
    且这东西还是他擅长之处,送出去后,对方收的也轻松。
    林立文便对林老二说道:二叔,咱这是礼轻情意重。
    可这一篮子冬日里的芽菜,对于受到林立文送礼的官员们来讲,却并不觉得这礼物哪里轻了。
    作为士这一级别的他们来说,他们也不缺钱买肉吃。可唯独这冬日里的新鲜菜,却是他们有钱也买不来的。
    以往这许多年,因为大家都吃不上,便也就习以为常了。可自打吃完林立文送来的那一篮子芽菜后,顿时便又勾起了他们的想念。
    如那吉州别驾李府,家中一老母,在吃着最后一碗豌豆苗汤时,突然不知怎么的就叹起了气来。
    李别驾忙问:娘,你这是为何忧愁。
    也没为着什么。只听得李老太幽幽的说道:就是觉得不该吃这鲜菜的因为若是从未吃过,倒也能如往年一般的过下去。反倒是这一吃,尤其是吃完这一盘又得等上几个月才能再次吃上新鲜的蔬菜,她这心中就有点难受了。
    于是其夫人杨氏便对他说道:一贯来便听闻那林大人很是会种田,如今他既能给大家都送来,想必种植这东西对他来讲并不难。不如你派个人,去他那里问上一问,可还有剩余的?
    做儿媳的总不能在婆母那般说了后,还一脸无动于衷的坐在这里不当回事吧。
    杨氏这话一出来,李老太便双眼充满希冀的朝着李别驾看了过来。
    只是李别驾与林立文并不熟,往日里只是在一些场合里见过几次。让其上门讨要东西,委实让他有点开不下这口。可这是自家老母想吃,做儿子的若连这点要求也不能满足,他心中又很是不好过。
    杨氏瞧出丈夫的为难之处,便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派人以回赠年礼的方式,多送上些礼物过去。最后再让送礼者言辞恳切些与那林立文求菜,这样既不显得唐突,那边林立文只要但凡还有多余的鲜菜,他便不至于出口拒绝。
    夫人这法子甚好!李别驾边听边点头,还说道:且我往常观那林大郎,实乃一性子和善者。
    如李别驾这般想要来找林立文求菜的人还不少。
    --

章节目录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孺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孺人并收藏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最新章节